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国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最后这话说得对极,”阿虎父亲道:“这里边讲的事,都是先辈的汉人苗人,互相帮助,相亲相爱,这不是国宝是什么?若说玉玺、古书是宝,倒也没错,但是要比起人心来,那便算不得什么。只有兄弟同心,才能算得宝贝。这本书,是我们苗家祖先,记录的汉苗友情,书名起作国宝,恰当之极。”

    他这番话,博得了大家的赞同,石锁挠挠头说:“你这话,我也同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不过,我还是想知道,那本真正的归藏,到底哪里去了。可惜,这书上只说是‘赏赐了汉人’,便没有下文了。”

    大雨说:“这书上很多字,我不认识,有时一段话,整个看不懂,也许上面说了,只是我看不出来。等我找到了姑姑,她会看出来的。”

    胡栓笔走龙蛇,将大雨口中讲述的内容,都记录下来,他拿过这本国宝,从头至尾,又翻看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也差不多了,大雨很聪明,通过认识的这些字,能把大部分内容串连起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根据这书上写的东西,咱们现在可以推断一下,理一理事情的脉络,这本书成书的年代,应该是在元朝,它以女书的形式,记录了元初汉人苗人交往,共同生活的故事,同时书里提到了古传国玺与古书归藏的发现过程,很可能书的内容在以后流传时,出现了偏颇,因为认识女书的人,实在太少,因此传来传去,把书名与书里的内容给弄混了,使人以为书的名称是归藏。再以后,到了明朝,昭王大军南下,把这本书得到了,因为不认识上面的字,也就以为它是失传了的归藏,作为珍贵东西一直传到现在,到了那个易山的手里。”

    “易山,保准是那个明朝易师爷的后代,”石锁说:“他们传下了这本书,却既不能当吃,又不能当穿,却落得处处被人欺负,被追杀,便跑到武昌商怀庆的府里,请求收容。就象是周平,守着一张记载了财宝的周游击画,不但没能发财,反倒是差点送了命。”

    “嗯,”江鱼娘说:“从这点来说,老蒙的话,很对,不管在哪个年代里,国家之宝,永远是人心,是道德,而不是几件物事,一些钱财。”

    大家热热闹闹地讨论了一阵,要是依着石锁,还要继续翻译班策木甲,江鱼娘笑道:“你不饿,别人也饿了,要把大雨和胡栓给累死吗?”

    大家这才意识到,时间差不多快到晚上了,洞里不见日月,只顾了翻译古书,大家都忘了时间,也把吃饭的事给忘了。江鱼娘这一提醒,大家才觉得肚子里咕咕叫起来。石锁笑道:“对对对,先开饭。”

    伙房里,已经把饭给做熟了,大家一起在大厅里吃饭,仍然议论古书的事,江鱼娘问大雨:“大雨,你奶奶为什么会认识女书?你们家一直是住在莫峰山上吗?”

    “不是的,听我奶奶说,我们家,原来在遥远地南方,是后来才搬到莫峰山来的,我奶奶本事大得很,既会武功,又会女书,连捉狼驯虎都会。”

    “没错,”阿虎插嘴说:“我就是跟着圣母奶奶学了好多东西,可惜,我再也见不着她了。”

    说到这里,阿虎的眼圈润了,而大雨的眼泪已经掉了下来。阿宁赶紧安慰两个小孩,“以后这里都是你们的亲人,大雨,这些天你跟着大家,还学了不少东西,你奶奶在地下,也会为你高兴的。”

    “嗯,”大雨擦了擦眼泪,端起碗来吃饭。阿虎说:“你们家里,我时常去扫扫地,总盼着你们回来,就在前几天,我们还在那里打了一仗,打死了土匪,还得了一把孟公刀呢。”他连说带笑,将遇到胡栓、阿宁和神仙、在莫峰山上打仗,孟公刀被误作轩辕剑等等事情,讲给大家听。

    “你说什么?”大雨一听,站了起来,惊异地看着阿虎,“那把刀叫什么名字?”

    “孟公刀啊,这还是听一个卖刀的老客说的呢。”

    大雨却摇了摇头,坐下来,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江鱼娘心细,问大雨,“怎么了,大雨,有不对劲的事情吗?”

    “嗯,我听奶奶说,当年,爷爷还活着的时候,他们很早就离开了老家,那时候还没有爸爸和姑姑,爷爷和奶奶,追踪一批我们苗人失去了的宝贝,来到湘西。”

    “什么,你是苗人?”石锁一愣,从把大雨给救出来,他和段老三等人并没有问过他到底是哪族人。阿虎父亲笑道:“既然你也是苗人,那咱们就更是一家了,这很好。”

    “嗯,”大雨接着说:“因为我年纪还小,所以,奶奶也不大跟我说什么,只说,等我长大了,就会把一切都告诉我,现在对我说了,也没有什么好处,一个小孩子家,好好学本事就行了。不过,从她平时说的一言片语里,我也听到一些,爷爷追踪的这批宝贝,是当时被汉人给抢去的,我们打仗给打败了,汉人的军队见了东西就抢,他们只是把抢去的财物,当作钱财,可是有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先人留下的纪念,是要我们用心朝拜的,并不能说是值钱与不值钱。”

    “这话没错,”胡栓首先赞同,“文物就是历史,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血脉与传承,打仗的时候,掠夺财物,对于被掠夺的一方,失去的不仅是财,而且是对文化与文明的破坏。”

    “爷爷追踪的这些东西里面,就有一把刀,名叫蒙公刀,并不叫孟公刀。”莫大雨说:“听说,这把刀是宝刀,当年蒙爵头人,拿着它立下过无数战功,它的身上,镶嵌着宝石,既好看,又锋利,别的刀一碰它,多半便折断了。”

    大家一听,都有些意外,大雨所说的蒙公刀,是不是就是孟公刀呢?(。)

第五十八章(1) 桃园结义() 
1

    听了大雨的话,大家又议论起来,有的说:“这根本就是两回事,大雨的爷爷,是从远方搬来的,与这里的事没关系。”也有的说:“孟公刀,本来就是蒙公刀,只是叫混了。”

    胡栓分析道:“从卖刀客说的事情来看,那把刀,显然便是当年昭王南征的时候,带回来的财宝,它与周游击画中所记载的财宝,应该是一批,只是为什么没有被埋藏,一定另有缘故,就象这本被看成是归藏的国宝古书一样,流落到了民间。至于它叫孟公刀,还是蒙公刀,其实并不重要,如果这把刀正是大雨的爷爷所追踪的东西,那么就说明,他们追踪的东西,其实就是周游击埋藏的那批夺自苗族的财物,也就是说,苗族先民,自从被昭王的军队大肆掠夺,失去了很多本族的财宝以后,并没有忘掉,而是一直有人关注,并进行跟踪寻找,试图找回。我估计,那批货里,一定有珍贵无比的东西,绝非象人们传说的,只是一些象牙犀角什么的。”

    “有道理,”大家都不住点头。胡栓这番话,有理有据,颇能服人。石锁问:“那,如果这是两回事呢?”

    “这也有可能,两把刀并无干系,大雨爷爷追踪的,是另外一批财宝。与周游击画无关。因为大雨太小,所以大人没有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他,如果以后遇到大雨的姑姑,便能弄明白了。”

    江鱼娘说:“不管怎么说,这把刀现在归了苗家,也是适得其所,要我说,那批周游击画里藏的宝物,也应该再让它回归苗家去。”

    “这太好办了,”石锁哈哈一笑,“周平早就说了,把这批东西,交给咱们,咱们再把它交给老蒙,不就行了吗?要我看啊,那把刀肯定就叫蒙公刀,它本来就是你们家的。还有,你们先等一会。”他一边说着,匆匆走到旁边的小房间里,拿出一个竹筒来,朝大家晃了晃,正是周平那张“周游击画”。

    这张画,胡栓、江鱼娘等人都仔细研究过,并没看明白它画的究竟是什么地方。石锁将画从竹筒里拿出来,平展在桌子上,阿虎父亲和莫大雨凑上来观看,辨识一番,却也弄不清到底画里描绘的是哪里的地形。

    阿虎父亲摇摇头说:“象这样的山,遍地都是,看这画上的地形,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很难辨认,除非是到了眼前,才能对上号。”

    江鱼娘对阿虎父亲说:“老蒙,这批财宝,我们几个商量过,并没想去寻找它,眼下国家局势混乱,挖出来反而无益,石锁说的有道理,它既然是苗家的古物,那么把它返还苗家,也是正途。既然周平明表示把它捐出,那么,我看这张画,就由你来保管吧。”

    阿虎父亲摆了摆手,“谢谢大家,从这把蒙公刀,到这幅画,到刚才大雨和胡栓翻译这本古书,我感触挺多,凡是太平盛世,汉苗各族和睦相处,大家都安居乐业,就能过上富足温暖的好日子,而战争蜂起,你争我夺,便是杀戮、掠夺、欺压,人们流离失所。若是因此结下仇怨,更是延续经年,遗毒无穷。你们想想,那本古书里,说得多好啊,汉苗兄弟一条心,是国家之宝,那批财宝古物,它是古代苗家的,但同时也是国家的。咱们的共同义务,并不是把它给挖出来,而是共同保护它,不被军阀或恶霸给夺走。我代表苗人,在这里表个态,这批财宝,若是国家大义需要,那么苗家愿意全部捐出,为国家中兴尽力。”

    一阵热烈的掌声,在大厅内响起来,阿虎父亲这番话,说得热诚真切,大义凛然,激起了在场所有人的爱国热情,这里的人,本来就是为了民族大义,国家兴亡而聚集起来,冒着生命危险,投身民众运动之中,每个人心中所凭籍的,不是钱财,不是名利,只是一腔爱国情愫,阿虎父亲的话,正引起了众人内心克己报国,共赴国难的满腹共鸣。

    江鱼娘上前一步,紧紧握住阿虎父亲的手,“老蒙,你说得对,是我狭隘了。”

    阿虎父亲哈哈一笑,“那倒不是,从你们的身上,我才真正体会出,各族兄弟,本是一家。是军阀恶霸的压榨,是他们强取豪夺,贪心无度,才产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