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锦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绩牛不牛?

    当然牛!

    作为李靖之后的公认“军中第一人”,李绩无论是在军中的威望、亦或是在陛下面前的宠信,都是响当当的分量。然而李绩生性淡泊,是个低调到不能再低调的人,深明李靖现如今“功高震主”之处境的凶险,平素对于争权夺利这种事情避之有如蛇蝎,对手低下的兵部官员更是采取放养的态度……

    诸位想干啥就干啥,只要别给我惹事儿,我啥都不管。

    如此这般,造就了兵部成为六部之中垫底的存在,兵部官员们平素去往别的衙门办事,也凭空矮了一头……

    现在终于有所不同了!

    若说先前对于房俊的拥戴来自于他以往的名声以及为兵部争取到诸多权力,那么现在则是在拥戴之外更加多了一份尊敬……没见到长安城里最浑不吝的程咬金都跟咱们这位侍郎勾肩搭背?

    这就是地位!

    须知两人可是差了一辈儿呢,而程咬金能够当着如此多人的面力挺房俊并且表现得这般亲热,足见其心中对于房俊的肯定。

    一位深得圣眷、背景深厚、地位超然且又年纪轻轻、能力卓越的兵部侍郎,是足以带领兵部焕发出光彩的一位领导!

    一众兵部官员心中火热,既然混在官场,谁不想手握权力、人前风光?

    唯一可虑的便只有这位驸马爷能否在兵部待得长久,这位好处固然多多,可惹事的能力更是冠绝长安,自从入仕以来衙门换了无数个,虽说尽皆做出一番瞩目的成绩,却没一个能待得长久……

    房俊被程咬金搂着肩膀,自然知道这位的用意,心底下感动。不过以两家的关系,客气话实不必说,便直接问道:“程伯伯现在可否即刻动身?”

    程咬金一脸傲然:“怎地,见到伯伯年岁大了,以为便上不得马、拉不得弓了?笑话!离府之前,某已然命亲兵带着印信前往骊山大营,聚集兵将升帐准备,只要你房侍郎一声令下,右武卫五万大军便可即刻开拔!”

    这话说得是当真捧场,不过却令房俊满头大汗,哭笑不得……

    “程伯伯切莫胡说,不过是救灾而已,哪里用的了五万大军?再说整个右武卫倾巢而出,您程伯伯官高位尊自然无妨,小侄却说不得就被陛下剁了脑袋当球儿踢……”

    开玩笑,整个关中的常备军也不过三十万左右,左右武卫作为最强大的卫府兵力最多,若是右武卫当真倾巢而出,定然关中震动,怕是太极宫里的李二陛下都能提着剑穿好盔甲等着诛杀叛军了……

    程咬金嘿嘿一笑,眨眨眼促狭道:“伯伯这不是给你撑场面么?这屋子里汇聚了各部官员,各个都是一肚子的鬼心思,不将他们震住了,说不得背后给你捅刀子。当官就得霸气一点,无论文官武官都是一个样,别藏着掖着笑容满面,那样没人那你当回事儿,这里是官场,世间最是肮脏龌蹉的所在,这里绝无君子容身之地!你老子其实就是一个异数,温润如玉不争不抢的,但是谁不晓得那才是一只不叫唤的老虎?惹了他,笑眯眯的就给你下个套儿,让你死了都弄不明白怎么回事儿……官场之上就得收起那些伪善,有什么靠山有什么背景都能露出来,让那些心怀鬼胎的家伙掂量掂量,是否能招惹得起,招惹了之后是否能承担那后果!”

    房俊大汗,你这样当着儿子评价人家的老子,真的好么?

    不过同时也颇为惊异,当真看不出来这个一贯傲娇蛮横的老魔王居然有一颗如此细腻的心,将官场生态看得通透,果然是老妖精啊……

    程家能够在唐初波诡云翳的朝堂之中屹立不倒,在诸多政治阵营的缝隙之间游刃有余,说是程咬金无欲则刚也好,随波逐流也罢,仅只是这份洞悉世情的智慧便少有人及。

    当即又寒暄几句,房俊便招呼众人一一安排差事,随后各自投入到忙碌之中,筹集救灾所需的物资以及紧随其后的赈灾救济钱粮。

    房俊则随同程咬金一起离开兵部衙门前往城外右武卫的骊山大营,聚集官军赶赴灾区。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泾阳() 
    乌云漫天,雨骤风急。

    瓢泼也似的大雨将整个长安城尽皆笼罩,关中诸条河流水位暴涨,多处堤坝皆面临溃堤之风险,各地县衙官员组织衙役民夫不停的涌上堤坝抗险。

    水患无情,一旦河流决堤,家园便会成为泽国废墟,以土地为生的百姓们便不得不背井离乡,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

    泾阳县衙内,县令韦义方坐在书斋之中,愁眉不展满腹忧虑,心情晦暗犹如窗外的阴云骤雨。

    自从刚刚快马急报将朝廷的文书送抵衙门,韦义方便心惊胆跳、心神不属。他不仅担忧如此暴雨致使泾河水位暴涨冲溃堤坝,届时他这个县令难辞其咎,更担忧即将到来的“救灾衙门”诸官员,尤其是那个兵部侍郎房俊……

    房俊与韦家的恩恩怨怨,实在是剪不断、理还乱,虽然并未算得上是政治死敌,但韦义方知道对方没有丝毫善待自己的理由。

    大雨倾盆,右武卫大军已然从长安出发,快马既然将文书送达,想必大军亦紧随而至。纠集了户部、工部、尚书省……诸多衙门的几十位官员将会如期而至,这使得韦义方心乱如麻。

    好端端的,怎地就冒出这么一个“应急救灾衙门”来?

    这简直就是要人老命啊!

    万一捂不住盖子被揭开了,那房俊会不会祭出尚方宝剑将自己这个贪官污吏先斩后奏?

    如此想着,即便大雨如注凉风阵阵,韦义方后背还是冒出了一层白毛汗……

    *****

    乌云低垂,天色晦暗,雨幕遮蔽了视线,五千训练有素的右武卫大军沿着渭水溯流而上,至咸阳之后折而向北,顺着泾河之旁的官道直扑泾阳。

    雨势太大,幸而官道之上铺了一层水泥,尽管处处皆是积水却没有多少泥泞,大军前进的速度颇快。

    就在官道的一侧,泾河波涛滚滚水流湍急,水流激荡之间发出一阵阵轰鸣……

    房俊策马与程咬金并行在队伍的最前头,身上的蓑衣也挡不住雨水的浸湿,内里的衣物皆以湿透,被风一吹,一股凉意浸袭全身。

    房俊抹了一把雨水,看到前方影影绰绰有人迎头赶来,大声问道:“还有多远?”

    程咬金手搭凉棚避免雨水淋如眼睛,抬头观望片刻,回道:“不足三里之数,顷刻便道,前方因该便是泾阳县派来的人吧?”

    话音未落,前方斥候策马返回,禀告道:“启禀大将军,泾阳县县丞前来迎接。”

    一行人在他身后走近,其中一人自马背上跃下,小跑两步来到程咬金马前,叉手施礼道:“下官泾阳县县丞窦知礼,见过卢国公,见过房侍郎。”

    程咬金端坐马上,鼻孔了“嗯”了一声,混在风雨里几乎听不见。

    房俊瞅了一眼这位县丞,不知其是不是窦家的子弟,不过也并不在意,径自问道:“河堤险情如何?”

    窦知礼并不为程咬金的轻视而有所不满,闻言即刻答道:“回房侍郎的话,形势并不稳定。一个时辰之前刚有一波洪峰经过,水面已然漫过河堤,所幸全县百姓官员尽皆死守堤坝,险情已然度过。不过大雨未歇,水势未退,堤坝已然多处呈现崩溃之迹象,官员民众虽然竭力抢修,却也不知能否安然坚持。”

    身边的衙役虽然在他头顶撑起伞,但一身官袍早已被雨水浸湿,裙裾上满是污浊的泥水,形容狼狈、神情憔悴。

    灾情如火,房俊也顾不得过问更多细节,沉声道:“陛下心系泾阳百姓,故而指派吾等‘灾难应急指挥衙门’以及右武卫大军前来协助修筑堤坝,稍后更有钱粮等物资运抵,烦请窦县丞安排人手在县城之内择一地点妥善安置。”

    窦知礼顿时大喜。

    先前他见到文书还以为只是朝廷调拨大军前来帮助抗险,现在方知更有一应物资一并前来,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现在泾河堤坝上聚集了城内上千青壮,虽说大家都是为了抗洪救险保卫家园,但是作为县衙也必须安排药物、吃食等等必须物资,总不能让百姓上堤坝抢险还得自己从家里携带饭食吧?

    然而不知何故,县令韦义方却一再拒绝自己打开义仓取用粮食以供给救险人员食用的建议,理由是未有朝廷明令,义仓不宜擅自打开,唯有灾情泛滥不可控制之时,方可取用粮食赈济灾民。

    这令窦知礼既是不解又是愤怒!

    “义仓”自前隋之时启用,延用至今。

    前隋隋开皇三年,长孙平被徵拜为度支尚书。他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隋文帝表彰并采纳其建议。

    在收获时向民户征粮积储,以备荒年放赈。因设在里社,由当地人管理,因而亦名社仓。后又定积储之法,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1石,中户不过7斗,下户不过4斗。

    自是天下州县,始置义仓,每有饥馑,则开仓赈给。

    及至大唐立国,义仓和社仓的概念逐步分离出来,义仓由州县一级政府设置,社仓由社(百姓二十五家为一社)一级来设置。

    与国家设立的以稳定米价为主要职能的常平仓不同,义仓更像是一种民间行为,确保一个地区范围内的百姓当中贫苦者得到适量救济,亦能够使得所有百姓在灾祸之年不至于无米可吃。

    泾阳虽然并不富裕,然则土地丰腴百姓安居,风调雨顺少有天灾,这些年义仓之中很是囤积了不少粮食。眼下泾河水患已然刻不容缓,极有可能下一刻河水便决堤而出,届时莫说处于河岸的泾阳夷为平地,就连不远处的咸阳危若累卵,这个时候不开放义仓,难道要等到大水决堤之后将那些米粮喂鱼不成?

    可官大一级压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