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谢老板的对我的器重,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我一定把北美的影院经营的蒸蒸日上。”马兆琴心里松了一口气,她在北美没日没夜的奔波,不就是为了让他满意,现在亲口听到凌世哲的承诺,感到这些日子以来的辛苦没有白费。
看到马兆琴放松下来,双眼充满了血丝,知道她这些日子以来非常的辛苦,便说道:“马经理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影院收购算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你好好的休息几天,等你休息好了以后,影院的相关改造还要多辛苦你一下。”
“谢谢老板的关系,不辛苦这都是我分内的事情,对了关于影院改造的事情我有几点建议。”
“请说。”
“老板,虽然唐人街的影院要都要改成集休闲娱乐、餐饮、商业购物综合化的多厅影院,但唐人街虽然是华人集聚区,但跟香港情况毕竟不是完全相同,我建议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影院装饰风格上进行合适的调整。”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你看着办吧。”凌世哲点了点头同意道。
马兆琴说得非常的实际,不但是北美,包括香港跟台/湾、新加坡、南洋各个国家的影院所在地的情况都不近相同,所以都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灵活调整,这样改造后的影院才能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说完后马兆琴也就告辞了,凌世哲在沙发上闲坐了会,才开始处理公务,当他把所有的公务处理完后,已经到了中午。
在外面找了家馆子随便对付了一顿,回到办公室感到一阵困意袭来,喝了一杯咖啡也不顶事,便在椅子上打起了盹来。
“老板醒醒,老板醒醒。”
凌世哲睁开眼睛,看着面前站着个人,揉了下双眼发现站在面前的是他的秘书白露,问道:“我睡了多久了?”
“老板,你睡了两个多小时了,陈经理在外面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
“怎么不早点叫醒我,居然让陈经理在外面等了这么久,快,赶快叫他进来。”
“老板,陈经理见你在休息,就吩咐我不要打搅你。”白露辩解道。
凌世哲点了点头,说道:“叫他进来吧。”
白露看了看他的脸,拿出一面镜子往他面前一递,说道:“你还是先整理一下吧,你这个样子也不好见人啊。”
凌世哲听她一说,便接过她手里的小镜子照着一看,发现自己的眼角上居然还有眼屎,把镜子还给她说道:“我进去洗一下,你让陈经理进来吧。”
进了休息室用毛巾把脸洗了两遍,人清醒了不少,看了下镜子里的自己眼屎没了又简单的收拾了下,才出了休息室。
一出来就看到陈伯森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说道:“凌少,偷得浮生半日闲,休息好了吗?”
陈伯森这些日子经常跟他打交道,彼此熟悉以后,偶尔会跟他开开小玩笑来增加双方的感情。
“让你久等了,来坐。”凌世哲是技术出身性格又有点内向,并不善于开玩笑,下属跟开一些不伤大雅的小玩笑也不以为意,知道这是下属为了增加与上司感情的方式。
。。。
第一百零四章 香港未来的路()
两人坐下后,陈伯森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地图在凌世哲面前摊开,说道:“老板,香港三十六家影院有七家影院已经彻底改成完毕,都是按照你规划的标院来改造的,但剩下的影院没办法改造了,那些影院有太多都是些农村影院,虽然它们所处的位置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现在还不是改造的时候,只要维持就行,我认为等以后那些地方发展起来了在考虑改造不迟。”
凌世哲简单看了一下地图上影院的所在的位置,现在的香港还不是后来高度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整个香港只有中环一带才是繁华富裕地区,其余地方包括九龙、将军澳、新界等地还完全属于落后的乡村地区,香港要正在进入黄金大发展年代,还得等到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交以后。
那个时候西方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香港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对外贸易窗口,才是正在的发展起来,转口贸易和金融将成为香港未来十年的最大产业收入。
凌世哲的到来虽然打破了香港原先的经济格局,香港的制造业除了轻工业以外,高科技产业成了目前香港最大的收入来源,但与整个世界历史大势比起来,凌世哲也改变不了什么,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借着这股大势来发展自己,使自己能够在未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大的话语权。
看着现在的香港地图想起后世繁华的香港,凌世哲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如果说七十年代转口贸易、金融、房地产是香港绝对的主流,转口贸易是香港最大的收入的话,那么到了八十年代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转口贸易在香港的经济地位开始下降,房地产取代了转口贸易成为香港最大的收入来源,再到九十年代金融就是香港最大的收入来源,这种情况要一直持续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到来才算结束。
之后的香港经济就会一直衰退下去,一直到凌世哲穿越都还是如此,没有实业支撑的经济是香港最大的悲哀,她就如同一个沙滩上的城堡,洪水一来就全部变成了废墟,曾今的美好不过只是一片海市蜃楼看上去很美。
回归后的香港经济越来越颓废,完全靠着大陆大量的不计成本的输血才苟活下来,但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无助于香港的经济发展,反而使香港更加弊病从生,大陆对香港的输血全都便宜了香港的那些地产大鳄,基层民众根本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失业更多贫困者更多,住笼屋的贫困者更加的多了。
来自后世凌世哲知道大陆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为了彻底改变香港底层民众的笼屋生态状况,拿出了血本做了最大贫者房屋帮扶计划,但最后的结果全都便宜了那些地产大鳄,两极矛盾更加的突出和尖锐,香港的年轻人看不到希望,自暴自弃到极致,后来又被国外**势力给挑拨和煽动,更是闹出了无数奇葩的反/中/国、反/政/府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各种运动出来。
想起后世香港的各种闹,后世年轻人跟中国越来越离心,眉头紧锁的凌世哲不自觉的摇了摇头,香港这片小小的弹丸之地人口密度为全世界之最,人力成本本来又比大陆高出太多,高科技产业虽然被他带入了香港,但也更加推高了香港的人力成本。
改革开放后的大陆,人力成本之低的无法想象,凌世哲不管如何,最后都会把自己的产业中心往大陆牵,到时候就是总部在香港工厂在大陆的这么一个局面,这个时候的香港怎么办?简直就是一个无解的循环,让香港人到大陆去淘金?这根本就不现实,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生意的,让他们去跟大陆人打工,这根本就不可能,香港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大陆的平均工资又是多少,那个年轻人又愿意去拿比香港的洗碗工都低得多的收入?
给香港人高级职位?这更不可能了,香港的大学生本来就很少,哪里来那么多的高级职位给他们,不要说高级职位,在后世的中国无数个大学生和研究生为了一个殡仪馆搬尸体工作都打破了头,有何况香港那些只有中学文化毕业的年轻人,除了卖苦力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但是卖苦力又不可能卖的了一辈子,卖苦力说白了完全属于另一种的吃青春饭,别看你年纪轻轻可以干得,可人一但上了年纪,你在想卖都卖不动了,何况卖苦力收入又是如此的低下,跟他的劳力付出又是完全的不对等。
想到这里凌世哲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香港未来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以前的他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简单的诉责地产商的无良,认为自己只要把高科技产业带到香港来,就能改变香港的未来,可一看到这个时代的香港地图,凌世哲才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他发现香港的问题是不能够简单的把一切都推在房地产和金融上,最大的问题还是英国政府和地产商人之间的相互勾结把房价和人工成本给推到了一个高不可攀的地步。
由此可以看出那些所谓的爱国商人是付什么嘴脸,而他凌世哲未来要对付的就是这么一群人,稍不注意凌世哲就会粉身粹骨。
在未来该怎么对付他们呢?自己可是一个人啊,一个人对付一群人又没有盟友,凌世哲感到自己不见得有什么优势。香港人口本来就很多土地又有限,发地产高价位是必然,但是这些无良的商人通过卖楼花这种击鼓传花的方式把房价给推高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
嗯,楼花?凌世哲眉头一皱,心想:香港房子以后的价格严重虚高,楼花就是最大的祸首,未来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想办法让香港立法,反对卖楼花,房屋在没有盖顶之前不准提前预卖,这样一来凌世哲相信香港的地产环境会好很多,楼价不会炒得像后世那么的离谱。
可是这样一做,毫无疑问凌世哲会把整个香港的地产商都给得罪光,甚至连凌氏集团都给得罪,父亲、大哥、凌世哲集团的那些老臣子股东们,靠,凌世哲发现到时候他在香港完全成了一名孤家寡人,到时四面楚歌他该怎么办?
“老板,老板,你怎么了,怎么了老板?”
陈伯森连续呼唤了好几声才把凌世哲喊醒过来,看到眼前的陈伯森,凌世哲突然问道:“陈经理,你说,香港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香港未来的路该怎么走,陈伯森一下子被他这个巨大的话题给问懵了,香港未来该怎么走这好像是政府的事吧,我只是一名小小的院线经理,一个职业经理人,那里回答得了这么大的问题。
话是这么说,可是作为下属他不能这么回答自己的老板,这回把老板给得罪的,但老板的提问他又不能不说,想了想他避重就轻的回答道:“老板,香港目前有很多地方都还处于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