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世家向突厥进发的同时,秦泽的大唐学院也是在进行扩建。李二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又是将一批工匠送到了秦泽的大唐学院。
如今的大唐学院终于是完成了其所有的构架,军医署、明文署、工匠署、百科署、算学署、农业署,一共就这几个类别,几乎包含了所有的方面。
但如今的大唐学院一共也只有两百来人,其中军医署人数最多,已经是培养到了第二批的六十来人。其余的人中大多也都是工匠之类的,而真正的寒门学子,也就不过才二三十人。
没办法秦泽一个人能力有限,只能是先培养出一些能够教学的工匠,然后再让他们去继续培养其他人。
六署之中也就明文署,秦泽是不知如何应对。就他那点破水平,去教这些学子们是不可能了。好在那里有老先生坐镇,而且还有李二派来的另外先生。
对于这些人的来历秦泽是从来不管的,就像秦泽从来不去理会自己学院学生的来历一样,李二是不会放心将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别人,哪怕是一手创建的秦泽也不行。
所以很快大洋学院就来了几名来头最大的旁听生,说是旁听生其实也不对。按照李二的意思,是要让他们来协助秦泽的。
李恪、李泰、李佑这三位可都是正统的皇室成员,李二将他们送过来其用意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只不过相比较李恪、李佑,李泰就显得兴致黯然。毕竟一直以来他都仗着李二对自己的宠爱,在长安里好不自在。可是如今李二已经明显在培养李承乾,所以李泰再受宠,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按照李泰的想法,李二将他送过来就是为了给李承乾铺路。
其实他猜的也不错,不过也不全对。据秦泽所知李二是真的疼爱李泰,因为三个兄弟之中,只有他与李二生得最像。而将他送到大唐学院来,就是希望他能接手这里。这样哪怕日后李承乾登上帝位,李泰也好有个立身的根本。
皇室的事秦泽向来不喜欢掺和,反正李泰也不是个傻子,终有一天他自己会想清楚。
相比较李泰的闷闷不乐,李恪和李佑就显得高兴多了,他们两个的母后原本就不过是一个妃子,所以也自知不可能与皇位有什么联系。所以能够出皇宫,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大幸事了。
秦泽也是有意培养他们三人,所以就将农业署那边的种子培养工作交给了李恪、李佑两兄弟。
农业是国之根本,或许现在还没人把这个当做一回事。可是秦泽却知道如果能够培育出高产庄稼意味着什么。
至于李泰就不好说,自从来了大唐学院,就躲在自己的庭院里。秦泽好几次想要上去和他谈谈,可是人家一直都是闭门不出。这就让秦泽无计可施了。
李泰的确对自己父王的做法很失望,可是他心里也知道,如今自己的大哥在自己父王心目中的地位。
对于向来倍受溺爱的李泰来说,这无异于是一个打击。他的内心突然恐慌起来,他害怕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自己大哥皇位的牺牲品。所以他才会躲在庭院内不出,一方面是想要向自己的父王求情,一方面也是暂避锋芒。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的生活竟然一点也不比自己在皇宫里差。不仅全天屋子里都是温暖如春,而且饭食也比皇宫里好太多。
就这么一连过了三天,长孙无忌却是出现了。做为李泰的舅舅,他的出现明显是一次转机。
秦泽也不知道长孙无忌对李泰说了什么,反正第二天胖胖的李泰就凑到了秦泽的身边。
“这几天多有劳烦秦侯了。”
面前的李泰身穿一件普通的衣衫,以前腰间头上所带的宝玉也是全都取下。只有身上的气势,让他显得与众人格格不入。
秦泽看到他这个样子,也是没来由地苦笑。到底还是长孙无忌,三言两语就将李泰给说服了。
“既然已经想清楚,那就好生留在这里学习。陛下为何让你前来,想必你心里自然有数。”
秦泽没有再像以前一样称呼李泰为越王。而看样子李泰对这个称呼也比较喜欢。
李泰其实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所以和他说法秦泽也是没有丝毫隐藏。
“大唐学院日后定然是大唐的国之根本,既然陛下让你前来,我自然是要将大唐学院慢慢交付于你。如今世家之人皆是留意突厥,也给大唐学院留下了机会。只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想要让大唐学院彻底取代世家,就必须要触碰到世家的根本。”秦泽说到这里,也是顿住。然后抬头看向了李泰,等着他回话。
“大唐学院永远是属于大唐和秦侯所共有之物,至于秦侯有什么需要某的但说无妨。”李泰笑了笑,显然是听出了秦泽的意思。
秦泽的确有些事要用到李泰,因为有一些事情秦泽不能做。但如果是李泰来做的话,那就无所谓了,反正他背后有李二撑腰,任凭世家的人再嚣张,也不敢动他。
见李泰点头,秦泽也是从怀里掏出了几个小陶块放到了李泰的面前。
这几个小陶块每个都只有两寸见方大小,通体黝黑的看上去也是极其普通。李泰狐疑地伸出手,将地上的陶块拿了起来,却是发现在陶块的另一面还刻着一个字。
“这是?”
李泰将地上的四个陶块都拿了起来,果然发现每一个陶块上都写了一个字。
秦泽笑着又从李泰手里拿过陶块,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摆好,而后在地上一按。顿时泥土地上就出现了浅浅的四个大字:“大唐学院。”
然后秦泽又将其中调换顺序,再次按在了地上,这一次则是出现了:“唐学大院。”
“咦!”
李泰狐疑了一声,然后将陶块给拿在了手里。
活字印刷术,这一伟大发明是秦泽一直都想要拿出来的。可是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
大唐为什么读书人这么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书籍太贵。如果用普通的方式来印刷书籍,那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像《诗经》就有三万多字,如果想要印刷这东西,就必须用无数块木板,来一一雕刻出这些字。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所以也就造成书籍的昂贵。而普通的学子们想要看书,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手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可以预见这将会浪费多少时间。
而一旦有了活字印刷术那么日后印刷书籍,就将会节省大量的时间。这样一来士大夫对于书籍的垄断,也就彻底告破。
而且到时候想要印刷什么书籍,还不是随随便便的事。而这还是第一步,秦泽打算等到时机成熟以后,就将后世的汉语拼音给拿出来。
大唐倒是也有一种和拼音一样的东西,那就是直音法和反切法。所谓的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注音,打比方说就像是“箱,读如香。”这样写法时,“读如”两个字后面的那个字就是用来注音的。一般都是用一个简单字为复杂字注音,但对于那些连那个简单的也不认识的,那就是毫无办法了。
所以在这种方法之下,还是有大量的字是需要口传的,因为一方面想要学习这种方法,你就必须要知道一系列的简单字,而且还是是有些复杂字同音字几乎没有,所以直音法也注不出来。
而在日后有了声韵分开的意识之后,人们就发明了反切法,即用两个字注一个音,常写作像是“夸,苦瓜切。”
但不论哪一种都是显得极其复杂,而后世的拼音就不同。只要你认清了声母韵母,那么什么字都能认出来,这作为启蒙教育,则是再好不过。
第三百九十八章 怕什么来什么()
拼音这东西还不到拿出来的时候,凡事都要遵循渐进,倘若揠苗助长,就指不定会惹出什么乱子。
但活字印刷术就不同了,如果能够推行起来,那将是天下的文人的幸事。
李泰握着陶块,脸上也是露出一丝惊喜,看他这副模样就像是握着什么宝贝一样。
“可又是什么仙人之术?”李泰将陶块死死攥在手里,然后一脸神秘地问道。
秦泽却是眉头一扬,而后看着李泰道:“你说什么?我怎么不清楚?”
“这?”李泰将陶块松了松,露出了其中的一角。
“此乃何物为何某从未见过。”秦泽一脸地吃惊,就如同当真没有见过这东西一般。
李泰也是瞬间明白了过来,然后立马也是直起身子道:“此乃是某日观天象,苦研数载所得,秦侯有所不知也实属正常。”
若是常人看到这一幕,或许会说这两个家伙莫不是脑子有病。可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事情只有李泰这样身份的人能做,若是换成了秦泽自己,指不定世家又要弄出什么幺蛾子。
为了让李泰潜心研究此物,秦泽还特意让工匠署的几名工匠协助他。陶块的烧制是一个问题,刻录也是一个问题,而偏偏秦泽又是一个特别懒的家伙。所以两手一拍,也就全权交给了李泰。
天气转暖,泾河的河面也是开始解冻。溪水潺潺的流淌过泾阳县,夹杂着悠扬号子声,传递去了远方。
泾河之上王道仁正带着几名工匠在泾河之上施工,去年的降水还算充沛。所以泾河也是上升到了一个适合的水位,这样一来王道任就开始了自己的大工程。
在泾河上游修建一个水磨坊,不仅可以用来磨面粉、糜子,还能用来榨油。
先在上游修建一个挡水坝,用来抬升水的冲力。然后再在下方修建一个水车,这样水流冲过水车的时候,就能带动另一边的石锤。
其实一个水磨坊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秦泽真正想要做的是慢慢引导王道仁这些工匠。用机器来代替人工,这才是真正的科技发展。
如今的王道仁已经可以说是成了秦泽的得意弟子,不仅对工匠、水利一道十分精通,而且在算学上也有所收获。
秦泽到来的时候,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