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登天的感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卸恕K纳裉缘煤芷>耄廴β杂行┓⒑冢砻魉绽此卟蛔恪
凭直觉,我感到丽莎是那种对自我十分敏感的人。
沉静了一会儿,丽莎不再哭泣。
她接着告诉我,她在哈佛大学呆得很辛苦。上课听不懂,说话带口音,许多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她不知道,许多她知道的事情大家又都觉得好笑。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到哈佛大学来接受这一切羞辱。她好生怀念在家乡的日子。那里没有人会瞧不起。
“我现在一想到这就想哭,”丽莎噘着嘴说,“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啦,我从来没有这么自卑过,我真的想马上回到家乡去可那里的人都羡慕我能到哈佛来上学。我写信给几个好朋友倾诉了内心的苦闷,可她们回信却说,在家乡的日子更无聊……”
丽莎感到无比的孤独与困惑。她不明白为什么昨日的风采竟会这样快地消失,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与哈佛大学格格不入,她不明白自己这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丽莎的表现是典型的“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具体地说,她现已跨入了个人成长中的“新世纪”,可她对已经过去了的“旧世纪”仍恋恋不舍。
她对于能来哈佛上学这一辉煌成就,已感到麻木不仁。她的眼睛只盯着当前的困难与挫折,没有信心去再造一次人生的辉煌。
她习惯了做羊群里的骆驼,不甘心做骆驼群里的小羊。
她以高中生的学习方法去应付大学生的学习要求,自然是格格不入。可她却抱残缺,不知如何改变。
她因为自己来自小地方,说话土里土气,做事傻里傻气,就认定周围的人都在鄙视她,嫌弃她。可她没有意识到,正是她的自卑,才使周围人无法接近她,帮助她。
她生长在中南部地区,到东海岸的大城市波士顿求学,面临的是一种乡镇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冲突。她没有想到,哈佛对她来说,不仅是知识探索的殿堂,也是文化融合的熔炉。
她身村瘦小,长相平常,多年来唯一的精神补偿就是学习出众。可眼下,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林高手”们,她已再无优势可言。
她已经相貌平庸,再学习平庸,这彻底打破了她多年来的心理平衡点,使她陷入了空前的困惑当中。
她悲叹来哈佛求学是个错误。可她忘了,多年来,正是这个哈佛梦在支撑着她的精神。她虽然战胜了许多竞争者而进入哈佛大学求学,却在困难面前输给了自己的妄自菲薄。
她怨的全是别人,叹的都是自己。难怪她会在哈佛产生自卑的感觉。她只有摆脱往日光辉的“阴影”,全心投入“新世纪”的生活与奋斗当中,才能重新振作起来。
总而言之,丽莎的问题核心在于:她往日的心理平衡点被彻底打破了,她需要在哈佛大学建立新的心理平衡点。
我希望丽莎能自己领悟到这一切,因为只有那样,丽莎才会有足够的决心和勇气去改变当前的困境,发出一个强者的呼唤。
更重要的是,我坚信丽莎是有能力重新振作起来的。她曾经奋斗过,成功过,辉煌过,自信过,这都是她重新振作的最大资本和精神支柱。丽莎有过成功经历的体验,这对于她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极其有帮助。丽莎只是被一时的困难挫伤了锐气,击昏了头脑。待她清醒过来,她会重新激发出无限的能量,去战胜当前的困难。
然而,作为一个咨询者,我的任务不是去说教她,而是去开导她。我不指望给她办什么人生的讲座,而希望协助她给自己办人生的讲座。
换言之,我不企图赐给丽莎克服困难的魔杖,而要帮助她重拾自己原有的克服困难的魔杖。总之,一句话,我的任务是使丽莎从当前的危机中看到生机,从黑暗中看到光明。
这便是我为丽莎做心理咨询的主导方针。
针对丽莎的心态,我采取了三个咨询步骤。
行动步骤一:宣泄不良情绪
第一个步骤是帮助丽莎宣泄出她的不良情绪,调整她的心态,使她能够积极地面对新生活的挑战。
丽莎已经陷入了自卑的沼泽中,认定自己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这表明,她过于扩大了自己精神痛苦的程度,看不到自己在新环境中的生存价值。因此,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促使丽莎宣泄出内心的精神痛苦,并对此尽量表现出同感与理解。
具体地说,我一再承认丽莎当前面临的困难是她人生中前所未有的,所以她现在的情绪反应是自然的。
“丽莎,你现在真是活得很辛苦,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苦闷心情,我想如果我面临你现在的处境,我也会感觉很不好受的。”这是我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我的由衷之言。
听了这句话,丽莎紧锁的眉头在渐渐地舒展。
同时,我还肯定了丽莎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举动。“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时,他也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以更快、更有效地摆脱精神压抑,重振起来……”
我如是说,丽莎不住地在点头。
我还告诉丽莎,对哈佛适应不良,产生种种的焦虑与自卑反应,这在哈佛新生中是十分普遍的,绝不只你丽莎一人。我讲了几个我所接手的个案实例给丽莎听,她听得很入神,并一再表现出如释重负的样子。
产生这种“原来许多人也同我一样呵”的平常感,对于丽莎不良情绪的宣泄十分重要。它使丽莎意识到,在哈佛还有许多人像她一样感到自卑,感到压抑。所以,她无需过于看重个人的精神痛苦。
为了强化丽莎的这一“平常感”,我还向她讲述了我自己在初上大学时,也曾有过一段由谷峰跌入谷底的经历。当时我也曾自卑自叹过,但我最终挺了过来。丽莎对我这一段经历十分感兴趣,全神贯注地听着,还问了许多问题。
渐渐地,她的头抬了起来。眉头不再那么紧锁着了,脸上开始绽出了笑容……
在这里,我运用了自我披露的咨询技巧,为的是缩短我与丽莎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她对自我的信任及对咨询的信心。此外,我这样做,是为了不在她面前摆出一副教世主的样子,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教诲她怎样克服当前的困难。
相反,我竭力让丽莎感到我前是平等的、相同的,使她确信自己也会有能力去克服当前的困难。我在她面前体现出这样的亲切感、平易感,为的是使她在不知不觉中重建自信心。
其实,人越是在比自己成熟或地位高的人面前获取得尊重,就越容易消除个人的自卑感。这既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常规,也是许多心理咨询人员没有充分意识到的一个神秘武器。
行动步骤二:转移比较对象
在第二个步骤中,我竭力指导丽莎把比较的视野从别人身上转向自己,这是使她重建自信心的关键。
丽莎的自卑是在与同学相比中形成的。她感到自己处处都不如他人,事事都不顺心。她感到自己好像是天鹅群中的一只丑小鸭。的确,在来哈佛大学之前,丽莎的学习成绩从来没有低于过B﹢,而现在,她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B﹣。更可悲的是,丽莎已屡屡拿到D段的成绩。
以前丽莎做作业,从来都是其他同学来向她请教;而现在,却要经常向别人请教。由此,丽莎已经不再有当初那份引以为豪的自信。无论她怎样努力,都不能得到学习上的好成绩。时间投入的多少,已不再是她学习好坏决定因素了。
原先,丽莎一直是教师心目中的得意门生、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众人羡慕的对象。现如今,丽莎已成了班上最不起眼的人物。
丽莎接到原来一位中学老师的来信时,大哭了一场。她给我看了那封信,其中讲到,直到现在,那些老师们还在议论她上哈佛大学的事情,并不断以她为榜样来鼓励其他学生……
可现在,竟没有一个哈佛大学的教授主动记得她的名字。
这一系列的心理反差,使丽莎产生了自己是哈佛大学多余之人的悲叹。她没有意识到,自己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理反差,是因为以往在与同学的比较中,她获得的尽是自尊与自信;而现在与同学比较,她获得的尽是自卑与自怜。
丽莎不懂得在新的环境下,她要学会多与自己相比,而不仅是与周围的人相比。
这,即是丽莎改变的心结所在。
为了使丽莎改变比较的方式,重拾自信心,我找了一个适当的时机与她讨论了她现在心理反差的形成原因。
一次, 在谈到我自己刚上大学一年级的学习不适时,丽莎问我:“那你是怎样从当时的恶劣心境中挣脱出来的?”
“是我认识到我应该学会多与自己比较的那一刻。”我回答说。
“因为我意识到,我不可能一下子赶上周围的人,“我解释说,“我越是与他人相比,就越感到灰心丧气。因为在我进步的同时,别人也在进步。所以无论我努力,我总是与别人有一段距离。但就我自己而言,我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样。虽然与别人相比,我仍有一段距离,但与自己相比,。我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丽莎若有所思地望着我,眉头又紧锁起来。
接着,我又告诉她,在我当初感到苦闷、最自卑的时候,有一位关心我的女同学曾鼓励我说:“晓东,你学习这样刻苦,比起别人来虽然显不出什么,但比起你自己来,你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她的话,曾使我深受感动,也使我意识到:当我只想着与别人比较时,我永远会感到自卑;而当我想着与自己比较时,我才会感到自信。此时此刻,我需要学会与自己相比来维护自己的干劲。
我的这番话,立即引起了丽莎强烈的思想共鸣。
她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说起来,原来她是怎样地沉溺于同别人的比较,从来没有想过与自己比较。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感到自己是哈佛最自卑的人。而拿现在跟自己的过去相比,她已经是相当的坚强啦。所以,她应该使这种自卑与自信的比较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会使她丧失自我的……
说着说着,丽莎的声音又开始哽咽起来。她说她好像从别人的眼里,看到一个可怜巴巴、愁眉苦脸的小女孩儿,她每天在哈佛校园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