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中华再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不然也不会坚持快要半年了。不过这么长时间围困下来,十万守军早已在突围与困守中消耗了大量兵力,到现在不光没有十万,连六万都不足了。说同盟国十万军队放下武器投降,这话说的有些过。只是战士们用不着考虑是投降了十万还是投降了一万,他们知道的是巴格达的同盟国军队完蛋了,美索不达米亚已经不再有任何同盟国势力存在,远征军取得了一个辉煌的胜利,这个胜利对现在陷入相持阶段的战局而言,等于给协约国打了一针强心剂,对同盟国,却是敲响了失败命运的丧钟。这么长时间征战,众多战友倒在战场上,今天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人们又怎么可能不欢呼雀跃?
    虽然阿拉伯骑兵不知道这些盟军士兵为什么如此高兴,高兴的忘乎所以,可他们还是被现场气氛所感染,跟着十九旅将士一起开心。不大一会儿的工夫,翻译将巴格达被攻占的消息转告给这些阿拉伯骑兵,与远征军将士一样,听到巴格达方面的同盟国军被围歼,骑在骆驼上的阿拉伯骑兵也陷入疯狂中。巴格达守军的存在让远征军主力被牵制在巴格达,现在这些牵制远征军主力的敌人已经不再存在,按照远征军与阿拉伯王公们的协议,强大的远征军将帮助阿拉伯人解放巴勒斯坦,重现阿拉伯人曾经有过的辉煌。不分官兵,不分种族,大家陷入同样狂喜。有人操起步枪朝天空放枪,很快,人们有样学样,清脆的枪声在山谷里回荡。
    “请问,您是远征军驻阿拉伯联军联络员王林斌上尉吗?”王林斌正手舞足蹈,掏出手枪,将一发发子弹打到天空去。身边有人拽了拽他衣角,王林斌这才注意到有人在朝自己说话。看看说话的臂章上通信兵标识,王林斌点了点头,那名通信兵在得到肯定答案后,很高兴地冲王林斌行了个军礼,继续道:“报告上尉,我是三十八团下士通信员,逢团长指示,请您到团部去一趟。”
    “现在?”
    “现在。”
    “林斌,你刚才说配合什么行动?”注意到团里面通信员过来找王林斌,徐永晋压抑下狂喜,冲着王林斌问道。
    “呵呵,按照上级指示,阿拉伯联军将进攻大马士革,为此需要派出部队对库尔德斯坦、亚美尼亚发起牵制性攻势。其他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只要到时候服从上级下达指示就是了。……好兄弟,我现在要到你们团部去,要是有机会,等空下来后咱们再聊。”王林斌话说的不清不楚,没说完转身跟着团部通信员朝团部大步过去,留下徐永晋望着王林斌的背影发呆。
    歌声响起,兴奋的军人们在欢呼与放枪后,觉得还是无法宣泄自己激动之情,于是有人带头唱起了军歌。洪亮的歌声此起彼伏,正唱着,天空传来轻微的马达轰鸣声,一抬头,四架三翼战斗机排着整齐队型从队伍上空飞过。飞机飞的高度不是很高,机徽与机首狰狞的鲨鱼头清晰可辨。远征军空军!这时候看到给予远征军作战极大帮助的空军飞机,下面的战士不再唱歌,将军帽摘下来,朝天空抛去,朝着飞机高喊着。
    ***已经进入秋天,漠北雪早已下过不知几场了,而南方秋老虎却让人们觉得有些潮热。老旧的木板房,用来挡风遮雨的木板接着地面部分泛着成块的青黑色,房子显得有些破败不堪了。春节贴的春联还留在房门两边,只是红色联纸现在变成了白色、淡黄色,黄昏,金黄色光芒照在春联上,给这不知什么时候贴的春联带上了一点红色。落日余辉洒在门前小河河面,留下了万点碎金。
    “妈!”房门被人猛地一下推开了,正在里面烧饭的刘舜英拿着锅铲从厨房探出头朝外面看。不过四十出头的刘舜英现在两鬓已经有了白发,人的脸色也显得苍白了许多,眼角边鱼尾纹更多也更深了,两颊朝里面凹陷,看起来下巴与额头显得特别突出。“招弟啊,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你来的刚好,帮我把这把菜洗洗去。”
    “妈!好消息!”徐倩好像没有听到母亲使唤自己,一路小跑冲到刘舜英跟前,笑逐言开冲着刘舜英喊道。
    “这孩子,这年头还有什么好消息。只有你弟从战场回来了,复员以后不再上前线,我这心才能放下来……”
    徐倩顾不得淑女形象,涨红了脸尖声叫道:“我们解放了巴格达,美索不达米亚战事结束了!小弟和明海终于可以回家了!……真的,这是前面刚刚发来的电报!”
    刘舜英不能置信地看着站在面前的女儿,手中锅铲不知什么时候掉到地上。嘴里喃喃道:“战争结束了?小弟他好回来了?”刘舜英眼角淌出两滴泪水。
    徐倩眼里擒着泪花,肯定地点点头:“电报说我们胜利了!中东那边的远征军很快就可以回国了!”
    刘舜英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了,双手合十。“菩萨保佑……小弟他总算可以回来了。”
    胜利了吗?是的,胜利了,同盟国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军队已经荡然无存,作为协约国,中国远征军算是达到了自己出兵的目的。只是平民刘舜英和她的女儿徐倩不知道,作为参加战争的中国,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胜利,这只不过拉开了更大规模战争的帷幕,后面还有更严酷的战争等候着徐永晋和他的战友。
    暂停说明:因为写新的东西,后面章节留待以后再继续吧!
    中华杨
    
     
   
第二十九章:拉塔基亚(一)


    
    拉塔基亚。
    公历一九一六年,一月二十三日,星期日。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十九日,晨。
    还没破晓的地中海上空依旧笼罩着乳白色的迷雾,在这雾蒙蒙的海面上,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艘军舰朦胧的身影随着海浪微微起伏着。
    码头上过千睡意蒙眈、宿醒初醒的阿拉伯劳工懒洋洋扛着工具推着石料在工地上走动,一些很显然是监工或者是码头官员的人们大声鼓舞或者厉声呵斥偷懒的劳工——实际状况证明,他们的效果等于零。
    低沉的突突突声中,一艘洁白的汽艇驶离岸边,向着远处晨雾中军舰靠去,汽艇所过之处,海面上犁出道道条纹。懒洋洋的阿拉伯劳工连看一眼汽艇的兴趣也歉奉——别说这么小的汽艇,比它大上百倍的军舰,在这里也是比比皆是,根本用不着为了一艘小船感到惊讶。
    按照国内捷报所言,地中海东海岸的优良军港拉塔基亚,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中国远征军在骁勇善战的阿拉伯盟军密切配合下,于一九一五年十月十三日晨攻占的。一场激战中,土耳其人损失惨重,而远征军与盟军伤亡极少,缴获物资极多,至于土耳其人损失如何惨重,远征军与盟军到底伤亡几人,缴获了那些物资,捷报上连提也没有提到。
    “在地中海东海岸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著名海港城市拉塔基亚,我们英勇无畏百战百胜的远征军,给土耳其摇摇欲坠的房子决定性的最后一击。拉塔基亚的惨败,让土耳其人不得不签署投降书。”捷报就是如此评价拉塔基亚战役对中东战局具有怎样的影响。至于“给土耳其摇摇欲坠的房子最后一击”,这句话自从远征军在法奥半岛登陆后,平均三天,报纸上就要刊登远征军给予土耳其摇摇欲坠的房子最后一击,法奥半岛、迈阿米尔、巴士拉、库尔纳、巴格达……每一战都是“决定性的”,每一战都是“最后一击”。最后合计消灭数百万,早就应该垮了无数次的土耳其人,却还能变魔术一般,从地下涌出百万大军,在下一个战场守侯着远征军再次给予他们“决定性的最后一击”。
    所谓的捷报,不过如此。
    捷报看多了,国内百姓早已见怪不怪——除了巴士拉、巴格达这样有名城市,众多辉煌战役发生地,他们在国内所能找到最详细的中东地图上,哪怕用显微镜也寻不到捷报上所说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悠久的著名城市——这次看到看到捷报上说远征军在拉塔基亚又给予了土耳其人最后一击,被英勇的军人所感动的老百姓自觉地涌上街头,敲锣打鼓欢庆远征军的胜利,当然,拉塔基亚在什么地方,攻占这里有多大战略意义,这些老百姓都是不明白的,他们只知道自己可以借助自发出来游行,好好休息一天,南方人到郊外踏青,北方人去野外看雪景,理直气壮地给自己放胜利假,老板还不敢扣工钱——“难道你认为子弟兵的胜利还不如那一点点钱重要吗?爱国心何在,民族自豪感何在!”再钻进钱眼的老板在这样质疑下,都只能强打笑容和自己下面工人一起去欢庆胜利,不然背上汉奸包袱也不是不可能——真是再好也没有了。除了一些吝啬鬼,所有人都希望战争拖的越久越好,远征军胜仗越多越好,最好隔一天前面就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捷报传回来——天天欢庆胜利,工厂不开工,老板破产,工人也会失业,这点大家还是明白的。
    让国内普通民众没有想到的是,拉塔基亚战役结束后,土耳其人真的投降了!从此一连几个月都没有捷报传过来,战报上只是说参加了美索不达米亚战事的军队正在一批批登上船归国休整,国内新组建的军队又一批批登上船去美索不达米亚维护治安,帮助当地阿拉伯人建立民主的、自由的独立国家。给他们带来解放的远征军将不会干预阿拉伯人独立大业,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一切都由阿拉伯人自己决定。
    接着战报变成了政治小报,整天刊登的都是阿拉伯半岛上,那些部落联盟天天开会,绝无受到打扰,讨论创建自己国家。不光新解放的地区,连以前英国人的保护国:科威特,现在也在准备建立“共和国”了,为此自高自大的英国还对中国提出质疑,而以公正、维护世界和平著称的中国政府,则以“这是科威特人自己事情,各民族自发的解放是完全正义的、神圣的事业,是应该受到自由世界给予鼓舞,而不是打击。任何正义国家,都不会剥夺阿拉伯民族人权,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