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信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头的马场队,冲出敌人的包围,奔向峠顶。在黑暗的森林中采取守势是不利的。马场队吆喝著攀向峠顶时,後面的胜赖军正被北条军的一支部队缠住。在森林裏行动受到限制,不是两三下就能决定胜负,多半是激战一阵後相互撤退,而後再一次交战;如此不停反覆著。连续两刻(四小时)後,双方都有相当的死伤。
  先是几次单发射击,而後一齐发射枪弹。东山顶上的武田军,不时发射枪弹讯号。连续发射数次单发射击,在山间引起震响,好似武田的胜利之声。
  在三增峠道上连续苦战的马场、胜赖、内藤和浅利等四头的将兵,在听到枪声後齐声欢呼。枪声,是通知山县昌景率领的八个军已经越过志田峠进入尾根。这也代表北条氏邦军被八个军控制住了。剩下来的,只是时间问题。
  北条氏邦军被迫离开山峠,绕到三增峠的武田八个军切断氏照的退路。
  根据氏邦的传令,氏照发现情势不利,下令撤退——这是一大败笔。如果当时能让氏邦退往後方的津久井城,则氏照军必然下三增峠至厚木。在山中和正朝三增峠而上的武田军四队擦肩而过,可以减少损失。但是,氏照却下了撤退的命令。武田四队紧追不放,登上三增峠,而山县昌景率领的八个军在赶走氏邦军队之後,转向氏照的後方。
  不仅如此。一直留在东山的武田本营十六备的三千兵马,下山攻击北条上总守纲成率领的关东军。臼井众、佐仓众、小金众等,在武田的喊话攻击之下,已完全失去战斗意志。北条上总守一再的叱吼,亦是徒劳无功。北条军被追赶到三增峠,三面受敌。
  自古以来,大战中的死伤大多是在胜负决定之後。例如,川中岛大会战。上杉军渡犀川败走时,死伤人数剧增。
  三增峠战争中,护著辎重队登峠道而来的四队,有过一番苦战。在前半段的战事中,武田军的损失不小。但是,一旦分出胜负,情势便趋向一面倒。北条军原本是仓促集合而成,一旦崩溃,速度更快。千叶众、忍众和岩槻众等,纷纷离开战场自谋生路。北条氏照、北条氏邦和北条上总守等的北条族人,被武田大军包围,大受攻击。
  武田信玄在东山观望草原上的争战,不时下达指示。
  北条氏照的家仆中有一豪杰——大石远江守。大石远江守身著白战袍,持镰鎚而战。欲围讨大石远江守的武田武士们,相继受伤。镰鎚断了,改用大刀,一副誓死奋战的气势。从东山看去,只见群鸟围著白蝶飞舞。
  武田信玄派一名斥堠向胜赖传达命令——生擒白衣武士。胜赖手下的伊藤玄蕃、鮎川甚五兵卫、原大隅、石坂勘兵卫等人一拥而上,生擒大石远江守。後来,大石远江守成为信玄的家仆。三年後,北条和武田讲和,他获准回到北条氏照身边。
  三增峠之战的後半段,武田军已有充裕的力量,例如下令生擒北条的一位豪杰,即其一端。胜利,属於武田一边。被赶离山峠棱线的北条军,来到中津河原,沿河逃往厚木方向。
  北条氏政率领的小田原军,陆陆续续抵达厚木。看到狼狈的北条氏照、北条氏邦和北条上总守等将士,已经鼓不起和武田军一战的豪情壮志,只能谨防武田军从後追来。
  夜,来临了。太阳躲到晚秋的山後,凉意渐起。北条氏政将大军集中在厚木,放弃进攻三增峠。武田军越峠渡沓地川的山王滩,在河滩平原集合部队,举行庆贺仪式。信玄在仪式中封内藤修理为护刀大将,封山县三郎兵卫昌景为护弓大将。
  封护刀大将,是为了嘉许内藤修理完全守卫辎重队的重责大任。
  三增峠之战,原本不是一场攻击战。武田军打算结束进击小田原的大行军之後,就上路回家。但是,北条氏照、氏邦军挡住武田的归路,战争於是爆发。为了向北条显示武田的威武,他们必须一丝不乱地堂堂撤回甲州。如果因为和三增峠的北条军应战而失去辎重队,会折损武田的威名。
  因此,在三增峠战役中,武田信玄把重点放在辎重队,形成辎重队的护卫战。在当时的战略上,多半是放弃辎重队,以求速度。信玄在三增峠战役中护卫辎重队越峠,自有其用意。
  当时,信玄正计画西上作战,要想在远征中获胜,必须确保补给路线。他重视辎重队,是为了将武田的旗帜插在京都的土地上。
  总而言之,武田军在三增峠战役中大胜。《甲阳军监》中记载著,当时取得三千二百六十九个北条军的首级。
  武田军厚葬敌军首级後,携首帐(记载取得敌人首级数目的战功簿)离去。当夜在道志河畔过夜。
  第二天早晨,下起雪了。这是那一年的初雪,时为十月七日,就是新历十一月二十五日。
  从道志到甲州街道,约有一里路。近二万人的大军在雪花纷飞的山路中行进。战争结束了。有的人在想,这次战争总算平安渡过,但是,下一次战争又将是如何呢?在三增峠战役中斩获敌人首级的人,猜测会有什么样的封赏,脚步不觉加快了一些。
  受伤的将士,或是靠著战友的肩膀,或是躺在担架上,凯旋而归。确实,武田军在三增峠给北条军重大的打击,使他们心存畏惧。但是,此次的凯旋,就像雪道给人的阴暗气氛一样,只是一次毫无激昂斗志的行军。
  也像川中岛大会战结束後的情绪,缺少满足感。没有攻下箕轮城时的胜利感。三千二百个首级,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获胜後的武田军并未因此而获得新的领土。这种战争,并非第一次。过去,也有过几次这样的战争,人们总期待下次还会到此地来,取得领土。有了新领地,封赏才能以某种形式代代相传下去。但是,这次可不同。这次的战争,打从开始就没有夺取北条领土的意思,只是让北条军知道武田军的厉害,显显威风罢了。将士们都明白此一目的,却仍然茫然地跟随。
  起风了,像是要刮风雪,士兵的情绪逐渐浮躁,身子又冷又饿。
  (为什么要吃这种苦头?)
  心中开始产生不满。
  来到甲州街道,士兵仍须继续前行。路上有村庄,也有部落。这裏是甲州境内,村庄和部落中都有人。只要张嘴,就能有热呼呼的食物;只要说出口,就会有人送上柴火取暖。但是,上面禁止这么做。行军时若有越轨行为,不但会挨骂,有时连脑袋瓜都保不住。
  内藤修理队中的二十人头领高间雄斋,带著两名伤患。负责辎重队的内藤队,数度遭受攻击,损失不小。高间雄斋的手下,就有一死二伤,而且都是重伤,必须靠担架而行。十七个人轮流抬担架。在雪中拾担架,并非易事。
  正当通过一个叫吉野小村落的附近时,一名躺在担架上的伤患喊冷,他是在三增峠战役中大腿中弹出血过多而感到寒冷异常。脸色铁青的他,全身不停地颤抖著。高间雄斋将他们带到一家民宅的庭院,焚火取暖。民家老人为他们准备荞麦团子烤食,另外为伤患烧热味噌汤,增加体力。
  曾根原主膳见状便责备高间雄斋。
  「行军的时候怎么可以随便升火。」曾根原的语气粗鲁。
  「负伤者怕冷,这也是不得已的。如果不替他取暖,恐怕会因此丧命。出血过多的人最怕寒冷,这一点你应该知道。为了替伤患保暖,我们十七人围在旁边替他挡风。」高间雄斋反驳道。
  谈到说理,高间雄斋远胜过曾根原。曾根原怀恨在心,便向附近的侍大将三枝善右卫门打小报告:
  「有一个冒失的家伙在那裏升火,我纠正他,他还不肯接受。」
  骑在马上的三枝善右卫门,一眼就看到农家的庭院。确实有一个躺在担架上的伤患,靠在营火旁边。
  「喂!那边的人,今晚我们在一里外的诹访村休息,若想升火取暖,就赶快先去那裏找位置吧。」说完便离去。
  三枝善右卫门不愿引起其他部队的怨恨。高间雄斋接受他的忠告,立即起身朝诹访村出发。雪,愈下愈大,气温降。士兵怕受冻伤,都想尽快找一个暖和的地方落脚,也顾不得抬那些伤兵。诹访村,是一个小村庄,自然容纳不下大军。但是雪不停地下,士兵们不能露宿野地。於是,各部队分宿到诹访村及附近的民家。
  很久以前,诹访村便是诹访神社的分社。虽说是神社,但是没有神官。到了冬天,更是没有人。
  高间雄斋率领的二十人,被分配到这裏借宿一夜。另外还有三十名上野兵。重伤的有三人,伤患一共七人。风雪尚不足畏,但是没有了火,是很难抵御寒冷的。缺少火,连喝水都成问题。附近找不到枯草和柴火,在饥寒相逼之下,士兵只好拆社殿的附属设施当柴烧。
  烧神社,当然是被禁止的。高间雄斋担心极了,却无法阻止。大半的士兵,手脚都冻伤了。重伤的人,情况更糟,高间雄斋决定担下一切。
  曾根原主膳把高间雄斋折毁诹访神社之事,向情报兵报告。情报兵赶到现场,但已无法阻止。还未分配到住宿地点的士兵,见到火光,都围了过来,尤其是那些伤患和手脚冻伤的人。他们拥入神社,拆地板燃烧。情报兵的力量,已经不足处理这一股情势了。当他们出言阻止时,反而被要求去帮忙捡柴火或指引到有柴火的地方,在那裏扭成一团。寒气愈盛,夜即将到来,还没有睡觉的士兵,愈来愈激动。
  曾根原主膳把情况通知本营。
  「什么!拆了诹访神社的分社……」信玄脸色大变。
  看看外面的风雪,信玄把胜赖叫来。
  「士兵们在拆诹访神社的分社当柴烧。你立刻赶去看看,做适当的处理。」
  武田信玄崇拜神佛,尤其是对诹访神社。从前,武田氏在武田庄时,是诹访神社的祖神的子孙,使用的也是诹访法性的军旗。诹访神社有许多分社,所以大家也不认为这就等於是烧诹访神社。
  胜赖依言观察情况。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