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武世界大反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城内交通水陆兼容,汴河畅通无阻。布局而言、打破了封闭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商住开放的街道形式,实行坊市合一,扩大市民阶层,使其人口达到百万之众。

    赵匡胤认识到这无据可守之险,不止一次地产生过迁都的构想,他想先迁到洛阳,再迁到长安。但赵光义并不认同,反驳说:“安天下在德而不在险,秦据关中,苛政虐民,不二世而亡。”这句话当场令赵匡胤为之语塞,事后他对左右说:“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于是,迁都之议被搁置下来。后来为了拱卫京城宋朝不得不着力建设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禁军,集中驻屯在京畿及要冲之地,庞大的军费开支给百姓带来不堪承受的负担。

    这一日,古霄沿着汴河走来,在新城的通津门入了城。

    在交过了城门税之后,古霄便正式入了汴梁城。看着两边无边繁华的街道,无数店家顾客盈门,商铺林立。开封七十二家正店,更是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更有数百名小姑娘坐在主廊,以待酒客招呼。到了夜间,开封和唐时长安一百零八个坊不一样,却是昼夜营业。街头巷尾以及各家茶楼里杂剧、清唱、傀儡、说书、杂技、皮影、相扑、诨话、瓦市之内各种艺术形式开始萌芽。

    好一片繁华的景象,只是谁能够知道,就在数十年之后,这汴梁城的繁华将要被野蛮人彻底的摧毁!看着眼前的一切,古霄心中叹息道。

    说实话,靖康之耻在他看来,比起五胡乱华,也差不了多少了。

    谁能够想象得到,在金兵兵临城下之后,宋徽宗和宋钦宗这对宝贝皇帝,荒唐父子,想着的不是如何打败城外的金兵,而是如何想方设法的和金兵议和。事实上,这也是赵宋王朝自赵匡胤以来就养成的一种畸形心理。

    在这群白痴的眼中,能打仗的将军永远都比外寇更让他们厌恶。很多人都说,赵宋王朝对战战争胜率还要在汉唐之上,但是试问汉唐时期,又有哪个皇帝敢动不动就向外寇不停地送所谓的“岁币”?

    更何况,在汉唐之时,汉人活得从来都是非常有尊严的。哪里像是两宋一样,动不动就向外寇割地赔款?那种胜利,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事实上,古霄一直都认为,赵宋王朝乃是中原大地上余毒最深的一个朝代,甚至还要超越了“我大清”。要知道,在宋朝之前,中原王朝对于文武之道从来都是文武并重,甚至是重武轻文。

    也因此,在那个时期,神州大地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陆沉之事。纵使有五胡乱华,但汉人还是牢牢地守住了南方的半壁江山。

    可是,正是因为赵匡胤兄弟为了保住他们兄弟两个偷来的江山,采取了所谓的以文驭武之策,打压的武将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容身之地。众多武将不害怕自己打败仗只害怕自己打胜仗。

    因为打了败仗那好歹还能花银子保命,可是要是打了胜仗,让朝中的那帮狗屁不通的文官来酬功,多半得下狱!

    终两宋一朝,赵宋王朝从来都不缺少会打仗的将军,北宋有大名鼎鼎的呼家将、杨家将,狄青,种师道,种师中;南宋则有岳家军、韩世忠、孟拱、吕文德等人,这些人哪一个都是名将之才。

    只是,正是因为有以文驭武的政策的存在,使得这些人一身的本事都无法施展,最后落得一个崖山之亡!

    而明朝建立之后,同样是因为以文驭武的政策,使得大明朝最终灭亡于女真之手!

    在古霄看来,这一切的一切,神州大地两次陆沉,归根结底,最大的罪人都是赵宋王朝,都是赵匡胤兄弟。莫说,他现在已经没有兴趣在官场上厮混了,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皇帝已经当腻了,他不介意造反当皇帝!

    心思百转千回,古霄心里虽然对赵宋王朝鄙视练练,但是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随着人流,一并朝着前方最为繁华的地方而去。

    如今的时节已经是初春了,古霄自从那日答应了李沧海要帮她找到金台,与金台的徒弟一较高低之后,又在山谷之中呆了一个月之后,他就启程南下。

    山谷之中四季如春,由于独特的地形,终年都非常的温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气象变化。古霄在离了山谷之后,才发现如今已经是过了年了。他一路南下,一边走,还一边在江湖上搜寻金台的下落。

    只是,在江湖上,他也算是拜访了不少上了年纪的武林人士,却没人知道金台的下落,甚至于连听过这个名字的人都不多。

    因此,在江湖上始终都找不到金台的下落之后,古霄就将自己的希望全都放在了汴梁城中。因为他如果没记错的话,金台的徒弟,后世大名鼎鼎的周侗周如海曾经在汴梁城之中待过很久,也许通过他可以找到金台的下落。

    在汴梁城中闲逛了半晌,感觉到腹中有些饿了,古霄就转身走进一家还算是繁华的酒楼。

    “小二,来一斤白饭,五六个拿手的小菜。”古霄进门之后,就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大声招呼道。

    “是,客官,您稍等。”一个机灵的店小二答应一声,然后就张罗起来。

    此时,正值饭点,古霄进门之后,就看到酒楼之中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客人,而且,还有几个提刀挎剑的人,正在非常粗俗的谈论着江湖上的一些事情。很显然,他们都算得上是江湖中人。

    酒楼客栈这种地方,从来都是消息灵通的场所。

    古霄没等多久,店小二就把他的饭菜给端了上来。

    “小二,等等,我问你一些事。”古霄扔给小二一块碎银子,说道。

    小二接过碎银子,立马热情的说道:“客官,您有什么事情就不妨问,小人一定把知道的都告诉您。”

    古霄一边扒着米饭,一边询问道:“小二,我问你,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叫周侗的人?”

    小二听到周侗的名字,马上热情的说道:“周侗周教头,这个小人当然听说过,他可是大宋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据说就是皇上也听说过他的威名。”

    古霄心中一喜,追问道:“你知不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

    小二道:“这个小人也知道,他就住在……”

    “好,你下去吧!”古霄知道了自己感兴趣的消息之后,就让小二下去了。

    岳飞的义父和师傅,梁山武功第一的卢俊义的授业恩师,我可真想看一看你的本事呀!一缕精光在古霄的眼中一闪而逝,他放在桌子上的青冥剑已经开始嗡嗡作响,好似它也已经迫不及待了!

第九章 初见周侗,枪剑交锋

    深夜,周府。

    古霄孤零零的站在周府的石阶之上,正在等着周侗的返回。

    作为八十万禁军总教头,虽然周侗在那些朝中的高官眼中,只能算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是他多少也是一个官,自然不会缺少一座像样的府邸。因此,在白天打听到周侗府邸的所在之后,古霄就非常干脆的起身来到了这里。

    此刻,周侗还在外面当值,没有回来。

    如今,正值宋哲宗在位,这位北宋历史上小有名气的一代君主,如今还处于大权旁落之时,朝中大权几乎都在他的祖母,被文官吹捧为“女中尧舜”的高太后高滔滔的手中。这位哲宗皇帝空有一腔抱负,却无从施展。

    在正式掌权之后,宋哲宗也是渴望有一番作为的,至少,他比起他弟弟大名鼎鼎的宋徽宗赵佶要强上许多。只是,宋哲宗英年早逝,他的生母朱氏软弱,嫡母向太后又是一个嫉妒成狂的疯女人。

    最后,端王赵佶莫名其妙的登上了皇位,然后数十年之后,就发生了靖康之耻。赵宋王朝的公主、郡主、甚至是皇后、太后全都沦为了金兵的娼妓,一个个都是受尽****,堪称是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

    说实话,古霄如果不是因为对政治已经看得很淡了,他还真的有点兴趣掺上一脚,改写这段屈辱的历史!

    不过,他现在毕竟已经不是曾经的自己了,所以他现在已经没有改变历史的丝毫兴趣了。

    心思乱转,古霄放眼观察着周府的情况。

    不出他的意料,在周侗的府邸之中,院子里整齐的放着两排兵器,十八般兵器几乎全都囊括其中。

    在这院子之中,更是带着一丝非常微弱的血腥气味和杀戮气息。古霄感觉得出来,在这座府邸之中一定是见过血的,想必周侗在自己的府邸之中,没有少施展自己的一身武艺,以这种方式来发泄他自己报国无门的郁闷!

    踏!踏!踏!

    当月色洒在这院子之中时,一阵非常微弱的脚步声终于响起。

    高手!听到这个脚步声,古霄不由得面色一变。从来人的脚步声之中,他可以听得出来,来人的武功不差,至少也是一个先天高手,而且,他的脚步轻盈,每一步都几乎没有丝毫的动静。

    他可以肯定,这个人一定便是自己要找的人!

    咯吱!一声清脆的响声,大门被推开,一个七尺昂藏男儿大踏步的走了进来。

    唰!

    一身甲胄的男人在走进门的第一个瞬间,就看到了正站在院子里的古霄。没有丝毫迟滞,两个男人四目相对,凌厉的目光同时朝着对方望去。蕴含着先天真气的目光在空中碰撞,一个念头同时出现在他们的心头。

    这是一个劲敌!

    古霄目光凝重的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一身甲胄,手中还持着一柄长枪,枪尖乌黑色,身材高大魁梧,面容带着几分坚毅的男人,一字一句的说道:“你就是周侗?”

    来人自然便是这宅子真正的主人,金台的书童,八十万禁军总教头周侗周教头,听到古霄的这句话,周侗淡淡的点了点头,道:“我就是周侗,你是哪位?这里好像是我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