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总和不少小米高管们心里一阵庆幸和后怕,若是去年他们没有下定决心进入低端手机市场,而是再拖个两三年的话,恐怕这个市场早就被其他手机品牌占据,小米要比人家落下几千万乃至上亿部的手机销量!
也是因为有了这种认识以及在国内市场尝到了甜头,雷总便开始和方哲以及其他小米高层筹划出海,走向国际市场,用雷总的话来说:“现在不去,两三年后市场都被人家占完了!”
而如何出海,出海的第一站选在哪里,也就变得至关重要!
小米创办至今不到三年时间,在海外压根没什么渠道商和销售链,想要出海的话,只能先复制国内的线上销售模式,凭借优秀的产品和性价比,积累口碑打开销量!
对于这一点,不管是方哲和雷总,还是小米的其他高层,都没有异议,可是在出海的第一站选择上,从方哲到雷总,再到其他的小米高层,却是各有各的选择,各有各的理由!
“东南亚,东南亚是离我们国内最近的市场,我们国内企业出海,第一站一般也都选择东南亚,所以我觉得我们小米第一站同样应该选东南亚,这样不过是在摸索市场还是人才招聘等各方面,都非常有利!”
“我选俄罗斯,俄罗斯人口过亿,整体的消费水平跟我们国内相差不大,而且俄罗斯本地也没什么比较大的智能手机品牌,正好利于我们快速打开市场!”
“印度吧,印度的人口数量跟我们差不多,市场潜力非常大!”
“印度太穷了,我倒是觉得,我们第一站更应该选择隔海相望的日本市场,日本人口过亿,电子产品市场发达,人均消费也非常高。
日本手机市场的风向跟发达国家差异不大,只要我们能打开日本市场,后面再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就会容易很多!”
在高管们争论不休的声音中,雷总再次放出大招,请方哲发言,方哲的权威和高瞻远瞩是毋庸置疑的,雷总相信,方哲给出的答案和理由,一定能说服在座的大多数高管!
“我选印度!”方哲一开口,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出乎了大多数在座小米高管的预料,就连雷总,也皱了下眉头,他心里的第一答案,是东南亚,他本以为,方哲也会抱有同样的看法。
在高管们不解和热切的目光中,方哲缓缓道出了自己的几点理由:
第一,印度拥有足够多的人口,这代表了它拥有非常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空间,足以支撑我们小米在海外市场上五到十年的快速增长,而不管是俄罗斯,日本,还是泰国,越难以及东南亚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具备这种长期的增长潜力!
第二,东南亚虽然整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市场,但是整个东南亚市场包含太多国家,各个国家从市场,关税到投资政策等各方面都各有不同。
我们就算进军东南亚,也得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来,这个过程花费好几年时间都是正常的,所以我们第一站并不适合选在东南亚。
第三,大家可能都觉得印度穷,但那是整体平均而言,对于拥有十多亿人口基数的印度来说,它的中产阶级人数也非常庞大,并且还在快速增长着,正因为市场足够大,所以我们更要更早的进入摸索市场。
第四,我们小米和红米品牌的手机本就走的性价比路线,对于消费水平不高的印度来说,应该有很大的吸引力。
去年印度市场手机销量超过2亿部,其中智能手机占比才不到2000万,所以我判断,印度手机市场,会跟国内市场一样,迎来一个智能手机的快速爆发期,尤其是低端智能手机市场,在这点上,我们红米系列的手机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第五,印度手机市场,同样没有比较出色的本土品牌,它跟一两年前的国内市场一样,主要还是三星,lg等韩国品牌把持着智能手机销量,所以在我看来,进军印度市场,无非就是国内市场的翻版复制而已!
第五百一十九章 印度的“硅谷”()
方哲接连说出的五点理由,让雷总和小米的高管们陷入了沉思,虽然没人怀疑方哲的高瞻远瞩和权威,但本着民主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从雷总到其他小米高管们,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方总,我们第一站就选择印度这样庞大的市场,恐怕不太好吧,而且印度各地方邦政策混乱,吃拿卡要问题很严重,不像国内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过去我们国内的企业拓展印度市场,也基本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陷入泥潭,我们第一站就选择印度,恐怕风险很大!”
这位小米高管的疑惑,得到了大多数高管的认同,在座的都算是这个行业的精英,对于印度市场的环境也并非一无所知,大家之所以不支持首站选在印度,就因为过去中国企业出海印度,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
就在这时,雷总也说道“我也觉得首站选在印度有点太冒险了,我们出海选择的第一站,更应该选择成功率高点的国家和市场,如果嫌东南亚整体的市场太分裂,我们可以先选择其中市场最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拥有两亿多人口,在世界各国人口中排第四,它的人均消费水平比国内差一些,但却比印度强很多,而且只要打开印度尼西亚市场,整个东南亚相对一体化的市场都会容易打开很多!”
很明显,即使方哲说出五点理由,雷总和小米高管们,依然对首站选在印度持怀疑和否定态度,方哲笑了笑,对他们提出的疑惑一一解释道
“印度市场的确分裂严重,比较混乱,甚至各个地方邦的税收政策都不统一,这也导致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许多大企业都很难进入印度市场,但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我们与这些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
其他企业进入印度市场,基本都依赖线下的销售模式,需要在各个地方邦打通渠道商和销售链,对地方邦的政策环境,交通物流等各方面都要求很大。
而我们根本不需要去跟印度的每个地方邦政府搞好关系签订合同,只要选择在印度某个城市创办分公司,通过线上渠道销售手机即可,这样以来,整个印度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统一的市场!”
方哲提到的经营模式的不同,犹如当头棒喝,让不少小米高管们都感觉,或许进入印度市场还真有戏!
至于雷总提到的印度尼西亚,依然被方哲用有力的数据否定了
“去年印尼手机出货量不到4000万部,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不到700万部,就算我们能在一年内拿下30的市场,也不过两三百万的销量,对我们海外市场的整体增长不大。
我们进军海外市场,在考虑成功率的同时,更要考虑市场的大小和增长潜力,现在海外智能手机市场被三星lg等韩国品牌把持,发达国家因为专利政策等问题我们暂时进不去,但是作为海外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印度,我们必须尽快进入,积累经验。
就跟国内市场一样,在大市场上差一两年就是差几千万的手机销量,而在小市场上,无非是几百万的差距而已!”
方哲的言论,让雷总和小米高管们陷入了沉思,不管是雷总还是小米其他高管,都太过看重首站开拓海外市场的成功率,这也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士气问题,讲究开门红!
但是用方哲的思维来讲,印度市场是早晚都要进去的大市场,早一步进去,就能早一步抢占许多先机,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经验最重要!
况且,身为重生者的方哲,又怎么可能会打没把握的仗?
前世小米在印度成绩辉煌,甚至超越老巨头三星成为印度市场销量第一的智能手机品牌,小米在印度市场的产品竞争力可见一斑!
在方哲的说服和以往建立起来的威望下,雷总和小米最后选择听从方哲的意见,将小米进军国外的首站选在印度。
当然,为了稳妥起见,除了印度之外,包括印度尼西亚,俄罗斯以及越南和泰国等几个国家,同样在备选方案内。
方哲和雷总此次亲赴印度,正是为了考察开拓印度市场的难度和投资环境,如果情况实在不如意,那小米也只能选择备选国家作为出海的第一站。
新德里时间10月12号下午,方哲雷总一行人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国际机场。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地区的工业和商业中心,同时也是印度的高科技中心,它是印度第五大城市,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国内的深市。
班加罗尔拥有全印度乃至全亚洲最发的it信息产业,其在某些方面的发达程度甚至超过中国的深市,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也因此,班加罗尔拥有全印度,人数最多的it从业人员,如果问小米最容易在印度哪个地方打开市场,那么毫无疑问,这个地方就是喜欢追求手机性能和性价比的印度码农宅男之都,班加罗尔!
方哲等人之所以将印度之行的首站选在班加罗尔,而不是新德里,孟买等印度更大更有地位的城市,就是为了考察这里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
早在方哲和雷总等人来印度之前,小米新成立的国际市场部,已经联合国际和印度等多家信息咨询公司,对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等印度主要城市和整个印度手机市场做了详尽的市场调查。
现在方哲和雷总亲自来,一则是为了亲自摸一下市场环境,二则是为筹办印度分公司,跟当地政府洽谈投资合作事宜。
像小米这样做手机的制造业公司,想要大规模进入某国市场,在当地投资建厂,跟当地政府谈优惠政策谈条件等,几乎都是必须的,否则不管是进口关税成本还是税收成本等,都会让小米手机的竞争力和利润大大降低!
第五百二十章 汇众印度分公司()
方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