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梁一飞做投资也不是第一次了,吴三手也就没多想,只说:“那要不要再派人去鹏城,跟对方接触一下?”
梁一飞想了想,摇摇头说:“不用。上赶着不是买卖,我也就那么一提而已,想布局一下未来互联网和计算机事业,做这一行的人多,他们真不愿意就算了。”
真不愿意当然是不行的,也不能就这么简单的算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上赶着不是买卖,既然对方已经拒绝,那再大张旗鼓的非要入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未免太过于着痕迹,且不说会不会引起外人的怀疑,恐怕连滕讯自身都会怀疑自己的动机,最后反而难以成事。
回头想想,这次自己主动打电话,一开口就提入股,其实都有点孟浪了。
等一等,别的企业梁一飞不敢说特别清楚,滕讯的创业史后世一向是被当作鸡汤写烂了的,他很清楚,并不是很顺利。
有了今天这一遭,未来滕讯缺钱的时候,很可能会主动找上门,或者隔段时间,再制造一个不那么突兀看起来比较合理的机会,重新接触。
再说了,做互联网的,的确不止滕讯一家。
“老王上次说什么来着,他们要去每个分校考察?”梁一飞问吴三手。
“是啊,这个老王,事太多,非说光看文件表格不行,要把每家分校都实地走访一遍,确保数据真实。”吴三手摇头说:“搞得好像我们骗他一样。”
“这个别怪他,是我跟他要求的,第一家企业上市,一定要把工作做扎实。熟归熟,工作归工作,他是对他负责,也是对我们负责。”
梁一飞用手指轻轻在桌上一点,笑道:“这样,我这个当老板的,还真没怎么去过分校,他去几个大的分校的时间点落实之后告诉我,我有空陪他一块。你依旧留在滨海。”
“好,我让他尽快拿一个行程表出来,根据你的时间来安排他的进度。”吴三手笑道:“这个老王不能太顺着他,什么都由着他,他不知道多能折腾。”
吴三手这话不是随便说说,讲王自卫‘能折腾’确有其事,有时候把梁一飞都要调动起来,跟着他的节奏走,可偏偏好多事,并不是太重要的,又耽误梁一飞的时间。
上次开会,梁一飞甚至当场发了一次火,那次发火,有一小半是太累了起床气,有一小半,就是发给王自卫看的。
后来想了想,就没朝着这条路子继续深入下去,王自卫这个人,要说是真正推心置腹的朋友,当然还不到那个份上,但如果说只是一个合作伙伴,或者是滨海市众多玩伴、人脉、跟着自己后面混点好处的,那又浅了。
毕竟这是多少年的关系,梁一飞自己做生意,第一单就是和他谈的,当初真正大家都还是穷人的时候就结下了交情。
这么多年下来,事业是越来越大,打交道的人、手下的人,越来越多,虽然依旧还算年轻,可是,在自己面前,能够真正没有心理负担,以朋友的方式平等对话的却越来越少,每个人都对自己有所图,每个人和自己说话、办事,要么小心翼翼,要么保持着微妙的分寸感。
王自卫也是,但要比其他人好得多。
毕竟,他还敢于‘折腾’自己。
只要是无伤大雅,梁一飞想想也就有他去了,顾文明忙着新时代,其他几个算得上朋友的各有各的事情,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多一个敢于‘折腾’自己的人,有时候更让自己觉得,身边没有那么冷清和孤单。
这大约也是和袁欣然走得比较近的原因之一。
这次让王自卫安排好行程,和他一起去各个分校,还有个很重要的工作。
股份分配。
新时代要上市,新时代各个分校的负责人、核心管理层,甚至包括一些明星老师,这些人都是跟着有利可图的。
想一个人吃独食,最后结果只能没人捧你场,所谓的培养主人翁意识,也不能说是有钱我拿来,有活你去干,时间久了,谁还帮你赚钱?
但是怎么去协调、分配,甚至是妥协、逼迫,这是一门学问。
把这个蛋糕分到所有人都满意,那是不可能的,梁一飞要做的,是分配蛋糕的方案,大多数人不反对,这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和顾文明商量过,他一个人做这些,未免有些吃力,加之,他是新时代的直接负责人,平时和下面这些干部直接打交道,有交情、有矛盾、有恩也有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一起,如果全部由他来拍板股权分配,哪怕无私也有私。
梁一飞是大老板,平时不露面,神秘感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权威,做好人可以顾文明来做,做恶人,做狠人,梁一飞出面更加合适一些,要让员工们感觉到,大老板可不是个好说话好糊弄的人,倒是直属领导对我们不错,这样更有利于后面企业发展。
安排好行程,目前五个大分校,首都、沪市、杭城、金陵,包括滨海,需要一一走访,新成立不久的江城分校、特区两个分校,刚把架子搭起来,还没有正式投入招生教学,可以暂缓。
前两站没什么问题,首都分校用的人是之前顾文明的老班底,沪市分校也是才成立不久,负责人很年轻,可以说都是梁一飞和顾文明的死忠,这样的人,梁一飞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办,梁一飞和顾文明也不会亏待他们。
滨海这头问题也不大,一方面,这里更是老班底,另一方面,滨海和其他几个城市相比,毕竟要落后一些,眼看着其他大分校纷纷崛起,滨海分校的人,本就有些紧迫感压力山大,这时候谁都不敢给梁、顾添乱。
没想到,在资格最老的金陵分校出了个麻烦。
到金陵分校的时候,已经是1999年元旦之后了,学生放假,把校长和管理层、骨干老师召集起来开得一个会议。
校长白松是个老同志,年纪比顾文明和梁一飞都大一轮以上,今年四十多了,是当初新时代在滨海第二期就招进来的老师,资格老、功劳大,人也比较稳重,所以开设第一家大型分校金陵分校的时候,才会让他带队。
几年下来,金陵分校也经营的红红火火,对得起它新时代第一家大分校的地位。
但是在谈到股份分配的时候,白校长明确的提出了反对意见。
而且这个反对意见很让人头疼,不是要股份多少的问题,而是认为,新时代的几个大分校,应该都从属于集团公司,但分割各自上市。
理由是每个大分校,自身就是一个可以有闭环的公司,同时经营都非常良好,辐射下面大区若干小分校,完全满足上市的要求,如果分割上市,可以给集团和个人都带来更大的利益。
这个话乍一听没毛病,但是仔细一想,压根就是搞分裂!
第578章 果断坚决()
给集团和个人都带来更大的利益?
拆分之后,每个大分校虽然都具备单独上市的资格,但是体量却减少了很多,抗风险能力也会随之降低,所以集团能不能有更大的利益不好说。
可是,各个分校校长的利益,那会明显增加一大截。
按照目前的规模,五大分校校长和管理层,每年有奖金分红,但是在上市后,所持的股份,不超过整个新时代的8%,所有的分校加在一起,不超过12%。
换句话讲,对于分校的管理层,梁一飞的策略是,多劳多得,钱可以多给,每年年底奖金大把,但是股权少,在集团大方向的话语权是有限的。
给钱,是为了激发工作积极性,限制股权,是为了避免新时代四分五裂,诸侯割据。
毕竟,新时代的模式和成功经验,并没有什么所谓不可复制的高深技术含量,起步早、领先时代的教学方法,这两个红利,已经渐渐吃完了。
接下来,想要继续让新时代在国内保持统治地位,除了练内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个庞大的体量,使得任何新入行的同行者,都不可能有能力去和新时代竞争。
所有大城市的最好培训学校,都是新时代,走到哪里,只要想参加培训,都能看到新时代的广告,一个分校遇到了危机,会有N个分校来支援,这么一来,其他小学校,要么投靠,要么就只能在夹缝中艰难求存。
如果拆分上市,先不说能不能真的上市,就算最后上市了,对于整个集团恐怕也是埋下了定时炸弹。
一旦上市,分校就能在财务和法务上,真正实现独立,在权力架构上和法律上,虽然依旧从属于新时代教育集团,但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公司,无论是分校对于集团的依赖程度,还是集团对于分校的掌控力,都会急剧下降。
到时候就会变成这样一种情况:分校需要集团援手的时候,集团不得不帮忙,这毕竟是自己的企业嘛;反过来,集团需要分校的时候,分校可以找到这种理由推脱。
这里面可以操作的余地太大了!
真正获利的,是分校的一把手和管理层,分割上市,他们虽然依旧在集团内没有话语权,但是分校的股权必然极大增加。
久而久之的,集团控股,却成了一个空架子,分校法理上从属集团,却各行其是。
当时在会议上,白校长忽然提出这个想法,是集团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原本该讨论的议题也就此搁置。
“老顾,这个白松什么意思?”
会后,梁一飞脸色有些难看的和顾文明说。
顾文明的脸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
这位白校长的资历,比老顾不算浅,当初,还是他高薪诚意从大学里聘请来的,可以说是即是他的老同事、老领导,也是新时代的有功之臣。
来到金陵分校管事之后,虽然不像其他分校校长对顾文明即热情、又巴结,可倒也没有掣过肘,工作上兢兢业业,把金陵分校打理的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