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学演义 作者:张世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说,既然如此,那我就给你画个市场的草图吧。不过先把话说明了,即使是你把市场运行的线路图完全彻底弄清楚了,也仍然保不住你就能够把握这市场的规律。这就如同人们常说的,“学了经济学保证不了你不加入失业的队伍,但是,可以保证你知道为什么加入了失业的队伍。”正像人们对待货币的态度一样,其实人人都知道,货币只不过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但是,又有多少人仍然对它顶礼膜拜,多少贪官为它倒下了,多少人为它坐牢了,多少人为它丢了性命。货币为什么具有这种神秘的魔法?就因为它是一般的等价物,拥有了它就等于拥有了一切。 

  刘备说道:“先生所言极是。可无论如何,还是应当先把道理吃透。当今中国,最讲的就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吗?窃以为求真是首要的。先把道理吃透了,做起实际事情来才能务实,才不会走弯路,在开拓和创新方面才不会偏离正确方向。” 

  欲知诸葛孔明如何描述市场运行,下回分解。 

  我们发现: 

  社会经济活动实际上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 

  经济活动中,分工会大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而交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 

  本章要点:    生产  交换  分配   消费  分工  交易 

孔明手绘市场图 刘备感知可能线(1)
    什么是“看不见的手”? 

  市场究竟是如何运行的? 

  什么是经济人理性? 

  消费还有可能线? 

  什么是有效需求? 

  请看—— 

  第四回 

  孔明手绘市场图 刘备感知可能线 

  话说孔明唤来书童,取过纸笔,开始为玄德绘制经济运行的市场线路图。他一面画,一面讲解: 

  简单说来,市场经济主要就是通过个人或家庭和企业之间的交易运行的。个人从企业那里购买物品,企业从个人或其他企业那里取得 投入品 ,也就是用于生产的原材料,来生产 产出品 ,也就是企业要出售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交换关系都是在市场中进行的。无论是早期的物物交换,还是后来通过货币中介的交换,买卖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让出了自己所拥有的。 市场 就是一切交换关系的总和。在考虑市场经济时,那些经济学家们关注的是个人与企业之间相互起作用的三大类市场: 

  插图 5 

  孔明在一张大纸的上面部分,画出了一个圆圈,然后在两边由画出了两个方框。指着其中的圆圈说,企业出售产品给家庭的市场统称为 产品市场 。 

  产品市场也叫物品市场或商品市场,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当然许多企业也把物品出售给其他企业,像你在生产制造电脑或电视机时所购进的那些元器件、零部件,几乎都是其他企业出售的物品,很少是个人的物品。在现代社会,个人所能提供的主要是劳动,所以第二类市场是 劳动市场 。企业需要一定量的劳动和机器结合来生产它们的物品,它们就在劳动市场上购买工人的劳动。这时,家庭或个人就成为劳动市场的供应者,企业则成为劳动的需求者。 

  孔明接着又在中间画了一个圆圈,并写上“劳动市场”,于是刘备眼见着上图变成了下图,出现在面前的已经是两类市场。 

  第三大类市场是 资本市场 。企业在资本市场取得资金用于购买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投入品。接着孔明又在这张图的下方画上一个圆圈,写上“资本市场”的字样,然后用箭头一连,说明了资本的流向。使人一眼就能够看出,这里家庭成为资本的供应者,他们往往要把钱通过资本市场借贷给或投资给那些需要资本的企业。 

  上图的虚线部分表示的是货币的流向。如在产品市场上,企业生产出的产品经过市场流向家庭和个人,个人和家庭的货币当然要流向企业。家庭把劳动量通过市场流向企业,企业要以工资的形式使货币流向家庭。家庭把资本通过投资或借贷流向企业,企业要以利润或利息的形式使货币流向家庭。 

  看了诸葛亮绘制的市场草图,刘备从内心暗暗佩服!他记得在大学的时候,老师也讲过什么市场体系,也在黑板上横七竖八地画了几十种市场,看起来比胡标送给座山雕的联络图还复杂,似乎成心不让学生听明白,那样才能显示出他的学问。如今经孔明先生这么一画自是一目了然。 

  孔明亲手绘制的是一张完整的市场循环流向图。社会经济活动可以从任何一个市场的交换关系开始。家庭中的劳动者个人要作为劳动力的提供者在劳动市场上把劳务供应给企业,这样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就通过市场流向企业,同时正如图中虚线所描述的货币流向,货币作为劳动力的价值——工资,从企业流向家庭。家庭有了工资收入,首先要到产品市场上购买食品、衣服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这时,企业就把生产出来的各类产品通过产品市场出售给家庭,相当一部分货币又流向企业。 企业 是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它是由出资人投资才形成的。这个投资过程可以概括为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过程。有了资本就可以组建起企业来,企业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以借贷的形式把家庭的其他余钱“借”到企业来使用,同时还可以通过股票的形式在证券资本市场上扩大融资,如此一来,各类资金就源源不断地从家庭流向企业。同时企业也不会白白使用这些的货币资本。它们必须以投资的红利、借贷的利息以及还款等形式,再反向流回家庭。社会经济现象就这样循环往复,一天也不停顿地运行着。 

  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其中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 经济人理性 原则,以及由经济人理性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这些机制就像一只 看不见的手 ,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经济人理性是指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的经济理性。这种理性表现在作为消费者,他要以最低的价格或付出获取最大的利益,厂商则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譬如一个刘欢的歌迷,明明知道花 100 元就能买一张“欢歌 2004 ”的门票,而他仅仅因为喜欢刘欢就偏要掏 200 元买一张票,就不符合经济人理性原则,因为按照经济人理性原则,他多花的 100 元是冤枉钱。对于个人而言,做出理性选择和决定是为了个人的自身利益。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目标和愿望。鲁子敬拼命工作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庞士元则更喜欢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他宁愿清苦却追求闲暇。我们不能去评价鲁肃和庞统,究竟谁的选择“好”还是“不好”。反正大家都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去选择。厂商之间也是这样,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价格卖得越高越赚钱,你同曹操做电脑生意,价格降了那么多,最后下来不还是利润更多了吗? 

  “可是现在即使是降价,商品也还是卖不动了,要再这样下去,不要等企业垮台,我就得先跳河了!”刘备看来是被经济人理性原则快逼疯了。 

  诸葛亮一听呵呵地笑起来,不紧不慢地评论说:“这正是大胡子马克思说的:商品爱货币,而真爱情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商品转化为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一旦失败,摔碎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生产者。目前蜀汉公司的商品正面临着惊险跳跃的失败,这里的问题其实不在价格,而在供求。从供给方面看,如果进一步降价销售就跌破了成本底线,亏本赚不住吆喝,当然不是理性选择,不符合经济人理性原则。” 

  市场机制就是依据经济人理性原则而运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的决策,生产者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做销售决策。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这时的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生产者和消费者做出各自的决策。 

  对需求者而言,他们不是不需要,而是面临着需求约束,因此行不成有效需求。 

  “那什么又是有效需求呢?”刘备不解。 

孔明手绘市场图 刘备感知可能线(2)
    “有效需求 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个人的欲望始终是无穷的,甚至是满足不了的。限制欲望的重要条件是个人的支付能力。同欲望相比,一个人的货币财富总是有限的。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达官贵人、省长部长在反腐败斗争中落马呢?欲壑难填哪!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地贪污,还不是要满足个人的欲望吗?还不是要对自己和家庭的需求形成更强有力的支付能力吗? 可是普通人就不同了。始终存在着有效需求的约束。” 

  刘备若有所悟,他分明感到目前市场上的消费需求实际上面临着各个家庭的有效需求约束。很多家庭收入有限,除了吃喝穿用,真正能够买得起电脑的仍然非常有限。即使是电视机也是同样的道理,消费者面临着一定的选择,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他们要考虑用多少钱来购买这些产品,消费这些产品。这种无形的 消费可能线 实际上则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刘备是何等聪明之人,他从孔明的讲解中感悟到了市场的功能,立刻意识到,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两条可能线,一条是消费可能线,它是由实际支付能力决定着的有效需求,它所表示的实际上是消费的可能性边界;另一条是生产可能线,它是由资源决定着的实际供给,它所表示的实际上是生产的可能性边界。他立即问道:“那么,依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