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③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乌申斯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 

非常丰富,具体贯彻了他的教育学思想和民族性原则,并以心理学作为 

教学论的主要基础,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俄国古典教学论体系,至今 

仍有借鉴意义。 

     乌申斯基论述了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他认为教学有两个方面的目 

的:“第一个目的是形式的目的,它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他们的 

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幻想力和理解力”以及“发展学生获得新知 

识的愿望”。实现了这一目的,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就可以自己继续 

学习,不断从书本和生活中获得知识。第二个目的是“实质的目的”, 

即以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去丰富学生的头脑。否则,就不可能具备真 

正的观察力和理解力。两个目的同样重要,在一定意义上说,第二个目 

的更加重要。关于课程的内容,乌申斯基强调实科教育应优先于古典课 

程,主张每门学科都必须充满实际生活知识。他认为现代自然科学知识 

不仅适应现代社会,而且在发展儿童的智力方面比古典学科更有作用。 

他主张在小学以本族语为基本学科,通过本族语言的教学,不仅使儿童 

掌握读写技能,还要使其获得关于社会和自然的初步知识,全面发展儿 

童的智力和体力。他还非常强调劳动教育,认为“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 

动结合起来,对人的健康是最有益的”。 

     乌申斯基把教学看成是“教育的主要工具”。他要求教学“不仅要 

影响知识的增长,而且要影响人的信念”。他把教学是否具有教育性看 

作教学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乌申斯基把教学看作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方艰苦 

而复杂的智力劳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掌握知识与技能。教师的“最主要的职责是养成学生智力劳动的习 

惯”,“这个职责比传授学科本身更加重要”。 

     教学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过程。乌申斯基指出,学习是劳动,而且 

是艰苦的劳动。他反对流行的自由、自发式教学,反对把学习变成娱乐 

和混时间,认为那样“头脑、心灵、德性会堕落下去”,并且认为指望 

一切学科都使儿童感兴趣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自 

己去摸索,而是在各个步骤中都以教师的语言及教师的其他方式的指导 


… Page 50…

    为重要条件,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的积极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学习的紧 

    密结合。 

         他还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既“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过 

    于轻松”;教师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进行“辅导性的教学”, 

    即“不是教,而是帮助学”。他还提出:“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一定要 

    这样地进行,要使留给学生的劳动量正是他的青春活力所能胜任的。”① 

         乌申斯基的教学理论是以心理学为主要基础的。他以唯物主义的认 

    识论为基础,批判地吸收了各种心理学派别的思想,建立起他自己的心 

    理学理论,阐述了教学中的主要心理现象,如注意、记忆、思维、意志、 

    情感等。 

         关于教学原则,乌申斯基提出了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 

    连贯性原则和巩固性原则。他认为,教学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各教学原 

    则应是有机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共同影响教学的成败。 

         乌申斯基还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度及校长在教学中的作用等问题。他 

    称校长为“主要教育者”,要求校长直接关心课堂教学,首先是亲自任 

    课。他要求校长和优秀教师出席重要考试,公正、客观、全面地评价学 

    生的知识水平。他还认为,校长在建立学校教学工作的物质基础方面有 

    不可推卸的责任。 

         乌申斯基不但在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很有成就,而且对俄国初等教育 

    发展中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做出了贡献。他编写了《祖国语言》(共分 

    三册)和《儿童世界》两部教科书;对培养教师的工作非常重视,对教 

    师提出很高的要求。他编写的教科书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广为流传,教 

    育了几代俄国儿童。 

         乌申斯基一生呕心沥血为教育,逝世时年仅47岁。他的教育思想达 

    到了俄国古典教育学的顶峰。人们誉他为“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 

     “真正的人民教育家”、“俄国教师的教师”。他在俄国教育界的地位 

    如同普希金在文学界和罗蒙诺索夫在科学界的地位。乌申斯基的教育理 

    论对前苏联及东欧各国教育理论的发展也具有相当的影响。 



                        4。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教育观 



         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教育思想是俄国19世纪中叶教育运动中最激进的 

    一派。它建立在更彻底的唯物主义基础上,对沙皇专制主义的斗争也更 

    为坚决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者最初 (40年代)的主要代表是平民知识 

    分子别林斯基(1811—1848年)和赫尔岑(1812—1870年)。60年代的 

    代表有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1889年)和杜布罗留波夫 (1836—1861 

    年)。车尔尼雪夫斯基集中和发展了别林斯基和赫尔岑等人的先进思想, 

    成为革命民主主义者最杰出的代表。 

         革命民主主义者反映了俄国广大农民的利益和愿望,希望把广泛的 

    农民起义发展成革命,推翻沙皇统治,通过农民村社过渡到社会主义。 

    这在当时的俄国是最激进的革命思潮。革命民主主义者也非常关心并积 

    极投入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公共教育运动,他们明确提出要彻底废除 



①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476 页。 


… Page 51…

农奴制教育制度、建立新的教育制度、教育培养新人。新人应具备的条 

件是:在智力上要以多方面的知识武装头脑,具有良好的思考力、理解 

力和判断力;在道德品质方面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关心 

人类的未来,为崇高的目标而斗争;身体方面要健康,并能自然和谐地 

发展。总之,这种新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 



     (1)别林斯基和赫尔岑 

     别林斯基担任过私人教师,担任学校教师的时间只有一年左右。他 

的教育观点主要反映在他当时发表的130多篇文学评论文章以及对各种 

教科书的批评文章中。赫尔岑则主要是个文学家和革命家。他们在反对 

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也把斗争矛头对准了沙皇政府的教育政策。他 

们指控沙皇政府的教育是“迫害灵魂”,揭露当局和教会对进步师生的 

镇压,要求尊重儿童的自然个性,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鼓励青年积极 

投身革命斗争。别林斯基指出;“完善而健全的人是把祖国的命运沉重 

地放在心上的。”他们要求不分男女,人人都应受到教育。别林斯基强 

调教育中的俄罗斯人民性原则,主张从小对儿童进行俄罗斯文学和历史 

方面的教育。 

     别林斯基和赫尔岑主张实施广泛的人的教育,尤其重视德育和智 

育,主张大力进行俄国文学、自然科学和实科教育,反对当时贵族家庭 

中对孩子放任自流的作法,也反对来自欧洲的“自由教育”思想。 



     (2)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 

     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继承和发展了别林斯基和赫尔岑的 

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教育观,提出了造就社会新人和优秀公民的教育理 

想,主张对男女儿童进行广泛的普通教育,尤其强调学习俄文、俄国文 

学和自然科学,要求尊重儿童和彻底取消体罚,并对教学方法、教师职 

责和任务提出了具体见解。他们特别明确提出,真正的教育必须建立在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具备一定物质财富的基础上。车尔尼雪夫斯基指 

出:“政治权力、物质财富以及教育,这三者难以分割地结合在一起。 

贫困中不能发展自身的智力;智力不发展则不能以自身的作用行使权 

力;不能行使政治权力就不能解决压迫、贫困、无教育状况。” 

     革命民主主义者把教育问题与当时的革命斗争相联系,揭示了政 

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之间的依存关系,其教育见解大大超出了当时俄国 

资产阶级自由派和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眼界,并与一切改良主义或教育万 

能的主张划清了界限。 


… Page 52…

                五、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约翰·亨利希·裴斯泰洛齐(1746—1827年),瑞士大教育家。他 

在艰难坎坷的一生中,从事过牧师、法律及农业多种行当,终对教育事 

业忠心耿耿,坚持长期的教育实验和理论探索,奠定了现代初等教育的 

基础,为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主要教育著 

作有: 《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年)、《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 

孩子们》 (1801年)、《与友人论施坦斯经验的信》(1807年)、《论 

早期教育书简》(1816—1819年)和《天鹅之歌》(1826年)等。 



                         1。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 



     裴斯泰洛齐1746年1月出生于瑞士苏黎世。其父是个医生,在他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