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坦克战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射手发现目标以后,先将跟踪器安装到发射筒上,再展开轻型双脚架,然后设置好发射阵地。在目标进入瞄准线后,射手扣动扳机,在一个普通的小型无座力炮发射药的推动下,导弹即可发射出去,并一面向前飞行,一面作低速滚动。在经过几码远的无控飞行后,第一对微型火箭开始点火,弹上的陀螺装置可以确定,被选定的微型火箭喷管何时面向下方,并在其指向地面的时候开始点火。其作用是给导弹以向上和向前的推力。经过大约半秒钟之后,相邻的下一对微型火箭接着点火……,依次类推,逐次点火,用以克服重力和空气的阻力。在飞行过程中,当每对火箭点燃时,导弹即稍稍上升,飞行速度下降后,导弹又惭惭下降,这时,另一对火箭即开始起动……,此种过程一直持续到导弹命中目标为止。发射时,“龙”式导弹所发出的声音也非常独特。夜晚,当几乎全黑的导弹被射到航程上以后,从火箭发动机喷发出来的火焰,就会形成一串快速移动的亮点,用摄象机拍出的照片表明,“龙”式导弹的飞行轨迹非常象是,在一条长长的丝光线上串着的一串闪闪发光的明珠;白天,人们在观看“龙”式导弹的发射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只正在大草原上奔驰的猎犬。   
  半自动制导瞄准具,可以向导弹提供必要的修正量。当需要导弹向侧方运动时,陀螺仪将等弹体倾斜一定角度后,再让下一对微型火箭点燃,这样就可以防止横向推力将导弹推回原来的航线。导弹发射后,射手从发射筒上取下跟踪装置,抛掉空发射筒,并准备好下一次的发射。“龙”式导弹的战斗全重为30 lb(13。6 kg),其中瞄准装置总共不到7 lb(3。2kg)。导弹有一个巨大的空心装药战斗部,至于它的破甲力,自然是严加保密,但根据制造厂商透露出来的可靠情报表明,它能够穿透现今所有的坦克装甲,而不管命中角度有多大。“龙”式导弹唯一的明显缺点,似乎是射程太近,仅有1000 m,也就是1100 yd,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说,这样的射程都是不够的。“威基兰特”的早期型号之所以受到责难,就是因为它的射程仅有1375 m,而其改进型已经达到1700 m,而“龙”式导弹的射程比“威基兰特”的早期型号还近!利用目前的动力系统来增大射程的办法是否可行,尚值得怀疑,当然,低估制造者的聪明才智和独创精神,显然也是愚蠢的。   
  在反坦克导弹发展方面应当考虑的最后一个国家,是苏联。描写苏军的情况,这是一个使人心灰意冷的课题,因为,来自苏联的情报异常贫乏,而且又都经过宣传部门的渲染和歪曲,因此,要想从中得出严密的结论,显然是十分困难的。然而,我们可以肯定一点,就是苏联至少有三种反坦克导弹。现在可能还会更多。据我们所知,最老的一种,是PUR 61式,北约称其为“斯拿波”(Snapper),“斯拿波”很象SS11,其尺寸与重量也基本相同。根据目前的判断,它的有效射程为500…2300m,飞行速度可能相当低,因为它的尾翼比较大,并且成十字形配置。飞行中依靠空气动力进行控制,配用的是空心装药战斗部。说它具有跟SS11同样的性能可能是公正的,假定它采用的是“加速度控制”型制导系统的说法,同样,也可能是公正的。“斯拿波”虽然是一种步兵武器,但它通常都以多联装的形式,安装在车辆上。根据有关的规定,射手可以在距发射架50m远的地方,进行遥控发射。   
  在“斯拿波”装备部队之后不久,另一种作为“斯拿波”的补充的导弹即已出现。这种导弹,在苏军内部称之谓PUR 62;而北约则称其为“斯瓦特”(Swatter)。这种导弹真是高深莫测,人们至今对其尚知之甚微,目前,人们唯一知道的是,它大约在60年代中期即开始服役。它似乎是“斯拿波”的改进型,可能在弹头内配有多种末端制导系统,这意思也就是说,在导弹飞行的最后几百码距离内一些敏感装置能够探测到目标,并导引导弹一直飞抵目标。如果真是这样,那它可就是一种走在时代前面的超级武器。因为,它实际已经具备了把所有这些高级而复杂的东西,集中到一个窄小空间的能力,更何况,在数年之前,它就已开始服役。大概要等很多年之后,我们才有可能知道它的底细。跟“斯拿波”相比,“斯瓦特”的弹翼要小得多,显然,其飞行速度也会高得多,它通常采用的是车载机动方式,迄今,还没有迹象表明,它可以从车上卸下来,以遂行纯粹的步兵任务。   
  苏军的第三种,也是本书所介绍的最后,—种反坦克导弹,是PUR 64式“赛格”(Sagger)反坦克导弹,人们初次见到这种导弹的时间,是在1965年。虽然它的结构比上述两种紧凑,但据认为,它的战斗部和效能与前两种一样。其弹体比前两种稍长,但安于弹体末端的尾翼则很小。从一张有些模糊的照片所显示的情况看,在尾翼上并没有控制面,这只能意味着控制是由象“斯文费厄”那样的旋转喷管完成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苏联对这项技术成就,显然是秘而未宣——而这又不大符合苏联人的习惯,特别是在他们认为他们的某项发明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位的时候——但很难想像,除此之外,“赛格”还会采取别的控制方式。“赛格”可以从地面进行发射,有一张清晰的照片显示出,“赛格”导弹正在雪地上的一个简单支架上准备发射。除上述情况外,我们对这种导弹的详细情况并未多少认识,而有关其瞄准及制导系统的情况,更是毫无所知。如果“斯瓦特”真的已经安装上了多种制导系统,那么,“赛格”导弹就很可能采用的是半自动制导体制,这当然只是一种推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克里姆林宫永远不会在这种问题上出安民告示。   
  在1973年的阿以战争中,阿拉伯军队曾经发射了大量的“赛格”导弹,似乎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从一定程度上说,阿拉伯军队使用导弹的战术,正好同西方相反,他们常常是用3或4发导弹进行齐射,显然,他们拥有数量充足的导弹。为了能够确保命中,他们采用了浪费惊人的“连珠炮”战术。即使是这样,导弹也常常脱靶,有几份以色列的报告说,在战场上开动的以色列坦克,曾经被“赛格”导弹所落下来的—串串长长的控制导线所覆盖。据估计,阿拉伯军队之所以要采用齐射战术,其目的,是为了弥补射手训练的不足。可以肯定,看到如此浪费的场面,那些苏联“顾问”们必然会气得心脏病发作。据我们所知,这也不是苏军使用反坦克导弹的战术。然而,如果“赛格”一旦命中目标,那么,坦克立即就会丧失作战能力,毋容怀疑,“赛格”确实是一种致命性的武器。    
第九章 发展上的失误            
  需要乃发明之母   
—— 安农   
  任何一种武器系统的发展,都将会给人们留下一条或者成功或者失败的发展思路。而成功或失败的多少则既取决于发明者的热情,又取决于他对设计中所包含的各种利弊所作判断的准确程度。有些项目失败的是如此离奇,以致使人们惊讶,那些头脑健全的工程师们怎么竟然能跟它们连系到了一起;还有一些系统虽然仅仅是现有系统的发展,但由于这种或那种充分的理由,竟也没能在生产线上获取一席之地。前一种情况跟后一种情况当然应当属于同一个范畴。   
   1918年,毛瑟反坦克枪的研制成功,曾经大大激励了德军最高统帅部,以致他们毅然决定再研制一种反坦克机枪变型。结果这种机枪果真被造了出来,它依然由毛瑟公司(Mauser)制造,采用的是马克西姆(Maxim)机枪的原理。实际上,这种机枪只不过是马克西姆机枪的一种放大型号,正如毛瑟反坦克枪是毛瑟步枪的一种放大型号一样。这种枪的性能良好,但到战争结束之前,才不过只造出了几挺,最后又都进入了柏林博物馆。在那里一直保存到1944年,到盟国空军对柏林所进行的一次空袭中被彻底炸毁为止,现在仅存有几张照片。一种武器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如果德军在战时能够早点进行研究的话,它一定会绐盟国坦克部队造成巨大的威胁。一挺机枪居然能够击毁一辆坦克,这对德军来说,自然是一种无价之宝,这不仅是因为它比当时不得不采用的野炮要便宜得多,而且还能把野炮从反坦克作战中解脱出来而专用于通常的炮兵作战任务。有充分的理由使人们相信,使用13 mm机枪进行第一次点射,就可以阻止住早期的坦克。   
  在同一时期内,即1918年的夏天,一项关于发展轻型单兵反坦克火箭筒的建议被推荐给了美国陆军。这项建议的倡导者是R·H·戈达德(R·H·Goddard)博士——他后来成了美国火箭技术的创始人之一。戈达德先后曾经设计了多种火箭发射筒和无座力炮,但最后仅选中了一种口径为2 in(51 mm)的火箭,认定它作为一种步兵反坦克武器最为合适。它的发射管长度为66 in(676。4 mm),重7。5 lb(3。41 kg),前部支撑在射手的肩膀上,后部则用了一个轻型的双脚架。之所以作出这种安排,主要是指望在对运动目标进行射击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射向。火箭弹长20 in(508 mm),重8。5 lb(3。86 kg),其中包括一个重为4 lb(1。82 kg)的战斗部。1918年11月初,这种火箭筒曾在阿伯汀靶场进行过多次试验表演,最大射程曾达到750 yd(685。5 m),看起来这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武器,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终止了戈达德博士工作的发展,而这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头3年的坦克及坦克手们来说,确实是一个莫大的幸运。如果在1939年大战爆发时,欧洲陆军能够使用上“巴祖卡”,而不是反坦克枪,那么,德国所发动的“闪电战”的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