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样的切入点才是最适合目前的中国飞机公司发展的项目?凌世哲思考了很多天,决定从航空遥控飞行器入手,进入到无人机市场。
作为一名穿越者,他太清楚未来无人机市场有多么的庞大,利润有多么丰厚,民用无人机系统单价从数十万至数百万元不等,而军用无人机系统单价往往在上千万甚至超过亿元,这么庞大的市场现在不进入跑马圈地先占有一席之地,等以后各大航空巨头进来,就没有他凌世哲什么事了。
现在人们对无人机的认识还仅仅定留在无人靶机这个概念上,最高级的也就是无人照相侦察机,像后世著名的全球鹰、掠食者无人攻击机、无人舰载攻击轰炸机等慨念,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出现。
这还是只是军事领域,民用领域更不用说了,现在的无人机在普通人的印象里,不过是一个给小孩子玩的价格有点贵的遥控飞行玩具。
因此这个时候进入无人机市场,其技术门槛是相当的低,非常符合现在的中国飞行器公司,而且发展无人机,凌世哲还有别人没有的技术优势,那就是自动化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他本身就是一架高科技技术的集中载体,二十一世纪的局部战争,快而激烈,战场环境复杂又多变,这就要求无人机必须具备极高的智能,而自动化技术将是一项关键技术指标,再将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就构成了无人机的智能化。
这些先进的无人机卖给谁?凌世哲已经为它找好了客户——美**方,这个时期也只有美**方才会对凌世哲的无人机慨念感兴趣,别的国家才不会对它有兴趣呢。
至于中国更不可能了,他要到21世纪才开始进行现代无人机的研究,凌世哲不可能等这么久,真要等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而且就算中国现在开始研究无人机也没有他的份,那是国家级军工企业的菜,他一个外人、一个资本家想要染指无人机市场?只能是痴心妄想,只有美国才会接受他,愿意给他提供研究经费,愿意购买他的产品,等他把无人机发展起来以后,就可以向支线客机、鹰狮、su-35、台风等高档货领域发起冲击,把中国飞行器公司打造成世界知名的航空产业集团。
“没想到你早就有了长远规划,看来我是白为你担心了,本来我打算建议你发展另一个项目,现在看来已经用不着了。”
“什么项目?说来听一听,要是合理,齐步发展也不错。”凌世哲来了兴趣,很像知道周远航给他带来的是什么项目。
“我给你建议的项目啊,对你的公司来说有点难度,那就是中/高级喷气式教练机项目。这个项目是道格拉斯公司以前就打算发展的项目,想以教练机为协机,好进入军机市场,不过跟麦克唐纳公司合并成麦道公司以后,新公司就把这个项目给砍掉了。”
凌世哲说道:“砍掉了,什么理由?”
“嫌它利润太低,麦道看不上。”
凌世哲愣了一下,仔细想了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道格拉斯要发展教练机是为了将来能够进入军机市场,利润的多寡其实并不在乎,而麦克唐纳公司则不同,他本身就是军机市场的巨头骄傲的很,自然有点看不上道格拉斯研发的教练机,何况麦克唐纳公司本身就有自己的高级教练机项目,再搞一个教练机,必然会跟他原来的项目发生冲突,因此合并后的麦道公司把道格拉斯准备研制的教练机给砍掉是很自然的事情,换成凌世哲他自己也会这么做。
现在麦道不发展了,周远航就决定把这个项目带到新公司来,他有一百个理由相信,凌世哲会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如果是像波音、洛克希德、格鲁曼公司不会对它产生丝毫感兴趣,但对中国飞行器公司来说,这种教练机就足以让他吃饱很多年了。
“中/高级教练机,是什么样的啊,有草图吗?”
“有,我带了,你看看。”周远航打开黑色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了几页纸。
凌世哲接过一看,心里瞬间翻江倒海,靠,这……这是不是中国的k-8教练机吗,怎么回事,难道眼前的这个人也是穿越来的?
不对,反复的仔细又看了看,发现这架飞机虽然跟后世的k-8有些相似,但两者之间的外形区别很大,它反而更像另外一种飞机,西班牙的c-101。
。。。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产能()
见凌世哲专注的看着这张草图,周远航在旁边介绍道:“这架飞机的代号叫yt-40,原是道格拉斯公司准备研制的用于出口给中小国家的中/高级教练机,它适合于特技飞行,并能执行诸如对地攻击、侦察、护航、武器训练、电子对抗和照相等任务。+◆,这个项目是我负责的,但麦道成立以后就把它给取消了,其后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找上了我,希望我去他们那里工作,不过我没答应来了你这,顺便把它也带了过来,怎么样,有兴趣吗?”
周远航这么一说,凌世哲心里有谱了,这应该就是西班牙c-101教练机的原始草图,没想到c-101居然还有这么一段历史,不过以西班牙的技术是不能独自完成研发的,它应该会去找其他公司跟他一起完成。
自从米格-21、f-4等二代战机诞生以后,世界军机已经完全进入了新一代战机技术水平,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想法设法的跟上这股时代潮流,但一些中小国家实力薄弱,买不起价格昂贵的高级战机,于是希望有一种价格便宜,既能当教练机又能当攻击机用的新型飞机,再加上原来的教练机也到了该淘汰的时候,于是市面上出现了像c-101、k-8这样的中/高级教练机。
历史上西班牙的c-101是跟德国的mbb公司和美国的若斯洛普合作研制的,这种飞机说白了就是一种大号的航模,根本没有多少技术难度,跟同类型的中国k-8相比也不如,就这么一个玩意,售价居然高达430万美元以上,国际市场居然还抢着要,最终c-101总共生产并销售了800多架,1997年停产,对于一种中高级教练机来说,算是相当成功的一种机型。
c-101只是一架大号的航模,性能并不优异,只是解决了中小国家有无喷气式军用飞机的问题,否则在未来也不会被中国的k-8给冲击的直接退出了市场,可见c-101的成功不是技术上的成功,而是市场定位的成功。
想到这里,凌世哲拿过画板,在上面直接画了起来,两个多小时后,就把自己画得图纸交给了周远航。
周远航接过来一看,眉毛瞬间皱了起来,他早就听说凌世哲是一名出色的飞机漫画家,《壮志凌云》漫画中的“鹰狮”战机和凤凰su-35以及欧台风战机就是出自他的手笔,但他没有想到凌世哲居然还会“设计”飞机。
凌世哲当然不会设计什么飞机,他只是把后世的中国著名的k-8e教练机给画了出来,c-101虽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很大成功,但他跟同等技术水平的k-8来说还是差得太远了,首先c-101的架构没有k-8精炼,而且机体也不够坚固,需要打很多的补丁,这样就造成了重量和成本的大幅攀升,相反k-8在这方面要好很多,机体即轻又坚固,工艺制造难道比c-101还要简单,制造成本也会降低不少。
其二,k-8的气动外形比c-101优秀很多,翼载荷也比c-101低了不少,因此相比来说,k-8有着极高的生存能力。
还有c-101的操纵系统,在凌世哲看来也太过落后,复杂而又笨重,而k-8采用的是二十世纪流行的多轴变稳飞控系统——ifsta。
这套系统模拟复杂的飞行状态,具有高级教练机的一些特性,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这套系统是洪都公司自己研制的,早先,洪都集团曾寻求与美国卡尔斯班公司等西方集团合作,但西方公司一方面受官方限制不可向中国输出先进航空技术,另一方面要价太高。美国国家试验学校曾表示愿意合作,但仅仅限于训练方面。
这样逼得洪都公司不得不自己研制ifsta,他们采用二余度、机械保障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在三个轴向上实现了变稳,这种方式相比美国的卡尔斯班公司和英国宇航公司的ifsta系统相比,洪都公司的ifsta结构更加的简单、可靠和易操控,而且成本也只有他们的四分之一,使得k-8教练机的机动性能良好,特别是横向操纵水平更是特别优异。
k-8在历史上发展了多种型号,其中最经典的当属k-8e型机,凌世哲交给周远航的k-8机就是历史著名的e型。他其实更想把“v”型直接拿出来,因为“v”型才用的是五个轴向变稳,加装光纤传输飞行控制系统,比”e”的二余度、机械保障电传飞行控制系统更好,不过以中国飞行器公司现有的几乎为零的技术来说,现在还搞不出来,只好退而求其次,先把二余度、机械保障电传飞行控制系统搞出来,以后再升级成五个轴向变稳技术。
相比c-101,k-8的市场定位更为精确,直接面对小国市场,凌世哲既然决定搞中/高级喷气教练机,肯定要榨取它的最大价值,他可不希望自己的教练机像c-101一样,在未来的某一天被中国的k-8淘汰出局,如果是这样那就太悲催了,因此不如一开始就上k-8,免得日后被悲剧的淘汰出局。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c-101是西班牙在75年立项的一款中/高级教练机项目,针对的也是中小国家市场,到时候他们两人必然会撞车,技术上如果没有绝对的优势,没有政府支持的凌世哲定然竞争不过西班牙,因此一开始就上k-8,先在技术和性能上彻底的碾压c-101,也好为日后进军国际市场打下基础,不然会死得很难看。
只有教练机市场打开了,凌世哲一系列的后续计划才有更好的实现可能,西班牙的c-101就作为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