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时,加强自然科学教学成为一种强 

大的潮流冲击着古典主义教育。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新大学运动”开始兴起。高等教育的改革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在教学的内容方面,主要是反对古典主义,增加自然科学知识, 

面向生产。1838年,皇家学院决定设置土木工艺学和机械工艺学课程; 

1844年又设立科学综合部。在教学改革中,科学技术成果被迅速引入大 

学的课堂。 

     ②对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进行了改革。1852年皇家委员会对两校进 

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对两校极为不满。国会于1854年通过《牛津大学法 

案》,1856年通过《剑桥大学法案》,着手对两校进行整顿。整顿后积 

弊逐渐清除,有了较大发展。如学生通过竞争考试取得奖学金;不再限 

于国教徒才能入学;贫寒优秀生有了入学机会;实业界慷慨解囊,学校 

资金增加;教授参加大学管理,学校的官僚习气减轻;学生面向的职业 

领域拓宽,更符合社会需要。改革后,两校的规模扩大,学生增加了 4 

倍,教授增加了3倍。 

     ③创办了理工大学。为了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使本国产品具有国 

际竞争力,使科学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英国开始发展理工大学。 

如曼彻斯特欧文学院、纽卡什尔理学院、约克郡理学院等。这些大学都 


… Page 19…

    把自然科学列入教学计划,特别重视数学、物理学、机械学和天文学。 

    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确立了学术自由的原则,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充 

    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和能力。 

         在19世纪英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兴起了所谓“新大学运动”。 

    1826年,首先在伦敦建立了具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精神的“伦敦新学 

    院”,开设语文、数学、植物学、伦理道德科学、英国法、历史、经济 

    等科目,尤其重视医学。1829年在伦敦建立“国王学院”,除开设古典 

    语文、宗教和道德课程外,也开设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商业、现代 

    外语等。1836年经王室批准,上述两学院合并为伦敦大学,1878年开始 

    招收女生。 

         新大学运动推动了地方大学的诞生与发展。19世纪下半期,在一些 

    工业繁荣、文化发达的城市成立了新大学学院,例如,曼彻斯特、南安 

    普敦、纽卡斯尔、里兹、布里斯托尔、谢菲尔德、伯明翰、诺丁汉、利 

    物浦、雷丁和埃克塞特等城市。这些新大学一般都是私立大学,不问教 

    派、不论男女均可入学。在教学内容方面,都很重视科学、数学和商业。 



          (6)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赫伯特·斯宾塞 (1820—1903年)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 

    和教育思想家,他生于英格兰德比郡的一个农村。父亲、祖父和叔父都 

    是教师。他7岁入本村小学,10岁到叔父办的中学学习,13岁时因健康 

    原因辍学,从此结束了他的“正规教育”,他的学识主要靠自学所得。 

    17岁时他曾作过3个月的小学教师,从而产生了对教育的兴趣。从1842 

    年起,他开始为英国一些杂志撰稿,并开始深入研究哲学、生物学、心 

    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他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 

    研究教育问题,因此他的教育论著有很强的理论性。他发表了《智育》、 

      《德育》、《体育》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等教育论文。 

         斯宾塞能适应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资产阶级的要求,倡导、 

    论证了学校的科学教育,推动了实科教育的发展。19世纪中期,英国的 

    学校教育严重脱离工农业生产、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急需改革。 

    斯宾塞《教育论》一书的出版,从理论上阐明了教育改革的合理性和必 

    要性。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论证了改革旧教育的必要性。斯宾塞在 《智育》一文中指出,各 

    个时代的教育制度应随同它们共存的各个时代的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 

    化,“旧教育的一套,从它的迷信的教条、严酷的纪律、繁琐的禁令、 

    虚伪的禁欲主义以及对人为措施的信仰各方面,都同当时的社会制度接 

    近;同样地,我们现代的培养方法在与上述相反的措施中,就同我们比 

                                      ① 

    较开明的宗教政治制度相适应” 。他还敏感地看到,在生产过程迅速科 

    学化、自然科学为现代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历史条件下,英国的公学和 

    文法学校已失去其现实价值。他大声疾呼要使教育从古典主义的束缚中 

    解放出来,要使科学进入学校课程之中,科学教育应成为新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要广泛建立实科中学。 

         ②创立了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斯宾塞教育思 



① 斯宾塞:《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年,第46 页。 


… Page 20…

想的中心内容,他也以课程论专家在教育史上著称。斯宾塞推崇科学知 

识的价值,并预言未来“最有价值和最美的科学,就要统治一切”。他 

认为知识的价值是由社会需要和教育目的决定的。他批评当时英国古典 

中学课程的非实用性、装饰性知识被放在第一位,与生产直接有关的知 

识却被忽略了。 

     课程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斯 

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他针对当时社会需要, 

提出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科学,为生活做准备的知识价值最高。在斯宾 

塞看来,学习科学是所有人生活动的最好准备,对调节人们的行为具有 

无法估量的最大价值,是比其他一切都重要的学习。科学应当立即进入 

学校的课程,居于“统治一切”的主导地位。斯宾塞的观点得到教育科 

学家赫胥黎和法拉第的赞同和支持。 

     斯宾塞构建了一个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他认为, 生理 

学、卫生学是直接为保全人自身服务的,应该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 

置;逻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科 

学(主要指关于金融和商业贸易的知识)都是与生产和贸易相关、为间 

接保存人自身服务的,也具有很大价值,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受到重视; 

此外,他认为,为了抚养和教育后代,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理卫生知识和 

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为了履行公民职责,必须学习历史。为了能在未 

来生活中“完满地”度过闲暇时间,文学和艺术知识也是必要的。 

     斯宾塞清楚地看到当时英国中学和大学课程轻重颠倒、忽视科学学 

科的弊端。对于传统的古典人文主义的教学内容来说,斯宾塞的课程体 

系是一个革命。 

     ③教学方法应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斯宾塞认为古典的、死记硬 

背的传统教学方法是违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他尖锐地指出:“正确 

的知识不讲,而把错误的知识,用错误的办法,按照错误的次序灌输给 

学生。”他充分探讨了教育原则和方法问题,归纳起来,他的看法是: 

要重视儿童心智发展规律,提倡教学要适应儿童的认识能力;强调培养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自我教育;强调学习兴趣。 

     斯宾塞认为,儿童的心智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儿 

童心智发展的顺序。他提出的具体方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 

从具体到抽象;从实验到推理;重视实物教学等。斯宾塞是一个正视现 

实、思想敏锐的教育理论家。他看到了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和科学的发展 

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看到了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人的生活的密切 

联系,努力把科学内容和方法引入学校教育,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构建的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 

系,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他的《教育论》流传到许多国 

家。他的教育思想在美国和日本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应该指出,斯宾塞 

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不能不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仅就教育思想而 

言,他主张劳动群众只须从事劳动,不必接受高等教育;反对国立教育 

制度;反对普及工人教育,则反映了他的阶级局限性和教育观点的片面。 



                                3。德国教育 


… Page 21…

     在世界近代早期,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德国都远比英、法 

等国家落后,直到18世纪末,德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进入19世 

纪以后,德国的资本主义开始有较大发展,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德国 

进入了所谓“狂飙突进时期”。在文化教育方面出现了改革和发展的趋 

向,德国教育也进入一个繁荣时期。在19世纪上半叶的教育改革中,德 

国处于领先地位。 



     (1)洪堡教育改革 

     威廉·冯·洪堡 (亦译洪堡德,1767—1835年),曾就学于法兰克 

福大学和哥廷根大学,深受新人文主义的影响。他主张对人进行完全的 

人的教育,促使人的个性充分发展。他反对等级学校,主张人人都应受 

教育。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