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中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有四万多。大军尽上的话,击败西路军不难,可想全吃掉就不可能了。清军退后还有安庆可守,要啃动,很磕牙。
    梁纲看着地图,几番沉思最终决定是按兵不动,保持形势就行,自己继续练兵,继续增强内功。时间拖得越久,红巾军的战斗力就越强。
    眼下整个江南都已经收入了红巾军的旗下,又有台湾在手,与日本、琉球的贸易也正在发展期间,硝石、硫磺、铁矿一样不缺,火器弹『药』日益增加,南京城内原满城所在地,现在都不知道陆陆续续增添进去了多少聋哑人和正常人。
    铸炮组早已经在正月里就突破了月产重炮百门的限度,从外面搜罗到的懂手语之人,果然极大地增强了聋哑人的热情和生产能力。而且令梁纲意想不到的是,当初只是下令搜罗懂手语之人,却哪想到网撒了下去,拉上来时一看,却楼倒了一条大鱼。
    贺志强,说他自己是大鱼有些言过其实,可是他祖上确确实实出过两条大鱼,就是前文里讲过的贺时泰、贺逢圣之后。
    贺逢圣天启年间拂魏忠贤旨,被削籍。到了崇祯初,自然就是复官。打那之后就是一路风顺,崇祯九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十一年,致仕,十四年,再入阁,次年告归。
    后来张献忠南下四川,攻陷武昌,逢圣身着御赐冠履蟒衣来到楚王府,欲与楚王同死。但王府已被占据,楚王也不知所终。贺逢圣被起义军抓获,宁死不服张献忠,遂投入墩子湖遇难。福王南京继位时,追赠贺逢圣少傅,谥文忠。
    贺逢圣是死了,他的家人却是有逃的出来的。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祖辈出了两个英才,用尽了他们家的气数,入清之后贺家再难兴盛,文举科考也最高一个小小举人。
    要说,清初开始的两代里是对满清政权有抵触,考个功名旁身,意思意思也就算了可。但之后的几代里,发奋读书也只得个次次名落孙山,终未曾发家。眼下的这个贺志强,三十多岁的人了,也才是个秀才而已,科举之路完全是没的希望。
    虽然有个好祖宗,梁纲高看了贺志强一眼,可他要是没本事,也照样拎一边去。只是好在,贺志强科考不成时,家中所藏杂书翻略极多,对祖上传下的手语也颇是熟练。而且科考上的次次碰头,一些棱角也早让他被社会磨平,为人谦和,与三个组里的诸多聋哑人很快就打作了一团。被梁纲任命为聋哑人的总教习,只等过后一段时间,看看能耐,行的话就让他进入军备部任个职务,参与三组内部管理。
    铸炮组产量突破,火枪组产量也同样进展迅速,随着人员的逐渐增多,以及聋哑人热情的更加高涨,现今的产量已经超过了月产2000支,如果进一步增强人手和加强管理的话,日产百支也有望实现。
    几个月的时间里,军备部慢慢的扩展到满城的每一寸土地,工厂和居住区也越来越界限分明。而外围的警备队,更是不知道抓过了多少个妄图偷窥或是想搞破坏的『奸』细,而暗中的斗争还依旧在持续着。
    只是随着清廷全方位的引进俄式枪炮,南京这边,偷窥技术的『奸』细越来越少,而妄图搞破坏的却越来越多。
    梁纲当初把三小组放置满城中,绝对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三百二十章 五十年领先的军器
    三百二十章五十年领先的军器
    “大帅,这是枪管小组,专门负责枪管钻孔。这边是线膛小组,负责所有成品枪管的膛线拉刻。再左边厂房是击发小组,负责火枪的扳机火石装置制造……”
    王栋一点一滴的向梁纲介绍着,虽然之前梁纲一直都在紧密的关注着军备部的发展,可本人毕竟是没有亲临下到过厂房,所以详尽细节这些还都需要王栋这个火枪组的具体负责人来介绍。
    火枪组除去残料和储备仓库外,一共是分设了十五个小组,不但有领导庶务小组和研究发展小组,余下的火枪各零件制作组装也都有各自的小组在。除了上面的三个小组外,生产配套的枪托、护手、推弹杆等各个铁木质组件的副工小组,生产刺刀的军刀小组,弹『药』的弹『药』小组和检验小组、组装小组、维护小组等等,分工极其之细。
    梁纲边听着王栋介绍,边满意的点头,火枪组由小到大,王家父子功不可没。虽然他们二人在红巾军的存在感都很小,远不如柳严辰来的有名头,可是在火枪组这片天地里却始终孜孜不倦的浇洒着自己的心血,难能可贵。
    “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好!”梁纲走了几个厂房,最后对火枪组下了如此评语。
    时间现在已经转到了三月中,西南北三面四路兵马仍旧交战不休,可是战场局势却早就在二月下旬初就已经形成了僵持。
    无论是红巾军还是清军都没有力量来打破这个僵局,南方得不到陆路有力支持的水面战事也同样僵持在了伶仃洋。红巾军打不进虎门去,清军水师和洋船也别想出来。
    被全面封锁的广州海面,除了有陈广亮暗地签发的通行证的美籍、丹麦籍、瑞典籍等未参与国之商船外,余下的英葡籍商船是全部耗在了其中。
    虽然有几个英国散商找陈广亮喊冤,但在这个关头,陈广亮也不会去‘明察秋毫’,否则的话迁怒就不会是人『性』的本质之一了,也更不会有‘爱屋及乌,恨屋及乌’这两个词语出现了。
    出来的洋船或是直接南下驶去欧洲,或是往北跑到上海港继续存货,反正已经开始了第二年的正常运作。相对比之前威风不已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葡萄牙人来,处境完全是天差地别,幸运的太多了。
    缺少了英葡两国和西班牙,上海港几乎是失去了原想中的三分之二的客源,但是尊严不容有辱,就算是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洋商,梁纲也绝不会在这一点上妥协。
    实力至上,拳头才是第一位,被警醒的梁纲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西方的威胁,这完全不同于脑海中记忆的那些,而是真实感受到的,海上的威胁不一定非要等到1840!
    “大帅。”
    王栋的轻呼惊醒了臆想中的梁纲,抱歉的向他笑了笑,梁纲眼神一扫发现自己已经到了靶场了。
    靶场,顾名思义就是打靶的地方。铸炮组的靶场在城外,而火枪没必要放那么远,在城内照片地方开辟一个就是,用不了太大。
    靶场上,火枪组研究小组的人已经全部到了,一条长长地条案上,长短火枪放了好几把,都没有上弹『药』。
    “大帅,这位就是戴随堂戴先生,其家传学识极其深厚,现居研究小组组长位子。”王栋向梁纲介绍了靶场一群人最当头的一人,一身青『色』棉袍,文文气气的,不像是研究火枪的,倒像是研究学问的。
    “戴梓后人,戴随堂?久闻先生大名啊!”梁纲笑着走上前去,扶起了躬身礼拜的戴随堂。
    久闻他的大名是假,久闻戴梓的大名却是真。前世的梁纲正经的高中都没上过,可以说不仅是数理化,连历史地理等等方面的知识都知道很少,许多这个时期的名人,或者如戴梓这样年代不久的火器大家都不曾听说过。到了现在时候,红巾军气候小成,又发布了求贤不纠旧罪的文书公告,前来投效的一些人,家世渊源还都要靠王邵谊、陈诗等人特意提醒后才知晓,说出去汗颜,梁纲却也有时真后悔当初的不学无术。
    戴梓是康熙朝中国真正的火器大家。当时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曾向康熙炫耀他们国家发明的“冲天炮”(又称“子母炮”),并夸口说,冲天炮只有比利时人能造,结果花费一年的时间都没有造出来,而戴梓只用了8天时间就造成了。冲天炮造好后,康熙率众臣亲临现场观看试『射』,见其火力威猛,非常高兴,大加赞赏之余,立刻为此炮赐名为“威远大将军炮”,在日后平准噶尔之战中功劳不小。
    只是戴梓也因此的得罪了南怀仁。
    “陈弘勋者,张献忠养子,投诚得官,向梓索诈,互殴构讼。忌者中以蜚语,褫职,徙关东。”
    南怀仁嫉恨在心,逮住了机会,与张献忠的养子一道,诬陷戴梓,给戴梓扣上“私通东洋”的帽子。结果康熙在维护国本打压火器的考虑下(也就是骑『射』),将戴梓流放到了盛京。在那里,戴梓艰难地生活了三十多年,被迫以卖字画为生,“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直到七十七岁时,雍正继位,天下大赦才被赦免,不久后便因贫病交加,溘然辞世。
    戴梓后人打祖上之后就再没有在清朝为官,家传之学也一直埋在肚子里。八十年下来,流逝了很多,如“连珠火铳”图法,却也保存下了一些精华。戴随堂之时,其家势已经好上了许多,所以大小也是读书长大,甚至在北京游学时同纪晓岚都有所交往。【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些记载】
    戴家是浙江仁和人,也就在杭州府,红巾军打过来的时候没有跑,因为其家上无一官员,所以也没有遭受冲击。初开始时也没有投效红巾军的意思,可是随着红巾军逐渐做大,戴随堂就动了心思,并最终在年后自效红巾军。
    因为家传之学,自然而然的就被分配在了王栋麾下,却也真有本事,才两月不到就被王栋拔擢了研究小组的组长。
    王栋向戴随堂使了个眼『色』,往下退了两步。就像梁纲进火枪组,柳严辰把位子让给王栋一样,现在王栋也把位子给了戴随堂。
    拿起一杆火枪,戴随堂自信的向着梁纲介绍道,“大帅,此为我组最新研发出来的新式线膛火枪,填装方便,『射』程精准且距离超远,质量远胜过现装之枪。”
    身后的王栋、王来元父子看着戴随堂手中的这杆火枪,双目中都流『露』出了一抹流光四溢的神彩。这么一杆轻轻的火枪却是他们火枪组所有人大半年来的辛苦努力结晶。
    事实上自从制造出第一杆线膛火枪开始,火『药』组的人就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