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福良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就挽了安氏的手往她这边靠后街的一处小院去,那座小院儿紧邻顾府东路的一个角门,平时进出方便。
    只是这院子有些小,之前是堆放杂物的地方。
    现如今安氏和其一双儿女住进来了,蔺氏就叫人收拾打扫,将那些杂物搬出去,又去开了库房,搬了三架床并一些家具帐幔和棉被等物来安放好,另外还有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再慢慢寻了来补充到屋子里去。
    忙活了半天,总算是安置好了,蔺氏想了想觉得安氏跟外甥和外甥女儿既然住了进来,这跟前没个丫鬟服侍总是不好,别的不说,粗使丫鬟总要两个的,总不能事事都要他们亲自动手吧。遂提议道:“嫂子,我看这样,我给你们派四个人来,一个小丫鬟服侍咏兰,一个服侍一鸣,还有一个服侍你,再要一个粗使丫鬟帮着做做粗活。这四个人一月下来也只需要一两五钱银子的月钱,另外吃饭你们也不用自己做了,直接交二两银子出来,叫跟前的丫鬟每日去二房大厨房里去拿饭就行,你看如何?”
    安氏闻言,连忙在心里算了算账,按照小姑所说,一月二两银子的饭钱,那一年就是二十四两,四个使唤的丫鬟的工钱一年就要十八两,加起来就是四十二两了,再加上给小姑的三十两租下院子的钱,她手上的钱就所剩无几了。
    若是跟前只要两个丫鬟,一个给女儿使,一个做粗使丫鬟帮着提提饭,洒扫一下,倒还能剩下几两银子,給孩子们零花,还有买上两件衣裳。
    所以,她下一刻便说:“一月二两银子的饭钱我们倒是给得起,就只是跟前服侍的人,要不了那么多,我就只想要两个人就行,一个服侍兰儿,一个做粗使丫鬟,帮着提提饭洒扫院子,其它的活儿我也能干。一鸣也是个半大男儿了,不需要人伺候。”
    蔺氏听了,知道是嫂子手上拮据,才不要那么多人在跟前使唤的,只是她觉得两个小丫鬟也太少了,再怎么样也需要三个人的,这样一来,万一有个谁病了,另一个还可以补上。
    于是就对安氏悄声说:“嫂子,我送你一个人使吧,这个人的工钱我来给,三个人才能使得开……”
    “这怎么好,要小姑出钱。”
    “好了,别客气了,先这样吧,一会儿我就让跟前的大丫鬟绿叶带人来。我屋子里还有事儿,还得去安排一下。对了,一会子绿叶带了人来会帮着安排她们做什么的。”
    说完,蔺氏让安氏别送了,她先回去了。
    蔺氏嘴|巴里说的屋子里有事儿不过是要赶着过去跟公婆打个招呼,免得一会儿他们知道了她接纳了安氏母子三人之后,会发脾气。
    于是出了安氏等人住的院子,蔺氏直接往公婆所在的松鹤堂去。
    她刚进松鹤堂呢,迎头撞见她婆婆魏老太太跟前使唤的丫鬟莲叶,莲叶一见她就向她行了礼,然后说:“太太,老太太正让奴婢来找您去说话呢。”
    蔺氏让她带路,不用说,她也猜到一定是她婆婆听说了她接纳嫂子和外甥外甥女,并把他们安置到二房这边住下,所以才叫莲叶来传自己过去说话呢。
    果然,见到婆婆后,魏老太太十分恼怒地质问她,是谁给她的胆子竟敢接纳她亡兄的妻儿住下来,这不吉利不说,而且二房也不宽裕,没有闲钱帮人。
    蔺氏便说这二房空着的房子不给人住也是白空下了,而且她嫂子安氏愿意出钱租下来住,一年三十两银子,说完,就把刚得的那三十两银子拿出来递向魏老太太。
    魏老太太接了银子,脸色好看些了。
    她也认为媳妇说得没错,二房在顾府东路这边有大大小小有六个院子,几十间房子。她刚才听媳妇说了,给安氏等人住的是最东北靠后街的一个小院子,那个小院子之前一直都是放杂物的。如今被安氏租了去,一年凭空多出来三十两银子,比她孙子一年下来得的月例银子还多六两,要是安氏住个十年八年的也得多出来好几百两银子,足够在京郊买几十亩好地了。比白空在那里一文钱没有好多了,反正顾府里的房子也是长房所有,不拿他们的房子赚点儿钱白不赚。
    思及至此,魏老太太和缓了声音对蔺氏说:“按说你兄长亡故,剩下你寡嫂还有你外甥和外甥女儿,咱们也该帮他们一二。只是你晓得我们二房还的倚靠长房过日子呢……但不知道你寡嫂他们吃喝这些……”
    蔺氏忙说,她嫂子说了,愿意出每月二两银子给二房,交到二房这边的大厨房里,在大厨房里提饭回去吃。而且,她还愿意出三个粗使小丫鬟的钱,要三个人过去使。
    说到这里,蔺氏特意提醒婆婆,这三个小丫鬟只管问长房要就行了,要过来之后,她寡嫂给的三个丫鬟的工钱不又是二房的了吗?这么一来,安氏母子三人住到顾府之后,二房凭空可以多出来四十多两银子呢。
    “好,好,算你精明。既然他们愿意出这些银子,就让他们住府里好了。只不过,你得提醒他们一声,既然住到顾府里面,就要守这府里头的规矩,别惹事生非,给咱们添乱。不然,即便给这些银子,也得让他们搬出去。”魏氏最终道。
    “是,母亲。”蔺氏赶忙应承。
    魏老太太接着便挥一挥手,让她回去吧。
    蔺氏随即辞了婆婆,走出来,不禁勾唇一笑。她就知道,婆婆这个人,只要得了银子,她是不会再有什么不满的。而且,能够占长房便宜的事情,更是她那个婆婆乐意做的。
    晚上,蔺氏的丈夫顾金山回来之后,一开始知道蔺氏接纳安置安氏母子的事情也非常不满,不过,后来在知道安氏给了银子出来租院子以及自己出银子吃饭后,念叨两句也不说了。
    蔺氏跟前的大丫鬟绿叶带了两个小丫鬟并一个粗使丫鬟过去,叫巧儿的一个七八岁的小丫鬟分给了咏兰使,一个叫双儿的八|九岁的小丫鬟给了安氏使唤,还剩下一个叫冬儿的粗使丫鬟帮着洒扫做些粗活。
    自此以后,安氏和其一双儿女就在顾府住下来了。
    只不过,住虽然住下来了,可后面的问题又来了。那就是安氏的一双儿女的教育问题还没解决呢。
    那个时候,都已经是三月了,嘉宜等人上学也有一个多月了。
    蔺一鸣和蔺咏兰随着安氏到了顾府安定下来后,在家里闷了几日,就向安氏提出了这个上学的事情,说他们总不能就这么关在屋子里自学吧,再说了,自己学也学不好。
    安氏其实这几天见到孩子们闷在屋子里,心里也有点儿着急,她也知道两个孩子该去上学。只是进了京城,手上又拮据,根本不可能给两个孩子请老师。要说,女儿的学习还可以耽搁,但是儿子的学习岂能耽搁。与其说去找个顾府外头的学堂让儿子去读书,那还不如让儿字进到顾家的家学里去上学。只是,这才麻烦了小姑在顾家安定下来,紧接着又要去找人家想办法解决儿子上学的问题,安氏真是开不了口。
    她跟两个孩子说了说自己的难处,又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上学的问题。
    一鸣道:“既然住进了顾家,自然是进顾家的家学里去读书最方便,还可以认识下顾家的大少爷世平,另外跟二少爷世荣也能拉近关系。儿子就算将来考中个秀才,跟他们搞好关系,以后也能想法子谋个出路的。”
    安氏点头:“不错,为娘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如今咱们不好麻烦你们姑姑的……”
    咏兰想了想,忽然高兴起来,说:“哥哥想要进顾家的家学,恐怕还是得让长房那边的人点头才行。前些日子,咱们头一次到顾家来,我瞧见珍表妹跟长房的三姑娘关系好,我看不如跟珍表妹说道说道,让她去求一求三姑娘,让三姑娘帮忙在顾老太太跟前说说,顾老太太要是点头了,不但哥哥,就是我也能进顾家的家学里跟珍表妹一样上学。”
    安氏问女儿:“那个三姑娘肯帮忙么?”
    咏兰:“我冷眼旁观,那个三姑娘是个和善之人,若是求了珍表妹去说,她未尝不肯帮忙的。再说了,如今别无他法,除了这条路,没有别的路好走,只能试上一试了。”
    安氏:“好,兰儿,哪天等你珍表妹回来,那就麻烦你去跟你珍表妹说一说吧。”
    咏兰随后让自己的小丫鬟去了嘉珍的院子,跟那个守院子的婆子二十个钱,托她要是嘉珍回来,就过来告诉她们家小姐一声。那守院子的婆子收了钱,便也答应了。
    过了几日,嘉珍抽空子回来看望她祖母和爹娘,她一回来,那得了咏兰二十个钱的守院子的婆子就跑去跟咏兰说了,她家四姑娘回来了,咏兰得了信儿,稍微收拾了下就带了小丫鬟双儿去找嘉珍了。
    嘉珍见到咏兰还吃了一惊,也不怪她吃惊,主要是她过完年后去家学里上学,上一次回二房这边还是半个月前呢,那个时候安氏带着一双儿女还没有来投靠蔺氏。
    咏兰便先掉了眼泪,拉着嘉珍的手说她跟她娘和哥哥自从她爹死后,在林荫镇被欺负,没法子立足,所以就进了京来投靠姑姑了。在诉说她跟她娘还有哥哥在林荫镇遭遇的种种羞辱时,她哭得尤为伤心。
    嘉珍见状只得安慰她,说:“既然我娘已经安置你们在顾家住下了,以后就不会再遇到那些糟心事儿了,且放宽心吧。”
    她对于表姐一家人的遭遇也甚为同情,也认为他们来投靠她娘是应当的。
    不想在嘉珍一番安慰之下,咏兰还是哭个不止,嘉珍叹气,问她还有什么难处,不妨说出来。
    咏兰在心中不得不感佩她的这位珍表妹还是很聪明的,竟然猜到了自己还有难处,于是她就顺口把她和她哥上学的难处对嘉珍说了,问她能不能帮忙去跟嘉宜说一说,让她求一求顾老太太,答应她跟她哥能够在顾家的家学里附学?
    嘉珍听完不由得想到前些日子仿佛嘉宜还说起过,说要是她兰表姐一家人在顾家住下,等到家学开学了,她兰表姐会不会也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