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信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年比往年都来得热。连日雷雨,可望大丰收。
  四月底武田军暂行撤退之事,有人解释是为调整战略上的不利,也有人说是无法对付德川和北条的联合攻势等等,众说纷纭。真相是,时逢插秧期,士兵们都要回家。农历四月底也就是现在的五月底或六月初。甲斐兵和信浓兵也都回乡种田,等到农忙之後,再行出动。农民是士兵的主力,所以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当时尚未做到兵农分离的程度。
  北条军也知道武田军在四月底撤退的原因之一是种田,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武田军竟会在农忙之後立即来犯。北条军狼狈极了。
  古泽新城的守将是北条左卫门大夫氏繁,其手下松田宪政,是北条著名的战略家。
  北条氏繁派急使前去向北条氏康表示:
  「此乃信玄的计谋,千万不可让其得逞。古泽新城至少可撑三个月,请在这段期间打开僵局。」
  北条氏繁认为此次武田军的进犯之举,乃一计谋。
  古泽新城并不大,却是铜墙铁壁,不易得手。城兵绝不开门出迎,摆出了长期守城的姿态。城内有充足的洋枪,一入射程,便加以轰击。
  有洋枪武装的城池不只是古泽新城,大宫城和神田屋布城,也有洋枪守护。
  信玄见迟迟攻不下古泽新城和大宫城,便留下监视部队,朝三岛进发。近三千名军队攻击三岛,二千名士兵攻向箱根。过了箱根,就是小田原。北条氏政的弟弟助五郎氏规,操兵预防武田军的进攻。
  「武田军真的打算越过箱根峠吗?」氏政问父亲氏康。
  「我想应该不会吧。这一定是武田又在耍弄他的表面作战。如果他真有意进攻小田原,就不会从那裏过来。」氏康说道。
  他认为,如果要攻小田原城,必然是率大军自关东攻入。
  「可是,武田军在攻骏河时,动员了不少人。」
  氏政根据间谍的报告,在地图上勾勒出武田军的动态。
  「总数没有超过一万吧。武田在川中岛上动员了二万人,而後全力经营信浓,再取西上野。由於骏河中只有部分兵力属於信玄,所以能动员的人数不到二万三千人。就算他有二万五千人,他以一万入侵骏河,还有一万五千名士兵待命,所以千万不能大意。」
  在没有充分了解武田信玄的作战意图之前,氏康和氏政不敢冒然出兵。这种消极的态度,让前线的北条部队吃了不少苦头。
  因为三岛方面求援甚急,北条氏规便派五百士兵沿间道前去支援,但在中途遭武田军包围,全军覆没。武田军追北条逃兵,追到了鹰巢城下。
  氏规向小田原乞求援军。
  「什么,鹰巢城被包围!」
  氏康听到这个报告,十分震惊。他实未料到武田大军竟如此深入。
  「看来只有将主力调往骏河,驱赶他们。」
  氏康将一万大军调往骏河。氏康自己率领五千兵马,朝箱根的鹰巢城出发。
  过峠时,天下起雨。不是寻常的雨。早上下的雨,到半夜还会下个不停。道成溪,溪成河,河成海。倾盆大雨到了第二天早晨才停。
  氏康出去探视包围在鹰巢城外的武田军时,武田军正趁著雨停,下山来了。
  间谍陆续传来武田军的动态。武田军似乎开始撤退了。
  傍晚,传来重要消息。
  「田子浦村和川鸣岛的武田军营被昨晚的豪雨冲毁。流经附近的河流泛滥成灾,淹死许多武田兵。旗帜埋在沙土下,信玄公的行踪不明。」
  北条家臣齐声欢呼。氏康把探子叫到幕内,问明详情。
  「你亲眼看到的吗?」
  被氏康怒斥一声,探子怯怯地回答道:
  「小的确实看到旗帜埋在沙裏,遍地横尸,到处都是盾牌。」
  「死者确实是武田的人吗?有什么东西能证明他们是武田人?为什么不带来?」
  探子答不出话,默默低著头。
  「是谁说武田的行踪下明?」
  「百姓们。」
  「笨蛋!这是流言。说不定是武田故意散布的。」
  氏康让吉田助左卫门带著几名得力助手,前往川鸣岛。
  半夜过後起洪水,淹没了三个部落。但是,设在川鸣岛的武田信玄军营却在洪水尚未淹至之前,就鸣钟撤退了。埋在沙土中的人,没有一个是武田士兵,都是一些不忍舍弃家园而惨遭溺毙的农民。
  旗帜、盾牌等埋在沙土下,是事实,但只能说是在黑夜豪雨中紧急撤退时留下的。
  吉田助左卫门查明一切後,回去向氏康报告。
  「附近百姓说,他们平安地逃走了。」吉田助左卫门加上结论。
  当夜的洪水,绝非偶然。连续下了十几个小时的雨,才发洪水。预先测知洪水而将军营带往安全地带的大功臣,是工事奉行镰田知定的属下友野又右卫门。
  镰田知定的父亲镰田十郎左卫门,当年失宠於武田信虎,流浪各国,後蒙武田信玄召聘为工事奉行。镰田知定继承了父业,成为工事奉行。虽然是一名武士,却从事与武士工作大异其趣的工作——土木工程。和镰田十郎左卫门一起从长崎回来的友野又右卫门,善长於西式测量术,因而被引荐成为镰田知定的左右手。
  友野又右卫门绘制了釜无川信玄堤的图面。从山的地形和河川的模样来看,这条河无论下多少雨,都有相当的水量。
  那天,豪雨出奇的怪异,友野又右卫门不久就判断出会有大规模的洪水。川鸣岛原是河中的一座沙洲,一旦泛滥,势必危险。附近又有几条河流与富士川并行,流入田子浦湾。大多数的河川源自富士山,而富士山的砂土冲刷下来後,堆积成平地,形成易生水患的地形。
  见雨势滂沱,武田军便移往附近的民家。在雨中站岗的士兵,在水中持枪。
  友野又右卫门一直注意聆听雨声,并不时披上蓑衣查看河水流量。
  友野又右卫门投宿的民家,只剩下一名不愿逃离的老头子。
  「这裏是不是十年出一次大水?」友野问老先生。
  「有时十年,有时五年一次,冲毁田地。但是二、三十年一次的大水,则会流失家园。」老先生眨了眨眼睛回答道。
  「既然会起洪水,为什么不加高河堤?」
  「加过了,而且加了好几次,但是总被洪水冲毁。」
  「那么为什么还要住在五年闹一次洪水的地方呢?为何不迁往他处?」
  老人幽幽地看著友野。
  「去哪儿呢?只要是能住人的地方,一定有人住。我们只能住在这裏。」
  友野无话可答,只好改变话题。
  「这场雨下得可真大啊!水位升得很快,恐怕马上要发洪水了。」
  「是啊。若是照这个样子再下下去,只怕不出二刻(四小时),就会发洪水了。伤脑筋啊!」
  老先生走入雨中。友野又右卫门到工事奉行镰田知定处,告知洪水的危险。镰田知定和友野又右卫门急忙赶往信玄处。
  「我们有急事,必须面见主公。」镰田知定说道。
  「主公在休息,不能等到明天早上吗?」侍卫说道。
  「恐怕会发洪水,一刻也拖不得的。」
  侍卫看镰田知定的脸色,才知事态严重。侍卫急忙入内。由於是借宿民家,外面的声音早就传入信玄耳内。信玄已经起身。侍卫正想通报镰田知定来访和洪水的事情,信玄却迳自走了出来。
  「什么时候会发洪水?」信玄问镰田知定。
  「如果雨继续下,只怕二刻後就会起洪水。详细情形请友野又右卫门回答。」
  镰田知定转向友野又右卫门。
  友野又右卫门站在两侧火炬的光芒中,回答道:
  「可能一刻或二刻後发洪水,但是也可能随时爆发。」
  信玄立即召集群众发布命令。
  「立即撤离此地,移往山手,等到天亮後,再朝大宫城出发。各队找熟悉地形的人带路,一边鸣钟一边叫大家撤退。」
  分别投宿在川鸣岛民家中避雨的士兵,立刻撤离阵地。
  「不要管东西了。辎重队只要带著不影响行动的东西,跟著其他部队一起撤退。」
  信玄的紧急避难命令陆续传播开来。在火炬难点的豪雨暗夜中,武田军跟著熟悉地形的带路人,开始移动了。夹著雨声的钟鸣,像丧钟般地传过悲怆的暗夜。
  四处的小溪已经开始泛滥了。有些桥梁快被冲走。部队在东躲西闪的情况下,陆陆续续朝山手方向前进。
  夜空逐渐发白,武田军登上了小高丘。
  信玄在山丘上召集兵马。没有人员伤亡。雨小了。信玄犒赏带路人之後让他们回去。
  事後消息来报,川鸣岛一带被洪水淹没。
  「幸好带了工事奉行来。」信玄对山县三郎兵卫悄悄说道。信玄在作战时,经常带著工事奉行同行。不是协助作战,而是为了丈量土地。信玄深信战争之後紧接著就是治安和经营。新的土地有新的政治,这必须借重工事奉行的智慧。战争胜利、扩张领土等,并不是真正的占领。
  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压制信浓,而今信浓已完全属於信玄。这是因为战後的政治,能让信浓的民众满足。
  信玄在山丘上布阵的同时,向四面八方传布命令:
  「全军在大营集合,攻击大宫城。」
  受洪水之胁而撤退川鸣岛的本营时,信玄正打算从这裏进攻骏河。太阳升起,信玄的本营朝北出动。信玄计画在撤往甲州的途中,攻取大宫城。
  武田军相继集中在大宫,富士兵部少辅信忠驻守的大宫城,依然安之若素。武田军来攻时,他们可以立即将神田屋布城的士兵调入大宫城,加强守备。
  大宫城位在浅间神社社殿右侧(东侧)的小山丘上(现在的城山)。城的四周挖有沟渠,引入富士山的水源。
  大宫司富士氏,乃代代神职,自平安朝起,受朝廷所赐,管理骏河到远江之间的社领,享有三万石俸禄。战国时代,地方土豪掠夺社领,最後不得不武装起来。
  富士兵部少辅信忠虽是一名神官,却有武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