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子受目光忍不住一跳,淡漠道:“母后平日没有其它事了吗?”
说话中,赵姬堪称绝世尤物的身影已经来到帝子受旁边。
她也不在乎帝子受的话,一副坚定骄傲的样子笑道:“为政儿你找可人儿的女子,给我大秦诞下血脉,是母后当前最重要的事。
这次母后找的,政儿你一定满意。”
帝子受没有再说,手中淡定地处理起政务来。
赵姬不以为意,都已经习惯了,帝子受要是热情的理她,那才是奇怪。
自顾自道:“母后听说韩王有一女、名为红莲公主,倾国倾城、温婉贤淑,定能让政儿你满意。
而且、她乃是韩国公主,也正好可以拉进我大秦和韩国的关系,将来”
说着,她有些一愣,因为帝子受目光忽然亮了一下。
让她接下来的话,都有些说不出去了。
帝子受抬起目光看着赵姬,嘴角一丝弧度一闪而过,让赵姬都以为自己看错了。
眨了眨眼,便听到那熟悉的声音道:“好,还有劳母后看看赵、魏二国之中,有何出色公主?一国一个、孤一并纳了。”
“啊!”赵姬一惊,这次是真的惊住了。
一、一并纳了!
一种强烈的违和感升起,这是自己那个冷漠儿子说的?
“召几位丞相前来。”帝子受已经转过目光淡淡说道。
“政儿、这……!”赵姬有些不确定道。
帝子受一个目光望过去,什么都没说,但让赵姬明白,刚刚她听到的,是真的。
自家儿子,准备迎娶三国公主!
即使她知道帝子受从不开玩笑,也有些不敢相信。
赵姬带着疑虑走了,三位内阁大臣、还有两位军阁大臣,快速来了。
没有犹豫,仍是直来直去的风格,帝子受淡淡道:“孤欲迎娶赵、魏、韩三国公主,缓和我四国关系,你们认为如何?”
商鞅五人只是稍稍一怔,就都大致明白了。
不同于赵姬,此时大秦那暗地里的动作,能瞒的过赵姬,却瞒不过他们,甚至他们都是参与者。
这也是为什么帝子受会事先告诉他们一些的原因之一,根本不可能都瞒过他们。
那暗地里的动作有多大?
大到他们都越来越吃惊,大王的目的,好像……
这般大的动静,真的很难遮掩下去,必须弄出另一个大动静出来。
迎娶三国公主,就是好事件、大动静。
(第二章,是有点少、还很慢,但这就快开战了,真难写,各方各面都得考虑到,起码不能有太明显的漏洞,还有求订阅,订阅下降的好快,郁闷,是不喜欢看这段吗?)
………………
第二百一十一章 侮辱魏国(1四千字)()
(我看了上上一章的书评,说是不打韩国就无法打魏国,历史上韩非就是劝说秦始皇先打魏国,大家可以去看当时的六国地图,韩国那时国土非常小,夹杂在魏国与秦国之间,是可以先打魏国的,也可以两国同时打。)
至于缓和四国关系,那自然不是玩笑话。
明面上这是很好的理由,而赵魏韩三国则是会以为,这是他们秦国的拖延安抚之策。
毕竟谁都知道现在大秦精力在都江堰和国脉相连之事上,短时间内不会开战。
如此,迎娶三国公主,就是很妙的一步棋,用处很大。
有安抚、拉拢一下三国,也有离间三国的用意,娶韩国公主,更是可以为攻打韩国做准备。
这等等的理由,都会被三国乃至六国想到,从而将注意力放到那上面去,甚至减少对秦国的注意力。
就算六国高层下令,不放松。
但实际上,人都是有惰性的,精神不可能时时刻刻绷紧,那时就算下令的六国高层,其实也是放松了的,只是谨慎二字起了作用,才会下令不放松。
而下面人,可不会真的毫不放松。
下面人,也是人,他们是探子、是细作,但也是人。
他们会一边听着上面的话,一边自己调整。
这些人长时间生活在紧绷的生活之中,要是时刻都不放松,那根本不可能。
他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看到秦国的大动作,加上揣摩上意,他们会不自觉的放松下来。
这是工作的经验。
商鞅等人皆是明白这些,当即纷纷点头。
又是一番短暂的商议,还能尽可能动作小的、调集哪里的兵力等等问题?
随后就将礼部大夫蔡泽和宗正樗里子召来,说了迎娶三国公主之事。
这事还是得有礼部和秦王室出面去办。
两人并不知道大秦一年内必出兵,跟外人以为一样,都是认为大秦短时间内不会出兵。
所以对此事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说了之后,帝子受就让他们去与太后商量。
后宫不得干政,自帝子受登位之后,就逐渐强调这一点,到了此时,后宫中的确没有一人敢胆染指前朝政事。
但迎娶三国公主却不同,这是有关后宫之事,与太后商量很正常。
随后,商鞅五人也退去了,明面上他们的事务没变,可实际上、他们暗中的事务都是增加了许多。
帝子受静静思索一番,下令暗中的动作放缓,意欲等迎娶三国公主开始行动之后再恢复、甚至加大。
开战之日越来越近,容不得他有半点大意。
短暂的放缓,并不算什么。
····
另一边,蔡泽、樗里子两人来到赵姬宫中求见。
正还在思索帝子受用意的赵姬,马上明白了他们的来意,只是有些奇怪,好快!
是不是有些太急了?
心中不禁又多想了一层。
原本侧躺的身躯坐直了,气质变得端庄,让两人进来。
行礼后,樗里子率先说道:“太后,大王欲迎娶赵、魏、韩三国公主,臣与蔡大人特前来与太后相商。”
赵姬点了下头,带着一股威仪道:“此事本宫已经知道,两位大人可知道那三国中、有何出色公主?
既是联姻,大王也必须要最好的。”
“这是自然。”蔡泽立刻笑道。
樗里子也是一脸的赞同,带着一股宗正必须所有的肃然道:“太后,赵、魏、韩三国公主中,不乏出色者。
据臣了解,三国未出嫁公主共十五位,当今三国国君亲生女儿十三位。
最为端庄贤淑的,应该是韩国公主红莲和赵国公主赵倩二人,魏国几位公主则是相差不大。”
赵姬和蔡泽颇为诧异的看了一眼樗里子。
这么了解!
要知道,他们可都是刚刚接到大王命令,根本没有时间去查。
显然,樗里子早就将那三国公主的情况,调查过。
面对两人的诧异,樗里子不慌不忙道:“不瞒太后,臣早就有过此念,大王政务繁多,臣身为宗正,自然要考虑为大王增添后宫,为大秦留下最尊贵的血脉。
所以,臣早就查过六国、以及众小国的公主。”
赵姬都眨了下眼睛,有些无言,比她还心急。
不过这的确是宗室的责任。
倒是蔡泽,松了口气。
礼部还掌管外交之事,不管是他前任的顿弱,或是他,主要精力都在跟张仪配合黑冰台,谋划六国。
但六国公主情况,他真不太清楚,毕竟她们并不重要。
现在樗里子知道,那他礼部也不用浪费力量时间,再去查了。
所以下一刻,他露出了佩服的笑容。
赵姬直接笑道:“那正好,本宫也不用再去详细调查了,韩国红莲公主,本宫有所耳闻,赵国赵倩公主,既然宗正大人都已经如此说,想来不会有错。
赵、韩两国就定下这两人。
至于魏国~!”
说着,她看向了樗里子。
樗里子略一思索道:“魏王未出嫁的四位公主中,都相差不多,臣以为不如让魏国自行选择。”
赵姬想了下,点头道:“也好,蔡大人可还有意见?”
“一切听从太后之意。”蔡泽立刻道。
“好,那就如此决定,上禀大王之后,就有劳两位大人了。”赵姬当即定下。
樗里子两人连忙谦让,又商量了一下小的细节,他们二人便去禀报帝子受。
从始至终,他们都没有考虑过赵、魏、韩三国会不会同意的问题?
因为根本没必要。
樗里子两人到来禀报,帝子受只是稍稍一看,就全部同意,让两人立刻行动,先派人前去三国、商量迎娶三国公主之事。
两人一怔、有些不解。
不是直接前去迎娶吗?
迎亲队伍到达三国,他们哪个敢反对?
先派人去商量,岂不是还要浪费时间?
帝子受看着他们的样子,便明白了他们的心思,眉头不易察觉的一跳,冷淡道:“迎娶三国公主,事关重大,岂能草率?”
“喏。”两人连忙行礼应道,只是心中还是有些奇怪。
大王一向雷厉风行,行事霸道,怎么还要事先商量起来了?
毕竟如今大秦之心,天下皆知,也根本不用掩饰了啊。
难道是为了安抚三国?
定是了。
想着,心里有些一惊。
他们都已经习惯于大王的霸道行事,思索方式、也不禁开始如此起来。
这可不好。
身为臣子、还是圆融些好。
退出大殿,两人讨论起前去三国商量的事。
决定好后,就当日、组织起队伍来。
同时,帝子受在大殿中,也下达了命令,将此事慢慢透露出去,不能太刻意,在背后轻轻推动即可。
半日后,咸阳城中,大王欲迎娶赵、魏、韩三国公主的消息,便传了开来。
立刻,就引起了阵阵热闹的议论声。
“大王要迎娶三国公主、你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