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是怀宗一生致病处。爌即见机叩退。未几,召见周道登, 
因奏对失言,又下旨放归。 

… Page 334…

明史演义                                                              ·723· 

      崇祯二年五月朔,钦天监预报日食,届期失验时刻,怀宗 
遂严责钦天监官。原来中国历法,犹本唐尧旧制,相沿数千年, 
只墨守了一本旧书,不少增损。汉、唐及宋,岁时节气,及日 
蚀月蚀,往往相差至数时,甚且差至一二日。中国人不求进化, 
于此可见一斑。至元太史郭守敬,遍参历法,编造授时新历, 
推步较精,但中间刻数,尚有舛错,所以守敬在日,已有日月 
当食不食、不当食反食等事。一班吹牛拍马的元臣,反说日月 
当食不食,系帝后昭德回天,非常庆幸,日月不当食而食,说 
将若何?其实统是意外献谀,不值一辩。及明祖崛兴,太史刘 
基,上大统历,仍然是郭守敬的成书,以讹沿讹,怎能无误? 
可见刘基犹是凡人,并不是神仙等侣。夏官正戈丰,据实复奏, 
略言 :“谨守成历,咎在前人,不在职等。”倒是善于卸责。 
独吏部左侍郎徐光启,上历法修正十事,大旨谓 :“中历未合, 
宜参西法”,并举南京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及西洋人龙华民、 
邓玉函,同襄历事。怀宗立即批准,饬召李之藻及龙、邓两西 
人入京,擢光启为礼部尚书,监督历局。中国用外人为客卿, 
及采行西洋新法,便是从此起头。大书特书。 
      看官!你道徐光启如何认识西人?说来话长,待小子略略 
补叙。自元代统一亚洲,东西两大洋,交通日繁,欧洲人士, 
具有冒险性质,往往航海东来。葡萄牙人,首先发现印度航路, 
从南洋麻六甲海中,附搭海船,行至中国,出没海疆,传教通 
商。嗣是愈来愈众,至明世宗四十三年,竟在粤海沿边的澳门 
地方,建筑商馆,创业经营,大有乐不思蜀的气象。粤省大吏, 
屡与交涉,方要求租借,每年出赁金二万两,彼此定约。此后 
荷兰国人,西班牙国人,英吉利国人,纷纷踵至,多借澳门为 
东道地。会意大利人利玛窦,亦航海来华,留居中国数年,竟 
能通中国语言文字,往来沿海各口,广传耶稣教福音。徐光启 

… Page 335…

明史演义                                                               ·724· 

生长上海,与利玛窦会晤,谈论起来,不但畅陈博爱平等的教 
义,并且举天文历数,统是融会贯通。光启很是钦佩,引与为 
友,往往与他研究学术,通宵达旦,时人目为痴呆,光启全然 
不顾,竟把西学研通大半。实是一个热心人物,若后人尽如光 
启,中国也早开化了。到了入任侍郎,邀利玛窦入京,早思将 
他推荐。因利玛窦年已垂老,不愿任职,乃将他同志龙华民、 
邓玉函两人,荐修历法。李之藻亦热心西学,所以一并举用。 
光启且舍家宅为教堂,并请准在京师建会堂。寻又保举西人汤 
若望、罗雅谷等,同入历局,翻译天文、算术各书,约有数种。 
并制造仪器六式,推测天文。一名象限悬仪,二名平面悬仪, 
三名象限立运仪,四名象限座正仪,五名象限大仪,六名三直 
游仪,复有弩仪、弧矢仪、纪限仪诸器,统是适用要件,可法 
可传。光启又自著日躔历指,测天约说日躔表,割圜八线表, 
黄道升度,黄赤道距度表,通率表等书,又译《几何原本》一 
书,至今尚流传不绝,推为名著。利玛窦于崇祯三年,病殁京 
师,赐葬阜城门外。墓前建堂两重,堂前立晷石一方,上刻铭 
词,垂为纪念。铭词计十六字,分为四句,首二句是“美日寸 
影,勿尔空过,”次二句是“所见万品,与时并流,”遗迹至 
今尚存。光启卒于崇祯六年,后来清帝入关,汤若望等,尚在 
清廷为钦天监,这是后话不提。 
      且说袁崇焕奉命赴辽,修城增堡,置戍屯田,规画了一年 
有余,颇有成效。只因毛文龙镇守东江,势大官尊,免不得跋 
扈难驯,不服崇焕节制。崇焕早欲除去文龙,适文龙亲来谒见, 
乃以宾礼相待。文龙也不谦让,居然分庭抗礼,与崇焕对坐谈 
天。崇焕约略问了数语,当即谢客令归,既而借阅兵为名,径 
至东江,就双岛泊船。文龙循例迎接,崇焕恰格外谦和,留他 
在舟宴饮。欢语多时,方才谈及军务。崇焕拟改编营制,别设 

… Page 336…

明史演义                                                              ·725· 

监司,文龙心中,独以为东江一岛,本是荒凉,全仗自己一人, 
招集逃民,经营起来,此次来了袁崇焕,无端硬来干涉,哪肯 
低首忍受?当即将前因后果,叙述一番,并说是岛中兵民,全 
系恩义相联,不便另行编制。崇焕微笑道 :“我亦知贵镇劳苦, 
但目今外患交迫,兵务倥偬,朝中大臣,又未必肯谅苦衷,我 
是奉皇上特遣,不得已来此,为贵镇计,到不如辞职还乡,乐 
得安闲数年呢 。”崇焕此时, 尚不欲杀文龙。文龙勃然道: 
 “我亦久有此意,只是满洲事情,还没有办了,眼前知道边务 
的人,又是很少。据文龙的意思,平了满洲,夺得朝鲜,那时 
功成名立,归去未迟 。”太属狂言。说至此,竟放声大笑起来。 
死在目前,还要笑甚。崇焕嘿然无语,勉勉强强的与他再饮数 
杯,即命左右收拾残肴,文龙也即告辞。临别时,崇焕与他订 
约,邀阅将士较射山上,文龙自应诺去讫。次日五更,崇焕已 
召集将校,授他密计,趁着晨光熹微的时候,便率众上山,一 
面遣人往催文龙。文龙尚高卧未起,一闻督师催请,没奈何起 
身盥洗,等吃过早点,催请的差人,已来过三五次,当下穿好 
衣冠,匆匆出署,带着护兵,趋上山来。只见这位袁督帅,早 
已立马待着,正欲上前参见,偏被他握住了手,笑容可掬道: 
 “不必多礼,且同行上山罢!”文龙便随了崇焕,拾级上升, 
护军要想随行,却被督师手下的将弁,出来拦住,不得并进。 
崇焕与文龙,到了半山,突语文龙道 :“我明日就要回去,今 
日特向贵镇辞行。贵镇膺海外的重寄,杀敌平寇,全仗大力, 
理应受我一拜 。”说着,即拜将下去,吓得文龙答礼不迭。正 
是奇怪。崇焕又与他携手同行,到了帐中,忽变色道 :“谢参 
将何在?”参将谢尚政,应声即出,崇焕将文龙一推,便道: 
 “我将此人交代了你。”尚政背后,即跳出好几个健将,把文 
龙拿下。出其不意。文龙大呼道 :“我得何罪?”崇焕道: 

… Page 337…

明史演义                                                               ·726· 

 “你的罪不下十种,就是本部院奉命到此,改编营制,你便抗 
命不遵,背了我还是小事,你心中早无圣上,即此一端,已当 
斩首 。”文龙此时,已似砧上肉,釜中鱼,只好叩头乞免。崇 
焕道 :“不必说了。”便望着北阙,三跪九叩首,请出尚方宝 
剑,缴与谢尚政,令将文龙推出处斩。不一时献首帐前,崇焕 
即整辔下山,驰谕文龙部众道 :“罪止文龙一人,余皆无罪。” 
又传唤文龙子承祚至前,面谕道 :“你父违叛朝廷,所以把他 
正法,你本无罪,好好儿镇守此处,我为公事斩了你父,我私 
下恰很念你父。你果勉盖父愆,我当替你极力保举哩 。”说至 
此,又召过副将陈继盛,令他辅翼承祚,镇守东江,分编部兵 
为四协。并到文龙灵前,哭奠一番,然后下船回去。崇焕所为, 
全是做作,怎得令人敬服?一面奏报明廷,怀宗未免惊疑,转 
念文龙已死,方任崇焕,只好优旨报闻。后来决杀崇焕,便是 
为此而起。 
      哪知文龙部下,有两大义儿,一个叫作孔有德,一个叫作 
耿仲明,二人素受文龙恩惠,到了此时,便想为文龙报复私仇, 
所有“忠君爱国”四大字,尽行抛去,竟自通款满洲,愿为前 
驱,除这崇焕。满洲太宗,自然准降,惟仍教他留住东江,阳 
顺明朝,阴助满洲,作为牵制崇焕的后盾。自己径率大军,用 
蒙古喀尔沁台吉布尔噶图,台吉系蒙古官名。作为向导,攻入 
龙井关,分两路进兵。一军攻洪山口,一军攻大安口,统是马 
到成功,长驱并进,浩浩荡荡的杀至遵化州。明廷闻警,飞檄 
山海关调兵入援,袁崇焕奉檄出师,遣总兵赵率教为先行,自 
率全军为后应。率教倍道前进,到了遵化州东边,地名三屯营, 
望见满洲军士,与蜂蚁相似。把三屯营困住,他却不顾利害, 
不辨众寡,单靠着一腔忠愤,杀入满兵阵中。满兵见有援师, 
让他入阵,复将两翼兵围裹拢来,把率教困在垓心。率教左冲 

… Page 338…

明史演义                                                               ·727· 

右突,东斫西砍,恰杀死满兵多名。怎奈满兵越来越众,率教 
只领着孤军,越战越少,满望营中出兵相应,谁知营中守将朱 
国彦,只怕满兵混入,竟紧闭营门,拒绝率教。率教杀到营前, 
已是力竭声嘶,待至呼门不应,弄得进退无路,不禁向西遥呼 
道 :“臣力竭了!”举剑向颈上一横,当即殉国,全军尽覆。 
满兵乘胜扑营,朱国彦知不可守,与妻张氏投缳自尽。等是一 
死,何不纳赵率教? 
      三屯营已失,遵化当然被兵,巡抚王元雅率同保定推官李 
献明,永平推官何天球,遵化知县徐泽,及前任知县武起潜等, 
凭城拒守,支撑了好几日。争奈满兵势大,援师不至,偌大一 
个孤城,哪里保守得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