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登天的感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可以将这一共鸣过程,看作是咨询者与来询者达到的一种心灵上的“和声”。
心理咨询过程中要不断有这样的“和声”。
最后,任何学习不适的心理咨询,都要伴有具体的措施来增强其效果。空谈问题不谈情绪,会给人以冷冰冰的感觉;空谈情绪不谈问题,又会使人感一茫然不知所措。两者应当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这不仅是心理咨询的技巧,更是人之相互安慰的智慧。
★ 人之自卑和自信之间有什么?
这里我想强调,自卑与自信是人性格中的两面,相互排斥却又相互依赖,恰如一个铜板的两面。
人徒有自信而无自卑,会变得忘乎所以,飘飘其然;人惟有自卑而无自信,会变得缩手缩脚,一事无成。
所以,当一个人在与人比较中尽获自信时,他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谦;而当他在与人比较中尽获自卑时,他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信。
自信与自卑是人自我感觉的天平,其操作的原则是平衡产生美。
★ 心理咨询小知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时期应有多长?
这不仅因而异,也随不同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流派的要求而不同。弗洛伊德最初创立“精神分析”时,平均每个患者要见1年以上,每周会面5次,每次会面1个小时。这样长期的治疗,是很少能在时间和财力上承受得起的。所以,后人一直想方设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疗效。
目前在美国,5次以下的会面一般可谓短期治疗,15次以上的会面一般可谓长期治疗。
―――――――
咨询手段2
凭经验办事,可谓是心理咨询之大忌。它使咨询者在没有充分了解来询者的实情下,就按直觉判断。到头来陷入主观武断之中,给来询者帮倒忙。在以下的手记中,我领教了它对咨询者的危害,也使我变得更加善于挖掘人行为背后的潜在动机。
——题    记
我想从哈佛转学
莫妮卡静静地坐在我的面前,一脸的忧伤。
莫妮卡是哈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她是西班牙裔美国人,性情活泼,说话很有条理,也显得很有主见。
她来找我咨询是否应从哈佛大学转学,这使我深感意外。
莫妮卡来自纽约州中部的一个小城镇,父母都在银行里工作。她自小学习成绩一向不错,很受老师喜爱。她还有着西班牙人那种热情奔放的性格,很善交际。从小到大,莫妮卡都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还曾出任过学校篮校队啦啦队的队长。入学哈佛之后,她同时参加了3个俱乐部的活动,还是其中1个俱乐部的副主席。她谈话时那副真诚的样子,也深得我的好感。
但莫妮卡告诉我,她在哈佛大学并不开心。
莫妮卡说她不开心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吃力,成绩不尽如人意。刚入哈佛大学时,她对自己的学习落后未在意,以为这只是暂时现象。但后来,无论她怎样下功夫,都赶不上学习进度的要求,往往是上一堂课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新一堂课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此连续不断的消化不良,使莫妮卡感到已经无法应付这日益沉重的学习压力了。
“我总不能一天到晚都呆在宿舍或图书馆里吧,那不符合我的本性,也无益于我的健康。”莫妮卡抱怨说。
莫妮卡还说,她是那种玩起来就没边儿的女孩子,她喜欢与人交往,特别喜欢有男孩子约会她。她是在颂扬声中长大的,不能没有人喜欢她。而在哈佛大学的学生,个个都鼻孔朝天长,全无她家乡人的那般质朴|……
前思后想之后,莫妮卡打算从哈佛大学转到纽约州一所一般的大学去继续学业。她将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因为莫妮卡是其父母两个家族中第一个上哈佛大学的人,也圆了她父亲当初未能上“长春藤”大学的梦。所以,无论她怎么讲,莫妮卡父亲都是一句话:“莫妮卡,你可不能打退堂鼓哪,你一定要在哈佛呆下去。
无奈之中,莫妮卡来到我这里求询,决定她在哈佛到底该怎么办。
我能,你也能的
听完莫妮卡的叙述,我感到很有信心帮助克服当前的学习困难,并约定每周见面1次,先安排5次会面。
最初几次见面,我除了认真听莫妮卡诉苦之外,还与她讨论学习落后的具体原因。我很快发现,莫妮卡的时间安排很不合理。她往往把每天最精华的时间放在课外活动上,把最差的时间留给学习。比如,莫妮卡白天上完课之后,总要约见几个朋友,或是参加俱乐部的什么活动,直到晚上才开始做当天的功课,另外,只要有人请莫妮卡参加什么集会、约会等,她也是有请必应。
难怪莫妮卡的学习会这么被动,我心里想,她从未认真学习过。
莫妮卡还抱怨说她的作业总做不好,得不到理想的成绩。每次做作业时,她总是盯着电脑发呆,半天都打不出一行字来。莫妮卡随口提到,她在家中有一个孪生姐姐,名叫卡罗琳。以前做作业通常是两个人一起做的,这使她养成了一个习惯,没有卡罗琳在身旁,莫妮卡就完成不了作业……
针对莫妮卡的这一系列问题,我帮她制订了一个周密的学习计划。我要求她每天在一定时间内;先完成当天的作业及其他功课要求,然后再去做别的事情。为监督莫妮卡按时完成这一学习计划,我与她约定,每隔一天我就会给她打个电话,了解她的进展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同时,我也要求她到哈佛大学写作中心去求助,让那里的人帮助她提高写作技巧。
我反复对莫妮卡讲:“我想信你完全有能力克服当前的困难,改变你的学习落后局面,你肯定会在哈佛成功的。”
为了激励莫妮卡,我也向她讲述了我初上大学时学习不适应的经历。我特别强调说,由于我的不懈努力,我最后终于赶上了班上的同学。
莫妮卡听完我的故事,好奇地问我:“你在那段时间内,有没有想过要转学或休学呢?”
“没有呵。”我机械地答道,心里很奇怪她为什么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
莫妮卡沉吟了一下说:“我真佩服你当时能够呆下来,没有想到去转学或休学什么的。”
“我能,你也能的!”
我坚定地回答说,心想,我这样鼓励莫妮卡,一定会令她振奋不少。不想,莫妮卡只是噘了噘嘴,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我当时感到很失望。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内,莫妮卡既没有按约来见我,也不给我回电话,尽管我曾3次给她打电话,并都留言请她给我回话。我不明白莫妮卡为什么会有这般反应。带着这些疑问,我去见督导,让他听我们谈话的录音,商讨下一步的决策。
难道做命运的主人就非得从哈佛转学不可?
没想到,向督导汇报咨询过程,我竟与督导争执起来,因为我们在对莫妮卡咨询的方针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在我的计划中,想竭力帮助莫妮卡度过当前的难关,扭转学习的被动局面,以顺利完成她在哈佛大学的学业,而不是用从哈佛转学的办法来回避当前的困难。
但督导却指责我这样做是在增加莫妮卡的心理负担,是在抑制她自主能力的发展,是在阻碍她独立决策哈佛大学的去留问题。由此,我们激烈地争执起来。
“那么,你认为究竟怎样做才能帮助莫妮卡呢?”督导问我。
“我以为,首先要帮助莫妮卡认清当前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看一看自己有多大能力加以克服,然后再考虑哈佛的去留问题。”我认真地回答说。
“那你在主观上等于替莫妮卡做了主,也就是留在哈佛。所以在你的咨询中,你没有跟她认真探讨在哈佛的感觉如何,而是直接讨论了她的具体学习困难和解决方法。你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暗示莫妮卡留下来。”督导不客气地指责我说。
“嗯,就算是这样,又有什么不妥的呢?每一个能来哈佛求学的人,都是很不容易的呀。作为咨询员,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完成在哈佛的学业,而这首先就是要帮助他们建立必胜的信念……”我争辩道。
“错啦,”督导又不客气地打断我的话,“你知道吗,不是每一个来哈佛大学求学的人,都愿意在这里呆下去也不是每个从哈佛大学转学或退学的举动都是无能的表现。
望着我一脸的困惑,督导又补充说:“我发现在你的咨询态度中有严重的反移情倾向,因为你自己从中国来到哈佛大学学习,很珍惜这个学习机会。但你不能把自己对哈佛的珍视强加在别人身上,你没有权力那么做……“
“我没有任何强加于人的意思,“我生气地打断督导的话,”我只是想帮助莫妮卡慎重地做出生活的抉择,以不要在日后诅咒我帮她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我感到自己的声音在发颤,脸在发烧。
见此,督导缓了缓语气说:“请原谅我刚才说话有些生硬,但你没有与莫妮卡认真谈她在哈佛大学的感觉如何,怎么就知道她没有慎重考虑过这个问题呢?”
我开始感到督导说的话不无道理。
“还有,你知道莫妮卡为什么会在听你讲完你上大学的困难经历后,问你有没有动过转学或退学的念头?”
“我想她是好奇吧?”我迟疑了一下回答说。
“错啦!这还不清楚吗?莫妮卡本意还是想从哈佛转学的。所以,她也想知道你当初有没有这个念头。而事实上,她是想从你口中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不然她为什么要问你这个问题呢?”
我望着督导,没有作答。
“还有,你知道莫妮卡为什么这两星期不来见你吗?”
“是啊,我也挺奇怪的。“我轻声回答说。
“这一点都不奇怪。这是典型的抵抗表现。它说明莫妮卡不愿再来见你,说明你们之间缺乏共同语言,也说明你帮她设计的学习计划可能太主观了……”
督导说话的口气又开始生硬起来。
“这个我能理解,也许我说话的口吻有些像她的父母,所以使她不愿再来见我……”我开始反省自己。
“何止于此,”督导又打断我的话,“以我的感觉,莫妮卡不来见你,实际上是在发泄对她父亲的不满。因为你们都在压制她的自主决策。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