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秦汉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还不算她们的侍女在内。166年襄楷递交了两份有名的奏折,其中他描 
  写了最近观察到的天象,并把它们与皇帝和宦官的错误行为连在一起。这些 
  文件是汉代对皇帝提出的最尖锐的指责之一。③ 
        165年陈蕃当了太尉以后呈递了一份奏疏,他大胆地设法营救在告发与 
  反告发中许多非正义活动的牺牲品。为此宦官们非常憎恨他,但他的声誉又 
  使宦官不敢加害于他。167年皇帝去世时,陈蕃担任太傅,负责处理尚书掌 
  管的事务。这时朝廷岌岌可危,继位问题尚未解决。由于过于害怕有权有势 
  的官员而不敢履行职责,许多尚书成员称病不工作。陈蕃谴责了他们的行为, 
  强使他们掌管公务。灵帝168年继位以后,陈蕃坚决拒绝受封为侯。④ 
        桓帝统治时期有几件事涉及文官工作的情况。121年取消的高级官员应 
  在服丧期间离职三年的规定于公元154年又恢复执行,但只实行了五年。166 
  年未能坚持这种做法的情况遭到了批评,其理由是,这项规定在规定社会等 
  级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法典中成了重要的内容。⑤ 
        159年陈蕃推荐的五人拒绝出任文官一事,可能说明了当时的时代性 
  质。另一人魏桓几次被召就职,也拒绝出马。他感到他将不能在成功的仕宦 
  生活中有所作为以解除当时的种种弊端,比如裁撤宫中的大批妇女和马厩中 
  的大量马匹,或者清除皇帝左右那些弄权的人。因此,他不能为那些希望他 
  接受任命的同胞效劳。① 

                                                             ② 
        另外还有些不愿做官的例子,上面已经说过,但是在竞相进入仕宦生涯 
  的流行的风气中,它们可能都是例外。由于146年诏令的鼓励,太学的学生 
  人数上升,据说已达30000名;没有材料能够说明,通过在太学学习和进入 

⑤ 《后汉书》卷六六,第2159 页。 
⑥ 《后汉书》卷六六,第2161 页。 
① 《后汉书》卷五七,第1855 页;关于郑、卫之音,见《汉代中国的危机和冲突》,第202 页。 
② 《后汉书》卷六二,第2055 页。 
③ 《后汉书》卷三十,第1075 页;雷夫·德克雷斯皮尼:《东汉抗议的预兆:襄楷呈给桓帝的奏议》,第 

21 页。 
④ 《后汉书》卷六六,第2163、 2168 页。 
⑤ 《后汉书》卷七,第299、304 页;《后汉书》卷六二,第2051 页。 
① 《后汉书》卷五三,第1741、1746—1747 页。 
② 见本章上文。 

… Page 205…

  仕途所取得的好处和声誉已经明显地减少和降低。                    ③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叙述之一曾提到桓帝是一个宗教意识有变化的人, 
  他经常礼拜佛陀和老子。他在位的末年曾派一名侍从到一个老子的祠堂上 
  供,在166年举行的著名仪式中,他给老子举行了盛大的祭典。这些做法导 
  致襄楷在一份有名的奏折里批评他沉缅于肉欲之中。那次仪式被描写为不象 
                                                                 ④ 
  佛教的活动,而是“稍带佛教色彩的宫廷道教”。此事发生前不久,他曾几 
  次下令毁掉州、郡里各种名目的祠堂。司马光认为这些措施是针对那种不被 
                                                 ⑤ 
  大家接受而可能是“淫祀”的祭祀。 
        公元156年,洛阳地震。157年,日蚀之后京城紧接着发生了一次蝗灾, 
                               ⑥ 
  河东郡还感觉到地动。朝廷在讨论当时出现的困难时,有人建议通过改革币 
  制来解除民众的苦难,而铸造大钱的建议则提交有关部门考虑。155年曾大 
  胆批评皇帝的太学生刘陶此时指出,当最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应该开垦更多的 
  土地时,提出在币制上做文章是不会有什么实际用处的,因而这种想法是错 
           ① 
  误的。也有人在这时试图改进经济,如削减官员俸禄。161年出现了用现钱 
  购买官爵的机会;165年全国各州郡都实行了每亩 (一英亩的十分之一)耕 
  地征税十文钱的税法。② 
        桓帝统治时期还以某些内部动乱为其特点。154年公孙举在山东领导反 
  叛,叛乱中杀死了几名地方官。中央政府作出的反应是减免动乱地区灾民的 
  税收,但在156年被平息以前,叛乱已经大范围蔓延,有30000人被卷了进 
  去;其中有些人被迫离开了家园。部分地由于一位开明官员采取了几项救济 
                                  ③ 
  措施,那里恢复了秩序。第二年(157年),边远南方(九真郡)的非汉族 
  部落也闹事反抗朝廷,同时在106年,南方和山东又都发生了其他麻烦的事。 
  长沙、桂阳和零陵据报也发生了同样的叛乱,它们一直持续到公元165年。 
  ④ 

③ 《后汉书》卷六,第281 页;《后汉书》卷六七,第2186 页;《资治通鉴》卷五三,第1705 页。 
④ 泽克:《佛教征服中国史》(莱顿,1959),第37 页。《后汉书》卷七,第313、316 页;《后汉书》 

卷三十,第1081 页;《后汉书》卷八八,第2922 页;《后汉纪》卷二二,第12 页;《资治通鉴》卷五五, 
第1787 页。 
⑤ 《后汉书》卷七,第314 页;《资治通鉴》卷五五,第1780 页;淫祀,见鲁惟一:《中国人的生死观: 

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 (伦敦,1982),第109 页。 
⑥ 《后汉书》卷七,第302—303 页。 
① 《后汉书》卷五七,第1485 页。 
② 《后汉书》卷七,第309、315 页。 
③  《后汉书》卷七,第300—302 页;《后汉书》卷三八,第1286 页;《后汉书》卷六二,第2063 页;《后 

汉书》卷六五,第2145 页。 

… Page 206…

                            第5章 汉代的灭亡 

                             公元168年的危机 

       汉灵帝的统治(公元168—189年)一开始就遇着危机。宦官们感到因前 
  面一位皇帝的薨逝而丧失了权力,他们拚命地要想夺回它。世家大族和官吏 
  们骄狂自信,反应过于缓慢。 

                                   灵帝的选择 

       公元168年1月25日,桓帝(公元146—168年在位)驾崩,无指定的 
  继承人。次日,他的妻子窦后 (死于公元172年)被尊为皇太后,这就表明 
  她有宣布敕令的权力,这时她不过20岁左右。 
       这也不是第一次帝位出缺乏嗣,因此有一大批前例可仿行,以应付这种 
  局势。皇太后秘密地就询于她娘家最年长的男性成员 (在这时就是他的父亲 
  窦武,死于公元168年):她被要求按下列条件选择一位皇位候选人。这位 
  继承人应该是皇家刘氏的男性青年;可从章帝(公元75—88年在位)的血裔 
  中选出一人;因为章帝一系是刘家嫡系宗支。 
       为了确保候选人获得支持,窦武竟敢冒忤既成定例的大不韪,召集了一 
  个至少有八人的会议:这些人代表了各派系和各利害集团的利益。窦家的代 
  表有窦武本人,有他的儿子和两个侄儿。世家大族的代表是袁逢 (大约死于 
  公元180年),即尊贵的袁家的最资深的代表;官僚阶层的代表是周景(死 
  于公元168年),此人为太尉,官居百僚之长。宫廷方面的代表为刘儵 (死 
  于公元168年),其官位有不同的记载,或为郎中,或为侍中。最后一人为 
  宦者曹节(死于公元181年),在此以前此人不过是一个小人物,但无疑他 
  是代表皇太后,也因此代表大行皇帝。 
       据记载,是刘儵曾提议以解渎亭第三代侯刘宏继位:他是章帝的玄孙, 
  其时只有十一、二岁。解渎亭在首都洛阳东北约500英里处,自公元132年 
  以来解渎亭侯家居此地已36年。刘儵即出身于此地,这大概就是他提此建议 
  的原故。解渎亭侯不大可能到过京师,也不大可能与窦武有旧。 
       刘儵的提议被窦武所接受,后者便据之以上奏皇太后。窦太后同意之后 
  就发布了一道诏旨,其文曰: 

          追览前代法,王后无适,即择贤。近亲考德叙才,莫若解渎亭侯,年十有二,嶷然有周成 
       之质……其以宏为大行皇帝嗣。① 

       刘宏即历史上的汉灵帝。曹节——再次代表皇太后——和刘儵随带千余 
  宦者和先皇禁军被派往解渎奉迎当选嗣君来京师。路上往返约需时半月有 
  余,其间,即在1月30日,窦武已被他的女儿晋封为大将军。这个职位通常 
  授与太后家中的长者,但并无军事实权。 

① 《后汉纪》卷二二,第21 叶(第266—267 页);《后汉书》卷八,第327 页;《后汉书》卷六九,第 

2241 页。《后汉书》未载此诏令。 

… Page 207…

                                                                                          ② 
        也正是在这个君位出缺期间,发生了一些有关已故皇帝的后宫的事件。 
  皇太后原来并不得桓帝之宠,她是高级官员们强迫桓帝立为皇后的。桓帝有 
  九个宠幸贵人,现在当然要听太后的摆布了。她杀了其中的一人,其余八人 
  因两个太监的强烈说情而贷其一死。这八名贵人和后宫其余诸人的命运不得 
  而知,但她们很可能都被遣送回家。有几名妃子或许是到了窦武的家中,不 
  过无论如何,那一年晚些时候的一些流言就是这样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