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秦汉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币。当杨秉(公元92—165年)经济困难时,他以前的一个下属给了他100 
  万铜钱的巨款。③ 
        货币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可以从交易的多样性上看出来,交易在理论上 
  可以通过交换土地、货物或奴仆来进行,不过这种交换是用钱币来进行的。 
                            ④ 
  经常提到货币工资。赠送钱币是常有的事;明帝 (57—75年在位)的姻亲 
                                                                                        ⑤ 
  马家因为在冬节给每个绅士赏赐5000铜钱来争取拥护者而受到批评。 整个 
  后汉诸帝在给予皇亲和官吏的较大规模的赏赐中,不是赏赐土地,而是赏赐 
  钱币和丝绸。在饥荒和天灾时,向受灾家庭发给钱币以支付丧葬费用。例如 
  在公元167年,为了救助渤海沿岸 (今河北)遭受海啸灾难的人们,给每个 
                                        ⑥ 
  7岁以上死者提供2000铜钱。这样,政府不挖掘墓穴埋葬穷人,而是依靠 
  钱币的效率,深信甚至乡下农民也知道钱作什么用途。 
        货币经济力量更进一步的证据是劳役义务可以部分地转换成货币税。⑦ 
  到后汉时期,以现金折成一个月劳役义务的做法看来己成通例;也许县令和 

② 汉代没有一个地区的普通农民的生活是非常商业化的。这里的问题是交换问题。因为《后汉书》几乎不 

像 《汉书》那样常常提到大商人,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某些学者便猜测地区间的贸易衰落了。(例如王仲 
犖:《魏晋南北朝史》〔上海,1979〕,第25—26 页。也可参见多田娟介:《汉代的地方商业》,载《史 
潮》,92  〔1965〕,第36—49 页,该文评介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日文著作)。关于另一种针锋相对的意见, 
见余英时:《贸易和扩张》,第18—21 页,他认为后汉自由贸易政策对商业有利;许焯云:《汉代农业》, 
如果有区别的话,他认为农民日益依赖市场。也可参看上文第10 章《税制》。 
①  “下级官员”是由他们的顶头上司任命的低级官员和胥吏,他们不被认为是正规官僚机器中的成员。 
② 《后汉书》卷四一,第398 页。 
③ 《后汉书》卷五四,第1769—1771 页。 
④ 见劳榦:《汉代的雇佣制度》,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3    (1951),第77—87 页。 
⑤ 《后汉书》卷四一,第1398 页。 
⑥ 《后汉书》卷七,第319 页。 
⑦ 关于劳役义务的详细情形了解得很少。见许烺云:《汉代农业》,第77—79 页和注。 

… Page 401…

  郡守支持这种代偿办法,他们可以比较方便地使用雇佣劳工,而不是使用征 
  调的农民来完成公共工程。劳役有时是从钱的角度来考虑。例如,130年一 
  块石刻铭文赞扬了废除每年必须由劳役进行修路的做法;这样估计一年可节 
                 ① 
  省30万钱。 有时也许农民不能亲自履行劳役,如果他需要亲自履行的话。 
  至少这似乎意味着在天灾期间经常豁免代役税的意思。② 
        后汉时期地区间贸易继续繁荣的证据大量地是间接证据。当时竭力维护 
                                 ③ 
  桥梁、道路和旅行设施。 后汉保留下来了19件为纪念修筑道路桥梁而立的 
  石刻。例如,公元63年汉中郡(陕西省西南)根据中央政府的命令维修了褒 
  斜道,这条路翻越秦岭山脉,经过极其困难的地带,把汉中和京师联系起来。 
  总共完成了623座栈桥、5座大型桥梁、258里(107公里)道路、64座建筑 
                                               ④ 
  物,如休息处、驿站和驿马场之类。 其他铭文记录了公元57年和174年之 
  间修建的桥梁和道路工程。 
        维修道路的原因当然很多。只有当政府拥有在必要时迅速派遣官员、军 
  队或信使的手段时,一个统一的政治体制才能得到维持。这样的运输体系一 
  旦建立起来,便对商业起促进作用。在地方上,道路和桥梁工程既为官员使 
  用,也供商旅使用。例如,有一篇铭文在解释为什么在四川修筑桥梁和石铺 
  道路以代替栈道时,它指出秋天的洪水使得商旅不能涉水过河。因为栈道非 
  常狭窄,长三千英尺,车辆不能互相通过。因警报系统失灵,而发生碰撞, 
                                      ① 
  一年之中翻车达数千起之多。南方常用舟船运输,南方后汉墓葬里发现了不 
  少舟船模型。可是交通几乎仍不如北方快捷和方便。公元1世纪中叶一个官 
  员报告,桂阳郡的百姓深居河谷之地,几乎与郡府隔绝,结果是不缴纳税收。 
  官员们坐船旅行,仍然倍感困难。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他劈山开路500余里 
    (200公里)。② 
        后汉时期华北的陆路运输大概和近代以前任何时期一样良好。山地修筑 
  的某些栈道在后来诸世纪中未曾重建。官员和富人骑马或坐马车旅行。未曾 
  使用因道路不好而需用的轿子。墓壁上常常装饰着官员们率领下属骑马行进 
  和官员乘车的图景,艺术家试图抓住大规模行动和气魄的感觉。③ 
        因为后汉时期看来在流通领域有大批富人和大量钱币,故必然有从事商 
  业活动的人们,众所周知,前汉时期商业活动掌握在大商人手里,特别在远 
  距离的奢侈品贸易中更是如此。保留下来的官方史料很少提到大商人,这多 
  半是由于他们置身于政治生活之外。但是它们的确提到了富人。据说梁冀(公 
  元141—149年摄政)惯常查抄富人(推测是商人)的财产,其中一人的财产 

① 《隶续》卷十五,第4 — 6 页。虽然前汉留下来的石刻碑文较少,但是后汉大量石刻文字提供了以前时期 

所没有的特别与这一章有关的宝贵证据。见埃伯里:《后汉石刻铭文》,载《哈佛亚洲研究杂志》,40 (1980), 
第325—353 页。 
② 例如 《后汉书》卷四,第183、190 页 (公元97 和102 年);《后汉书》卷六,第260、269 页 (公元 

132 和139 年)。 
③ 见劳榦:《论汉代之陆运与水运》,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6 (1947 年),第69—91 

页。 
④ 《金石萃编》卷五,第12—17 页。 
① 《隶释》卷四,第11—13 页。 
② 《后汉书》卷七六,第2459 页。 
③ 关于这种绘画的例子,见《汉唐壁画》(北京,1974),图版18—21、28—31 。 

… Page 402…

  值7000万钱。       ④ 

                                                                                                 ⑤ 
        也有证据表明,地主兼商人在后汉时期比在以前时期起着更大的作用。 
  政府的垄断和市场体系在王莽统治 (公元9—23年)末年停止活动以后,小 
  商人和昌盛地主似乎常常插手进来,特别是经营地区商业和日用必需品商 
  业。明帝在位 (公元57—75年)期间,曾经试图禁止人们兼营农业和商业, 
  但是这一禁令不久就放松,或者无人理睬了。事实上,在后汉时期,人们在 
   “货殖”(以前通常表示商人的术语)与“豪右”(通常表示地方上的地主 
  的术语)之间没有明显区别。例如,光武帝的两个姻亲樊宏,(死于公元51 
  年)和李通(死于公元42年)被记述为出身于“世以货殖”著称的门第,但 
  他们也是与另一拥有土地的名门攀婚的大地主。① 
        再者,豪右有时从事商业活动。当181年政府着手收购大批供军用的马 
                                                                 ② 
   匹时,据报导,“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崔寔(死于170年)是著 
  名文人的儿子和孙子,他在卖掉自己的大部分财产来支付他父亲的丧葬费用 
  以后,开始经营酿造业。他因这种活动而被人责难,但是看来没有人认为这 
                    ③ 
  种活动非法。 他的商业嗜好更进一步地显露在他每月给庄园管理的指导中, 
  他的指导提出要把农业活动与食品、织物的交易结合起来。它列举了买卖各 
  种物品最有利可图的时间。例如,必需在八月份卖小麦种子,当时需要播种 
                                                                                  ④ 
  小麦,五、六月份麦收以后立即收购小麦,因为当时小麦丰饶。这样经营农 
  业生产将为殷实地主提供许多赢利机会。这种商业完全不同于铁器或精巧制 
  品的长途贩卖,但它却成为一种比较重要的经济成份。 

                                       农业的技术进步 

        地主为了获得财富,无须进行商业冒险。汉代改进农业生产的方法有许 
                                                ① 
  多,而且是一个广泛感兴趣的问题。新型铁犁头能够实行深耕,特别是如果 
  用两头牛拉犁的话。陶砖的采用使得灌溉用的水井的建造较为方便。在选择 
  作物和决定播种时机的时候细心观察土壤的特点就能增加产量,如同选种、 
  施肥和移栽秧苗的方法能够增产一样。 
        虽然这些进步中有许多在前汉时期已开始采用,但只有当它们在全国各 

④ 《后汉书》卷三四,第1181 页。 
⑤ 关于这个问题,见贺昌群:《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上海,1964),第166—169 页。许焯 

云:《汉代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