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失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不信,至少是有这种可能。经再三考虑,我认为,还是电告政府为好,以便严加
防范。”这个警告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先见之明,但是,山本五十六在1940
年11月才形成偷袭珍珠港的设想,1941年1月7日才正式向军令部提出。当
时了解此计划的仅限于山本身边的工作人员。斯塔克虽然将格鲁大使的警告转发给
太平洋舰队司令,但在电报后面附上了海军情报部的意见:海军情报部认为这种流
言蜚语不可信,并说它“不认为对珍珠港的行动已迫在眉睫,在可预计的将来也看
不出有这种计划”。
    1941午7月8日, 美国获悉日本7月 2日御前会议的内容:南进第一,
如情况允许,则北进;独立自主地参加对苏战争。
    7月19日,美国破译日本驻广东总领事于14日发给外务省的电报,得知日
本将以法属印度支那为基地,进占新加坡,以空军和海军“坚决粉碎英美的军事力
量”。这份情报的直接后果是美国和英国、荷兰等国冻结日本资产。此外,美国还
成立了以麦克阿瑟为首的远东陆军部队。
    7月24日,日本政府下令把日本船只撤出东太平洋、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
    7月29日,日军进占印度支那南部。美国国务卿赫尔表示,要尽快对日本采
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8月1日,美国宣布对日本石油禁运。美国驻日大使格
鲁说,事态已经发展到以“报复和反报复的恶性循环……,其发展趋势只能是不可
避免的战争”。第二天,赫尔表示,只有武力才能阻止日本人。8月4日,美国明
确向日本表示:如果日本再南进,那就意味着战争。
    8月17日,罗斯福总统召见野村大使,说:“如果日本政府今后按照武力或
武力威胁对邻近各国进行军事占领的政策或计划采取任何手段,那么,美国政府为
了保护美国及美国人民的合法权益,确保美国的安全,将不得不采取我们认为必要
的一切手段。”
    9月4日,美国得知日本决意执行其南进计划,把美英赶出中国、东南亚及西
南太平洋。
    10月15日,日本领事劝告旅居荷属印支、马来西亚、菲律宾、夏威夷、美
国及欧洲的日本人回国。11月28日之前,日本积极进行了这项工作,这进一步
证实日本决意统治东南亚。
    11月上旬,珍珠港的海军情报机构发现了日本一支新的海军组织的无线电呼
号。12月1日,美国情报机构证实,日本海军在一个月内两次更换无线电呼号,
这是前所未有的。美国海军情报机关认为,这是战争迫在眉睫的迹象。
    11月4日,美国得知,由于美国对日本的禁运,日本在政治上、经济上处于
前所未有的困境,国内矛盾突出,势必利用对外战争来转移国民的注意力。
    11月5日,“魔术”破译了东京外务省致野村大使的指示:应作出最后的努
力进行谈判,如果谈判失败,太平洋的局势将处于“动荡的边缘”。格鲁大使再次
提醒国务院,这轮谈判的失败将导致一场“全力以赴的殊死斗争”,日本“将不惜
冒举国玉碎的风险,以免受经济封锁的影响,而不向外国压力屈服”。
    11月7日,赫尔在内阁会议上介绍了日美谈判的详细情况,表示“形势万分
紧迫,我们说不上何时何地将遭到日本的进攻,因此,我们必须不断进行警戒”。
    11月12日, 美国得知日本政府决定把日美谈判的最后期限定为 11月2
5日。赫尔认为,如果美国不能在11月25日前满足日本的要求,日本将决心对
美作战。
    11月 15日, 东京电示日本各驻外使领馆,一旦出现紧急情隐,应销毁密
码机。野村大使请示外务省,如果美日关系中断,他应如何处理日本在美国的利益。
东京回答说,大使馆应首先撤出日本侨民。
    11月16日,美国从另一可靠途径了解到日本不准备进攻西伯利亚。这意味
着日本南进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1月26日,美国进一步了解到日本企图对英美作战。12月1日,美国从
三个不同的情报来源得知,日本决定对英美开战,有情报表明日本将同苏联维持和
平。
    11月27日,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分别向所属部队发出
警戒命令。在给太平洋舰队的命令中,斯塔克指出:“这份命令应视为战争警告,
同日本进行的稳定太平洋局势的谈判已经结束,估计日本将在最近几天内采取侵略
行动……你们务必采取适当的防御措施。”
    11月30日,“魔术”破译日本致德国大使馆的电报,内称:届内阁于4月
开始的日美对话已经破裂……盎格鲁一萨克逊国家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可能通过一些
冲突突然发生,时间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快。
    12月3日,美国破译了2日东乡外相致野村大使的命令:除特别指定保存的
东西外,大使馆应销毁密码机、密码本和密码略语。情报人员发现,日本大使馆正
在后院焚烧文件,以至于引起了冲天烟雾。陆军情报部长谢尔曼·迈尔斯和远东情
报处处长鲁弗斯·布拉顿说,这种情况预示日美之间“至少是断交,甚至可能发生
战争”。
    12月5日,“魔术”截收到吉);I猛夫发自珍珠港的电报:“5日下午港
内有如下舰只: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可是,这份情报没有
及时处理,而是被保留在文件筐里。
    美国从这些情报中了解到了什么?他们知道日本已经决心与美国开战,但是,
何时开战?向何地发动进攻?这些关键性情报,“魔术”中无只字提及。10月9
日,‘“魔术”曾破译了9月24日外务省致檀香山总领事喜多的电报,电报中要
求喜多把珍珠港分成5个不同的水域,报告太平洋舰队各舰的停泊位置。12月3
日,“魔术”破译了外务省致喜多总领事的电报。电报中说:“鉴于目前形势,港
内的军舰、航空母舰、巡洋舰的进出情况是极其重要的。此后,务必尽全力逐日向
我报告,在珍珠港上空是否有阻塞气球防护网,是否有迹象表明会升起这种气球,
还应电告我各舰是否有防鱼雷网。”但是,“魔术”同时发现,日本对菲律宾、美
国西海岸和巴拿马也同样有兴趣,这种情报如果不加特别分析,没有特别的警惕性,
情报人员很难意识到日本海军的真正目标所在。
    一知半解的“后术”情报,让美国的情报饥渴
    症有所缓解,但是,美国人却将它当作灵丹妙药。
    这对美国分析日本的意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日本成功偷袭珍珠港后,美国人对日本的军事奇迹百思不得其解。照理说,美
国有这么好的情报来源,为什么不能避免日本的突然袭击?日军的炸弹到底是如何
扔到美国人头上的?对此,各位专家各有高论。以《珍珠港;警告与决策》一书扬
名美国的女学者罗伯塔·沃尔斯塔特说:“我们以前从未有过如此完整的有关敌人
的情报,也许以后我们再也不可能掌握如此重要的情报来源了。”但另一位学者戴
维·卡恩却说, 珍珠港事件之所以发生, 是因为美国情报人员缺乏必要的情报,
“魔术”提供的情报不足为凭,它解决不了美国当时存在的情报缺乏问题。谁是谁
非,莫衷一是。
    应该说,罗伯塔·沃尔斯塔特和戴维·卡恩的观点都有道理。美国在战争爆发
前确实掌握了一个很好的情报来源。这种情报来源,对美国来说,虽非绝后,却是
空前的。美国情报界从中了解了日本的开战意图,知道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但是,
“魔术”的缺陷在显而易见的。它只说日本准备打仗,但何时打,怎么打,“魔水”
一概没有涉及,从而为美国留下了一个情报缺口。可悲的是,弟国人没有意识到这
个缺口的存在,更不用说采取措施去填补这个门口了。
    战争爆发前美国的情报体制是很不完善的。长期以来,美国忽视情报机构的建
设,情报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应付日趋严重的局势。
    美国情报事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获得过前所未有的发展,陆军情报部作
为一个常设情报机构建立起来了,信号情报部门也从无到有,初具规模。但是,第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情报机构再次经历了大幅度裁减,情报经费也多次削
减,尽管陆军情报部、海军情报部仍然存在,但实际上已处于半瘫痪状态。陆军情
报部外国情报处处长乔治·斯特朗曾说:陆军情报部“经费短缺,缺少办事员和速
记员,严重阻碍了正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情报界无力经营谍报活动。1
939年8月18日,海军情报部长安德森在向海军部长所作的备战报告中说:海
军情报部在海外进行的工作,仅限于武官们写来的报告,以及陆军部、国务院、商
务部和某些有关商务单位送来的材料,还有就是一些预备役军官到国外旅行反映的
情况。他警告说:“真正经过组织、能够执行间谍和反间谍等项勤务的隐蔽情报工
作并不存在”,其主要原因就是“海军情报机构目前没有经费可供开销”。武官也
大多部署在欧洲国家。驻日武官虽然提供了日军的编制、兵力、人员素质等方面的
情报,但有关日军的意图驻日武官其实是一无所知,美国驻日使馆则集中力量研究
日本的政治动向,对军事问题很少涉及。美国不得不依赖“魔术”这一情报来源。
    “魔术”提供了日本政府对日美关系的态度等重要情报,使美国政府对日本政
府的立场有了比较准确的了解,对于日本即将向美国发动的进攻,“魔术”也提供
了很多线索。但是“魔术”破译的是日本的外交电报,而对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