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失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发生了火灾,需要这么大的水压?”对此,埃及人不置可否。这个难题解决后,
第三个障碍就更简单了:在渡河前,埃及派几十名士兵泅渡到对岸,用水泥把油气
管道堵死,这样,以色列就不能动用这些油气罐了。
    ‘白德尔行动”成功的关键是隐蔽埃及的行动,尽可能达成突然性。如果埃及
军队刚刚渡河,兵力尚未及完全展开,以色列的增援部队就已经赶到了,那么,渡
河部队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因此,要尽力延缓敌人的预警时间。而以色列的情
报机构与它的军队一样有名,是睡觉时都要睁一只眼的。要瞒过它的耳目,又谈何
容易2埃及必须付诸战略欺骗。
    为了掩盖进攻企图,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埃及军方研究了阿拉伯国家1967
年“六天”战争的失利原因,尤其注重对情报保障进行研究。他们研究了以色列的
战略理论、以色列总参谋部的特性和思想、以色列武装力量尤其是巴列夫防线的情
报,并有意识地吸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盟军在诺曼底地区的登陆经验和以色列在
历次战争中的成功经验,针对以色列的弱点,拟制了以外交、安全、保密和政治欺
骗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欺骗计划,以掩饰大规模兵力的展开,推迟以色列开始动员的
时间。
    从1968年起,埃及军队每年秋季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大型军事演习,且规
模一次比一次大。由于当时埃及的军事实力明显弱干以色列,这些演习显得很不真
实,以色列人也不会把它放在心上,而只会作为一种笑谈。这种演习可以对以色列
情报人员产生一种“狼来了”效应。至于1973年的军事演习,则更是一种欺骗。
根据计划,1973年的演习将在10月1日开始,10月7日结束。鉴于以色列
已经习惯了埃及的这种演习,它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战争将在“演习”期间的1
0月6日爆发。埃及利用这次演习调动部队、展开炮兵,在夜晚把渡河器材运到集
结地点。埃及通过这种军事演习有效地掩盖了它的战争准备。在赎罪日战争爆发前,
以色列军事情报部认为,埃及沿边界集结兵力并不意味着战争迫在眉睫,即使是埃
及军队自身也误以为军队的调动只是一次演习。95%的埃及军人只是到10月6
日战争爆发那一天,才知道他们进行的演习实际上是一场战争准备,战争即将开始。
此外,“六天”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埃及以此为由,说埃、以
之间已经没有屏障,因此着手在运河西岸修筑一条巨大的河堤以及弹药。饮用水贮
备设施,表面上是为了抵挡以色列的炮轰,实际上是用来隐蔽炮兵和坦克的集结。
由于施工延续了很长时间,这种拖拉起了麻痹以色列人的作用,使他们未能意识到
这一工程的真正价值。
    从1973年起,埃及多次征召预备役人员服役,然后又分批复员。到9月下
旬,埃及已经动员了22次预备役人员服役(有时只动员一批人,有时则动员多批
人),服役时间从三天到两个星期,以试验新的动员体制,并再次对以色列进行欺
骗。9月30日,埃及又征召了一批预备役人员。为了打消以色列人的怀疑,埃及
又于10月4日宣布,9月27日动员的第一批预备役人员复员,第二批人员将于
10月7日复员。但实际上复员的只有两万人。通过这些动员,埃及成功地将军队
集结完毕,完成了开战准备。而频繁的战争动员使以色列产生了麻痹心理。197
3年5月和8月埃及的两次动员都曾使以色列被迫进行总动员,结果造成2000
万美元的经济损失。当埃及宣布于9月30日进行动员时,以色列以为这只是一次
寻常动员,不以为然。达扬说:“萨达特曾两次促使我们宣布总动员,每次都使我
们毫无价值地耗费1000万美元。所以第三次再来的时候,我以为又像前两次一
样是一场儿戏,但我失策了。”
    在备战过程中,埃及和叙利亚制定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叙利亚总参谋部的军官
来开罗商讨作战计划,埃及要求他们一律着便服,从海上来到埃及,禁止乘坐民用
航空,防止歹徒劫持飞机,也不通过海关。重要的文件必须手抄,派专人传递,不
准打印,更不准用无线电下达。8月2日埃、叙召开联合军事会议,为防止走漏风
声,规定电子器材一律不准带人会议室,除指定埃及作战部长一人用铅笔作记录外,
其他人一律不准作记录。走出会议室后,军官之间交流意见必须通过口头交谈,不
准使用电话和书信。为了保密,所有的作战命令在10月5日才传达到营连一级,
而普通士兵直到战争爆发前几个小时才知道这一切。
    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埃及统帅部同时制定了一份使一切工作保持“正常”的计
划。一切工作要照常进行,不得有任何意外发生。萨达特总统照常进行他的工作访
问,并有意透露他将出席10月份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大会。9月27日,国防部
长伊斯梅尔将军邀请所有的内阁成员到总司令部参观,向他们介绍司令部的组织和
工作情况。次日,伊斯梅尔和沙兹利又随同大批军人祭扫纳赛尔陵墓,尔后,又在
总司令部举行了纪念活动。当晚,沙兹利还出席了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一年一度的
悼念活动。埃及的《金字塔报》还刊登总司令部要求10月份到麦加小朝觐的军官
进行登记的消息,埃及和罗马尼亚国防部长定于10月8日在开罗会谈的消息也由
官方加以“证实”。抄兹利出访摩洛哥,连他的妻子都不知道。所有这些,都是为
了让以色列确信,埃及不会在10月份采取重大军事行动。
    开战前几个月,埃及和叙利亚展开和平攻势,以掩护军事上的备战活动。两国
不断派出高级官员出访,邀请外国领导人来访;在报刊和电台的宣传减少用武力解
决中东问题的言论,对巴勒斯坦游击队的好战言论,各大报刊均表示不以为然;在
9月份举行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期间,萨达特甚至成功地促使会议通过一项决议,
要求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军;在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举行的悼念纳赛尔的大会上,
萨达特总统发表了调子不高。有节制的讲话,这与他过去几个月间措词激烈的演说
也截然不同。埃及外交部长10月到纽约出席了联合国大会,并计划在10月5日
同基辛格会谈,讨论政治解决问题。叙利亚也表示,愿意同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
姆会见,讨论联合国第242号决议。埃及和叙利亚做出一种态势,表明他们宁愿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
    以色列一直低估阿拉伯军队的战斗力,埃及和叙利亚有意加强以色列人的印象。
1972年7月埃及驱逐苏联顾问后,一系列消息传播开来:埃及的苏制装备正在
迅速损坏,埃军不能有效地使用苏联的雷达和导弹设施。有消息传出,苏联顾问对
埃军和叙军的训练水平十分不满。苏联人对来访的记者表示,埃及军队没有战斗力。
1973年,各国驻开罗武官应邀观看一次地面攻击装置试验,结果,武官们大失
所望,凡是可能出错的地方都出错了。有关苏联顾问与埃及和叙利亚军人的矛盾不
断传出,甚至有传言说叙利亚也想驱逐苏联顾问。阿拉伯国家的这一系列欺骗取得
了极好的效果。从1972年冬天开始,世界各国的报刊杂志尽是突出阿拉伯军队
无能的报道,连法国《世界报》这种善于独立思考的报纸也落入圈套。《世界报》
发表了这样一篇评论:“萨达特总统那些缺乏经验的年轻士兵是没有本领使用先进
的苏式装备的……”法国《费加罗报》记者报道:“没有任何军队比埃及这支军队
再狼狈不堪的了。这支军队既失去了纳赛尔,也失去了苏联顾问。军队缺乏斗志。”
    经过周密考虑,埃及和叙利亚决定在10月6日发起进攻。这一天是星期天,
是犹太教的安息日,犹太人一般都在家祈祷,不出门。10月6日又是犹太教的赎
罪日,是犹太教徒最神圣的日子,所有的犹太人都必须在家或到教堂忏悔和祷告,
所有的工作都停止了,街头看不到汽车。此外,10月又是穆斯林的斋月,所有的
穆斯林白天要不吃不喝进行斋戒,也不是适宜作战的日子。因此,开战日期的选择
具有突然性。达扬说:“赎罪日战争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日子里强迫到我们头上来了。”
    四面八方的警告涌向以色列,可是,军事情报
    部的判断是:目前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很小,甚至小
    而又小。结果,以色列丧失了宝贵的预警时间。
    在世人眼中,以色列是一个谜一般的国家,犹太民族的一切都充满了神奇。人
们不明白,一个在历史上仅生存了100年、而灭亡倒有2000年的国家怎么会
死灰复燃,也弄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民族,在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竟然
能孕育出那么多的富豪、文学家、哲学家,更弄不明白,这么一个处于敌对势力包
围下的小国何以打败它的所有对手,在巴勒斯坦雄霸一方。而当人们提起以色列国
防军时,则更是津津乐道,并且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姆指。实际上,除了这些让以
色列自豪的东西外,以色列还有一项更值得自豪的东西,这就是名扬天下。与美国
中央情报局和苏联的克格勃一争短长的情报机构。如果没有这些神出鬼没的情报人
员,以色列要想在中东站稳脚跟,只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中东所有国家中,以色列的情报工作是极为出色的。以色列情报部门一向以
狡诈、嗅觉灵敏著称。它拥有获取阿拉伯国家情报的高级技术手段。安装在西奈前
线和戈兰高地的电子设备日夜监视着阿拉伯国家的动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