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失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美国争夺中东的有效途径。在这种背景下,中东战争实际上带着美苏争霸的性质。
    在这场危机的初始阶段,美国和苏联都明确表态,支持自己的盟友。当埃及宣
布封锁亚喀巴湾后,美国总统约翰逊立即发表声明:“试图封锁以色列船只通过亚
喀巴湾,已经给这场危机造成了新的严重问题。美国以为亚喀巴湾是一条国际水道,
封锁以色列船只是非法的。这种做法将给和平事业带来潜在的灾难”,同时,约翰
逊还宣布美国“坚决支持该地区所有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苏联则一如既
往地谴责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侵略,叙以4月危机时,苏联曾明确向以色列提出
警告,不要在“紧邻苏联边境的地区玩火”。5月份,苏联也曾支持埃及进军西奈
半岛,并说:“任何人如果试图在近东地区发动侵略,那么它不仅会遭到阿拉伯国
家联合力量的抵抗,而且也将遭到苏联和一切爱好和平国家强有力的反对。”5月
25日,埃及国防部长巴德兰访问莫斯科,回国之后他给纳赛尔带回苏联总理柯西
金发出的一个信息:“苏联将支持我们进行这场战斗,除非恢复到1956年时的
状况,否则它将阻止任何国家进行干涉。”苏联同时还警告以色列,反对它发动军
事行动。苏联无疑是将支持埃及作为它打入中东地区同美国对抗的一个楔子。苏联
的态度使埃及领导人大受鼓舞,他们确信,有了苏联的保证,他们将不用担心出现
类似于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期间大国的军事干涉。5月29日,纳赛尔在国
民议会讲话时说:“听了巴德兰关于他在莫斯科会谈的情况汇报后,今天我可以告
诉你们,苏联是一个友好的国家,它正像一位令人尊敬的朋友那样站在我们一边。”
阿密尔元帅在6月2日发出的第二号战斗通令中指出:‘油于苏联所采取的坚定立
场,以及如果任何大国参加对埃战争,它将立即进行干预的决心,现在已很清楚,
美国政府决不会参与以色列方面的任何军事冒险。”
    但是,当中东局势急剧恶化,阿以双方已经剑拔夸张的时候,苏联却出人意料
地希望息事宁人了。中东地区在苏联的战略棋盘上固然重要,但如果因此导致美苏
之间的直接对抗甚或引起一场热核战争,那是苏联所不愿的。在埃及和以色列都决
定打仗之后,苏联却认为中东形势必须就此止步。苏联虽然也是超级大国,但它没
有与美国对抗的力量,苏联领导人也没有这种勇气,这在几年前的古巴导弹危机中
已经显露无遗。苏联正在推行缓和战略,不希望中东影响它的全球战略部署。而纳
赛尔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相信苏联的实力将能抵消美国对中东局势的影响,但
他错了。
    5月26日,苏联和美国进行接触。柯西金建议两大国同时采取行动,以缓和
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次日凌晨3时,苏联驻开罗大使紧急约见纳赛尔,转达柯西
金致纳赛尔的照会。柯西金说,挑衅行动会对全世界产生不幸后果。苏联大使说,
苏联已从美国得到保证,以色列木会发动进攻,如果以色列进攻,苏联决不会坐视
不管。纳赛尔相信了,有两大国的联合保证,谅以色列不敢轻举妄动。因此,尽管
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军方先发制人的要求十分强烈,纳赛尔总觉得高枕无忧,以至
于坐失良机。
    纳赛尔甚至对美国也抱有一丝幻想。他认为,苏联将抵消美国在中东的影响,
而且,他认为在中东爆发一场全面战争对美国并无好处,美国当时的注意力正集中
在越南,它不可能支持以色列发动战争。再说,同犹太复国主义者搅在一起将使美
国人在中东声名狼藉,美国不会冒这种风险。
    的确,美国不希望中东发生一场全面战争,但是,美国更不希望以色列被阿拉
伯国家消灭。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唯一的一个桥头堡,以色列被消灭了,美国在中
东的影响也就给消除了,中东势必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这是美国人无论如何不愿
看到的结局。美国一方面呼吁通过和平手段促使亚喀巴湾重新开放,一方面重申了
历届美国政府的承诺:美国坚决保证该地区所有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如果
以色列因为亚喀巴湾被封锁而向埃及发动一场突然袭击,美国并不会觉得意外。美
国国务院向苏联表示:“美国政府把所有妨碍以色列船只或其他国家船只在海峡通
航自由的行动视为侵略行动,美国政府认为以色列有权对此进行自卫。”这分明是
怂恿以色列发动战争。美国人甚至觉得,在美国不卷入的情况下,由以色列对埃及
采取一场有限的军事行动,解除埃及对亚喀巴湾的封锁,不失为一种理想的解决危
机的办法。它既可以避免一场全面战争,又可以把纳赛尔到手的东西一笔勾销,让
他威信扫地。当以色列政府内部主和的外交部长埃班抵达华盛顿访问时,美国人甚
至大为懊恼,以至于让埃班在华盛顿坐了一天冷板凳。在埃班预定到达白宫前两小
时,约翰逊总统曾召见以色列驻华盛顿公使埃弗隆,总统直截了当地告诉公使,他
没有什么话要对埃班先生讲,要讲的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全都讲了。在美埃关系十
分紧张的情况下,纳赛尔还对美国认识不清,将控制以色列的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
实在是太幼稚了。   
   大失误——20世纪重大情报战之谜        
      第七章  严寒封杀布拉格之春
          ——华约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8月20日)
    安东诺夫式运输机吐出了一辆辆苏联坦克,
    华沙条约军队从四面八方冲进了捷克斯洛伐克。
    捷共领导人杜布切克成了苏军的俘虏。布拉格,
    一夜之间从暖春坠入严寒。
    1968年 8月 20日深夜,11点多钟。
    一架苏联民航客机飞抵布拉格上空。飞机上的无线电向地面上的鲁津机场发出
信号:由于飞机发生机械故障,请求在鲁津机场迫降。情况紧急,鲁津机场的地勤
人员没有犹豫,立即发出信号:同意迫降,并采取措施,引导苏联客机在机场降落。
    飞机顺利降落,其动作麻利、流畅,不像发生故障的样子,机场工作人员并没
有什么怀疑。但是,这架飞机降落后,不是停在跑道上,而是径直滑到了机场大门
前,飞机上迅速跳下几十名荷枪实弹的苏军突击队员。他们手持冲锋枪,几分钟时
间就占领了机场的指挥系统。由于苏联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盟国,而这一切又进行得
极其迅速,他勤人员根本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就成了苏军的俘虏。几分钟之后,
苏联第24战术空军集团军的安东诺夫式巨型运输机,在他们的引导下,一架一架
地降落了。鲁津机场以每分钟一架的速度,迎接苏联“老大哥”的到来。大量的坦
克、装甲车和士兵,从飞机的肚子里爬了出来,稍事集中后,他们即在苏联驻捷大
使馆人员的带领下,向布拉格的各个要害地区出发,而其目标主要是捷共中央大厦、
政府各部门的办公大楼、布拉格的广播电台,以及特定的军事设施,等等。
    与袭击鲁津机场同时进行的,是华沙条约各国的军队从四面八方向捷克斯洛伐
克进击。包括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保加利亚和波兰、匈牙利五国军队的军事
集团,从捷克斯洛伐克的北方、东北方和东面、南面,向捷克斯洛伐克分进合围,
他们迅速占领了捷克的各个战略要地。当年,华沙条约各缔约国为了对抗美国和西
方的侵略,结成了同盟,捷克斯洛伐克也是这个同盟中的一员,可是,现在捷克斯
洛伐克竟然成了同盟第一个军事目标。
    整个入侵计划表现出华沙条约军队高超的战略艺术和指挥才能。入侵计划是由
华沙条约军队总司令雅库鲍夫斯基亲自制订,而其执行者则是苏联国防部副部长、
全苏陆军总司令巴甫洛夫斯基。雅库鲍夫斯基元帅制订的计划周到,而巴甫洛夫斯
基执行的方案也很细致。大到战术核武器,小到部队使用的流动厨房,他们都考虑
到了。在入侵开始后的48小时内,巴甫洛夫斯基共投入了华沙条约部队的24个
师,近20万人。投入第一期行动的部队中,苏联师占16个,波兰师3个、东德
和匈牙利师各2个,保加利亚师l个。盟国的军队主要夹在苏联师里面行动。这支
部队,不用说对付小小的捷克斯洛伐克,就是打一场世界大战,也差不多够了。要
知道,一下子出动20多个师与苏联军队对抗,北约还真有难处。不过,我们并不
用指责苏联人杀鸡用了牛刀,因为捷克斯洛伐克虽小,但其部队的战斗力却是有目
共睹的。在华约国家中,捷克斯洛伐克拥有20万精兵,是仅次于苏联的军事强国。
虽说克格勒事先已经肯定,这一次行动不会遭到抵抗,但是他们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出动了这么一支庞大的部队,同时,30万后备部队已经进入一级戒备状态,不过,
他们的目标却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如此规模的行动,要瞒过北约,恐怕也不
大可能。虽然这是华约自己的事情,但万一美国对苏联产生什么误会,动起干戈来
也不是好玩的。有备无患,苏联人索性做一番准备。事先,他们派出了驻华盛顿大
使多勃雷宁,让他向美国总统约翰逊解释一下,然后,又按惯例,对北约的通讯设
施和警戒设备施放干扰。北约军队已经习惯于这种干扰,当北约的雷达上面出现一
层雪花的时候,北约的情报部门并没有介意,他们以为这只不过是又一次军事演习。
两个小时后,他们从布拉格的电台里听到苏军已经人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消息时,无
不目瞪口呆,继而又不得不对苏联高超的战略欺骗本领表示叹服。要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