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梁一飞和华山河同时看着他,好端端的,才开了一个好头,难道出了什么问题?
“我就是容易多想,算是杞人忧天吧。”张松冲华山河呵呵一笑,然后才说:“按照这个势头,今年后面的订单恐怕会越来越多,咱们的生产可得跟上了。不说赚多少钱,第一年是最要抢市场的一年,饮料市场已经被挑动起来,要是货供应不上,市场上青黄不接的,很容易被其他产品把市场占掉一部分,等用户习惯了其他产品之后,咱们再想抢回来市场,那就困难了。”
“嗯,老张你担心是有道理的,当初做保健品,我之前就有过这样的担心,所以提前生产,后来还开了二厂,可是现在依旧不够用。”
虽然保健品目前还不是全国顶尖,但是每年也接近十万吨的产量,两个厂子根本生产不过来,幸好蜀中那边的灌装厂规模很大,还没有完全开动,所以和红牛一样,一部分采用原液运输的方式送到蜀中加工。
蜀中的灌装厂,如果全部开动,满负荷年产量可以达到三百万吨,可以说满足近十年的市场增长需求都绰绰有余。
说到生产,接下来的话就该华山河接口了,他说:“梁总,厂子这边的原浆生产是问题不大的,之前订单量我和张总讨论过,哪怕再涨几倍,原浆也可以满足,退一步说,厂子周边都是空地,真不行,无非就是提前进口机器。”
“嗯,那问题在哪?”梁一飞问,如果没问题,华山河没必要讲这么多。
“问题在运输!”华山河说:“我们这里距离蜀中有上千公里,原液运输又无法走海运,只能走陆运,成本实在太高。”
顿了顿,脸上的严肃表情缓和了一些,说:“当然,相对于盈利,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也不会造成产量跟不上,只是我觉得这些成本应该节省下来,这样用不了两年,节省的成本就足够我们在蜀中建厂了。而且需要考虑到,陆运受到气候、自然以及交通状况影响很大,如果有任何突发情况,都可能导致延迟。再者,路上毕竟是有一定危险的,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原液太值钱,一辆车翻了,几十吨原液就没了,损失很大。”
“现在浓缩比例是多少?”梁一飞问,浓缩比例越高,那么原液质量所需自然越少,需要运输的也越少。
“目前的技术只能达到80比1,再高的话,技术跟不上,需要引进设备,但是设备和现在的就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山的,光是设备花费就很大,性价比反而不如现在高。”华山河说。
梁一飞考虑了片刻,这个问题其实在最初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要求快速上马,而当时他根本没有能力,或者说财力,在内地建立大规模的灌装厂,而蜀中那边的老国企非常便宜,近乎白送,帮他跨过了最大的门槛。
“蜀中暂时还没有精力去建厂,嗯,你怎么看?”梁一飞问华山河。
“想办法尽量走铁路运输。”华山河说:“之前我已经在联系了,不过现在铁路运输车皮很紧俏。”
说着笑了笑,道:“今天来,主要就是找您批经费的,需要公关。”
梁一飞也乐了,说:“我倒是忘了,之前厂子不需要跑市场,给你们的自主经费有限。以后这种事,一次性不超过五十万的,不用向我单独汇报,你自己可以批,报表里体现就可以了。”
梁一飞对员工大方,不过那是大方在明处,比如工资、奖金这些东西,但是几个厂子的负责人,手头其实没有多大的财务权,何新福和华山河能批准的除了生产之外的特殊经费额度,上限只有五万块钱。
揉了揉太阳穴,心想自己也是抓得太细了点,该放权的时候还要要放权,要不然这么下去,得把自己累死。
点了支烟,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问张松:“老张,从小看大,年头猜年尾,今年你给我一个什么预期啊?我可是缺钱的狠。”
张松想都没想,说:“十个亿销售额保底,上限嘛,我也不知道。这年头,市场要疯起来,老天爷都害怕。”
梁一飞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这个老张,还是有滑头的一面的。
十个亿的保底?光是拿标王,就花了15个亿,十个亿就能保底了?
第436章 互联网服务现实()
孙达威第二天下午就拿过来一份海调会的草案,他的意思是既然要成立海调会,那么暂时不着急和雅虎谈,因为雅虎的项目仅仅是海调会的工作之一,而且以海调会的名义去谈,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梁一飞对此倒是不置可否,只说等他回去之后就去找雅虎方便,孙达威毕竟没有先知,不知道再过两三个月,软银就会像雅虎注资一大笔钱,所以这个机会并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待。
但是这些话又不能明说,再加上梁一飞本身对海调会这件事就比较重视,于是专门抽了两天时间,什么都不干,和孙达威详详细细讨论,最后拟出了一个大致的初步框架。
在旧金山湾区成立一个总部,位置上,正好在斯坦福大学和硅谷之间,人员编制孙达威可是视情况而定,原则最好是以新时代或者是中国的留学生为主,经费暂时不定,先打十万美金作为办公用途,用完再说,未来如果发展的好,可以向美国其他城市开设分部。
对外,这个海调会可以多和中国留学生打交道,不仅限于新时代,甚至不仅限于中国,只要是经过孙达威确认,的确有需要的留学生,都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资助,当然,资助的方式,不仅限于钱。
比如居中协调这些人去各个公司实习工作。
梁一飞还给孙达威交代了几个很具体的任务。
哪怕雅虎谈不下来都没问题,但是这几个任务必须要落实了。
第一个,时刻关注美国互联网搜索引擎行业的发展。
目前美国在线拥有全美,或者说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搜索引擎,但是还十分不专业,之前曾经有意收购雅虎被雅虎拒绝,而它收购雅虎的目的,就是以目前的雅虎为基础来做搜索。
梁一飞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只知道搜索引擎的一个大概原理:像蜘蛛结网一样,把网络的所有角落都覆盖到,然后筛查结果,这里面的关键在于庞大的覆盖能力,和高度精炼的搜索算法,雅虎这方面都是比较领先的。
尤其要重点关注新诞生的搜索引擎公司。
梁一飞就差点直说谷歌了。
他不是这个专业,上ba也不会去学谷歌到底哪一年出现,只能根据记忆,有一个很模糊的大概印象,就是96到98年之间。
雅虎的这一轮汤没赶上不要紧,谷歌的那一轮必须吃到嘴,相比之下,后者的潜力和影响力都更加巨大。
利用海调会,和有限的先知结合起来,去寻找那些还没有诞生的未来世界顶级企业,这是梁一飞成立这个组织的重要目的之一。
这是中期任务。
第二个任务,紧密的关注苹果公司的发展进程。
苹果最初是做电脑起家,但是乔布斯这个人对于硬件的兴趣始终有限,而总是把精力放在操纵系统上,于是导致了苹果和他个人,在90年代初的沉浮。
尤其是95出现之后,苹果的操作系统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梁一飞的计划中,培养一批懂得操作系统,有研发能力的人才,和芯片人才,跟上国际先进技术,这是长期的工作,可以从现在就着手落实,那么这些留学生们的起步,和国际最先进水准在一个水平线上,为将来做准备。
当然,这是长期任务。
至于还有更长期的,比如随时关注新兴公司,这就属于这个海调处终生的工作内容。
如果到了2000年之后,梁一飞有这个能力,什么脸书、yutub,甚至是prn,他都可以插一手。
日本有孙正义,中国也可以有梁一飞,论起投资眼光,全世界没有人比他更强。
前两个任务都不是迫在眉睫的,第三个任务,却是立刻要做。
“我上次听一个同学讲,美国现在已经在网络上购买图书了?”梁一飞似乎不经意的问道。
“我不太清楚。”孙达威摇摇头,一脸的茫然。
“你回去打听一下,我听说,好像在西雅图那边。有个网站,叫做亚马逊还是什么的,可以直接从上面采购图书,而且送货上门。我觉得这种模式很有前途,你回美国之后亲自去调查一下,最好能找到对方,告诉对方我想和他们聊一聊。”梁一飞说。
按照正常思维逻辑,孙达威在美国都不知道,梁一飞在国内却知道的一清二楚,连地名都说出来了,多少有些引人怀疑。
可是孙达威经过这几天下来,回国前对梁一飞的印象再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担心这位国内老板并不懂互联网这样的高科技,可没想到,梁一飞虽然不懂技术,但对于互联网这个新事物却非常了解,很多见底,甚至比他这个专业的都要深。
有时候和梁一飞聊互联网,孙达威觉得,自己好像在和大学里那些走在世界最前沿的教授聊天,应该说,是学习。
所以他现在的第一反应,反而是问:“您觉得这种商业模式好在哪里呢?”
“它把线上和线下连接了起来,直接面向最终端的用户。”梁一飞又讲了一句让孙达威惊为天人的话。
“我不是很理解,互联网的存在,不恰恰是因为它脱离了现实世界,制造出一个可以交流共享的虚拟网络世界吗?”孙达威不解说。
梁一飞想了想,说:“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互联网存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除了获取信息之外,它还是要为现实世界服务的,所以,互联网能成功的关键,至少我认为的关键,就在于它能为现实提供什么。”
顿了顿,补充说:“即便你说的,获取信息、相互交流,也是为了人类在现实世界工作生活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