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锦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曲成螺。

    “此等好茶,着实令下官心痒难耐,既然房相割爱,那下官就厚颜收下,却之不恭了……”

    嘴上说着客气话,心里则美得不行。

    他官职极高,可是生平只好名声不喜财帛,对家中亲眷极力约束,不许去做那些枉法敛财之事,故而家中收入只是他的俸禄以及职田产出,要维持那么大一家子的开销,说不上清贫,却绝对并不宽裕,似上等名茶这样的奢侈品,也就偶尔从故旧同窗那边讨来一点,自己是没钱买的。

    况且房玄龄寻常饮用的茶叶,那是市面上有钱就能买得到的么?

    刘洎暗忖那房二郎固然混账,但是这制茶之术的确算得上是独步天下了……

    房玄龄又命人拿来几样精致的茶点,两人安坐,叙着闲话。

    刘洎问道:“话说骊山农庄前两年不都是以铜钱缴纳租赋么?今年为何要开始收取粮食了?”

    骊山农庄的税赋制度,乃是獨立于天下税赋体系之外。

    天下各地所缴纳之赋税,皆是因地制宜,种粮的纳粮,织锦的纳锦,大批琳琅满目的物品成为赋税,挤压在各州府县的库房之中。如此一来,难免颇多折损,而这些折损是地方官府不肯承担的,那就需要百姓在缴税的同时要多提交赋税的一到两成作为损耗。

    这其中可供操作的余地简直就大了去了……

    而骊山农庄只用钱币缴税的方式,则彻底杜绝了“损耗”的摊派,朝中现在已经有了共识,在交通越来越便利、商业越来越兴盛的未来,只收取钱币作为赋税的方式将会完全取代以前的纳税制度。

    房玄龄随口道:“不过是二郎突发奇想,想要酿酒而已。”

    刘洎这才释然。

    眼下谁说东征在即,朝廷厉兵秣马需要大量粮食,可是由于南洋航线的开通,大批南洋稻米涌入大唐,届时只要保证水路畅通,大唐的军粮物资便无需担忧。

    而这世上尚有能够击败大唐皇家水师的力量么?

    绝无可能……

    房玄龄拈了一块糕点咬了一小口,随意道:“未知今年是四道你前来骊山监察租赋缴纳,若是早知道,某也好安排下去,虽然不至于宴请于你被旁人说三道四,可终究也不会发生今日之误会。”

    他是个厚道人,还是觉得今日让刘洎下不来台有点内疚。

    虽然整件事从头至尾都是刘洎咎由自取……

    刘洎是真的有些感动,他被房玄龄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略一沉思,便道:“原本骊山是由别的御史负责监察的,只是下官最近想要欣赏骊山秋色,故此抢了这桩差事,非但惹出这等误会,回头怕是还要惹得同僚不满。”

    房玄龄微微一愣……

    他是何许人也?

    论及官场智慧,那可是朝廷上下最顶尖的那一拨儿,闻弦歌而知雅意,便知道这是有人要在房家这边搞事情,而被刘洎压下去了。

    房玄龄并未在意,示意刘洎饮茶,轻声道:“虽然某问心无愧,却也领受思道这份人情。”

    刘洎忙道:“房相羞煞我了,今日若非房相大度,某这张脸皮实在难保。只是房相固然清正廉洁,但总有人视您为眼中钉,明着扳不倒您,暗中使出一些龌蹉手段也是必然。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房相还是应当小心为上。”

    这句话是他的肺腑之言。

    历史上清官忠臣多得是,可是没好下场的更多,若是以为仰仗着盖世功勋和皇帝宠信便能安枕无忧永远不败,那才是太天真……

    房玄龄想了想,道:“思道可否帮莫一个小忙?”

    刘洎连忙放下茶杯,正色道:“房相但有吩咐,下官万死不辞!”

    房玄龄心中呵呵,坦然道:“思道这说的哪里话?某非是不及人情之人,自然不会让思道为难。既然你说有人想要来骊山监察,那等你回去之后,不妨派遣此人前来,某身正不怕影子斜,不必这般让你出头遮掩。”

    嗯?

    刘洎自然不会傻傻的认为房玄龄当真这么想,但凡能够坐到宰辅之首的位置,就算再是光明磊落,亦不会没有半点政治智慧。自己的话已经说的这么明白,明显就是有人想要想要搞房家,为何还要给那些人这么一个机会呢?

    想了半天,刘洎也没想明白,只好说道:“下官定会按照房相说的办。”

    天才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官要早升,命要活久() 
晚上,房玄龄遣人将房俊招来。

    父子两人坐在书房里,房玄龄将今日与刘洎的谈话说了,然后道:“明日大抵会有监察御史前来,而后定然会向陛下上书,此事你无需过问,不得插手。”

    房俊奇道:“难不成这帮家伙以为一纸弹劾公文就能奈何父亲?”

    放眼朝野,文武群臣尽皆算上,有几个人有房玄龄如今的声势地位?也就是这两年房玄龄年岁渐长有些厌倦了朝中政务,慢慢有淡出中枢只趋势,否则谁敢给他上眼药?

    长孙无忌也不行!

    房玄龄饮着茶水,随意道:“所谓无欲则刚,为父这把年纪早就看淡世情,他们能把我怎么样?目的自然是你。”

    房俊好歹上辈子当过官儿,这辈子也算是在朝堂厮混了几年,对于官场之上勾心斗角自然深有体会,稍稍思索一下,便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

    这是有人见他官运亨通声势太盛,想要打压一下……

    只要纠集几个御史弹劾一下,朝堂之上再有几个大臣表示一下质疑,就等于给房俊平白增添了一处不算污点的污点。平素自然是无所谓的,房俊自己都不甚在乎什么名声,可是在对景的时候,比如陛下想要提拔房俊……那现在的几封奏折就是一个把柄,虽然不会有证据坐实弹劾,但是只要有这个缺口,多以江南士族为首的文官们便可以集体抵制,再加上与房俊嫌隙甚深的关陇集团必然附和,那么就算是皇帝想要提拔房俊也不成。

    皇帝也不可能与大半臣子为敌,毕竟嘉靖那等以一己之力对抗满朝大臣的奇葩到了明朝才会有……

    可房俊还是有些不解:“父亲,儿子这等年纪已然身为兵部左侍郎,有执掌右屯卫一军,怎么说也算的上少年得志前程似锦,有必要还要再进一步成为众矢之的么?”

    弄出一点黑材料恶心他不是不行,但这是有时效限制的。过个十几二十年皇帝若是想要升房俊的官儿,谁还能拿今天的事情说事儿?

    房俊不认为自己眼下还有升官的必要,而且他也不认为皇帝还会升他的官,再升就是兵部尚书了,堂堂九卿之一,他才多少岁?还没到二十呢……

    房玄龄摇摇头,看着儿子,问道:“二郎跟为父说句实话,尔身在官场,胸中可有抱负?”

    天底下的官儿多得是,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升官而做官,一种是为了做事而升官。为了升官而做官,眼中唯有功名利禄,行事可以毫无下限;为了做事而升官,是因为胸中自有抱负,想要一展才华济世匡时。

    可既然想要济世匡时,那必然要有一个相对更高的平台去施展自己的才能,所以说,只要身在官场,无论你做官的目的为何,终究都会向往着升官……

    房俊自然有抱负,重生一世若是只混吃等死当一条咸鱼,未免太过无趣,总要将心中所学施展在这个时代,或许可以试图去改变一些历史的轨迹。

    房俊看着自己的父亲,正色道:“自然是有的。”

    房玄龄呵呵一笑,欣慰道:“官至极品,绝非世俗之人所想象的只会贪图权势一言九鼎,到了那等地位之人,功名利禄红尘俗物几乎都已经不放在心上,眼中有的只是这座锦绣江山,能够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以遂生平之志,方才不负大好男儿身!你今年未几而立,看似年青,升官有的是机会,实则不然。陛下如今春秋鼎盛,再垂拱而治三十年未尝不能,那个时候你多大?已近知天命之年!就算那个时候太子登基,敕封你为宰辅之首,军国大政尽皆由你一言而决,留给你治理这座江山,尽情挥洒胸中抱负的时间又能有多少?二十年?三十年?远远不够!”

    说到此处,看着目瞪口呆的儿子,他身体略微前倾,缓缓说道:“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那是指的顺应时势无为而治,可是如此一来,你坐上二十年、三十年宰辅,哪怕是一百年,又有何意义?不过是史书上一个符号而已。想要用自己的才学去改变这个天下,那就要去动摇天下早已稳固的利益阶层,如若不想将这么一座锦绣河山弄得分崩离析天怒人怨,切切不可心急,要用十年去谋划,再用十年撬动,然后用十年去斗争,最后,用余生去实施……”

    房玄龄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所以,现在你还觉得时间来得及么?”

    房俊佩服得五体投地……

    想要追寻他心中的抱负,那就唯有变法,将封建王朝的制度一项一项的改革,去其糟柏取其精华。

    可历史上变法之人有多少?

    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戊戌六君子……这些人尽皆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名垂青史,可是他们的变法呢?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一条鞭、戊戌变法……无不是兴盛一时,结局却是要么惨遭镇压,要么人死政息。

    之所以有这般下场,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底线而遭到疯狂的反弹,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这句话看似很忠烈、很热血,能让人听得热血澎湃慷慨激昂,房俊也从不认为那些为了理想而甘愿血荐轩辕的先贤们是在用生命邀买名望,但其实这句话也就是说说而已。

    你动了别人的根基,达成了你的理想,却断了别人的生路,又岂能不流血呢?不是流着你的血,就是流着别人的血,可是利益阶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