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失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国家(苏联),时间不迟于6月底。”但是,克里普斯的声明,无论在英美等
国的外交使团,还是在莫斯科,都没有人相信。克里普斯的观点可能是猜测,而且,
后来证明, 希特勒当时想在 5月匕日发动进攻,而不是6月。不过,苏联内务部
认为克里普斯的情报是真实的。过了两个月,这个消息灵通的大使知道了“巴巴罗
萨”行动的确切日期,因此,他又大胆预言:6月22日,德苏战争就要爆发。德
国驻莫斯科海军武官立即把这个消息报告德国海军部:“英国大使预言6月22日
是战争爆发的日期。”海军部的军官在转引这份电报时,在报告的末尾加了一个惊
叹号,显然,他们已经知道了“巴巴罗萨”行动的确切日期,因而对克里普斯预言
的精确性表示惊奇。
    对这些非常明显的战争征兆,苏联情报机构并没有蒙在鼓里。这个当时世界上
最大的情报组织,拥有一批杰出的情报人员,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及时地向莫斯科
报告各种异常动向。因此,对希特勒的意图,苏联情报人员也掌握得清清楚楚。
    早在1940年12月,苏联驻德国陆军武官图比科夫就向苏军情报部报告了
有关“巴巴罗萨” 的情报。12月 25日,他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阐述了希特
勒的侵苏战争准备,勾勒了“巴巴罗萨”行动的详细情况,并说德军的入侵时间可
能在1941年春,但写信人的身份不明。这封信由苏联驻德国大使杰卡诺索夫转
报莫斯科,但是内务部负责人贝利亚否决了这一点,他甚至要求处分杰卡诺索夫。
1941年3月14日,图比科夫又从一个德军少校处得知:德国的“政策已经完
全改变”。这个德国人告诉他:“我们正在东进。我们要夺取苏联的粮食、煤炭和
石油。到那时我们将不可战胜,能继续进攻英国和美国。”图比科夫立即将这一情
报转报莫斯科。6天后,图比科夫又报告,“巴巴罗萨”行动可能在5月匕日至6
月15日之间执行。这份情报由苏军情报部长戈里科夫上报了斯大林。但他认为爆
发战争的时间将在结束对英战事之后。这个日期何时到来,谁也不知道。戈里科夫
据此认为,“关于今春对苏战争不可避免的传说和文件,必须看作是英国甚至可能
是德国情报机关散布的假情报。”
    1941年2月中旬,苏联大使馆接待了一位德国出版商,他带来了一本德俄
简易会话读物,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如:“你是共产党员吗?”“举起手来!我要开
枪了!”“投降!”“区党委书记叫什么名字?”等等。这些内容清楚地显示出编
纂这本会话集的目的。这本小册子立即通过外交邮袋送到了莫斯科。此后,苏军情
报部又收到一些警告,说德军将在5月20日从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三个方向
进攻苏联,但这份情报把德军三个集团军群的指挥官搞错了。
    1941年3月,苏联得知德国正在印制大量的卢布纸币。
    1941年4月底,美国驻柏林大使杰弗逊·帕特森即将离任,因而举行了一
个盛大鸡尾酒会,苏联大使馆一秘瓦伦丁·别列日科夫应邀出席。酒会上,他认识
了一位刚从北非回国“休假”的德国空军少校。少校后来告诉他,他不是回国休假
的,他的部队已经调到德国东部,据他所知,其他部队也作了类似调动。他不知道
这是怎么回事,但他个人不希望德苏两国之间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因此想把这
个消息告诉苏联朋友。别列日科夫被这个消息吓坏了,他很担心这是英美等国的阴
谋,但他还是在致外交部的报告中对这个情报进行了概述。
    1941年5月5日,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在莫斯科会见苏联驻德大使杰卡诺
索夫,告诉后者德国即将入侵苏联,他甚至提供了“巴巴罗萨”行动的具体时间。
杰卡诺索夫将此事上报莫洛托夫和姐大林,但斯大林怀疑“希特勒是在吓唬人”,
认定德国“想在大使一级向我们传递错误的消息”,因而予以拒绝。
    5月6日,海军人民委员库兹涅佐夫也向斯大林提供了一份情报:“驻柏林海
军武官沃罗佐夫上校报告:……据希特勒统帅部的一位军官说,德军准备在5月1
4日从芬兰、波罗的海沿岸和罗马尼亚进攻苏联。与此同时,将对莫斯科和列宁格
勒实施猛烈空袭,并派伞兵在边境城市实施空降……”但是库兹涅佐夫认为,这个
情况的可靠性值得怀疑。
    30年代苏联建立的几大谍报网都发回了德国即将入侵苏联的情报。来自东京
的佐尔格通过多种情报来源,了解到“巴巴罗萨”计划的具体内容。德国大使馆的
陆军武官在1941年4月就告诉佐尔格,德军已经完成了侵苏准备。5月初,从
柏林来的一位密使会晤了佐尔格,向他解释了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战略考虑。另一位
德军军官甚至告诉佐尔格进攻将于6月20日左右发起,主要突击方向是乌克兰。
这些情报佐尔格都及时报告了莫斯科。特雷伯领导的“红色乐队”和“露西”谍报
网也发回了“巴巴罗萨”行动的详细情报。
    6月6日,斯大林得悉德国和罗马尼亚军队共400万人在苏德边境集结。来
自土耳其的绝密情报来源也报告,德国已在德苏边境集结了120个步兵师,并正
在芬兰和罗马尼亚进行紧急动员。
    6月19日,美国新闻记者基尼戈紧急约见苏联驻意大利大使戈列尔金,说德
军在苏联西部集结了大量的装甲部队和炮兵、航空兵,对苏联的进攻预定在6月2
2日早晨开始。
    临近开战前,中共地下情报人员从上海获得了有关“巴巴罗萨”的情报,德军
将在 6月15日(后改为22日) 进攻苏联,周恩来立即将这一重要消息报告延
安,由中共中央转报斯大林。
    类似的警告太多了。战后,美国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巴顿·惠利专门研
究了“巴巴罗萨”行动。他发现,在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前,起码有84个战争征兆
可以证明这一点,可是,莫斯科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就这样发
生了。
        德苏战争不可避免。对此,斯大林知道得清
    清楚楚,并为此作了一些准备。可惜,希特勒走
    在了他的前头。
    中国军事家孙子曾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德苏
边境出现如此重大的异常情况,斯大林会一无所知?当然不是。可是,他为什么对
情报机构的警告视而不见呢?原来,他心目中自有一份时间表。他认为,德国对苏
联的进攻将从1942年开始,因此,对那些他认为是“提前”了的警告,当然也
就不会在意了。
    斯大林曾经说,他信任希特勒,但事实上,他知道,德国与苏联是不共戴天的
仇敌,法西斯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敌人。这个判断没有过时,只是公开场合
不适宜讲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是一个权宜之计。因此,在他与希特勒于
1939年8月握手的同时,他就在准备未来与希特勒的决战了。
    在讲到斯大林的战前准备时,一些学者往往强调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营建的“东方战线”,认为苏联之所以出兵波兰、发动苏芬战争、通过最后通牌方
式向罗马尼亚索取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吞并波罗的海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
拉脱维亚三国,就是要加强自身的战略地位,“拒敌于国门之外”。实际上这种说
法是没有道理的。现在已经很清楚,所谓“东方战线”,不过是一个借口,旨在掩
盖苏联的强权政治和大国沙文主义,实际上这些地方大都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所规定的内容,也是希特勒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付出的代价。斯大林之所以这样做,
只不过是为了履行条约义务,把“属于”自己的一切拿到手,不是真正的战争准备。
    但是,说苏联在战前毫无准备也是没有根据的。尽管宣传媒介连篇累膜在宣传
德苏“友谊”,但军队的厉兵袜马从未停止,反而加快了步伐。军队在大规模扩编,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军共有194万余人,1940年6月,苏
军扩充到360万余人,到1941年6月,苏军已经接近500万人。与军事有
关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脉博跳动得更快了。从1940年到1941年6月战争
爆发,苏联的物资储备总值从40记卢布增加到70亿卢布。1940年6月26
日,苏维埃最高主席团通过法令,规定实行一周7日工作制,禁止企业、机关的职
工随意旷工。在国家机关中,增设了与巩固国防直接有关的汽车运输人民委员部和
建筑工程人民委员部,改组了经济委员会,在其基础上设立了国防工业、冶金。燃
料和机器制造经济委员会,颁布了新的《普通义务兵役法》,中央军事机关和地方
军事领导机构也据此进行了改组,在各自治共和国。各州和各边疆区建立了军事人
民委员部。 步兵部队于 1941年4月实行战时编制,大量的新式武器开始装备
部队。从1940年起,苏联开始组建机械化军、坦克师和摩托化师,1941年
3月,苏联政府决定建立20个机械化军。
    军事领导机构也进行了重大改组。1940年12月底,苏联召开了一次军事
会议,参加者有各军区和集团军司令员、参谋长,各军事院校校长及军事学方面的
权威学者,苏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结束后,苏军组织了一
次大型对抗演习。演习以德军为假想敌,构想是德军在边境地区发动突然袭击,红
军组织反击。结果,朱可夫指挥的“蓝军”战胜了巴甫洛夫指挥的“红军”。说来
也巧,这次演习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