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拟置极刑,只因嗣皇未到,暂将此案悬搁,留他多活几天。既 
而兴世子到京,入正大位,乃将谳案入奏,当即批准,由狱中 

… Page 46…

明史演义                                                               ·435· 

牵出江彬,如法捆绑,押赴市曹,凌迟处死。李琮为江彬心腹, 
同样受刑。钱宁本拘系诏狱,至是因两罪并发,一同磔死。又 
有写亦虎仙,亦坐此伏诛。惟张忠、许泰,待狱未决,后来竟 
夤缘贵近,减死充边,这也是未免失刑呢。了结江彬党案。 
      闲话休表,且说杨廷和总摄朝纲,约过一月有余,每日探 
听迎驾消息,嗣接谍报,嗣皇已到郊外了,廷和即令礼官具仪。 
礼部员外郎杨应魁,参酌仪注,请嗣皇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 
择日即位,一切如皇太子嗣位故例。当由廷和察阅,大致无讹, 
遂遣礼官赍送出郊,呈献嗣皇。兴世子看了礼单,心中不悦, 
顾着长吏袁崇皋说道 :“大行皇帝遗诏,令我嗣皇帝位,并不 
是来做皇子的,所拟典礼未合,应行另议 。”礼官返报廷和, 
廷和禀白太后,由太后特旨,令群臣出郊恭迎,上笺劝进。兴 
世子乃御行殿受笺,由大明门直入文华殿,先遣百官告祭宗庙 
社稷,次谒大行皇帝几筵,朝见皇太后。午牌将近,御奉天殿, 
即皇帝位,群臣舞蹈如仪。当下颁布诏书,称奉皇兄遗命,入 
奉宗祧,以明年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是谓世宗。越三日, 
遣使奉迎母妃蒋氏于安陆州,又越三日,命礼臣集议崇祀兴献 
王典礼,于是群喙争鸣,异议纷起,又惹起一场口舌来了。正 
是: 

            多言适启纷争渐,贡媚又来佞幸臣。 

      欲知争论的原因,且从下回详叙。 

      武宗在位十六年,所行政事,非皆暴虐无道,误在自用自 
专,以致媚子谐臣,乘隙而入,借巡阅以便游幸,好酒色以致 
荒亡,至于元气孱弱,不克永年,豹房大渐之时,尚谓误出联 

… Page 47…

明史演义                                                               ·436· 

躬,与群小无涉,何始终不悟至此?或者因中涓失恃,恐廷臣 
议其前罪,矫传此命,亦未可知,然卧病数月,自知不起,尚 
未禀白母后,议立皇储,置国家大事于不问,而谓甚自悟祸源, 
吾不信也。若夫江彬所为,亦不得与董卓、禄山相比,不过上 
仗主宠,下剥民财,逞权威,斥忠直,暴戾恣睢已耳。迨罢团 
营而营兵固安然,遣边卒而边卒又安然,未闻哗噪都中,谋为 
陈桥故事,然则彬固一庸碌材也。杨廷和总揽朝纲,犹必谋诸 
内侍,方得诛彬,内侍之势力如此,奚怪有明一代,与内侍同 
存亡乎?观于此而不禁三叹云。 

… Page 48…

明史演义                                                              ·437· 

    第五十六回 议典礼廷臣聚讼 建斋醮方士盈坛 

      却说世宗即位,才过六日,便诏议崇祀兴献王,及应上尊 
号。兴献王名厚杭,系宪宗次子,孝宗时就封湖北安陆州。正 
德二年秋,世宗生兴邸,相传为黄河清,庆云现,瑞应休征, 
不一而足。恐是史臣铺张语,不然,世宗并无令德,何得有此 
瑞征?至正德十四年,兴献王薨,世宗时为世子,摄理国事, 
三年服阕,受命袭封。至朝使到了安陆,迎立为君,世子出城 
迎诏,入承运殿开读毕,乃至兴献王园寝辞行,并就生母蒋妃 
前拜别。蒋纪呜咽道 :“我儿此行,入承大统,凡事须当谨慎, 
切勿妄言 !”世子唯唯受教。临行时,命从官骆安等驰谕疆吏, 
所有经过地方,概绝馈献,行殿供帐,亦不得过奢。至入都即 
位,除照例大赦外,并将正德间冒功鬻爵,监织榷税诸弊政, 
尽行革除。所斥锦衣内监旗校工役等,不下十万人。京都内外, 
统称新主神圣,并颂杨廷和定策迎立的大功。世宗遣使迎母妃, 
并起用故大学士费宏,授职少保,入辅朝政,朝右并无异议。 
只尊祀兴献王一节,颇费裁酌。礼部尚书毛澄,因事关重大, 
即至内阁中,向杨廷和就教。廷和道 :“足下不闻汉定陶王、 
宋濮王故事么?现成证据,何妨援引 。”毛澄诺诺连声,立刻 
趋出,即大会公卿台谏诸官,共六十余人,联名上议道: 
      窃闻汉成帝立定陶王为嗣,而以楚王孙景后定陶,承其王 
祀,师丹称为得礼。今上入继大统,宜以益王子崇仁,益王名 
祐槟,宪宗第六子。主后兴国,其崇号则袭宋英宗故事,以孝 
宗为考,兴献王及妃为皇叔父母,祭告上笺,称侄署名,而令 

… Page 49…

明史演义                                                               ·439· 

崇仁考兴献,叔益王,则正统私亲,恩礼兼尽,可为万世法矣。 
      议上,世宗瞧着,勃然变色道 :“父母名称,可这般互易 
么?”言已,即令原议却下,着令再议。时梁储已告老归里, 
惟蒋冕、毛纪,就职如故,与大学士杨廷和坚持前议。重复上 
疏,大旨 :“以前代君主,入继宗祧,追崇所生,诸多未合。 
惟宋儒程颐,议尊濮王典礼,以为人后者谓之子,所有本生父 
母,应与伯叔并视,此言最为正当。且兴献祀事,今虽以益王 
子崇仁为主,他日仍以皇次子为兴国后,改令崇仁为亲藩。庶 
几天理人情,两不相悖了 。”世宗览到此疏,仍是不怿,再命 
群臣博考典礼,务求至当。杨廷和等复上封章,谓 :“三代以 
前,圣莫如舜,未闻追崇瞽瞍。三代以下,贤莫如汉光武,未 
闻追崇所生南顿君。惟陛下取法圣贤,无累大德 。”这疏竟留 
中不报。毛澄等六七十人,又奏称:“大行皇帝,以神器授陛 
下,本与世及无殊。不过昭穆相当,未得称世。若孝庙以上, 
高曾祖一致从固,岂容异议?兴献王虽有罔极深恩,总不能因 
私废公,务请陛下顾全大义 !”世宗仍然不纳。惟追上大行皇 
帝庙号,称作武宗,把崇祀濮王典礼,暂且搁起。适进士张璁, 
入京观政,欲迎合上旨,独自上疏道: 
      朝议谓皇上入嗣大宗,宜称孝宗皇帝为皇考,改称兴献王 
为皇叔父,王妃为皇叔母者,不过拘执汉定陶王、宋濮王故事 
耳。夫汉哀宋英,皆预立为皇嗣,而养之于宫中,是明为人后 
者也。故师丹、司马光之论,施于彼一时犹可。 
      今武宗皇帝,已嗣孝宗十有六年,比于崩殂,而廷臣遵祖 
训,奉遗诏,迎取皇上入继大统,遗诏直日兴献王长子,伦序 
当立,初未尝明著为孝宗后,比之预立为嗣,养之宫中者,较 
然不同。夫兴献王往矣,称之为皇叔父,鬼神固不能无疑也。 
今圣母之迎也,称皇叔母,则当以君臣礼见,恐子无臣母之义。 

… Page 50…

明史演义                                                               ·439· 

礼长子不得为人后,况兴献王惟生皇上一人,利天下而为人后, 
恐子无自绝父母之义。故皇上为继统武宗而得尊崇其亲则可, 
谓嗣孝宗以自绝其亲则不可。或以大统不可绝为说者,则将继 
孝宗乎?继武宗乎?夫统与嗣不同,非必父死子立也。汉文帝 
承惠帝之后,则弟继,宣帝承昭帝之后,则以兄孙继,若必强 
夺此父子之亲,建彼父子之号,然后谓之继统,则古当有称高 
伯祖皇伯考者,皆不得谓之统矣。臣窃谓今日之礼,宜别为兴 
献王立庙京师。 
      使得隆尊亲之孝,且使母以子贵,尊与父同,则兴献王不 
失其为父,圣母不失其为母矣。 
      世宗览到此疏,不禁心喜道 :“此论一出,我父子得恩义 
两全了 。”即命司礼监携着原疏,示谕阁臣道:“此议实遵祖 
训,拘古礼,尔等休得误朕 !”杨廷和将原疏一瞧,便道 : 
 “新进书生,晓得甚么大体!”言已,即将原疏封还。司礼监 
仍然持入,还报世宗。世宗即御文华殿,召杨廷和、蒋冕、毛 
纪入谕道 :“至亲莫若父母,卿等所言,虽有见地,但朕把罔 
极深恩,毫不报答,如何为子?如何为君?今拟尊父为兴献皇 
帝,母为兴献皇后,祖母为康寿皇太后,卿等应曲体朕意,毋 
使朕为不孝罪人呢 !”区区尊谥,未必果为大孝。廷和等不以 
为然,但奉召入殿,不便当面争执,只好默默而退。待退朝后, 
复由三阁臣会议,再拟定一篇奏疏,呈入上览,略云: 
      皇上圣孝,出于天性,臣等虽愚,夫岂不知。礼谓所后者 
为父母,而以其所生者为伯叔父母,盖不惟降其服而又异其名 
也。臣等不敢阿谀将顺,谨再直言渎陈! 
      疏入不报。给事中朱鸣阳、史于光,及御史王溱、卢琼等, 
又交章劾璁,其词云: 
      臣等闻兴献王尊号,未蒙圣裁,大小之臣,皆疑陛下垂省 

… Page 51…

明史演义                                                               ·440· 

张璁之说耳。陛下以兴献王长子,不得已入承大统,虽拘长子 
不得为人后之说,璁乃谓统嗣不同,岂得谓会通之宜乎?又欲 
别庙兴献王于京师,此大不可。昔鲁桓僖宫灾,孔子在陈闻火, 
曰其桓僖乎?以非正也。如庙兴献王于京师,在今日则有朱熹 
两庙争较之嫌,在他日则有鲁僖跻闵之失,乞将张璁斥罚,以 
杜邪言,以维礼教,则不胜幸甚! 
      各疏次第奏入,世宗一味固执,始终不从。嗣兴献王妃蒋 
氏,已到通州,闻朝议欲考孝宗,不禁愤恚道:“是我亲生的 
儿子,奈何谓他人父?谓他人母?”妇人尤觉器小。并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