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在前两年的时候其实就有了,温洲人称之为菲亚特,当年当第一辆菲亚特驶入温洲,突突突的发动机声打破温洲的宁静以后,它就注定要成为温州人一个嚼到后世都还嚼不烂的话题!
因为菲亚特见证了温洲的改革开放!
坐在菲亚特桑塔纳出租车里。
“师傅,去码头,我要买船票。”
“好嘞!”
第27章 走遍天下路;最怕温洲渡!()
温洲这个年代的轮船不好坐。
“走遍天下路,最怕温洲渡!”
在九十年代之前,诸多客运码头是温洲人旅途的起点,尤其是温洲安澜码头,每年春运那是人山人海。
现在是淡季却也是很后世的旺季差不多。
人多。
恐怖的多。
温洲全民经商。
温洲崛起财富神话,开创华夏温洲模式,正是靠着这些人。
这些人貌不惊人,这些人没有什么文化,这些人却是出奇的胆大敢干,他们让温洲这个土地贫瘠、面积狭小、位置偏隅的城市,以不容置疑的速度与力度在华夏的经济版图上无限放大,在鲜有优惠政策辐射的劣势中绝处逢生,平地而起。
就是靠着这些人从码头这条死水之路发迹!
……
李均做为经济学老师,自然还知道这些老乡是与“知识就是力量”背道而驰的一群人。
因为他们跟自己的高学历完全相反,温洲大多数人都是泥腿子下海,与高学历、海归毫无瓜葛,商人的底色大都以“农民”、“小商小贩”渲染;政策撑起保护伞时,他们少受庇佑,往往被边缘化;急刹车时,他们则是风眼,承受着各方的意识形态的压力,是所有口诛笔伐者的活靶子。
然而,就是这群人,在巴掌大的温洲,顶着“资源禀赋贫乏”的帽子,以彻底弱势的姿态,创造着财富神话,成为经济命题中的悖论。
他们每个人现在都在这时代的感召下,以懵懂的姿态,茫然或有意识地走上个体工商户的道路,积攒原始资本……
这是一场本理应自上而下的改革,在温洲也自发演变成一出自下而上的、由无数个人奋斗史所组成的空前宏大的经济运动。
这些温洲草根们,他们脚踏实地,以朴实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有意或无意地推动商业模式的变迁,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创造气象万千的民间改革先行者行列之中。
当然这还是得意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这样的宏观背景,任何以区域名义起誓的经济理想只能胎死腹中。
但是毋庸置疑,温洲人在这个时代表现出的胆气,走南闯北做生意倒腾商品,家庭式作坊是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企及的,
尽管昔日温洲有人在街边卖虾皮,被工商人员抓住,走投无路竟跳进九山湖里自杀。还有人卖螃蟹,被工商人员的哨声当场吓晕,被送往医院抢救后,未能苏醒过来。另外一养鸭专业户,见有干部登门上访,以为要割“资本主义尾巴”,吓得簌簌发抖,赶紧声明:“以后不敢养了。”
但是他们还是养了,迎来了1978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早期十年的步伐是很小的,仍旧是以公有制国有制为主体,私有制仍是资本主义。
然后温洲八大王倒下了,八大王,五金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螺丝大王刘大源、合同大王李方平、旧货大王王迈仟、目录大王叶建华、线圈大王郑祥青以及电器大王郑元忠,以“投机倒把罪“抓走了他们这批走在市场经济“风头浪尖“上的人。
但是那又如何,要生存,要赚钱要填饱肚子,之后千千万万个温洲大王又起来了。
今天是残酷的,明天是残酷的,可后天是光明的。
杀鸡儆猴也无法斩断温洲人革新赚钱的年头。
这个年代温洲沉沉浮浮的草莽人物,推动着温洲经济有力前进,成为华夏最富有,最先富起来的一群人。
后世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们也不会忘记他们这些曾经付出勤劳与智慧的先行者!他们被后世视为英雄!
因为被物质与精神双重束缚压抑数十年的亿万国民中,必须要有人挺身而出。这可以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群人,但无论如何他们必须有着孤注一掷的勇气、破茧而出的韧性以及热血沸腾的激情。
现在这些温洲人就正是这样一群人,在华夏其他各地还在谈资谈社的喋喋不休,停滞不前的争论中,他们孤注一掷,胆大包天地已经热火朝天地在干了!
当李均来到码头买轮船票。
出租车是在码头附近停了下来,李均看看长长的队伍,也只能老实地跟在后面了。
这个年代其他城市的人农民要么是守在家里的一亩三分田地上,工人老实地在国企上班,他们确实疯狂地带着自己的生意涌向整个世界。
队伍缓缓地向前。
就这样排了五个小时。
码头卖票的小黑板上写着下一艘去沪海的船票价格:民主邮轮这艘船卖到沪海的船票有三种。
一种是软席,相当于后世的软卧,价格最贵,售价120元一张,这价格是国企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第二种是硬席,相当于火车上的硬卧,售票价格是80元一张。
第三种是统舱,相当于火车上的硬座的档次,售票价格是20元一张票。
李均现在口袋里拿了三百现金过来,统舱遭罪人,马上就要赚大钱了,也没有必要省那么一点小钱,他一心想买软席客舱里的票。
民主轮船,李均一直都还记得这艘大船,它是温洲人的一代记忆,在当时是非常一艘先进的轮船,上面餐厅,小卖部,医疗室等配套设施都有,而且客舱还有暖气和通风设备。
后世民主轮船被时代抛弃了,温洲高铁,动车,高速路,高速发展。
民主轮船停运,它只能存在温洲一代人的记忆里。
后世的售票小姐,如今却是售票大婶子,她大着喇叭凶吼道:“后面的不要挤了,再挤我就不卖,急死你们!”
后世售票小姐又漂亮又热情又和蔼又满脸的笑容,那里像现在这国企售票大婶这么粗暴。
太不温柔了。
终于轮到自己了,李均对着窗口道“买去沪海的软席票!”
“卖完了!没有了!”
“那买硬席票!”
“也没有,只有统舱票,明天的只有统舱票,你买不买?不买下一个。”售票大婶很不耐烦地道。
“我买!”
李均付完钱,有点皱眉头了。
统舱,那是密密麻麻的人坐在一起,都伸不开手脚,自己拿着那么多国库券,到时候会不会有扒手盯上自己。
这不像后世到处是监控,现在这个时代,人多的地方可是扒手横行。
但是只有统舱的票,那只能自己要小心一些了。
第28章 轮渡魔都沪海!()
李均买好船票后回来,再买了一些日用品回到租住的房间。
虽然这个小康人家的房东家里沙发电视都有,但是李军却是看不上眼的,三十年后谁还看黑白电视,那时候已经是数字彩色电视了,就那样年轻人都不喜欢看电视机而是更喜欢手机。
但是现在没有手机,更谈不上网络了,就压根没有什么其他的娱乐项目。
所以李均还是硬着头皮看了一会这时代的新闻报道台。
“观众同志,大家好!”
具有时代特色的问候。
不过新闻,内容几乎是被领导开会和讲话占据。
这新闻看得有点郁闷,不过他好像依稀还记得念高中的时候好像还看得津津有味。
再过几年,邓公南巡讲话之后,不过这些都会被改变,那时候新闻开始报道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出来,比如垃圾污染市容,氯气泄漏导致居民受害,木箱厂噪音污染以及某城市郊区河流污染等批评性报道。
从那时观众开始认为《新闻联播》不再是大而化之的代名词,也开始关注百姓身边的小事情。
宏大的叙事和碎碎念的社会新闻并举。
它不仅宣传着国家的声音,并传播着天下大小事。
外交,访问,国事会议以及视察活动,思想教育短片,国内各领域的进步,人民大众的精神面貌,神州大地的风采,国际新闻,体育新闻的简讯。
那时候才开始真正成为信息量大、报道面广、形声并茂的重要新闻舆论中心。让观众看完新闻就能及时了解天下大事。
看了一会新闻,李均感觉现在的新闻太无味了,索性关了电视准备早点睡觉。
房东家里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
洗漱之后。
李均再次摸了摸包里的国库券,还在,心里踏实了下,再上床。
这天他睡得很早。
梦里,他梦到了自己的老婆王瑶。
那个是他整个世界的女人。
他对她有着很深的执念。
就像是对着财富同样的执念。
梦里他们相濡以沫。
幸福美好……
第二天,李均不太愿意醒来,他在梦里和王瑶缠绵让他更多地体会那温馨时刻。
然后再不知觉的情况下二次梦…遗了。
李均醒来,发现自己裤裆湿了一地,真是无语啊,这十七八岁的身体,还真是……老男人有点脸红爬起来,换掉。
老年人的心,荷尔蒙的身体,他没控制住。
“王瑶,王瑶,老婆,我在沪海赚钱了,我就去找你”一个昔日宠妻狂魔的老男人在心里呐喊。
将国库券用衣服包好放在包里。
李均锁上出租房,踏上魔都沪海之旅。
再次在路边叫了一辆菲亚特桑塔纳出租车。
“师傅,去安澜码头,今天我上船。”
“好嘞!”
繁华的码头,依旧是人头攒动。
无数的人为一张船票排队,为一张软席,硬席票争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