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锦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此事与己无关,李君羡既不问,更不说……

    高阳公主却是暗自得意。

    直以来,长孙冲都是长辈们口中的好孩子,文采不凡、俊秀英武、聪明睿智、温文尔雅、成熟稳重、可堪大任……几乎所有的赞美,都伴随着长孙冲。

    尤其是自己的父皇,对于自己的这位表哥兼姐夫极其看重,不止次的在教训极为皇兄的时候,将长孙冲作为典型拎出来,让皇兄们好生学习……

    可就是这样位娇子般光彩夺目的人物,却被父皇亲口承认不如房俊!

    公主殿下很有种与有荣焉的得意。

    本宫的夫婿,果然不比谁差……

    李二陛下唏嘘了几句,边吃着石榴,边说道:“别去管这两个家伙了,是烈火真金,亦或是徒有其表,自有时间去磨砺。你且传出消息,来年上元节后,朕要任命礼部尚书、太子左庶子孔颖达为国子祭酒,届时,朕将亲临,观释奠于国学。”

    所谓“观释奠于国学”,既是举行祭祀先圣孔子的释奠大礼,群儒执经宣义,相互难辩论,弘扬儒家经义。

    顿了顿,李二陛下续道:“与此同时,将房俊所编《三字经》行于天下,而且,将其明之活字印刷术,公布于众!”

    “诺!”

    李君羡心中凛,陛下这是要将房俊放在火上烤哇……

第四百零八章 农庄记事() 
农庄不远处的向阳的山坳里,建起了处三进的房舍,以及大片温室大棚。房俊去年便将作物的选种育苗经验总结起来,装订成册,农庄里经验丰富的老农人手份,闲暇时便琢磨这种新式的耕作方法,那些不认字的老农,甚至放下面子钻到学堂里却跟群毛娃娃学习“人之初,性本善”……

    不学不行,去年春季大旱,关中粮食减产半,可农庄的粮食出乎预料的大丰收,非但未减产,反而较之往年增产了到两成,若是放在太平年景,恐怕增产半都有可能!这其中虽然有农庄灌溉水利挥的巨大作用,但是更多的,还是选种育苗这种耕作方法带来的效果。

    经过选种,每株植物都是精挑细选的壮硕种子,长成作物之后自然更加强壮。而育苗则是将已经几寸高的禾苗移栽到田地里,虽然有缓苗的时间,但是植株强壮,较之幼苗对于环境的抵抗力更强,这才是导致粮食大丰收的神奇手段。

    房俊对于这些越时代的耕作经验并未敝帚自珍完全保密,事实上这些事儿也保不住秘密,开春的时候大家都还看房俊的笑话,千百年来的耕作方式都是如此,你小子非得标新立异……可是等到秋收之后,见到房家农庄的粮食并未因为天旱而导致产量降低,不少人便意识到这有可能是因为房俊的那些可笑的方式的缘故,是以下秋之后,不少跟房家亲近的朝臣贵族,便纷纷派遣自家负责农作的管事到房家来“取经”……

    面对这些之前还笑话自家家主“瞎胡闹”的家伙,农庄管事房全那是得意的整天扬着下巴,神气得不行。不是说咱家标新立异吗?不是说咱家哗众取宠吗?不是说咱家异想天开吗?咋地,现在知道咱家二郎的能耐了,都眼红了,上门求教了?

    若不是二郎早有交代,无论何人只要上门求教,那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房全绝对眼皮都不夹下这帮子势利小人。

    教那是肯定得教,这可是为二郎传扬名声的好机会,房全怎会放过?不过态度之上傲慢些,那可是必须的。房全虽然未念过几天书,但是“便宜没好货”的道理还是懂得的,爱搭不理的,更能让这些眼皮子浅的家伙们晓得,若不是两家的关系好,这门手艺咱其实是不愿意教的……

    理所当然的,这门耕作新方式,使得房俊的名声在有限的个小圈子内得到很大的改观。以往那个任性冲动的楞怂货,在大家看来也不是无是处,起码这个耕作方式的变革,就会给各家带来大量的粮食增产,而对于这等新方式并未敝帚自珍反而倾囊相授的行为,更让大家产生好感。

    说到底,只要能给大家带来利益,能让大家占了便宜,你就是好孩子,至于打架斗殴什么的,那完全不叫事儿,谁家的孩子不打架呢?闹腾的孩子,有出息……

    温室大棚建了几十座,几乎将向阳的这片山坡都铺满了,远远望去,明亮的玻璃反射着阳光,光芒闪烁耀目生花,颇为壮观。事实上也的确能闪瞎人眼,李二陛下那更是守财奴,玻璃作坊到了他的手里,使着劲儿的提价,弄得玻璃现在就等于是最高端奢侈品的代名词,哪怕是达官贵人们想要买两件玻璃器皿,都肉疼得很。

    房俊虽然将玻璃作坊全部上交给李二陛下,但实际上还是由他来管理,谁让所有的工匠都是房家的仆人呢?房俊虽然不会冒着惹毛了李二陛下的风险将玻璃偷偷的卖出去,但是多造些用在自家的大棚上,那也不算个事儿。

    如此来,这成千上万块玻璃搭建而成的大棚,现在已然成为骊山的道盛景,每每有商队旅客从骊山脚下路过,远远的便会见到这片光芒闪烁的玻璃,唏嘘赞叹,叹为观止!

    对与房俊“中饱私囊、监守自盗”的行为,李二陛下非但不以为意,甚至极为欢喜。房俊将育苗之术传播出去,各大家族基本都学会了,但是想要育苗,那就得有温室,想盖温室,那就得得买玻璃,如此来,作坊里的平板玻璃供不应求,铜钱流水般哗哗的流进李二陛下的内帑……

    房俊尚未来得及巡视遍他的这些“领地”,便被另件事物勾起兴趣。

    经过房家铁匠铺的大力攻关,四轮马车终于下线……

    四轮马车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其独特的转向装置,只需要将前轮的悬挂改为个大圆盘,便可以将车辕与车身衔接的部分与前轮悬挂结合,使得马匹转向的时候前轮的悬挂也跟随整体转向。

    这种设计难的是构思和创意,工艺上反而没什么难度。

    当然,四轮马车其实也并不是很完美,这种悬挂方式无法做过小角度的转向,无法做度过快的急转向,且对前轮的悬挂和整个传动体系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

    不过房俊也没打算将四轮马车驶上战场,这些问题就完全不是问题。

    说到底,他只是想要将四轮马车弄出来装逼而已,慢点、不够灵活,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高端大气上档次就好了……

    整个马车最难的地方,是车轮的轴承。在秦汉时期,马车的轴承都是木质的,到了南北朝,才渐渐替换为铸铁轴承。然则铸铁的轴承也并不理想,稍微颠簸就极易碎裂,因为没有合适的润滑油,导致抗磨损性能也极差。

    不过炼铁炉那边现在能炼制品质很好的高碳钢,用来做轴承勉强够用。

    弹簧尚在研制阶段,但是用组薄薄的钢片捆绑在起当做减震系统,这完全没难度。

    所以,在房俊刚刚回到长安不久,华夏历史上的第辆四轮马车,新鲜出炉了……

    看着面前两辆按照后世英女王“黄金马车”绘制的图纸而打造出来的马车,房俊有种亮瞎眼的感觉。

    当然,他不可能将整辆马车都弄成金灿灿的颜色,否则李二陛下非得跟他急,那可是代表皇家的颜色;他也不可能弄块苏格兰的镇国神石放在屁股底下坐着;他更不可能弄来牛顿现重力的那棵苹果树的木料……

    即便如此,这两辆马车的设计、建造与装饰,也完美达到房俊的“炫富”之目的。

    金丝楠木的木料制作的车厢、用以锻造神兵宝刃的极品钢材锻造的轮毂、绚烂华丽的蜀锦制作的帘子、晶莹剔透的玻璃镶在车窗上、东洋的银饰、西域的宝石……

    但凡房家有的,几乎都想方设法的装在这两辆马车上。

    种炫爆吊炸天的土豪之气冲天而起!

    不需问,房俊便知道这辆马车的造价绝对堪比座移动的宫殿,要的就是这种霸道不讲理的奢华气质!

    房府的铁匠头子王二小最近是春风得意,不仅主持着房家整个炼铁炉的工作,更亲手打造出这两辆奢华绝代的四轮马车,张沟壑纵横满是皱纹的老脸仿佛放着光,略带矜持的问道:“二郎可还满意?”

    “满意!”

    实在是太满意了!

    房俊心痒难挠,吩咐身边的亲兵:“将左边那辆给府上送去,另外挑选几匹毛色相同的西域战马,道送过去。”

    这次西征,不仅斩了许多级,更缴获了几百匹上等战马。

    房俊急不可耐,也顾不得巡视温室大棚了,吩咐亲兵牵来马匹,命工匠套车,他得架着着华丽到极点的马车,却长安城里溜溜。想必那些王孙公子们见到这辆马车,还不得羡慕嫉妒得吐血?

    那就好,自己不仅能装着逼,还能顺带着带回几张订单,无需否认,房俊的定价绝对让那帮觊觎这辆马车的家伙真的吐血……

第四百零九章 招摇过市() 
古文献中的礼制记载有“天子驾六”的典故。在夏、商、周时期,封建等级森严,对于天子、诸侯、大夫等各类人群的出行规格有着严格的规定。其中,天子的规格最为豪华,即为一车六马。古文献《仪礼·王度记》中就曾记载:“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马匹多少显示主人等级高低。

    房俊是侯爵,够不上诸侯的档次,只能驾三匹马,否则就是逾制。

    逾制这种事,在君权至上的年代极为忌讳,虽然李二陛下心胸比较开阔,不见得闲的蛋疼的去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小不言之处,但是对于车驾这种显眼之处,哪怕李二陛下不在乎,也必然有无数御史言官盯着,这帮家伙唯恐天下不乱,非得参得你掉一层皮……

    倒是老爹房玄龄因为是国公级别,相当于诸侯,可以驾四匹马。

    初唐时期因为国家刚刚定鼎,功臣很多,国公不少,且大部分都是年富力强,长安街头对于这一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