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敏决定好好调养这幅身体。
有好身体,革命才有本钱嘛!
低头,拿筷子夹出那片圆圆的人参片,放在嘴巴里品尝。闭上眼,参片的余味在舌尖上泛滥,可见这薄薄的一片参,经过与粥熬煮以后,竟然没有完全散开里头的参味,含着是余味未尽。李敏心中暗喜,睁开眼问:“把那支参拿来给我瞧瞧。”
由于李敏之前没有交代放多少,念夏不敢放多,只听徐掌柜的话先削了一点放进锅里试试。今听李敏这样说,连忙让王德胜取来从徐氏药堂里挖来的人参。
简陋的盒子打开,里面躺着的这株人参很小。但是,根须茂密,像老人的胡须,上面小米粒状的疙瘩,是珍贵的珍珠点。皮是老褐色的。
怎么看人参好坏,李敏记得祖父曾说过一句话,一是看人参老不老,二是看人参像不像人。真正的纯正野山参是吸收了多年的天地灵气,富有灵性,好比珍珠宝石,是不是真,其实,人只要乍一眼,都有感觉。
看李敏摸着盒里的人参是爱不释手,念夏说:“小姐喜欢的话,奴婢把它全放进锅里给小姐炖。”
“浪费!”李敏瞪她一眼。
念夏和王德胜面面相觑。
大夫看病,好药材能让大夫治病事半功倍。所以,学中医的,必须先学药,是基础。
像这样一条人参,李敏保守估价,放在现代能卖到百万以上。并且,是出了金价都不知道能不能买到。
把一株放进锅里给她炖,怎么不是浪费了?李敏正由于懂得好药价值连城,才感到肉疼。她的身体暂且不需要如此救命神药,刚一片人参片已经让她提神不少,接下来,耐心平补,正常饮食运动,会好的飞快。
盖上盒子,李敏想着这样的宝贝绝不能让人偷了,于是小心将盒子放到了自己枕头边上。
念夏见她像藏黄金一样藏药材,和王德胜更诧异了,生怕她是不是病糊涂了,忙说:“小姐,奴婢去徐氏药堂里问徐掌柜时,徐掌柜说了,他私下藏了不止一株人参,只等小姐需要,送来便是。”
“徐掌柜?”李敏在拿到这株人参时,心底其实颇有疑问。
不是说徐氏药堂远远比不上它家吗?但是能拿到如此正宗的纯正野山参,说明这徐氏药堂里的人才绝对不差。
念夏福身说:“是徐掌柜。小姐您忘了,徐掌柜过年时,还给小姐带了些小姐喜欢吃的花茶。只是,夫人派人将小姐看的死紧。徐掌柜担心自己经常来会给小姐添麻烦,只能逢年过节借口来一趟。”
一个没了亲娘没有一点能力的嫡女快到死了,继母依然没有放过,一点都没有掉以轻心,只能说明这里头有什么秘密。
养身体是需要时间的。转眼,去掉了个把月,是九月初快入秋了。
大明王朝今年的秋季来的迟,三伏天最后一个伏天来的比往年晚,这一切,都似乎表明了今年的大明王朝不同以往,是要出些什么事来。
从北疆来的军报,据说送信的人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为了早日赶到京城路上都渴死了两匹马。信使抵达京都后径直进了皇宫面见皇帝。
念夏遵从李敏的命令去了徐氏药堂帮李敏拿几味药材时,说起今大街小巷里都在传的新闻。
☆、【4】未婚夫?
大明王朝北边,是一望无垠的荒漠与草原,那里生长的游牧民族自称东胡,内部分为十几二十个部落。其中,有几支部落经常冒犯大明的边疆。做的事与强盗流寇没有区别,只要他们踏进大明的土地,对大明的子民与村落免不了一番烧杀抢劫。大明因此在北疆构筑了一条防线,有几万大军在那里常驻。
这样的战事,每隔一两年,大明都要与来犯的东胡打上几次小仗。大明朝廷与大明百姓对此早已有了免疫力,见多不怪,习以为常。然而,此次东胡突袭似乎与以往不同,打到大明的军队连连败退。
听到说军队伤亡惨重的皇帝,决定拟旨派兵前往增援。这时,前线又派人送信称,说前线燃眉之急已解,解了大明朝廷与百姓安危的人,是一个叫朱隶的人。
那时候是李敏第一次听说朱隶这个名字,听着还挺好奇,因为在大明百姓的口里,像念夏对她形容的,说这个朱隶长得像魔鬼,人有五丈高。
五丈高?
李敏噗一口,茶水直射地上。
一丈三米,五丈高是十五米,已经不能用巨人来形容的高度了。可见得百姓口里传说的话实在不可信。
李敏当听笑话那样听着这些谣言,但是,在这些谣言中有一点,似乎是没错的。
这个朱隶骁勇好战,所以,才能率领军队打到东胡落花流水。
李敏百无聊赖地听朱隶的故事,只当这人离自己很远,像是听茶楼里的说书先生说着哪个伟人的故事。
朱隶嘛,人家称之为隶王。出身高贵,护国公朱怀圣的长子。与她一个尚书家不受宠的二小姐有何关系?恐怕八辈子都扯不上关系。
不过,似乎是她错了,和她或许是完全没有关系,但是和她所在的尚书府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念夏说,这朱隶和尚书府真有一点关系。说是容妃娘娘是护国公府夫人的妹妹。隶王算是容妃娘娘的侄子。容妃娘娘早些时间一直都在为隶王寻找王妃的人选。
说到这儿不需多说了,尚书府里共三个小姐,大小姐李华进宫服侍皇上去了,听说才貌双全,得到后宫众位娘娘的赏识。大家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落到李华的姐妹身上。李华的亲妹妹是三小姐李莹,是未出嫁之身,和姐姐一样名声远播。
她李敏就不用说了,尚书府里巴不得外面的人谁都不知道她李敏的存在。她李敏是个远近闻名的病痨鬼,谁娶了谁晦气。
所以李敏压根也不在意人家怎么说她,人家不注意她更好,她自个儿活的潇洒自得。
可是念夏的视线落在了她手腕上。
李敏低头看见了左手腕戴了个玉镯子。这个镯子自从她穿来时就见有的了。恐怕是原主儿从来不离身的一样东西,不知道是谁给的,似乎很重要。
玉镯在阳光的照射下,碧绿澄净,是块好镯子,价值肯定不菲,看是要皇家贵族才能拥有的东西。李敏回想自己屋子里的家具摆设,还有自己和贴身丫鬟的衣服,都是朴素居多,奢华用品没有一二。
尚书府二小姐的用度,向来是府里的人才知道,被王氏克扣到连冬季的炭钱都出不起。难怪她这幅身体在以前会每况愈下。
俨然,这个镯子在灰姑娘似的尚书府二小姐屋里,显得与众不同。
念夏笑着对她说:这是璃王的母亲静妃给小姐的定亲礼物。
李敏吓了一跳:她这都有未婚夫了?
她这样的病痨鬼不是谁都不会娶的吗?
念夏对此很肯定:璃王不会不娶小姐的。当年静妃娘娘在宫里才是个才人,若不是小姐的母亲夫人她鼎力相助帮静妃娘娘得以母凭子贵。之前说是小姐身体未好,才迟迟不敢迎娶小姐进门。如今小姐身体好了,璃王上门见过以后,见小姐身体已好,肯定会懂得小姐的好,会马上让人来上门正式提亲的。小姐只等着璃王来娶小姐好了。
李敏抓起茶盅,只是慢慢听着,并不马上做任何评价。
今是三伏天最后一个伏天,李敏搬了张小竹凳,坐在院子里,让王德胜摆了张小桌子,放上一壶好茶。夏日的午后,大树之下好乘凉。李敏边泡茶边拿把芭蕉扇子扇扇风,听念夏讲那些大街小巷里的八卦,听到兴致处是嘴角飞扬,眉眼烁亮。
哪还是那个快死了,个把月前躺在床上连口气都喘不过来的奄奄一息的尚书府二小姐模样。
竹音奉了王氏命令,踏进李敏的小院时,看见李敏能坐在院子边笑边说话,这不惊得两只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
上回张嬷嬷端的碗药被李敏赐回了张嬷嬷以后,王氏恼羞成怒,决定任李敏自生自灭好了。
反正,徐氏留下来的这个女儿她知道,无非是个没用的东西。沾着有祖上留下来的徐氏药堂,却一不懂医,二不懂药,屡屡吃亏。
以王氏的推断,请不到大夫,自己又不懂医病,李敏那副身体本就亏到不行,是等死的命。想着个把月过去了,李敏该差不多断气了。是听说念夏和王德胜,没事往外跑,说不定是担心主子死了以后没出路,到外头另找主子去了。
王氏这样想想,是该派个人,到李敏的院子里打探下情况。要是李敏死了,她这里也该是提早准备好棺材,等着给李敏收尸。就此竹音被这样派了过来,是为王氏来看李敏笑话的。
喝了一口麦茶,李敏抬头,见有个人立在院子门口一动不动的好像尊雕像,停下手中扇风的芭蕉扇。
念夏放下给李敏杯里添茶的茶壶,向竹音走过去,道:“竹音姐姐,别来无恙。”
念夏跟了李敏多少年,不过是个二等丫鬟,不像她竹音,在王氏身边服侍的,是一等。竹音昂着头,从她身边路过,走到李敏跟前,稍微屈下膝盖,说:“二小姐,老夫人来了。夫人问二小姐能不能过去见老夫人?”
☆、【5】李家人
李老夫人是李敏的祖母了,王氏的婆婆,李大同的娘。李老夫人平常是不住李府的,因为李家不止李大同一个人。
李大同有两个兄弟。李大同上面有个兄长。
按理李老夫人应该住在老大家,但是,李家三兄弟里头,论李大同官做的官最大,混的最好。李老夫人可以住二儿子家。最终李老夫人不知怎么想的,选择一个人独自住在了自己的房子里。
与许多富家的老太太一样,李老夫人念佛吃斋,好像只有这样做死了以后才可以上天堂。因此二门不迈,平常连儿子孙子通通都不见了。
如今,是突然刮了什么风,让李老夫人主动走出自己的佛堂,来到二儿子家里。
李敏想想都觉有趣,噙着嘴角一抹淡笑,道:“行,你先回去。我换件衣服再过去见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