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略入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到一个水平上。  
  因此,传统军事战略中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总是这样一种能力,那就是能比敌人更迅速地把握战争艺术中的各种变化,并能够预知新因素将会产生的效果。这些变化对于诸如要塞防御,决定性会战,或闪击战等等的成功,有时是有利的,但有时又是有害的。战争经历了漫长而缓慢的各个发展阶段,其间,有的战争是短促而干脆的,有的是长期而造成巨大消耗的,还有的是不能产生任何有价值的结果的。每当阶段改变时,当时的人一定会感到手足无措,因为那些老办法不灵了。新办法从表面上看来是一种完善的答案,但通常不过是一时有效。所以,要掌握军事战略,关键在于了解武装部队起决定性作用的能力是如何发展的。  

 
第二节 会战中的战略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一项军事上的胜利就是一次胜利会战的结果。  
  会战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但是会战的结构可以简化为一个相当简单的公式。陆上会战的主要特征就是两道由战斗人员组成的人墙彼此对立地排列着。  
  产生这种横线队形是由于每个人都需要在他的侧面和后方获得其邻人的掩护。每个人都应掩护他人,同时也应受他人掩护,所以必然的结果是形成这样的横列,其队形的密集程度和纵深的大小根据当时的战术决定。不过,当你达到横列的端点时,那里就不再有侧面保护。所以在整个部署上,侧翼明显是最易于遭受损害的部分。正由于侧翼的易损性,人们企图用迂回和包围对方侧翼的手段寻求胜利,并试图使自己的战斗正面比敌人的长。但是,除非双方兵员的数量相差悬殊,延长正面不得不使战线上的某一点变弱;这就引起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从弱点突破敌线,人工造成敌方新的侧翼,这个侧翼当然也是易遭损害的。所以会战的目的就变为以破坏敌方战斗人员构成的人墙的完整为手段瓦解敌方的组织;而实现瓦解的方法或者是包围其侧翼,或者是突破其战线。  
  一旦敌方战线被突破,其防御便瓦解。危险威胁着每个兵员,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震动,结果维持其团结的精神纽带松弛了。这样一支被瓦解的军队就变成乌合之众。在古代,这种乌合之众很容易为胜利者所歼灭。结果在这一场大屠杀中,败者尸横遍野,而胜者的损失极为轻微。在现代,这种肉搏式的战斗已经很少,突破防御后,往往一方溃败逃走,另一方乘胜追击,其目的是防止敌军重新组成一个紧密结合的实体。  
  迂回侧翼的行动比在战线中的行动要求更大的机动能力。因此,侧翼部分通常都是用骑兵组成,近时又改用摩托化和装甲化的部队。一方要想执行一个突破的行动,则必须有远比敌方优越的攻势能力;要获得这种能力,必须使突击部队(例如重骑兵、战象、坦克等)与支援火力(例如箭矢、石弩、步兵及炮兵的支援火力等)巧妙地结合。一方在总体上必须有足够的机动性,才能迅速突破对方的正面。  
  在这两种攻击方法之间应如何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形以及双方兵力的相对大小,但也受制于一方的攻击技术较之敌方的防御技术的有效程度——而防御能力却在不断的增长之中。最初,防御的基础是战线中每人使用其武器的技巧,尽管他也许会受到一个防护物的保护,有时还受到一些障碍物如壕沟或栅栏等的保护。不久防御者开始使用各种不同的投射武器,从弓矢到枪炮。攻击者被迫采取适当的战术来对付,即使用更强大的火力来压制敌方的火力(换句话说,就是使其效力减少到可以忍受的程度),甚或在准备突破的点上,将敌方的人墙摧毁。随着兵器的发展,在某些时期防御占上风,在另一些时期进攻占上风;这就使战争的方法发生很多的变化。  
  一个会战的设计当然并不如此简单;作为包围或突破行动的准备,还会采取佯攻和扰乱行动。这些行动的主要目的是牵制敌军的兵力,使他们害怕、疲倦和受损失以动摇其军心,然后再集中力量打击侧翼或中央的决定的点。不过,敌人通常也都有预备队,以抵挡我方的决定性打击。所以在准备阶段中,必须使敌人消耗其预备队。其办法或者是通过佯攻,将它引诱到错误的方向上,或者使敌人将实力消耗在局部性的行动中。所以,一次会战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时间或长或短的准备阶段,一是决定性阶段。  
  所以从本质上说,会战的战略是简单的。其所以会变得复杂起来,是因为其工具是人而不是机器,尽管有时人也许是为机器服务的。一支军队就是一群有组织的人,而维系其内在团结的因素是纪律和相互信任。所以与一切以物质因素为基础的计划不同,会战的艺术更多地强调维持和加强我方部队的心理团结,同时破坏敌人的心理团结。总而言之,心理因素十分重要。它是各种不同的技术和计谋的基础,例如,出战前以染料涂身、战斗呐喊、或者佯攻和奇袭时使斯托卡俯冲轰炸机投下啸声炸弹,其设计都以产生拿破仑所说的“高潮”为目的,所谓“高潮”就是敌人的崩溃。要产生这种“高潮”,在战略上并无规则可循。其目标有时为敌方行列中的士兵;有时也可能是敌方的指挥官,为的是摧毁他对自己的部署所具有的信心。  
  所以,运用优越的战略,从而仅仅采取军事手段,有时即可决定胜负,而不必经过一场严格意义的大会战。  
  以上的分析仅适用于陆战。在海上或空中心理因素就没有那么重要,因为这时人受其装备的约束而团结在一起——你不能放弃你的船只或你的飞机。所以在海军和空军的战略中,一般说来装备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象速度、机动能力、射(航)程、保护、齐射(齐投)的威力等因素通常都是具有决定性的。更进一步说,在陆上的目的是瓦解敌人的组织,而在海上或空中却是要使敌人遭到毁灭。海军重视其所击沉的船只数字,空军重视其击毁飞机的数字。由此可以推断,除非双方的实力大致平衡,就一定有一方会拒绝会战。因此,在装备方面如能保持优势,则仅凭此种优势的“存在”,就能构成重要的威慑。海空军的战略与陆军战略之间,还有一个差异,就是海上和空中不象地面那样受各种复杂情况的影响。由于海上或空中的会战是在一望无际的海面或在天空实施的,其仅有的障碍是风向、日光和云雾,因此可以事先作出更好的计划和图解。此外,使用行列队形来进行战斗的观念在陆战中非常重要,但在海战中只是暂时还在应用,在空战中则从来不曾应用过。一次空中会战是许多个别战斗的总和,其目的是消耗敌人的实力,方法是击毁其在地面或空中的装备。所以其观念与陆战的观念具有根本性的差异。  
  应当注意的是,在今天,这种根本性的差异对于我们的全面战争观念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陆上战略的目的是瓦解敌人的组织,所以它凭借计划和谋略来实现决定。空中战略则纯粹以物质性的毁灭为目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以工业潜力作为计算的基础。在我们对于现代战争的思考中,这两个观念既互相冲突,又互相结合。关于这一点,我以后还要再加以讨论。  

 
第三节 陆上作战的战略  
  在军事力量所进行的战争中,会战的行动时间是极有限的。所使用的兵力必须首先使其达到可以互相搏斗的距离,自然,每一方都试图在对自己最有利的条件下进入会战。构成这个过程的部署和调动的总和就称为“作战”。  

 
作战的结构  
  作战也象会战一样,甚至还有过之。由于武器和装备的改变,作战也处在大范围的演进之中。也还有其他的因素企图使作战发生更大的变化,例如地形以及与所使用的兵力及其机动性相比的战场大小。  

 
第一阶段:作战和会战有区别而各自独立  
  这个第一阶段包括的时间很长。从古代一直到18世纪末叶。在这个时期中,作战与会战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其原因是在整个这一时期中,装备的条件使一个孤立的分队只能具有一种极有限的抵抗能力。要想在行动时获得安全,必须经常保持兵力集中。当时的军队规模相当小,所以在空间中只不过是构成一个点而已,其一切的努力是为了击败空间另外一个点,也就是敌方的军队。此外,一支军队在摆成“战斗序列”之后,也就是延迟几个钟点到一整天之后,才能开始战斗。因此,当两军遭遇时,一方或双方都经常可以用撤退的方式拒绝会战。一支军队可以向敌方要求会战,也可以接受敌方的会战要求,但也可以拒绝。这就是所谓“互相同意的会战”。  
  在这种环境中,作战的目的就是强迫敌人在对他不利的条件下接受会战。其方法即为侵入和蹂躏他的国土。为了使这种作战方法归于失败,防御者可以利用一种棋盘式的据点体系掩护自己,而军队则在棋盘上运动。结果,进攻者为强迫防御者出而应战,不得不围攻某些重要的城市,并以占领它们相威胁。这种以筑垒城镇网为基础的作战方法,就成了作战艺术的最高表现,在17世纪尤其是这样。后来人们认为这种战略是胆小的表现,但事实上这种指责是没有根据的。十分明显,这是当时条件下唯一可能的答案。而且,会战总是一种冒险的行动,其结果可能对整个战争的结局产生好的影响,同时也减少了军队本身所代表的巨大财富。所以一个将军将会作一切的努力,使自己只在这样的条件下才接受会战;或者他确认自己拥有巨大的数量优势,或者他认为在地形上据有高度有利的位置,这些都使他有几乎必胜的把握。其结果是战争往往旷日持久,而不具有决定性,其间穿插着一些围城战。这种观念是非常合乎逻辑的,沙克斯元帅在其所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