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一切,不过是表象。
但是,宋雨琼堂而皇之的说法,就是如此。
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
宋雨琼的目的,她刚好知道。
而且,宋雨琼也笃定,她知道。
这就是宋雨琼当初的目的吗?
在心里,她货真价实地叹息一声。
为了村民,恐怕她,也没有第二个选择。
--
省城政府办公府邸。
省长秘书走进办公室,向辛伯宇报告道:“省长,有一位叫做宋雨潞的小姐求见。”
辛伯宇正在与一位访客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什么,听到秘书的报告,立刻说道:“三分钟后,将客人迎进来。”
“好的,省长。”秘书依言退下。
门被再次关上之后,辛伯宇满面红光地面向办公室内的访客。“恭喜恭喜,老弟,你为人精明,这笔生意,定然也是稳赚不赔的。”
三言两语之后,两人已经商定了一件大事,利益均摊,各得其所,辛伯宇开心得满面红光。
访客周到地起身致谢:“谢谢省长吉言。在小弟看来,天下并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但经商之道,在于善于抓住机会,敢于冒险,得到自己想要的。”
辛伯宇哈哈大笑:“老弟说的是。但愿这一次,你我各得其所。”
“愿意效劳。”访客又说道:“省长,您的访客已到,我该告退了。”
☆、第九十六章 交谈
辛伯宇精明的脸上露出憨笑,似乎对于接下来的这位访客,极为期待:“哈哈,是啊是啊,恕我不远送了。”
从后门送走了他的贵客,辛伯宇又马不停蹄地在前门迎接一个久违的面孔。
“姜夫人,欢迎欢迎啊!”
他周到地迎上前来,如同见到一位多年感情甚笃的老朋友一样热情。
“省长,打扰您了。”宋雨潞致上问候。
辛伯宇连连摇头,招呼着宋雨潞坐下:“说哪里话,您是我的贵人,您大驾光临,我真是荣幸之至。”
宋雨潞摇摇头,依然站着:“您太客气了,不敢当。”
“当得起,当得起。姜夫人请坐。”辛伯宇再次示意宋雨潞坐下。
“谢谢。”端庄稳重的女子,这才依言落座。
“省长最近还在为农事操心劳累吗?”一番闲话家常,就此开始。
“姜夫人,说到这个,还真是要多多牢记夫人您的功绩。”
眼睛立时一亮,辛伯宇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假以时日,甘蔗,将成为我省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南、北均有种植,甘蔗生产遍及全省各地,种蔗制糖将是我省农户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他成竹在胸,目标伟大:“我们这个时代,也将成为我省甘蔗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是我省步入科学种蔗和制糖的新阶段,甘蔗生产将会出现繁荣昌盛的景象。”
他大手一挥,江山指点:“目前我准备大量推广种蔗制糖,分布面争取遍及全省80多个县。手工业作坊制糖也将具备一定的规模。我还会努力,让蔗糖产品成为重要出口商品之一。”
说到兴奋之处,辛伯宇的心情极佳,他拿出办公桌中的一摞纸张,给宋雨潞观看:“夫人你看,这是我最新准备投入的一些新式生产工具,你看这是拖拉机,这是榨蔗机,这是离心制糖机,这些新式农具的使用,将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甘蔗生产的迅速发展。”
手中的纸张,翻了一张又一张,辛伯宇意犹未尽:“你看,这是我即将推广的各种肥料,除了常用的农家肥,我还正在打算在部分地区使用骨粉和化肥,农作物的产量将大为提高。此外,我还准备推广堆肥的制造方法,推广种植各种绿肥。”
“至于大规模地引进与推广的现代甘蔗新品种,正是因为夫人你的推荐,我们已经先后从爪哇、台湾等地引入各种甘蔗品种92个,并由农事试验场培育繁殖。”
“可以说,成就指日可待。”
辛伯宇滔滔不绝,终于在暂时告一段落的时候,留意到了客人的尴尬笑容。
“是不是我这个主人说得太多了,怠慢了您这位贵客了?”
“没有没有,”宋雨潞苦笑了一下,她是真的为辛伯宇感到开心:“我省有机会在蔗糖种植业方面大展拳脚,闯下一片天地,赢得一番作为,您是大功一件。”
短短几句话,却展示了辛伯宇的领导才能和风范,他的确是一心扑在了省城的农家事业上。据闻这位省长不只关注农事,省城地理位置优越,各行各业均繁荣鼎盛,能做到这一点,这位省长功不可没。
辛伯宇用赞赏的目光,看着眼前的绝色丽人:“这些,还都多亏了您给我的建议呀!”
宋雨潞浅笑摇头:“我对于农业种植,完全是一窍不通的,实在不敢居功。”
“哪里,夫人,您对于我的点拨,辛某一直铭记于心啊!”
说得她好困。他一定要铭记于心也没办法,那就让他铭去吧!
可是,她不过就是沾了宋雨琼的光,在辛伯宇面前说了一两句甘蔗的好话,现在就让人家开放璟河的营运权给她大姐,这样脸大不害臊的要求,她还真说不出口。
哦,辛伯宇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他满面的笑容不减:“夫人,我正要前往璟河的金沙矿去视察,时间已经安排好了。”
☆、第九十七章 说客
“哦,那我……”
宋雨潞的话,还没有说完,辛伯宇就笑意盈盈地打断,并且建议道:“不知您是否有时间,也愿意相陪,与我一同到河道去参观一下?风景不错哦!”
轮船在璟河上平稳地前行,一路上诗情画意,风光无限。不远处,便是璟河左岸,金沙矿的所在地。
“姜夫人,请。”宽阔的甲板上,辛伯宇谦让道。
“谢谢省长,您太客气了。”宋雨潞连忙还礼。
原本是一句客套话,却被辛伯宇听出了弦外之音:“我也觉得,对于我的贵人,虽然说保持君子之交是正解,但似乎你我之间,还是过于生疏。不如,我叫你四姑娘,至于如何称呼于我,辛某悉听尊便。”
宋雨潞微笑点头:“省长您不再称呼我为夫人,我也不用端着这个头衔的重量,再好不过。”
“那么,四姑娘,请。”今日的辛伯宇,笑意几乎要满溢出来,心情似乎格外好。
“您请。”
两人一边走在宽阔的甲板上,辛伯宇一边指着远处的几辆作业的船只,向她介绍着:“四姑娘,你看,正在水上作业的,是大型的挖沙采金水洗船,它们又叫做淘金船,是一种砂金开采设备,堪称一座集采矿作业、选矿作业为一体的水上联合工厂,它包括挖掘系统、选矿及供水系等,挖掘能力很强。”
对于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领域,宋雨潞也很感兴趣:“他们采到的,只是金沙,那么,从金沙中淘到黄金的比例,大概是多少呢?”
对于她的问题,爱民如子的省长如数家珍:“每100公斤金沙用硫酸、水银等冲洗后,可以获得黄金20余克。”
宋雨潞感叹道:“好少啊,真是辛苦了。”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金属能像黄金这样源源地介入人们的生活,并且产生重大的影响。它那耀眼夺目的光泽和无与伦比的物理化学特性,有着神奇的永恒的魅力。
宋雨潞心中慨叹:黄金的社会地位虽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历尽沧桑,沉浮荣辱,升降变迁不定,但至今在众多的人群之中仍保持着神圣的光环,为世人共同追求的财富。
这样的价值,举足轻重,换了谁,也会死看死守,不能片刻遗忘。
她的视线,转向金沙矿的另一端:“璟河宽阔,左岸与右岸,距离相对较大,是吧?”
实际上,她都不知道自己说的什么,距离有什么用,保不准另外一边,也有金沙,谁敢轻易开放营运权?
“大小姐一直有意于璟河的营运权,但由于金沙矿的位置,我一直未予应允。”辛伯宇似乎听懂了她的弦外之音。
她点点头,心里有些郁闷:“是啊,也因此,大姐她,一直都是耿耿于怀的。”
不过是一瞬间,辛伯宇又再笑容满面:“凡是大小姐想要成就的事业,恐怕谁也无法拦阻,要我说啊,大小姐的才华,万中无一,有目共睹,哪怕是她不想成就的事业,恐怕都会上杆子地找上门来,求她成就。”
宋雨潞可没有夸奖她姐姐的打算:“璟河,也是一个全身都是宝的地方。不只是金矿,地理位置也极为重要,难怪会被争抢。”
“四姑娘,可是想要为大小姐当说客吗?”辛伯宇突然问道。
宋雨潞苦笑回答:“我就是有这个打算,也不好意思为难省长。”
☆、第九十八章 变幻
接下来,她听到了这样的话:“无妨。既然贵人开口,有机会,我会与大小姐探讨此事,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我们总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眼眸中光芒闪动,宋雨潞对于辛伯宇的开明并未显得激动万分,但她依然表示:“省长能够有如此决定,雨潞千恩万谢。”
“四姑娘,你太客气了。”辛伯宇笑容可掬。
宋雨潞笑不出来。她的心情,从未有此刻这样的沉重。
她的面子,是否有这么大。
恐怕是没有。
但辛伯宇,却还是答应了她。
更正确的说法是,她都还没有说什么,这位城府极深的一省之长,就主动应承下来。
不正常,一点也不正常。
这是一个过于复杂的关系链,虽然看得不够清楚,但抽丝剥茧的体察一番,却也不是那么难。
他们之间的故事,绝不像是,她现在看到的,那样简单。
可是,她懒得去探寻。
--
她去拜访一省之长,不过只有几个时辰,辛伯宇并未再提出其他相邀,璟河之行后,她就被友好地送回了姜家。
在姜家门口送别省长之后,她又乘坐小四开的车,返回了小村庄。
而就是这区区的几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