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监狱回来后,没去岚韵湖,而是直接回了家里别墅。
说起来这个别墅也是比较搞笑,就去年过年,梁一飞臭脾气犯了,吵着闹着非要立刻买,然后辗转从丁静静手里买来的二手,买来之后,这一年来,反而没什么机会住。
他自己不用说,95年一年在外面跑来跑去,回滨海事情也是一大堆,大部分时间都在岚韵湖混着,一年到头,除了几个大节,基本不在家。
梁义诚和刘萍两个吧,也是醉心于工作,住家的次数当然比梁一飞要多很多,不过大多也都是晚上回来,一早就走,有时候一出差,可能好几天甚至半个月都不着家。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一家人,都有点工作狂,正应了那句话,休息?不存在的!只有工作才能让我快乐。
说起萍姨,梁一飞有点看不懂了,这两个上人天天混在一块,实际上已经住在一起很久了,却到现在没打证,也不晓得他两怎么想的。
梁一飞有很势利现实的一面,想问题习惯于从利益出发,不打证,梁义诚天天在萍姨饭店纯属帮忙,这饭店到底算是谁的?萍姨天天跟梁义诚吃住在一起,万一哪天梁义诚不要她,她连个名分都没有。
难道真的是有情饮水饱?还是说,物质条件大幅度满足的情况下,人就有资格去谈完全超越世俗的恋爱?
搞不懂,恋爱这种事,梁一飞两辈子就从来没有修成正果过。
开了门,客厅里有个三十多岁大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听到声音,回头一看是梁一飞,大姐立刻站起来了,恭恭敬敬的叫了声‘少爷回来了!’
家里不经常住人,人气不足不说,还容易脏,所以从皖南农村请了个农村大姐过来,也就是俗称的小保姆。
这几年城里经济越来越好,农村进步的却相对缓慢,农民能吃饱饭了,可是想要赚钱,还是得进城打工,一些没什么特殊技能的农村家庭妇女就到大城市来,给有钱人家干家务,兴起了一股小保姆进城潮。
“冯姐,不是说了嘛,不要这么叫我。你都从哪学的?”梁一飞脱了鞋,冯姐立刻跑过来从鞋柜里拿出拖鞋给他换上,说:“电视里有钱人家都这么叫。”
“那是电视,以后别这么叫了。”梁一飞说:“我爸他们今天回来不?”
“不回,老爷……哦,梁总和刘总前天去那个什么农场考察了,说要进一大批冬菜,昨天不是下雪嘛,路不好走,打你电话没打通,直接跟我讲的。”冯姐说。
“哦,那行,冯姐你烧点菜吧,今天我在家。”梁一飞说。
“好咧。”
冯姐最早在阿萍饭店干,人勤快,做菜手艺也不错,梁一飞上楼稍微眯了一会,到了晚上七点的样子,楼下一桌菜就做好了。
小保姆差不多也等于是家里的一个编外人员,平时都是一起吃饭不分桌,和冯姐一边吃饭,一边闲聊了些家常,她老家那边山清水秀是个好地方,大山环绕,基本就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无论是天灾还是战乱,基本都没有受到过牵连,连日本人侵华的时候都没打进去,保住了几百年的安稳。
可是到了现代社会,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山里就越来越不行了,关键是没路,农民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交通不便,经济肯定起不来,连最基本的山货都运不出去,原本的诗书礼仪之乡,世外桃源之地,变成了停滞的‘死地’,当地人纷纷出去打工,颇有些十室九空的感觉。
“他们有的小姑娘去广东打工,两三年就能赚大好几万,回来把老家的旧房子拆了,起水泥楼,气派着呢。”冯姐不无羡慕的说。
梁一飞笑笑,广东经济是好,可年纪轻轻没什么学历的小姑娘去那正常打工,怎么着两三年也赚不了大好几万……
倒是后面半句话有点意思,十几年之后,政府一定会把这些价值连城的古迹保护起来,愿意上缴的,一家能分好几百万,不愿意上缴的,一年也给不少钱作为维修费用,养活一家老小绰绰有余,稍微精明点的,还会利用老宅子作为农家乐、名宿,赚海了去了。
到时候,那些拆了老房子盖水泥楼的小姑娘们,估计得后悔的用头撞墙。
梁一飞为什么知道一个皖南农村的十几年后的情况呢?因为那边是一个儒雅的知识分子的老家,走出来一位国家领导人……
闲着没事,跟冯姐说了点什么是古董,什么是文物,这东西有多值钱,劝她将来有钱了,也别拆老房子。
冯姐这样的农民本来自然是不信的,那些破破烂烂都几百年的老木头,哪里有钢精水泥气派?
可是这些话从梁一飞嘴里说出来,那分量是不一样的,人家梁老板一家都是老板,人家住的那是别墅,人家见过世面,赚过大钱,肯定比俺们这些农村人明白啊……
“那要是有闲钱,我买人家的老房子呢?”冯姐突发奇想,老家那边,一栋带小天井有二层阁楼的老房子,现在就两三万块钱,她在梁家好好干,一年多也就赚回来了。
“行,冯姐,我看你将来能赚大钱!”梁一飞哈哈一笑,真别说冯姐,她这种很朴素的价值观有时候反而是最正确的:我不懂,那我就听行家的,我不会赚钱,我就听会赚钱的。
又说了几句,冯姐家里还有些晚辈亲戚,想来城里打工,有请梁一飞帮忙的意思,梁一飞没推辞,也没一口答应,要是愿意,可以去几个厂子里,还有岚韵湖,不过走正规的招聘程序,能录取的,都从最基层干起。
吃完饭,打开电视,调到中央台一套。
1996年第一天,央视黄金档广告。
“困了累了,喝红牛!”
第431章 新年新事()
99年新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两件值得一提的事。
第一件,看起来,是个大事,至少是热热闹闹的事。
央视一套黄金档的广告换了,从酒,换成了饮料。白酒这个东西,全国人民都很熟悉,几千年来已经形成了中国的酒文化,但是饮料,严格来说,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大范围普及的………改革开放之前不是没有,可种类单一,普通老百姓也舍不得买。
注意,要知道中国有九亿农民,所谓的普通老百姓,绝对不是指城里小市民,而是包括了这些人。
所以饮料这东西在中国十几年前的民众基础有限,农村的汉子们再穷,也会想方设法弄点土酒来喝喝,可恐怕没人会专门去镇上花一毛五分钱买一瓶橘子汽水,包括城里的大多数人,渴了就喝白开水。
但是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生活条件可以说是坐着飞机朝上窜,一毛多钱谁都花的起,那么事实也证明,那些酸酸甜甜有味道的饮料,的确是比白开水要好喝。
什么叫生活品质,什么叫生活质量,讲白了,不就是过得舒服点,手头宽裕点,住的大点,吃喝的好点嘛。
所以饮料这种非生活必需品,很快走进了千家万户。
不过和白酒相比,饮料在中国的市场还是相对较小的,如果说白酒是个参天巨树,那饮料,目前也就是个小树苗。
所以,央视黄金档最好的一栏广告时间,居然留给了饮料,这本身就让观众们很意外。
再看这个广告本身,和去年孔府家宴一样,由于时间比较短,所以这一段的广告必须十分有特色:去年的孔府家宴,利用北京人在纽约的热度,请来主角王姬做代言,从外国的飞机上下来,回家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举起孔府家宴对饮,立刻就给人一种浓浓的回家的温暖感。
这就是孔府的高明之处,并没有打孔文化的招牌,避免了和孔文化酒的龙头老大孔府家酒正面对冲,反而另辟蹊径,在当前出国热中反向而行,用海外游子和央视热播剧结合,走温馨路线,大获成功。
可见央视黄金档广告是有一定难度的,时间短,必须让人印象深刻。
而今年的广告,还真就做到了这点。
首先,是广告内容十分简单,不费脑子。
去年广告,其实是一个海外游子归家的小故事,但今年的,压根就没内容,几个运动员拿着一款金黄色包装的饮料,大喊一声‘困了累了,喝红牛!’
就是一个动态画面。
广告绝对不是做学问,写论文,也不是拍电影,绝对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要‘鲜明’。
这个广告就很鲜明,内容简单,词朗朗上口,同时,和去年孔府蹭央视热播剧热点一样,广告也蹭了国兵热点!
中国乒乓球队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一般运动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在冷战时期,它甚至承担了一定的外交任务,是中国人看世界和世界看中国的一道狭窄的门,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和西方世界相比,还处于弱国但是开始奋起直追的大环境下,乒乓球屡屡战胜强国冠绝全球,是国人扬眉吐气的重要渠道之一。
94年,中国女兵王牌邓雅萍惜败于叛将小山智丽,引起全国轩然大波。败给谁都可以,唯独不能败给日本,更不能败给从中国‘叛逃’去日本的选手。
把邓雅萍骂得狗血淋头,可老百姓骂归骂,期待反而更浓,和乒乓球队的选手一样,都憋着一股儿劲头等着看复仇。
95年世乒赛,邓亚萍在世乒赛上夺得女单、女双、女团三项冠军,扬眉吐气。
接下来,今年又要举办亚特兰大奥运会,国人从总局到普通老百姓,都会女乒抱有巨大的期许和关注。
这种时候,选择以邓雅萍为主的女乒来最代言,简直想不到会有其他更好的可能性。
简短、明朗、印象深,这是第一个特色,选择热点人物和事件,这是第二个特色。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色,和去年的孔府家宴也十分的类似:合适的人,代言合适的产品。
让秃子代言生发水,让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