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技能。教育能为社会各类生产部门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马克思还指 

     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 

                                                                         ② 

     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很显然,人的 

     劳动能力水平是与他受的教育程度分不开的。 

          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使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教育就是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教育又能把科学知识传授给青年 

     一代。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革命胜利后,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各种专家, 

     以便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他指出:“过去的资产阶级革命向 

     大学要求的仅仅是律师,作为培养他们的政治活动家的最好的原料;而 

     工人阶级的解放,除此之外还需要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及其 

     他专门人才,因为问题在于不仅要掌管政治机器,而且要掌管全部社会 

     生产,而在这里需要的决不是响亮的词句,而是丰富的知识。” 



                          2。论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① 



②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年版,第37、48 页。 



①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第190、195 页。 


… Page 72…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的素质、环境、教育三种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阐明了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中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只是人的能力与才 

     能的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的才能、个性的不同,是由于各个人所处的社 

     会环境、社会分工、不同的劳动形式和教育条件造成的。马克思主义指 

     出,每一个人,生来就处于以前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和建立起来的生产关 

     系之中,他还处于一个国家和民族长久形成起来的文化传统之中。也就 

     是说,个人生来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对一个人之成其 

     为现存的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正如前所述,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 

     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马克思批判了施蒂纳的“遗传决定论”。施蒂纳宣扬,一部分人成 

     为音乐家,另一部分人成为诗人,再一部分人是教书匠,这完全是由不 

     受人控制的“类”即遗传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以这种观点解释人类 

     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是为剥削阶级压迫劳动人民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掩 

     盖资产阶级剥削的实质。马克思认为,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区别的,但差 

     别很小。他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 

     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他很赞赏亚当·斯密, 

     说亚当·斯密已经清楚地看到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 

     我们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 

     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这样就提出了环境、教育和人的关系问题。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思 

     想家爱尔维修提出了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把人看作纯然爱动的客 

     体。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完全承袭了这一理论,认为人的不良性格是不 

     良的社会环境和不良的教育的结果,只要改变了不合理的环境和教育, 

     就可以改变人的性格。马克思首先高度评价了这一理论的积极意义。因 

     为这一理论否定了“天赋观念”以及宗教强加给人们的“原罪”说,这 

     就在精神方面给人以极大的解放。但是,这一理论把人看作完全消极被 

     动的客体,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的作用。这种学说人为地把社会分成两 

     部分,一部分是些高出于社会之上的“天才人物”,由他们来施行教育, 

     而另一部分人则是被动地受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人在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 

     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造自身。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 

                              ①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强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 

                                                        ② 

     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里,他揭示了人受环境 

     的影响与人改造客观环境的辩证关系。他进一步指出:“只有改变了环 

     境,人们才不会是 ‘旧人’,因此他们一有机会就坚决去改变这种环境。 

     在革命活动中,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③ 

          马克思主义承认环境和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中的巨大作用。马克思 

     恩格斯说过:“和其他任何一个艺术家一样,拉斐尔(1483—1520年, 

     意大利著名画家)也受到他以前的艺术所达到的艺术成就、社会组织、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第43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7 页。 



③ 


… Page 73…

                                                                                    ④ 

     当地的分工以及与当地有交往的世界各国的分工等条件的制约。”显 

     然,拉斐尔的才能的发展与他所接受的良好教育以及当时科学与艺术的 

     成就是分不开的。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一般认为“环境和教育”中的教育是 

     广义的,狭义的教育则指学校教育或正式教育。学校教育或正式教育的 

     作用在于系统地提供机会和条件,促成儿童和青少年正常地适时地发展 

     和成才。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成为培养和教育人并提高整个民 

     族素质的手段。学校教育或正式教育的作用是其他社会机构所不能替代 

     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从自然所得到的不是现成的才能或某些 

     智慧、意志和性格的特性,而仅仅是一种素质,这种素质提供了发展这 

     些能力的前提。依靠社会条件和教育,“在谋求自身解放的个人身上至 

                                                                             ① 

     今只作为天资而存在的那种能力,现在被肯定为真正的力量” 。马克思 

     恩格斯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良好的条件可以促进各种禀赋的发展。他们 

     也预见到社会主义社会环境对人的良好影响,认为在新社会里有计划地 

     组织起来的教育体系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人的新的性格的决定因 

     素。 



                                      3。论人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 

                                               ② 

     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以往人们谈论 

     人性时,总是把人孤立于历史进程之外,抽象地直观地看待人性。甚至 

     象费尔巴哈这样的唯物主义者也不能跳出这个框框。他把性爱、友谊、 

     舍己为人等加以神化,并看作是人类的共性,即人性。马克思肯定了费 

     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的唯物主义思想,同时否定他把人 

     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纯粹自 

     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的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并不否认人具有区别于动物的人的共同性,但他们强 

     调这种共同性不是人的“类”所决定的,而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人的本 

     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在于劳动和人的自觉性,而不是费尔巴哈所说的以 

     爱为中心的知识、情感、意志的三位一体。 

          恩格斯详尽而令人信服地论证过劳动在人的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 

     用。人类的本质首先表现为人的劳动。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区别于 

     猿群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是劳动。”① 

          随着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深化,人的活动就成为一种自觉的、 

     有意识的活动。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 

     即人能依据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并且能认识和改 

     造自己。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第234、459 页。 



①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第347、5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513 页。 


… Page 74…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那么,在阶级社会中,人性就主要表现为阶级性,即人的阶 

    级性是人的社会性的具体表现。马克思谈人的本质时主要是谈人的思想 

     的社会本质,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社会历史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