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议和主张,充分表现了一位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感和远见卓识。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往日本。在国外,他的思想没有多大变 

    化,仍坚持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后来反对辛亥革命。1927年病故于青岛。 

         ②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梁启超 (1873—1929年),广东新会人,出 

    身于封建知识分子家庭,青年时期开始接受西学影响,18岁时(1891年) 

    师从康有为,就学于万木草堂,深得康师赏识,并深受当时变法维新思 

    想的影响。  1898年,他积极参加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受命起 

    草《京师大学堂章程》,极力倡导教育改革。其主要教育著作有《变法 

    通义》、《湖南时务学堂学约》、《论教育当定宗旨》等,多收录于《饮 

    冰室文集》。 

         梁启超非常重视教育的“开民智”作用。他认为变法的根本在“开 

    民智”、“育人才”,因为变法的基本要求是“兴民权”。他从“智” 

    能生“权”的观点出发,特别强调“开智”的作用,“今日中国之大患, 

    苦于人才之不足”。因此,他把兴学校、开民智看作救亡图存的头等大 

    事。在“开民智”的问题上,他主张既要“开民智”,又要“开绅智” 

    和“开官智”,这样,才能使各阶层人士“都能广其见识,破其愚谬”, 

    才能顺利行新法,开风气。他提出不仅要设一般学堂,还要设官吏学堂, 

    努力造就一大批“成就远大、各有专长、各有根底”的精干分子和“识 

    才兼备”的官吏。他还提出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人人要终身受教育,“贵 

    至君主,贱至皮匠莫不皆然”。 

         梁启超认为教育的宗旨是培养“新民”。他的“新民”标准是:具 



① 梁启超: 《南海康先生传》。 


… Page 100…

有爱国心、公共心、独立性、自治力等。教育的任务,是通过学校教育 

 “养成一种特色的国民”。这种国民能“自克自修”,“翦劣下之根性”, 

养成“完粹之品格”。培养出这样的“新民”,再由他们去改良社会, 

国家就能走向独立富强之路。他认为传统教育培养的人只重私德,缺乏 

公德观念,不具备作为国民的资格。他认为,在“今日列国并立,弱肉 

强食,优胜劣败之时代”,如不确立正确的教育宗旨和育才目标,中国 

在世界上是“绝无立足之地”的。针对中国的落后状况,梁启超积极主 

张变科举、兴学校。他提出了改革科举的具体方案。对于师范教育的作 

用,他给予了极大重视,认为师范教育是“群学之基”,力倡建立师范 

学堂,发展师范教育。梁启超坚持“男女平权”的观点,积极提倡兴办 

女学,并计划在上海设一女子学堂。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反映了他的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表 

现了他发展教育的深谋远虑和远见卓识。他的主张,对当时的中国社会 

起到了改变社会风气的作用。当然,他的理论也有不少自相矛盾之处, 

其思想还限于唯心主义的社会改良范畴。 

     ③严复的教育思想。严复 (1853—1921年),福建侯官人,近代中 

国早期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清代末期教育家。他早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赴英国海军学校 

留学,1879年回国。严复一生传播西学、培养维新人才、热心从教;历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北京大学校长。他还与人 

合办过天津俄文馆、北京通艺学堂、上海复旦公学等。他在长期的教育 

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他的悲剧是后来参加“筹安会”,拥护 

袁世凯称帝,从新派行列退到了旧学营垒。 

     严复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当时中国的“大患”在于“愚”、“贫”、 

 “弱”;中国最迫切的任务是“愈愚”、“疗贫”、“起弱”;“三者 

之中,尤以愈愚为最急”。他认为,从讲求西学入手,通过教育途径, 

就能达到“愈愚”、“疗贫”和“起弱”的目的,实现救亡图存之愿望。 

他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变法主张。“新民德” 

就是要培养人民守信、奉公、爱国的品质。他重视教育的“开民智”作 

用,在当时有利于民权思想的宣传。但他的“教育救国”主张,在当时 

就受到批评,认为不切中国实际,孙中山先生在伦敦和他进行过辩论。 

     严复批判旧学,宣传西学。他对旧教育进行了尖锐批判,锋芒所向 

直指八股取士、传统汉学、宋学及词章之学。他认为这些旧学虽有些学 

问,但这种“学问”多是烦琐的、形式主义的,因而是“无实”和“无 

用”的。他宣传西学,主要是通过他的译著进行的。他翻译了赫胥黎的 

 《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穆勒的《名 

学》、亚当·斯密的《原富》等著作。这些书直接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的社会政治学说、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了西方国家的治学 

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 

     严复制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教育制度蓝图。他提出,儿童在十六七 

岁以前受初等教育,入蒙学堂与小学堂。小学堂的教学目的是“粗通经 

义史事”,能写“条达妥适之文”;功课以旧学为主,也学习西学读物。 

16—20岁的青少年接受中等教育,课程以西学为重点,西学科一律以洋 

文授课。高等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西学。高等学堂和专门学堂聘用洋教 


… Page 101…

习,不用中国教习,班型大、学生多时可聘中国人为助教。 

     严复的教育思想对改变人们的教育意识,使中国教育从封建传统的 

禁锢中解放出来,走向世界,走向实际,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他自 

己也没有坚持到底。 

     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的教育家们扎扎实实地进行了批判旧 

学、宣传西学和提倡新学的改革文化教育制度的活动。他们废八股,变 

科举,广兴学堂;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局,编译外国教科书和各种书籍; 

还鼓励自由设立报馆;各学堂选派聪颖子弟出国留学等,大大推动了人 

民思想的进一步解放。特别是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的崭新思想和 

办学实践,影响了一代进步青年。他们倾慕西学,追求实学,放眼看世 

界,使文化教育界出现了活跃的局面。 



     (3)京师大学堂的建立与近代中国大学的诞生 

     京师大学堂的创建是“百日维新”期间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师大学堂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清朝末年最为著名的新式大学。 

关于京师大学堂的设置,早在“百日维新”之前就有创议。最早提出兴 

办京师大学堂的文献见于1896年李端棻的《请推广学校折》。1898年“百 

日维新”期间,由梁启超参考日本和西方学制,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 

程》,稍后总理衙门接到光绪帝的“上谕”,准设京师大学堂,并派吏 

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管学大臣,管理大学事务。 

     京师大学堂的创建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行政组织的萌芽和有别于封 

建旧教育体制下学校管理模式的出现。根据当时大臣的奏议和 《京师大 

学堂章程》的规定,京师大学堂的地位“为各省之表率”,“各省学堂 

皆当归大学堂统辖”。管学大臣的职责非以管理大学堂事务为限,实际 

上是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长官。以后改管学大臣为学务大臣,另设大学 

堂总监督。学务大臣统辖京外各学,总监督专管大学堂事务。后来,张 

之洞、张百熙等又奏请设立学部,京师大学堂又隶属于学部名下。到民 

国初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近代中国大学的诞生,始于1895年盛宣怀报经清政府批准后在天津 

办的天津中西学学堂。盛宣怀在奏章中说:“此外国所谓大学也”。这 

所学堂于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即现在天津大学的前身。 

     戊戌政变后,清政府迫于形势不得不进行教育改革,并逐渐形成了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其标志是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正式颁布了 

张之洞、张百熙和荣庆共同拟定的 《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 

个章程把高等教育分为三级,即高等学堂、大学堂和通儒院。这是我国 

近代最早由中央政府确定的高等教育制度。 


… Page 102…

                          九、日本和印度教育 



                               1。日本教育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19世纪60—70年代的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明治维新以前,神道思想和儒家思 

想在日本教育领域中占着主导地位。教育机构有幕府直辖学校、藩学和 

 “民众”教育所等。比较有名的幕府直辖学校有昌平坂学问所、和学讲 

习所、开成所和医学所。昌平坂学问所是日本的儒学研究中心;和学讲 

习所讲授日本国学;开成所传授西方学术和语言;医学所教授西洋医学。 

藩学设在大名的领地,教育各藩的武士。“民众”教育所有乡学和寺子 

屋等,是为大藩的支族及家臣子弟或庶民开设的学校。明治维新以前的 

日本教育等级森严,学校数量也少,设备简陋,教学内容也很单调贫乏, 

不能适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