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学演义 作者:张世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要多得多,但是,市场仍然能够保证牛肉的供应。我们永远不会担心牛会灭种,牛群将永远繁衍下去。而老虎的命运可能就比较惨了点。 

  政府听从了曹操的建议,对中原市辖区的煤炭资源开发权进行了公开拍卖。政府首先标出资源统一开采的条件,包括资源的合理利用、开采要求、安全生产条件、环境保护标准等。参与竞排的企业必须交纳足够的保证金,并符合参与竞拍的资质,才能参与煤炭资源统一开采权的竞标。结果当然是司马懿这样的最有实力的企业最后拍得了资源使用权。这其中自然有曹氏家族背后的支持,否则巨量的资金司马懿就拿不出来。 

  司马懿拿到中原煤炭资源独家开发权以后,当然要按照资源合理开采、环境有效保护等若干标准进行经营,并开始整合各方面的经济力量,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开采,并按照承诺对环境开始统一治理,改善设备,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能源市场并不因为司马懿拿到了地区煤炭统一开采使用权就变得平静了。除了煤炭,还有石油。煤炭和石油虽然都是初级能源,二者之间理论上也存在着替代关系,但是在短期市场上,由于技术是被假定为不变的,二者的替代关系并不明显。因为燃油的机器是不可能烧煤炭的,同样,以煤炭为发电设备的汽轮机也不可能因为煤炭价格的上升改烧汽油或柴油。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技术的发展,石油越来越成为主要能源。石油的开采和冶炼不同于煤炭,这种能源来自地下几千米的深层油田,对于石油的勘探和开采都需要相当高的技术和相当大的资本投入,因此,石油产业形成了比煤炭产业要高得多的技术壁垒和资本壁垒,不是一般的个体和私营经济能够轻易进入的。 

  目前中国的石油能源主要由三家控制。最大的是曹氏集团的北方石油,曹氏占大股,但是目前由司马家族控制经营权,其次是蜀汉集团的南方石油,还有东吴集团的海上石油。三家企业形成的市场是典型的寡头市场。他们曾经在价格上达成了协议:紧盯国际石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稳定国内价格,不打价格战。有这样一个协议基础,司马家族在曹氏家族的配合下,主要忙于煤炭资源开采权的争夺过程。但是石油市场份额的争夺并没有停止。 

  在第十四回里我们已经知道,寡头市场是一个合作博弈的市场。在合作博弈过程中,各方要权衡两种效应。一种是产量效应,由于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在现行价格的水平上,多销售产品就将增加利润。另一种是价格效应,提高生产将增加总销售量,这会降低成品油的价格并减少所销售的其他油品的利润。如果石油生产的产量效应大于价格效应,孙刘各方将增加生产;如果价格效应大于,各方将不增加生产。而事实上虽然参与合作的各方都知道,不增加生产,甚至减产对各方是有利的,但是同时又害怕对方主动增加生产,而使自己吃亏。因此,这是寡头市场上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两个被捕的囚犯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现在有两名合伙作案的囚犯,一个叫刘约翰,一个叫孙彼得。孙彼得原名孙二明,刘约翰原明刘三发,究竟是不是孙刘两家的远房亲戚,我们也不得而知。早几年出国热的时候,两人一商量,就出去了,还分别取了一个外国名字,本来想做国际倒爷,好好发一笔,没想到国际生意也不好做。后来就利用一些关系走私香烟等物品。这次被警察抓住以后分别关在两个不同的囚室里,警察知道他们所犯的走私案,分别都不大,但是怀疑他们还有走私贩毒的嫌疑,于是警察开始对孙刘两人隔离审讯,而且向他们分别提出以下的选择: 

  “现在我们可以关你一年,但是,如果你承认有过贩毒,并且供出你的同伙,就可以免除对你的监禁,你的同伙将被判10年。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承认罪行,我们就不需要你的供词了,你们二人都可能面临5年的监禁。” 

  面对审讯,约翰和彼得两位囚徒会做什么呢?每个囚徒都有两种策略“承认或保持沉默。两人的刑期取决于他们所选择的策略,以及他同伙的策略。首先考虑约翰的决策。他的推理是:我不知道彼得会怎么做,我只关心我自己的刑期,如果彼得保持沉默,我最好的策略是交代,这样我就可以立即出狱;如果他坦白了,我最好的策略还是坦白,因为这样我最多判刑5年,否则就可能判刑10年。看来,无论彼得怎么做,对于约翰来说,选择坦白是最好的策略。 

  按照博弈论的理论,无论另一个参与者彼得采取什么策略,坦白交代都是约翰所遵循的最好策略。反过来,彼得也面临着同样的选择,他的推理与约翰完全相似,无论约翰怎么做,只要他自己坦白了,就可以减少呆在狱中的时间,也就是说,彼得也必须这样考虑问题:坦白对自己来说是最好的策略。下图是他们的选择。 

  最后,约翰和彼得两个人都坦白交代了贩毒的问题,两个人们都要在狱中呆上5年。从他们个人的角度看,这是最糟糕的一种结果。如果两个人都能够保持沉默,他们的状况肯定会比这好得多,每人也就在狱中呆1年的时间。可是,由于追求利己的动机,实际的结果则是既损人,又不利己。难道是因为约翰和彼得之间在被逮捕之前没有订立“打死也不说”的协议吗?可是,事实上即使他们之间有协议,一旦被分别审问,利己的逻辑就会发生作用,并使他们坦白交代。两个囚犯之间的合作是难以维持的,因为从个人的利己动机看合作是不符合经济人理性的,对自己是不利的。 

 
惜环境曹氏让司马 护能源三分归一统(3)
     孙刘两大集团只有在对付曹操的时候,才真正结成了战略联盟,一旦北方市场稳定,他们之间就会上演约翰和彼得的博弈战。孙权一直认为,自己在成品油市场的份额是比较少的,如果严格遵守这种口头协议,那自己始终只能保持低产量和市场的低份额。所以,孙权的策略就是私下增加产量,以使东吴的成品油市场份额有所增加。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东吴海上石油的产量增加以后,首先就引起南方石油的警觉,南方立即也扩大产量,以保持市场份额。本来在国内市场上, 93# 汽油可以维持在 3。5 元一升的价格水平,但是,两家石油公司竞相增加产量,致使油价下跌到 3 元的水平。因此,产量的增加不但没有使得双方的总收益增加,反而因为价格下跌导致利润大幅度下降。 

  可以看出,在寡头垄断市场上,要想维持垄断利润实际上是有一定困难的。垄断是寡头的共同理性,但是每一方又有违背协议的利益激励促使他们竞相扩大生产。正如囚犯的主动坦白交代一样,利己的动机使石油寡头难以维持低产量、高价格和垄断利润的合作结果,有的时候甚至竞相降价到亏损的程度。 

  南方两家石油公司的博弈自然也累及北方公司的利益,但是司马家族正在逐步统合北方的煤炭市场,他们在石油市场的损失基本上可以靠煤炭补回来。等到北方煤炭市场逐步稳定下来以后,司马懿趁着孙刘两家的亏损开始逐步削弱他们的势力。由于南方石油和海上石油都是上市公司,司马家族就纠合北方的势力,在曹氏家族的金融支持下,通过证券市场投资买入南方石油和海上石油的股份。慢慢地,司马家族逐渐成了南方石油和海上石油的第二大股东,这是孙刘两家都意想不到的。既然是第二大股东,当然就要参与董事会,所以司马懿就派司马师和司马昭名正言顺地分别出任南方石油和海上石油的董事。如此以来,实际上就等于了解并掌握了两家公司的战略决策。这无疑为稳定国内成品油市场的油价奠定了产权组织基础。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已经清楚,国内的成品油市场,表面上看是三分,实际上则是一统。司马家族基本上控制了能源的产量和价格。所以您应该注意到,自三月份以来, 93# 汽油无端的就猛涨到 3。5 元以上。很多人不明就里,其实这是垄断的结果。 

  从消费者福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寡头一旦形成垄断,实际上是市场的灾难。垄断无论如何不利于竞争和技术进步。因此,由独家垄断的市场一统局面并不是什么好事情,三分则更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好在我们已经加入了 WTO ,国际惯例和世界市场的规则会促使我们主动打开国门,迎接跨国公司的竞争。开放的市场永远是竞争的和有活力的市场,即使国际能源市场会受到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影响,甚至也会出现惊涛骇浪,但是,比起原来的国内市场封闭和完全垄断来,我们还是应该张开双臂,迎接国际市场的竞争,分享国际分工的好处。有一首歪诗对这一事实做了如下描述,在此抄录为本书做结。 

  谁言曹操是奸雄,也让孙刘息纷争。 

  司马垄断灾难至,竞争市场效率升。 

  环保犹赖法度严,资源尚须产权明。 

  寡头博弈合作难,恰似囚徒陷困境。 

  自古分合天下事,全在利益交换中。 

  国际客商纷纷来,何惧三分归一统。 

  本章知识点: 

  共有资源 生命价值 公地悲剧 寻租 产权 独占权 

  技术壁垒 资金壁垒 合作博弈 产量效应 价格效应 

  公地悲剧 

  罗贯中老先生道出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却不知道分分合合的背后是利益动机和市场机制在起推动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