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猎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牧心里也是无可奈何,得亏先提出来了,不然村里人又该说闲话了。

    在乱糟糟的场面之下,时间到了正午十二点,祭奠仪式正式开始。隆重非常,光是周遭那些各种龙凤虎豹的彩旗,就让人感受到了传统仪式带来的庄重感。

    这个时候,市长大人约见的事情,基本上是被忘得差不多了。

    轰轰烈烈的祭奠仪式在一万响鞭炮声中结束的是,已经是下午四点出头。刘华强等四人已经在李牧的祖屋那里等了好几个小时。

    忙完了祭奠仪式之后,李牧搀扶着李广胜回到祖屋那里,村里辈分最高的几个老人也随同一起,村干部跟小弟一样跟在身后。后面还跟了一票黑压压的想找机会跟李牧搭话的族兄弟,被李广胜挥手赶走。

第1197章 新农村

    青瓦白砖的祖屋前面是挺大的院子,以农村人的审美观把草皮铲掉,露出光秃秃的地面,显得干净利索。尽管过去了足足六年的时间,此时看着祖屋,李牧依然会清晰的想起小时候和爷爷一起生活的几年光景,每个寒暑假必定回来和爷爷住。

    村干部搬来凳子围了一圈,五十公分高的板凳,烟撒一圈一群人坐下,简单的寒暄之后,李牧指着刘华强等四人说,“修路的事情他们负责,村里还有哪些基建要搞的,都交给他们。”

    李牧不脱裤子放屁了,简单粗暴。

    村长马上问,“这个钱……”

    第一关心的是钱,村里哪有钱,就算是家家户户凑出来,也不过十几万之数。村里生活困难的占大多数,经济良好的却大多在外,钱是难要的了。

    梁小辉说,“村长,放心,村里一分钱不用掏,我们一条龙服务。”

    “对的,村长,还有什么基建还搞的,都说说。我们过来的时候看到村里用的还是井水,修个水塔搞自来水?”黄锐说。

    李牧指了指黄锐,说,“这个可以。集体供水,方便了村民,又能控制饮水卫生。”

    村长大喜过望,道,“太好了太好了,很多村子都搞了自来水,我们李氏村的一直没个着落,可愁死人了。”

    刘书东说,“村长,你说说,还有什么基建要搞的。”

    村长看向李广胜,犹豫地沉思着。

    刘华强摆了摆手,说,“村长,村场的道路也要修一修,全部硬底化,这样搞起卫生来都方便。整洁新农村嘛。”

    “那可以那可以,这是当然很好的很好的。”村长喜不拢嘴地说,“如果可以,把通往宗祠的路也修一修,逢年过节我们李氏村回来祭祖的人上千上万,路修好了大家都方便了。”

    “没问题的。”刘华强说,“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尽管提。”

    几句话解决了村里最难的几件大事,村长早心花怒放了,他原本以为李牧能捐个几万块就算是非常不错的了,没想到直接叫来几个大老板。刘华强这么一问,他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幸福来得太突然。

    不知道什么时候,慢慢的围过来一些村民,好多都是李牧熟悉的面孔,又是一阵招呼,接着就像是集体大会了,几十号人围着,你一嘴我一嘴的说。刘华强他们可不是比大胡话的,站在他们身后的大胸长腿秘书们赶紧的记下来。刘书东嫌秘书听不懂方言,拿过本子亲自记。

    四人不时的提出建议,这里那里也要搞搞什么的,让村民们忽然的有种虚假的感觉有这么好的老板吗!

    意见越来越多,刘书东记不过来了,手都写酸了,他干脆把本子一撂,扫视着众人说,“乡亲们,我看了一下,大家提的意见都是关于村场道路方面的。我看啊……”

    他看向其他人,说,“咱也不折腾了,干脆直接建个新村场,别墅,两户一栋,咱们搞他一个有示范新农村!”

    其他三人一点意见都没有,撑死了一两个亿,屁大点事,都毫不在意的表示同意,刘华强说,“对头,咱们还在这谈这些干什么,直接建个新村场,地么,李氏村不有得是。”

    这一下,村民们都沸腾起来了,那个激动,七嘴八舌的就展开了讨论。有说某某村出了大老板,然后回村里给乡亲们建别墅,又某某村得到了什么国家扶助建了新房子,然后咱们李氏村也等到了这一天,等等诸如此类。

    好不容易让村民们散去,李广胜几个长辈以及村干部和李牧说了一阵子话,就自行离去了。他们都知道李牧身份特殊,而那几个年轻的老板过来,他们之前显然是有些话不方便大家听的。

    剩下李牧哥几个之后,李牧才问,“什么名目?”

    刘华强四人沉思起来。

    以什么理由给李氏村搞这么大的工程,这可不是小事,这是大事!李牧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尽管李牧这边已经完全脱离了和大陆控股集团的关系,但彼此的关系摆在这里。

    平白无故砸钱显然不行。

    李牧不希望帮助村里全面奔小康吗,太想了。但是他在这样的位置上,是不能在这样的大事上面由着性子来。他上面有支持他的大佬们,下面有一批打着他标签的人。李牧早已经不是一个人。

    “是啊,得想个办法才行。”刘华强说。

    他们也都知道这个事情不但是大事,而且还很麻烦。用一个合适的名目,然后和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双方共同推进实施才行得通。农村的地尽管管控还不是很严,但是这涉及到一个常驻人口数千人村场的事情,对土地面积的需求显然会很大,不是村里乡里能够决定的。

    四人当中一直充当着军师角色刘书东一拍大腿,道,“这个好办。咱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成立一个农业公司,在李氏村搞土地承包,搞现代农业。以这样的方式来和村民们建立关系。再通过农业公司来操作这个事情,最好不过。而且,国家今年来的重心往往三农倾斜,说不定这是个双赢的事情。”

    刘华强四人是做好了往里砸钱的准备的,不管花多少钱都要解决这个事情。现在听刘书东这么说,都隐隐感觉会是一桩不会赔钱的生意。

    不容其他人发表意见,李牧说,“就这么办。”

    他要的只是一个合适的名目,做生意他显然是隔着好几座大山的。

    “回去我就马上落实这个事情。”刘华强说,猛地想起来,“对了,我忘得死死的了,匡秘书长说新来的郑市长想要见见你。”

    李牧扭头去看身后的王国庆,王国庆说,“有这么个事情,但你说地方领导的邀约一概不接。”

    点了点头,李牧思索了一阵子,道,“见一见吧。”

    为了李氏村,他决定见见郑市长。

    看了看时间,李牧说,“行了,你么都回去吧,今晚我要在村里住一晚,老头交代,晚上得串串门。”

    农村里,吃过了晚饭,就开始串门,要么就小卖部门前聚拢一坐,谈新闻联播谈中东危机谈周遭新鲜事谈邻村寡妇门前是非。

    哪怕时间再紧张,今晚和明天一个白天,李牧都得腾出来。今晚李牧得留在村里好好的串串门,白天则要走完几个亲戚。尤其是明天白天走亲戚,简直要奔袭作战。

    李牧爷爷生了九个儿女,就李牧老爹一个儿子。而李牧作为晚辈,必须要亲自登门拜访姑姑们。而这些姑姑们分布在陆南五个区域,可见一个白天的时间有多么的紧张。

    晚上李牧就住在新建的小洋楼里,三层楼,带超大前后院,农村的楼房大多如此,李牧家这个还算是低调的。他们家也就他老爹老妈回来频繁一些,住不了几个晚上,因此家里就只有些简单的家具什么的,显得冷冷清清的。

    李牧在二楼住下,王国庆和宋小江不用他安排,选了靠着门口能够最快速度到达阳台的那个房间住下。

    一个晚上串了好几户人家,都是同为大房后代的族叔族兄,然后在李广胜家和族里几个长辈聊聊天喝了点酒,十点多的时候就返回睡觉。

    晚上十点多,农村里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声音了。

    许是旅途劳累,许是返乡带来的感触颇深,许是触景生情感想起了老爷子心中安定,李牧睡得很香甜,以至于警惕性下降了些许。

    乡村之夜静谧非常,只有那不知名昆虫在田地之间一声半句地叫唤着……

第1198章 抓大肚婆

    镇计生办两辆车在村外就停了下来,桔红带了六七个人,今晚将会对李氏村的大肚子进行突袭抓捕。她已经得到了可靠的消息,李氏村两名出嫁到邻镇的女儿这几天都在娘家住。

    今晚的目标就是那两名怀了第三胎的大肚婆。

    国家已经明文规定并且纠正了过往的超生处理政策,好几年没有出现过计生办的人入村抓人。但在李氏村所在的乡镇,这个做法依然存在。全因负责这个工作的是女副镇长桔红。

    这是个颇多非议的女干部,为了政绩可以使出很多种手段来,乡镇是个落后的农业乡,财政很紧张,为捞点外快,桔红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最后把主意打到了超生罚款上面来。

    沿海乡镇,空有优良的地理位置,却因为历史以及多年前政策的原因成了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乡镇政府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仅靠财政拨款无法养活这么些正式的非正式的人员。于是各种罚款层出不穷。

    自从公安部对户籍问题作出了新的明确的规定之后,以及计生政策的改变,许多地方早已经没有了超生游击队的存在,也早没有了专门抓捕超生妇女的计生工作队。

    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现代人们生活压力大,现实变成了生得起养不起。但尽管如此,在许多像李氏村这样的农村人们观念里头,生得越多越好,丁财两旺,繁殖后代排在第一位。

    包括陆南地区,也已经没有了进村抓大肚婆这种现象。然而,在桔红这里,她可不管她职责范围之外的事情,她分管计生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