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山传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吴志远又上前将那道士的一身道袍扯了下来,卷了道袍拿着长剑,吴志远就转头回客栈去了,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痛快过。心情轻松,加上昨夜没能睡好,倒在床上一会儿便沉睡过去。

    这一觉睡得极为舒坦,吴志远醒来时,外面已经阳光高照,清爽的光线透过窗户照射进来,晒得吴志远惬意非常。他一翻身下了床,想起今天还要再去董宅,将董倩的尸骨归还,顺便看看昨晚发生的事情有没有给董家带来损失。

    走出客栈之后吴志远刻意观察这街上的行人的反应,因为如果大家看到了那道士被剥了衣服绑在青楼妓院门口,这肯定会是个大新闻,街论巷议的肯定不少,但令吴志远意外的是这街上的所有人都如平时一样,没起任何波澜。

    吴志远混迹在来往的行人中,路过那家青楼时,刻意驻足向青楼门旁的石柱上观望,只见那里空空如也,道士早已不见踪影。而此时正是青楼生意最冷清的时间,所以这个时间这家青楼还未开门。

    吴志远暗自猜想,莫非是那道士在天未亮时就醒了过来?如果真是这样,以他的能力绝对可以自行断开捆住自己的拂尘马尾。想来想去吴志远认为只有这一种可能,否则这县城里早就炸开锅了。

    白日里县城果然热闹,但繁华和落寞也分得十分清楚,吴志远走到先前那老妪所在的位置时,几乎就已经没有行人了。吴志远看了看那块青石,青石表面光滑如镜,显然是那老妪日日坐在那里才磨成这样。但此时那老妪并未坐在那里,吴志远稍顿片刻,背着董倩的尸骨继续向西前行。

    经过一路破败不堪的房屋之后,吴志远来到董宅门前,他仰面一看,顿时大吃一惊!

    只见眼前的董宅跟昨天日落后见到的截然不同,此时的董宅门楣衰破,写有“董宅”二字的门匾也摔落在地,墨漆大门虚掩着,周围蛛网连结,灰尘满布。

    “这……这是怎么回事?”吴志远疑惑的左右观望,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了地方,但在附近仔细看了一遍之后,才确信这就是自己昨天晚上来过的那个董家大宅院。

    “你本应该白天来的。”吴志远脑海中突然回响起昨晚那神秘老妪说过的话,当时自己就觉得她话中有话,不过当时没来得及详问,如今看来,那老妪早知会是这番情形,所以才会在话中暗示。

    难道,这是一座鬼宅?

    如果真是这样,也就不难解释当时那卖糖葫芦的老汉一听到吴志远打听董宅便慌慌张张的离开的原因了。

    但如果是鬼宅,那自己昨天晚上见过的那个中年女子也是鬼?还有那个慌慌张张离去的俊美的年轻男子,也不是人?如果这些假设都成立,那那个被自己捆在青楼门口的道士就不是个夜半三更擅闯民宅意图**的yin道了?也就是说自己误会了好人?

    吴志远突然觉得这件事情好像非常简单,但又极为复杂。究竟真相如何?该找谁才能问明白?吴志远细想之下只有两个人或许会知道,一个是那道士,另一个是那老妪。

    但眼下既然来了,吴志远打算先进董宅探探究竟,看看这白日里的董宅跟晚上时到底有何不同。

    “吱嘎——”吴志远轻轻一推,右扇大门顺势被推开,同时发出一声诡异的声响,门上接着落下许多灰尘,吴志远以手打扇,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走进大院,吴志远看到的摆设布局与晚上所见几乎没有不同,只是此时阳光充足,光线明媚,吴志远反而觉得这宅院里阴寒异常,心里忍不住发毛。

    总体布局相同,但细节处却大相径庭,晚上来时这假山、凉亭、房舍都完好无损,但此时来看却全都破烂不堪,假山倒塌了一片,东侧的凉亭也全部倒塌,厢房门窗破败,窗棂断裂,窗纸稀落,一阵风吹过,发出“呜呜”之声,似怨妇呜咽一般。

    吴志远看着眼前这番破败萧条的景象,联想起昨晚所见,更觉得这件事实在太过诡异。

    他又想起小时候跟着五叔读书认字时,五叔因为他们不认真学习,给他们讲过的鬼故事,说一个人被女鬼迷住,他迷恋于女鬼的美色,想要抛弃自己家中的弱智妻子,便将女鬼带回了家,不料他三岁的儿子看到那女鬼就哇哇大哭,而他的弱智妻子也惊恐的说他带回家的是个鬼。可那男子鬼迷心窍,他眼中看到的那女鬼的样子偏偏就是个美貌少女,于是将妻儿赶出了家门,与女鬼独居,不久之后被村民发现死在家中,全身已成皮包骨,而女鬼已不知去向。

    五叔讲得绘声绘色,当时听故事的一些女孩子都被这个故事吓哭。现在想来,自己昨晚肯定是被鬼迷了,所以才会看到一些虚幻的假象,而真相只有在光天化日里才看得透彻。也许,当时那个道士也看到了真相。

    吴志远思绪漂移,绕过了假山,他看到客厅的门有一扇已经倒在了地上,另一扇敞开着,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便抬步走进了客厅。

    由客厅的布局可以看出这董家确实是大户人家,厅内桌椅分成左右各一排,正中位摆有两把太师椅,居中一个八仙茶几,茶几上放的茶碗倒完好无损,只是上面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吴志远轻拭灰尘,突然发现茶碗旁放着一本厚厚的书,书上同样蒙着一层灰。他伸手将书拿在手里,轻轻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只见书的右上角写着这样几个隶书大字:

    董氏家谱!

第一百三十二章 神秘棺材

    家谱是一个家族用来记载本姓氏族中父系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书,所以家谱中记载的人物,都是本家族中传宗接代的男子,女子的姓名不见于其中,所以当吴志远打开这本董氏家谱,没有看到董倩的名字时,他并没有觉得奇怪,但将谱书翻到有记载的最后一页时,他却吃了不小的一惊。

    只见那最后一页赫然写着“董清秋,董氏三十六世孙,卒于清嘉庆十九年”!

    董清秋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就已经死了?而自己却在栖霞县城四处打听董清秋府宅的位置,原来自己要找的是一个死了一百多年的人!

    吴志远一直以为董清秋是董氏后人,是生活在民国时期的现代人,从没想到他竟然是个已经死了一百多年的人,如此看来,这董清秋极有可能就是董倩的父亲。

    吴志远突然觉得哪里出了点问题,他反复回想前后过程,想起最先是那两个白衣男鬼告诉自己来找董清秋的,那两个白衣男鬼极有可能就是吴氏先祖吴正吴邪两兄弟,这样看来也比较容易解释,吴氏先祖也是百年前归土,他们只知道董倩的父亲的名字也不为过。

    但如今从这本家谱的记载来看,董氏到了董清秋这一代就断后了,也就是说这董宅已经荒废了百余年,既然董家再无后人,有些谜团就很难解释了,比如那中年女子究竟是人是鬼,又是何身份?

    吴志远将董氏家谱塞到衣兜里,同时心里也轻快了许多,最起码董倩的家算是找对了,能不能找到董家的祖坟并不重要,吴志远想将董倩的尸骨埋在董宅的院子里,毕竟这是董倩长大的地方。

    不过在此之前他想先确定那中年女子的身份,于是他走出董宅,向来路回返。

    走到那老妪曾坐过的青石旁,吴志远停住了脚步,此时青石上依旧空无人影,老妪不知去向。吴志远想起那老妪扶着墙壁转进了青石旁的一个胡同,暗想胡同里可能就是她住的地方。

    想到这里,吴志远毫不犹豫的转进了狭窄的胡同中。

    这胡同极为狭窄,只能容两人并肩通过,但却很长,两旁是高约一丈半的高墙,走在胡同里感觉两遍的高墙都要向自己挤压过来,十分压抑。

    吴志远不喜欢这种感觉,加快了脚步,走到胡同尽头时,一个矮小的门楼出现在他的面前,门楼下一扇破破烂烂的栅栏门,栅栏门以柳条和桃枝编织,看上去很不结实。

    向这胡同里回望,吴志远再没发现有其他的门楼,料想这就是那老妪的住所无疑,便毫不犹豫的轻轻拍了几下那栅栏门,同时高声问道:“有人吗?”

    吴志远等了片刻,未见有人应答,便轻轻推开栅栏门走了进去。

    门内是一处小院,院落不大,但打扫得十分干净,看得出主人是个喜好整洁之人。吴志远穿过院落,直接向屋子走去,屋子的门是开着的,他便直接走进了屋里。

    这房屋是矮小的茅草屋,内中空间不大,光线也不是很明朗,吴志远一踏进屋内,眼睛因为明暗的交替有一点点不适应,当他刚适应了屋里的昏暗光线时,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

    只见屋子正中东西向横着一口黑漆棺材,而棺材的两旁各放着一个纸扎的童男童女,那两个纸扎人均涂着红红的脸蛋,眼睛直视着站在门口的吴志远,有一种说不出的诡异。

    纸扎人的规矩吴志远也是略知一二,他见过吴家村的老人去世,也会有纸扎的童男童女在其坟前火花,但纸扎人在扎好之后,送给买主之前,全都是被封住双眼的,现在吴志远看到的两个纸扎童男童女都没有被封眼,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主人,而这个主人无疑就躺在这棺材里。

    “莫非那老妪已经死了?”吴志远的脑海中闪过这样一个念头,难怪自己今天白天没有见到她。但转念一想这事情也有点太过离奇,昨晚还见她好端端的坐在胡同头的青石上,只过了一晚的时间就魂归地府,难道昨晚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吴志远环视屋内,再没发现其他异状。既然老妪已经离世,她这边的线索算是断了,吴志远不愿打搅一个死者的安宁,所以躬身朝那棺材拜了几拜,转身退出了屋子,顺手将屋子的门关了上来,走出远落后,他又将那栅栏门关牢。

    老妪离世,仅剩下的一条线索就是那个道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