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希望从绝望深处迸发-存在主义文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是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在上述沉重与轻松的对抗中,我们将选择什么呢?让我们沿着昆德拉的存在主义式的沉思之路,越过那种简化的二元对立的界线,越过概念化认识的界线,去勘探人类生活不曾被深究的地层。

  作为一部实验性的作品,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被称之为“很难严格类分的读物”,它是理论与创作的结合,虚构与纪实的结合,杂谈与故事的结合,通俗与高雅的结合,乃至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结合与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正是这种种结合,帮助昆德拉呈示了他小说中贯穿始终的主题之一——对存在之轻的疑问。作品通过外科医生托马斯、女记者特丽莎、女画家萨宾娜、大学教师弗兰兹等人的生活轨迹和感情纠葛,追究和探索着人类的一些根本性困惑,超越了一般政治批判的层面,进抵哲学沉思的永恒。

  生命中的“轻”是一种临近“虚无”而产生的无处着落的感觉。当人一直感觉到生活有内容,生命有意义、有目标、有使命,甚至还拥有与之相匹配的苦难与不幸时,他知道自己的所背之物具有一定的重量,是可以具体化的重负;但这种重负一旦失去,人被抛掷进一个失重的世界,难以排遣的空虚本身变成了莫名的沉重之时,“轻”就变得难以承受,存在失去了依凭,事物丧失了意义,人便唯有在荒诞的境况中体验焦虑与困惑。

  昆德拉给这部作品最初取的题名是《无经验的行星》,他认为:“无经验是人类境况的一种特质。我们只能出生一次,我们决不能拥有从前世获得的经验来开始新的生活。——在这一意义上,人的世界是无经验的行星。”这段话的意思是,人面前展开的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必须重新开始。他没有过去,拥有的只有“现在”,在当下的一刻作出选择,采取行动。失去了过去的经验,选择也罢,行动也好,都不免是盲目的,偶然的,不由自主地从存在走向虚无,由重向轻转化,因此变得无法承受。

  外科医生托马斯迷恋女色,希图通过性爱来确立自我感,消除生活的重负,他渴望摆脱重:重量,重责,重要,严肃认真,价值……去寻找一份没有负荷的生命之轻,在轻盈,飘逸、浮狂,甜美之中沉醉。出自某种偶然,特丽莎来到了他的身边,他在不能肯定那是出于爱情还是出于疯狂的情况下接纳了她。婚姻使托马斯浪子生涯的自由受到了威胁,托马斯既不愿伤害特丽莎,又不想放弃浪漫的性友谊。丈夫与情人的双重角色在他身上不能不互相发生冲突,令他对自己的情感选择进行反复的追向。事实上,托马斯根本不能把握自己,不能确知自我作出何种选择,在何种状态下能真正感受到他所追求的充分自由,也即所谓的“轻”。他就象一颗“无经验的行星”似地经常问自己“非如此不可么?”托马斯不断地在性爱领域的困惑里来回逡巡,当他离开特丽莎以后,自以为从此便可轻松,不料没过两天这种自我迷醉就自行瓦解;而在他身不由已地回到特丽莎身边时,新的失望与逃离的念头又向他无情地袭来。托马斯的经历告诉人们,在人所追求的自由中,责任与价值必然会如影随形地伴随其侧,轻与重原来就难以分割,无从选择。精神价值的重力的失落所导致的“轻”,谁又能承受得起?

  特丽莎在小说中代表着对灵与肉的疑问“产生特丽莎的情境残酷地揭露出人类的一个基本经验,即心灵与肉体不可调和的双重性。”特丽莎的母亲有过不幸的经历,自从特丽莎出生以后,便把对生活的怨恨发泄到了女儿身上,以自己粗鄙的言行嘲弄特丽莎的羞涩与自爱。特丽莎期待脱离母亲的世界,那是一个没有灵魂,只有肉体的世界,尊严与美丽毫无立足之地的世界。也正是在这一个污浊的世界里,特丽莎滋生出了对灵魂的圣洁与精神的美丽的向往之心。特丽莎为了给自己的灵魂寻求一个神圣的庇护所,走进了托马斯的世界。但是托马斯接纳了她的灵魂,却不忠于她的肉体,这种灵肉分离的爱情,给特丽莎带来了新的恐惧,悖论也由此产生:特丽莎是怀着灵魂之爱进入一个新的世界,最后却由于肉体的被遗弃而陷入孤岛般的痛苦。在此,昆德拉通过特丽莎的悲剧剖析了人植根于肉体的自卑与软弱。

  弗兰茨与萨宾娜这两个人物在作品中展开了媚俗与反媚俗的主题。弗兰茨是欧洲社会中渴望理想、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化身;而萨宾娜则来自一个集权主义的社会,她对革命、理想与个性自由间的冲突有着切身的体验。弗兰茨要进入的境界恰恰是萨宾娜要逃离的,他所寻求和建构的价值与意义又恰恰是她不断消除和取谛的东西。昆德拉指出:“媚俗就是制定人类生存中一个基本不能接受的范畴,并排拒来自这个范畴的一切。”他极具洞察力地表明这种状态正是社会统治得以维持的心理基础,它构成对独立个性的巨大威胁。昆德拉的深刻还在于,他在揭露媚俗的同时,也展示了媚俗在人的天性中不可移动的根源。即使对抗媚俗的人也不能不利用媚俗。萨宾娜的灵魂桀骜不驯,但她的这一特征又需要通过肉体的被注视、欣赏而得到他人认同。也就是说,个性独立要强如萨宾娜这样的女性,肉体上也渴望与他人融合,渴望被强暴地爱抚,从而无法掩饰其与身俱来的软弱。人天性中的软弱与对更强的渴求注定了谁都不可能强大到能完全抗拒媚俗的程度。认识到这一点,未免让我们感到沮丧。但是,昆德拉却以他的小说证明着,媚俗本身就可以对抗媚俗,这无疑给我们这些在尘世间生活的人以某种启示:绝望原本就是虚妄。而人类的希望就从那绝望深处迸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