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人一起去了镇上。
这个地方说是镇,其实是百来米长的一条街,中心处是乡政府,外加一个供销社和一个中学。
李春生的儿子李志新和女儿李爱华就在这个镇中学上初中,听王玉琴说成绩挺好的。
现在已经是午后了,原本不大的小镇更是稀稀拉拉的没几个人。
作为现代人的程燕还是头一回来供销社,一间红砖大瓦房,门口摆着两个深色的大缸,一个装着醋,一个装着酱油,竹筒做成的小舀子斜挂在大缸的木盖子上。土坯砌成的简易柜台,柜台上放着一把磨的锃亮的木头算盘,一个杆秤。柜台后的货架也是砖头和土坯垒成的,中间的格子里摆放着香烟,有两分钱一盒的合作牌香烟,是乡下汉子们最常抽的,还有贵一点的五分钱一盒的散花牌香烟。上面的格子里放着玻璃瓶装的白酒,罐头,还有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牛皮纸包,用麻绳捆着,封口的地方贴着一张四四方方的红油纸,装的是称好的红糖点心之类的东西,逢年过节走亲戚用的,虽然看着简陋,但在乡下地方已经是不错的礼品了。
白酒和罐头在这个年代这个地方算“奢侈品”,玻璃瓶上都落了一层的灰,应该是很少有人买。
“同志,有没有大肉卖啊?”李桂香问道。
管平这一带的人都把猪肉称呼为“大肉”。
供销社的几个售货员正在门口聊天,头也不回的说道:“没有!”
“那有没有煤炉子?”程燕又问道。
这会儿倒是有个二十出头的男售货员回头看了他们一眼,这人瘦高的个头,有点尖嘴猴腮的,看程燕三个人都穿着简陋,典型的穷乡下人打扮,撇嘴问道:“你买煤炉子?”
“我买。”程燕按捺住心中的情绪,点头说道,“麻烦同志你拿出来给我看看。”
那人嗤笑了一声,上下打量了程燕一眼,语气轻蔑,“你买煤炉子干啥?烧煤可是要钱的!你烧的起煤块吗?”
乡下人用煤炉子干啥?以为烧煤不要钱啊?还是以为放两把麦秸秆就能烧了?
“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你一个卖东西的干起公安的活了?你们到底有没有炉子卖?”程燕冷起了脸,眼角扫过了墙上贴的褪了色的大红标语——为人民服务。
也就这个年代吃公家饭的售货员能这么傲娇,搁她那个年代,哪个销售敢不把顾客当上帝?分分钟投诉他到哭好么!
看程燕脸色不善,语气强硬,一点都不像那些胆小的乡下农民,另一个中年女售货员不想闹出什么事来,便说道:“我们这儿没煤炉子,上头没有跟我们分配,散的煤块倒是有,一毛钱一斤,你要不要?”
“要。”程燕想了想,说道。
中年女售货员便示意那个男青年去拿煤块。
男青年十分不情愿的进了后院,半天功夫才搬出来一个破木箱子,放下箱子后拍着身上粘的灰,抱怨道:“翻了老半天才翻出来,净是灰,脏死了!”
乡下地方到处都是柴禾,谁有钱没处花去买煤块?是以这箱煤块放在这个供销社好多年了都没有人问津。
程燕只当没听到那个男青年的抱怨,打开木箱子看了眼,煤块也还算凑合。
“你称一下吧,看多少钱。”程燕说道。
男青年看程燕是真的要买,指着箱子上贴的条子说道:“这是十斤的量,从来货到现在一直没人动过,一毛一斤,十斤就是一块钱。”
“你们都放了那么多年了,煤块都潮了,我回去得重新收拾,就这还问我要一块钱?”程燕摇头,“不行,一块钱太贵了!”
第36章 父亲的打算()
男青年指着程燕“哎”了一声,傲的不行,“啥贵不贵的,我们这是国家开的供销社,都是明码标价的,可不是你们村摇拨浪鼓的货郎,卖个针头线脑还兴讨价还价的!”
“七毛!”程燕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行的话你就再把箱子搬回去!我不要了!”
男青年气的只想跳脚,“你这人咋这样?你要早说不要我就不费那劲搬出来了!”
程燕手往兜里一抄,笑的凉凉的,“我不要了,你搬回去吧!”
“你,你这丫头……行行行!七毛就七毛,拿走拿走!”男青年没好气的说道。
程燕心情舒坦的笑了笑,又要了二十斤面粉,白糖和盐,最后看到柜台上还放着八角和花椒,她也一并要了,林林总总下来花了将近五块钱。
出了供销社的门,李桂香笑着说道:“还是燕儿聪明能干,我都没想到公家的供销社还能还价!前几年东西紧张的时候,都要给这些卖东西的塞好处走后门才能买到东西!”
“等咱们有了钱,咱们也开商店,不,咱们要开就开大的,开百货大楼!”程燕笑道。
国营商店的东西种类少不说,服务态度也大都不好,多的是像那个尖嘴猴腮的男青年一样瞧不起人的,就算态度好一点的,也不过是像那个女中年一样爱搭不理的态度。随着社会发展,以后做生意的越来越多,很快就会把落后的国营商店挤出市场。
程贵荣虽然人憨了点,但力气挺大,将近三十斤重的木箱子搁他手里不算什么,轻轻松松的搬着,闻言笑了起来,摇头说道:“净说大话!”
别说开传说中大城市才有的百货大楼了,就是在镇上开个小商店,他从来都没敢想过。
李桂香笑道:“我闺女才没说大话!燕儿说能开百货大楼,肯定就能开!”
“等我开了百货大楼,让妈当董事长!”程燕笑道。她知道李桂香心里也不信他们有创立大事业的一天,说这些话只是为了让她面子上好看。
“啥长?”李桂香没听清楚,问道。
程燕换了个说法,“就是东家,等咱们开了百货大楼,妈当大东家,爸当掌柜!”
“好!”李桂香笑的见牙不见眼。
程贵荣也呵呵笑了起来,方才在程家伤心受气的难受心情一扫而空。
三个人回到李家的时候,李桂香有点发愁,“没买到炉子也没买到肉,饼子炕好挑进城里也凉了,咱明天还是卖不了吃食,要不再卖一天菜好了,有你爸在,咱们能多挑点菜。”
程燕点点头,有点遗憾的说道:“也只能这样了,时间是仓促了点。”
结果李春生听了他们的话,大手一挥,笑道:“其实你们出去买炉子之前我就想说了,那煤炉子我见过,没啥稀奇的。家里有个破铁桶,燕儿要是不嫌弃,我用泥给你糊一个铁皮炉子出来,样子上肯定没人家供销社卖的看,不过用起来一样用!”
“不嫌弃!”程燕惊喜的说道,“谁不知道我大舅手巧能干啊!我大舅做出来的东西保准比那供销社卖的还好用!”
李春生跟李姥爷学了做菜的手艺,在腿伤之前,他的副业是宴席的掌勺师傅。不管红事还是白事,村里的宴席都是在自家院子里摆的,东家借几个板凳桌子,西家借几个锅碗瓢盆,而掌勺师傅除了要准备食材烹饪,还要在主家的院子里用砖头和泥砌一个土灶台出来。
要说起砌炉子的手艺,李春生当仁不让。
李桂香也不和大哥客气,谢过了李春生后,拉着王玉琴去村里头的乡亲家结算了今天买菜的钱。
村里人没想到她和程燕两个女人真的在城里卖菜挣了钱,还按照当初说好的价钱,一分不少的给了菜钱。李桂香让乡亲们挣到了钱,乡亲们自然是好听话一箩筐一箩筐的跟她说,不住的夸她和程燕有本事。
这种尊重极大的增长了李桂香的自信心,她脸上的笑容都没下去过。
从来她都是站在程家人的最后面,地位最低的那一个,谁都能看不起她,她以为一辈子就这么窝囊的过了,可没想到的是,只要勇敢的走出来,她也能成为人人尊重的对象。
在李春生糊铁皮炉子的时候,程贵荣悄悄的把程燕拉出了院子,跟她说道:“燕儿,你们今天晚上还打算住你舅家里头?”
“咋啦?”程燕问道。
程贵荣犹豫了片刻,说道:“燕儿,虽说你舅舅妗子都是好人,可到底不是咱自己家……再说,你们住那个屋连床都没有,睡地上时间长了受凉气,对身子也不好……”
这道理程燕也懂,叹气说道:“这不是没办法吗?”
谁不想住自己的家啊?可现在闹成这样,她和李桂香已经没法回程家了。
“爸,你该不是劝我回老程家吧?”程燕正色问道,“只要他们还存着把我卖出去换好处的念头,我和我妈是不会回去的。”
提起这事,程贵荣脸上就烧的慌,心里也难受。他全心全意的信任着父母兄弟,没想到父母兄弟竟然真的没有打算出钱给他的女儿程柳治病,一个两个不关心程柳的身体,只埋怨程柳生病了挣不回来大笔的聘礼。
“现在柳儿住的那个房子空着,要不,咱们就先搬进去住?”程贵荣说道。
程燕想了一下,才明白过来程贵荣说的是关着程柳的那个破房子,是程贵荣的爷爷奶奶住的,程贵荣的爷爷奶奶过世后,那房子就荒废了下来。
“虽然破了点,但好歹有两张床能睡觉,我等会儿回去把被褥抱过来,。”程贵荣又说道。
程贵荣是个木讷寡言的人,今天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而且程燕还注意到,他说的不是“你们”而是“咱们”。
程燕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程贵荣可是十里八乡难找出第二个的大孝子,他能愿意和她们一起离开程家住在外头?虽然只是住在程家以前的老房子里,可这举动也意味着他站到了李桂香这一边,要和程老头他们唱反调了。
“爸,我没听错吧?你要跟我们一起搬出程家?”程燕问道。
第37章 搬出来()
“是啊。”程贵荣低着头说道,尴尬的不敢看女儿的眼睛,“我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