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股市基本分析知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得的数字大于流动负债,从而初步了解到该公司的短期清算能力是有保证的。然而,差额分析法有很大的局发性,它无法解释求出的数值大或小至什么程度,也无法说明数值以多大或多小为宜。而许多数值如营运资金和流动资产等,并不是越大越好,所以,不能仅仅满足于差额分析法,要结合其他分析方法,才能达到财务分析的目的。



第四章 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

第七节 财务分析的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以同一期财务报表上的若干重要项目间相关数据,互相比较,用一个数据除以另一个数据求出比率,据以分析和评估公司经营活动,以及公司目前和历史状况的一种方法。它是财务分析最基本的工具。

由于公司的经营活动是错综复杂而又相互联系的。因而比率分析所用的比率种类很多,关键是选择有意义的,互相关系的项目数值来进行比较。同时,进行财务分析的除了股票投资者以外,还有其他债券人、公司管理当局、政府管理当局等,由于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用途不尽相同,因而着眼点也不同。作为股票投资者,主要是掌握和运用以下2种比率来进行财务分析:

1.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比率。主要有资产报酬率、资本报酬率、股价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报酬率、每股帐面价值、每股盈利、价格盈利比率,普通股的利润率、价格收益率、股利分配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毛利等、营业纯利润率、营业比率、税前利润与销售收入比率等等。

2.反映公司偿还能力的比率。可划分为两类:

(1)反映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有流动性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构成比率等等;

(2)反映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有股东权益对负债比率、负债比率、举债经营比率、

产权比率、固定比率、固定资产与长期负债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

(3)反映公司扩展经营能力的比率。主要透过再投资率来反映公司内部扩展经营的能力,通过举债经营比率、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比率来反映其扩展经营的能力。

(4)反映公司经营效率的比率,主要有应收帐款周转率、存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资本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用途最广,但也有局限性,突出表现在:比率分析属于静态分析,对于预测未来并非绝对合理可靠。比率分析所使用的数据为帐面价值,难以反映物价水准的影响。可见,在运用比率分析时,一是要注意将各种比率有机联系起来进行全面分析,不可单独地看某种或各种比率,否则便难以准确地判断公司的整体情况;二是要注意审查公司的性质和实际情况,而不光是着眼于财务报表;三是要注意结合差额分析,这样才能对公司的历史、现状和将来有一个详尽的分析、了解,达到财务分析的目的。



第四章 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

第八节 “配股生命线”问题

根据有关规定,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三年超过10%,上市公司方可配股;而上市公司若连续三年亏损,则将被摘牌。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是上市公司配股的“入围线”,而不亏损则是保持上市公司资格的“生命线”。

纵观‘97年报,我们可以发现,业绩刚好在上述“两线”之上的上市公司可谓众多。据统计,两市净资产收益率在10%— 11%之间的上市公司有213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7。5%;每股收益在0—0。10元的上市公司有74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9%。两类“压线”上市公司共计287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7%。而有趣的是,净资产收益率在小于10%的另一相同宽度区间9%— 10%之间的上市公司只有21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7%,而这21家企业中,又多数为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上市公司,其配股资格线为净资产收益率达到9%,因此也属于刚刚“压线”之列。同样地,每股亏损在0—0。10元之间的上市公司只有5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0。6%,二者合计为26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3%。

更为有趣的是,沪市每股收益在0—0。10元之间的上市公司有46家,每股收益不足0。01元的,也有10家,而每股亏损在0—0。10元之间的上市公司一家也没有,沪市每股亏损最少的上市公司为金泰B股,每股亏损0。115元,可谓是“不亏则已,一亏惊人”。

“两线”上下的上市公司分布相差如此悬殊,绝不会是什么巧合,而是遵循了“落上不落下”的原则。这其中虽然不排除一些公司的业绩刚好“过线”,但是那么多的公司聚集在那么小的一个业绩区间内,则不能不让人怀疑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有人为的因素在起作用,而且已不是个别现象。

有资料显示,上市公司业绩服从于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1。5%左右的正态分布。根据统计学原理,净资产收益率落在11%— 12%区间附近的上市公司最多,而在这个区间两侧呈现相对平均的正态分布,从而在理论上绝对不会出现以上发生的情况,即10%以上一侧公司特别多,10%以下特别少。”微利”与“微亏”的公司的分布也莫不如此。因此上述分布是与统计学原理相悖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存在着明显的利润操纵。这便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好像利润不是创出来的,而是根据“线”的标准倒推出来的。

随手拈来的几家净资产收益率刚刚“压线”的上市公司的年报,可以发现这样一些现象:上市公司与关联公司之间发生较高比例的应收账款;上市公司从关联公司获得了较高比例的投资收益,有一家上市公司从关联公司获得的年投资收益率达到65%;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幅度远远超过销售收入增长幅度。有的上市公司不仅今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比10%刚好高一点,前几年也是比 10%刚好高一点。

试想一下,如没有上述非正常收益,这些刚刚“过线”的上市公司的业绩自然要滑到“线”下去了。

再来看微利公司。这些微利公司许多为主业亏损,其微薄的利润大都是靠营业外收入与投资收益实现的。在’97年度每股收益不足0。01元的17家上市公司中,只有马钢 股份、山川股份、辽源得亨的主业利润率为正值,其余公司主业均亏损。如某微利公司,1997年每股收益为0。004元,净利润196万元,而该公司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就有5个多亿,而且这196万利润还包括了职工“自愿”放弃的部分工资所得5000万元,以及从集团公司调回的以前年度的管理费2584万元等。可见该公司表面“微利”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如此巨大的“潜在亏损”。

分析1996、1997年报可以看出,1996年净资产收益率在10%—11%之间的102家公司已有19家1997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跌到 10%以下;而1996年93家微利公司中,也有20家跌入1997年度亏损行列,不知今年刚刚“压线”的上市公司明年又有多少家会跌落到“线”下。

迫于“进线”要求,部分上市公司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手段虚增账面利润(往往是把尚未实现的销售“虚拟”在应收帐款上),这种现象对投资者来说,实在是令人担忧的。为了认清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存在的这种问题,建议投资者具体的研究一下财务报告中的“应收帐款”。因为应收帐款是公司经营中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一个非常客观的数据。并且从该数据的历年变化和销售收入的比例及应收帐款周转速度,可以看出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行业的竞争状况,那些在激烈的竞争中仍能维持较好收益和较合理应收帐款的公司值得成为中长线投资的重点关注对象。

但愿这些公司能更多地把功夫下在公司经营管理上,争取业绩早日真正“过线”,这样就不必在出年报时为“进线”而煞费苦心了。



第五章 股票买卖操作方法

第一节 顺势投资法

对于那些小额股票投资者而言,谈不上能够操纵股市,要想在变幻不定的股市战场上获得收益,只能跟随股价走势,采用顺势投资法。当整个股市大势向上时,以做多头或买进股票持有为宜;而股市不灵或股价趋势向下时,则以卖出手中持股而拥有现金以待时而动较佳。这种跟着大势走的投资作法,似乎已成为小额投资者公认的“法则”。凡是顺势的投资者,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获利的机率也比较高;反之,如果逆势操作,即使财力极其庞大,也可能会得不偿失。

采用顺势投资法必须确保两个前提;一是涨跌趋势必须明确;二是必须能够及早确认趋势。这就需要投资者根据股市的某些征兆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就多头市场而言,其征兆主要有:

1。不利消息(甚至亏损之类得消息)出现时,股价下跌;

2。有利消息见报时,股价大涨;

3。除息除权股,很快做填息反映;

4。行情上升,成交量趋于活跃;

5。各种股票轮流跳动,形成向上比价得情形;

6。投资者开始重视纯益、股利;开始计算本益比、本利比等等。

当然顺势投资法也并不能确保投资者时时都能赚钱。比如股价走势被确认为涨势,但已到回头边缘,此时若买进,极可能抢到高位,甚至于接到最后一棒,股价立即会产生反转,使投资者蒙受损失。又如,股价走势被断定属于落势时,也常常就是回升的边缘,若在这个时候卖出,很可能卖到最低价,懊悔莫及。



第二节 “拔档子”操作法

所谓“拔档子”是指投资者先卖出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待其价位下降之后,再买入补回的一种以多头降低成本,保存实力的方法。投资者“拔档子”并不是对后市看坏,也不是真正有意获利了结,只是希望趁价位高时,先行卖出,以便自己赚自己一段差价。通常“拔档子”卖出与买回之间相隔不会太久,短则相隔一天即于回补,长则可能达一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