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俄罗斯文化之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民;《少女玛丽娅》和《十字架下》表现了虽受奴役而仍然保持尊严的“下等人”。同时,也有一些描写狩猎和日常生活的作品问世。彼罗夫晚年的艺术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在1877年退出了巡回派,其创作题材也转向福音书中的宗教故事。尽管如此,彼罗夫在大半生中以自己的艺术参加了民主力量反对农奴制及其残余的斗争,他的具有革新精神的风俗画推动了俄国民主主义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康·阿·萨维茨基(1844—1905),在彼得堡美术学院求学时就与克拉姆斯科伊、斯达索夫等人亲密交往,他的风俗画主要表现改革年代的农民生活。作于1878年的油画《迎接圣像》表现了农民生活中的悲剧性矛盾。此画色彩丰富、性格刻划细腻,显示出萨维茨基善于处理人物众多的复杂构图的卓越技巧。表现同样主题的杰作还有《与衣衫褴褛的人相识》和《愚昧的人们》等。以改革年代的农村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的著名风俗画家还有瓦·马·马克西莫夫(1844—1911)。这个农民的儿子在美术学院毕业后不久就离开彼得堡到乡间居住,致力于俄罗斯农村现实的描绘。他在1872年加入巡回展览协会,其主要作品有反映农村习俗的《巫师降临农民的婚礼》、《分家》和表现农民处境的《寒酸的晚餐》、《拍卖偿债》、《患病的农民》等。
  弗·叶·马科夫斯基(1846—1920),是擅长从日常生活和平凡事件中表现其深刻内涵的画家。他的风俗画篇幅不大,但构思严谨。1873 年完成的《夜莺爱好者》一画使他获得了美术学院院士的称号。70 年代中后期,他创作了反映日常生活场景的《煮果子酱》、《朋友们》以及具有社会批判内容的《访问贫民》、《被判罪的人》等油画。80 年代开始,他的艺术技巧日趋纯熟,笔法更加灵活、更加富于表现力,画面更加简洁、没有多余的细节,成为“短篇小说式的”风俗画大师。他先后完成了描绘资本主义社会典型事件的《银行倒闭》,表现农妇与在城市当学徒的儿子相见的《会面》,反映一个家庭没落的《林荫道上》等著名作品。
  风景画
  巡回画派中最杰出的风景画家首推阿·康·萨弗拉索夫(1830 一1897)。他在1871年所作的《乌鸦归巢》这幅风景油画被公认为俄罗斯现实主义风景画中一个划时代的标志。画面的内容极为平凡:教堂前面的小丘上挺立着几棵绽出新绿的白桦树,成群的乌鸦飞来归巢,地面上积雪将融。这种景色在俄罗斯到处可见,以往没有哪个俄罗斯画家把它作为描绘的对象。但萨弗拉索夫从中发现并理解了自然的美,他以朴素隽永的笔法和抒情的格调,用天蓝、白和淡棕色卓越地表现了早春时节大自然的动态与旋律,激发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情。在此之后,他还创作了《村道》、《虹》、《冬天的道路》、《伏尔加河畔的坟墓》等生机勃勃、富有感染力的佳作。萨弗拉索夫长期从事风景画课程的教学工作,把现实主义的原则和热爱大自然的精神灌输给他的学生。受惠于他的后辈画家中包括19 世纪末叶达到俄罗斯风景画顶峰的大师列维坦。萨弗拉索夫的同辈人伊·伊·希什金(1832—1898)也是著名的现实主义风景画家,专注于描绘俄罗斯森林的壮美。70年代,他创作了《松林》、《密林深处》等优秀的风景画。在自己的艺术成熟期,他的主要作品有《柞树林》、《松林中的早晨》。这些作品比较强调光线的作用,色彩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希什金也是一个出色的铜版画家。他的铜版画线条灵活,层次变化细致入微。为了突出所塑造的形象,他常把铜版画制成不同的形状。
  在瓦·德·波列诺夫(1844—1927)题材广泛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艺术才华的是风景画。他的风景画是以对俄罗斯大自然的质朴而富有诗意的理解、有机地插入风俗内容、细致地表现光线和空气以及严整的构图为特色的,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莫斯科的小院》、《祖母的花园》、《杂草丛生的池塘》等。阿,伊·库英吉(1841—1910)的主要作品《草原》、《乌克兰之夜》、《桦树林》、《第聂伯河之夜》等,充分地表现了大自然的诗意和美感,具有欢快、乐观的情调;画面充实、饱满,有一种开阔的全景气息,阳光和月光的效果十分真实地得到了反映。
  历史画
  在历史画方面,巡回派画家中建树最多的是瓦·伊·苏里科夫(1848—1916)。他是1869 年从边远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来彼得堡上美术学院的。1875 年毕业后,致力于从俄罗斯过去的历史中发掘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油画。在对俄罗斯生活的细致观察中,他看到了沙皇政权所进行的改革的正面和反面,并在自己的作品中以惊人的艺术感染力表现了这种矛盾。
  1878年,苏里科夫开始了绘制巨幅历史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的紧张工作。这幅完成于1881 年的作品描绘的是彼得一世活动中最富于悲剧性的情节,即1698年平息近卫军暴乱后对他们行刑前的最后时刻。在坚定、自信的彼得及其周围的外国人和贵族面前,站着临刑的、然而仍旧坚强和英勇的近卫军。这幅高度现实主义的作品深刻揭示了俄国历史发展的矛盾冲突和俄罗斯民族的性格,
  1881—1883年创作的《缅希科夫在别廖佐夫》描绘了彼得一世的重臣缅希科夫被彼得二世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别廖佐夫后的情景。一座简陋的木屋成为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的生活终点。画面上缅希科夫和他的孩子们坐在桌旁,除了小女儿在读书外,其余人都在沉思。身躯强壮、神色严峻的缅希科夫紧握拳头,仿佛在回忆当年的岁月、思考自己的命运和彼得改革的前途。静态的画面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画家从缅希科夫的失势中揭示了民族和时代的悲剧。
  苏里科夫反映改革与传统的冲突这一题材的名作还有《女贵族莫洛佐娃》。这幅1884 年动笔、1887 年完成的油画,反映的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依洛维奇时代俄罗斯教会分裂的主题。尼康的宗教改革所引起的教会分裂体现了俄罗斯在转向西方过程中所遇到的来自内部的抵抗。苏里科夫画中的莫洛佐娃是个真实的人物,她是显赫的波雅尔,又是旧礼仪派的忠实信徒,曾向旧礼仪派领袖阿瓦库姆提供物质帮助,1671年根据沙皇的命令被逮捕,最后死于被幽禁的修道院中。苏里科夫所描绘的是这位女贵族被押解通过莫斯科大街的情景。画面上的莫洛佐娃纤巧动人,她的面部既因为激动而显得很美,又由于狂热的目光和苦修造成的瘪陷和灰白而显得可怕。画家通过这样一个历经苦难但仍坚信自己是在为俄罗斯斗争的人物形象,再一次出色地表现了俄罗斯民族精神和俄罗斯历史发展中的悲剧。
  苏里科夫的其他传世佳作有《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苏沃洛夫越过阿尔卑斯山》和《斯捷潘·拉辛》等。
  民主主义现实主义的典范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1930),是巡回派的主要成员,19 世纪民主主义现实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
  列宾出身于哈尔科夫省一个军屯区移民家庭,少年时代曾跟随圣像画家布纳科夫学画,1863 年到彼得堡,先后在绘画学校和美术学院学习。通过同克拉姆斯科伊和斯达索夫等人的交往,他接受了革命民主主义的美学思想。从美术学院毕业后,他即以《伏尔加河纤夫》这幅概括当代俄罗斯生活的油画奠定了自己在俄国美术界的地位。为了创作此画,他曾两度到伏尔加,对纤夫的生活作了细致的观察并画了许多习作。这幅作品在暴露人民所受到的野蛮压迫的同时,也表现了人民中间蕴藏的力量。在被艰苦劳动折磨得筋疲力尽的纤夫们身上,可以看到卓绝的精神美。
  列宾曾在1873 年到1876 年游学意大利和法国。这一经历使他熟悉了古代和当代的欧洲艺术。回国后,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十分活跃的时期。《库尔斯科省的宗教行列》揭露了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同时也对受欺骗的人民表达了深厚的感情。这幅描绘人民蒙受的贫困、屈辱和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作品,出色地表现了复杂和矛盾的俄国生活。列宾是一个艺术家,但他在思想上是与解放运动紧密相连的,他的许多作品直接表现了革命民主主义运动,反映了它的力量和弱点。草稿《押送·在泥泞的道路上》描绘了被押送中的革命者形象。《宣传员被捕》一画赋予宣传员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这位还没有被人民所理解的革命者的孤立感,生动而又形象地表现了革命民粹派的牺牲精神和悲剧命运。《拒绝忏悔》揭示了一个面临死亡毫不畏惧、对自己的事业抱有坚定信心的革命者的性格。黑暗的牢房与被一束光线照亮的死囚在画面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作品具有非常动人的艺术效果。《不期而至》则描绘了流放归来的革命者与亲人相会的场面,入微地刻划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感受。以如此深刻的现实主义艺术再现革命运动,在俄国乃至世界绘画中部是鲜见的。在列宾历史题材的油画中最为著名的是《索菲娅公主》、《伊凡雷帝和他的儿子》、《扎波罗日人写信给苏丹》。他还绘有深刻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肖像画《祭司长》、《穆索尔斯基》、《斯特列别托娃》以及许多素描和水彩画。列宾作品的思想性、人民性和卓越技巧使俄罗斯绘画艺术发展了一大步。
  巡回展览画派是改革后俄国绘画艺术的主流。巡回派画家们多视角、多层次、多色彩地描绘了改革前后的俄罗斯生活,他们的创作活动受到许多进步人士的支持和赞助。俄国北方铁路的建造者马蒙托夫把自己在莫斯科近郊的一座房子提供给巡回派画家作为聚会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