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签约艺人很多时候都由不得自己,公司为了赚钱那是将他们当牛使唤,而他们则不受这种制约。
顿了顿,云彼方接着道:“我的意见是商演还是要接的,既能赚钱又能让歌迷有更多机会听到我们的音乐,何乐不为呢?当然,我们现在还是学生,也还是需要权衡,所以外出的就不用考虑了。”
因为还得上课,就算想要外出也没有充足的时间,也只能如此选择。
张晓夜他们都点头表示同意,云彼方接着就道:“至于唱片公司那边,我觉得可以去接洽一下,合适就签不合适的再谈,看看再说,你们的意见呢?”
“所以你其实还是倾向于签约咯,那我就没有意见了。”如果可以的话,李茜也倾向于签约。
第四十章 暗潮()
一个乐队或者歌手的发展,需要包装需要运营,而唱片公司就是专门做这个的,如果能够合作愉快皆大欢喜,那肯定是签约更好。
有专门的团队去负责这些事情,乐队本身就可以专心的做音乐,省心省力,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自去做未必是好事。
张晓夜他们为了乐队的发展而忙活的时候,诗刊编辑部里,这两天来秋扇的心情十分不错,办公室里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
“主编最近是遇到什么好事了,那么高兴?”
“我也奇怪呢,硬要说的话估计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恋爱了,只有恋爱能让一个人如此表现。”
“有道理,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过主编唱歌啊,现在她动不动就哼上几声,听这音调貌似是一块红布?”
“以前我以为主编就对诗歌和夜破晓感兴趣,没想到现在也喜欢上摇滚了啊。”
“说到一块红布,你们说逃学计划的张晓夜会不是就是夜破晓?名字很像,在看看主编的表现,实在很让人怀疑,而且我知道主编那天去了华语榜中榜的现场。”
“张晓夜就是夜破晓,主编办公室里有照片,很多人都看过。”
“那一切都想得通了,不过夜破晓也忒牛了一些,写诗写书已经让我们只有顶礼膜拜的份,玩起摇滚来居然也那么强,有报道说他们能开创帝国摇滚新纪元呢。”
“是挺牛逼的没错,不过这两天好像争议也很大啊,特别是一块红布这首歌”
办公室里,一群编辑窃窃私语,就连秋扇来到了身后都没有察觉到,一个个讲得眉飞色舞的。
“编排什么呢,都不用做事了是不是?”秋扇的声音响起,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全部站了起来战战兢兢的排成了一排。
其实编辑部的每个人都很了解秋扇,她从来不是什么难相处的人,往往也不太在意上下级这层关系,经常跟他们开玩笑聊天,说是领导更像朋友。
但不管怎么了解,只要秋扇一板起脸,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他们也都感觉压力很大,那种气势让人胆寒,现在就是如此。
“主编。”唯唯诺诺的喊一声,几个人噤若寒蝉不敢说话。
秋扇就道:“说什么呢这么投入?”
几个人从善如流,一点都不隐瞒,“小张说主编你最近肯定是遇到什么好事了。”
“李哥猜测主编是恋爱了。”
“小悦肯定的说逃学计划的张晓夜就是夜破晓,主编肯定已经跟他见过面。”
“然后王哥谈起了逃学计划,还有一块红布引起的争议。”
你一句我一句,很快他们几个就相互“卖”了个精光,秋扇一听就道:“你们倒是够八卦的啊,不过一块红布引起争议是什么意思?”
“主编,报纸上都写了,说一块红布这首歌诋毁帝国政府,歪曲帝国的政策,还有人说逃学计划因为这首歌可能会被封杀。”
秋扇一听皱起了眉头,道:“之前的报道不都是介绍他们乐队么,那份报纸先挑起来的?”
“是公民报,然后其他报纸也报道了,主编你看。”这编辑说着将报纸都递给秋扇,秋扇看了个标题之后就急匆匆的回了办公室。
“帝国立宪之后的改革成果,不能因为一首歌就被否决。”
整篇报道谈民主、谈改革成果、谈帝国立宪之后所取得的成就,然后批评一块红布这首歌歪曲事实,是恶意中伤。
公民报是炎华帝国的官媒,上面的内容就是帝国官方的态度,看到标题秋扇就已经很清楚了,这是在带节奏。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报道意味着什么,因而传言逃学机会会被封杀也不算是空穴来风。
看到这些报纸上的报道,秋扇才察觉到这事儿已经是闹得沸沸扬扬,最开始媒体关注的却是只是隐约本身,但公民报这么一搞,所有人的关注点都被吸引到一块红布这首歌以及政治层面上来。
有人为张晓夜他们叫好,摇滚本来就是这样的,就应该是这样的,也有人表示质疑,甚至是跟着公民报一起指责批判。
秋扇将所有报道都仔细看了一遍,然后才拿起电话拨号,电话接通之后直接道:“涯书,一块红布这篇文章是怎么回事儿,谁授意的?”
“我一猜就是他们,你等着。”秋扇左手拿着听筒,右手按掉电话之后又拨了另外一个号码。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她直接就质问道:“我听说你们要封杀逃学计划?”
“还能是什么逃学计划,当然就是唱一块红布那只摇滚乐队。”
“扯淡,我怎么没觉得这首歌是在给帝国泼脏水,帝国到现在都已经立宪十六年了,宪法三十五条是写在那里摆着好看吗?”
“如果帝国真的做得好,又何必去担心人们会怎么议论?如果帝国做得不好,那堵住人们的嘴有有什么用,不让人说情况就会变得更好吗?不让人说问题就会不存在吗?”
“这只是一首歌,先不说这首歌是不是你们认为的那样,如果帝国连容纳一首歌的胸襟都没有那还谈什么复兴,因为一首歌帝国就会被颠覆了吗?难道帝国已经害怕到了这种地步,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帝国五千历史,因为害怕人们议论就采取压制措施,竭力想要堵住人们的嘴,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但是结果呢?历史已经无数次跟我们证明了,为什么这么浅显的道理你们现在还是不懂?”
秋扇的情绪有些激动,说完直接挂断了电话,半响后电话又响了起来,她接起来就道:“广播事业局那边我已经跟他们谈过了。”
“嗯,如果这是你们的观点报道不用撤,是对是错就让人们去讨论,我相信人们自己会分辨的。”
立宪很多年了,很多人的思维还是转变不过来,包括人们对于逃学计划会被封杀的猜测也是如此,因为换在立宪前这是肯定的,所以即使官方还没有明确的表态人们也忍不住会这样想。
如果真的封杀逃学计划,那跟之前就没什么区别了,还谈什么改革呢。
第四十一章 多此一举()
先带起一波节奏,然后对准矛头开火,最后有关部门理所当然的跳出来封杀,这都是套路,所以人们才会觉得张晓夜他们要悲剧了。
然而事实出乎意料,次日人们并没有看到逃学计划被封杀的消息,反而是公民报另外又登载了一篇文章,“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
“我虽然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帝国自立宪以来,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并非仅仅是经济上的欣欣向荣,同时也是精神上的自由开放。”
“我依然觉得逃学计划这首歌有失偏颇,依然想要去争辩,但不该是赶尽杀绝,让所有人表达心中所想,这本身也是立宪以来所取得的成果之一。”
文章的主要内容确实是在辩论,表示帝国并不是想强加给人民幸福,而是真正的想让人民感到幸福,更不是直接铺就一条民众没法选择的路,人们只能在这条山走。
这篇文章一出也确实带起了节奏,人们开始讨论起了政治时事、社会时局,没几下工夫跟张晓夜他们就没什么关系了,封杀自然也就无从说起。
娱乐行业的人对这些就不太感冒,他们嗅到的是风向跟预想的完全不对,只要明白一块红布和逃学计划都没有被封杀就够了,至于其他的讨论,看看热闹就可以,该干嘛继续干嘛,不用再有什么后顾之忧。
张晓夜他们呢,确实没受任何影响,他已经从秋扇手里拿到一路向北的版税,于是装修开始动工了,live house的打造也同时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接受了采访,参加了商演,忙碌而活跃,几天下来日程几乎都被排得满满的,借着这把火捞金不少,不过签约唱片公司的事情还没有着落。
他们虽然都觉得跟唱片公司签约会比较有利,不过也并不强求,如果不合适的话是不是有利就难说了,这样的话还不如不签。
再次接到王景坤的邀请,他们一行四人来到先锋生产社的时候,等着他们的还有王景坤的顶头上司,公司的负责人何荣生。
见了面,跟王景坤和齐珞打了招呼,介绍过后何荣生就哈哈笑道:“果然后生可畏,我可是久仰几位的大名了。”
张晓夜很想翻白眼,不过还是很有礼貌的道:“何先生过誉了,我们可不敢当,不知道你找我们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几位,先坐,我们慢慢谈。”何荣生招呼着张晓夜他们坐下,吩咐秘书倒了茶之后才又道:“其实我为什么将几位给请来,你们心里想必也有底的吧?”
方媛媛她们都没有说话,只是捧着茶杯喝着茶,谈判这种事情还是身为男人的张晓夜更有优势,这几天的商演下来,可时不时就有人觉得她们是女孩子就觉得好欺负。
以前也是如此,外出演出被克扣演出费用等等,要不是云彼方强势不知道吃多少亏了,现在有了张晓夜就可以更省心一些。
张晓夜笑了笑就道:“何总想签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