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原生活艰辛,鞑靼培养一位战士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大明。以秦恭多年戍边的经验,鞑靼接连在大同、河套损兵折将,今年入冬前都未必敢从大同掠劫物资。
朱寿幽幽一叹,大明将鞑靼视为骚扰北方的心腹大患,竟连鞑靼的动向都不清楚。好在他有游商部落提供情报,不然压根不知道曾经打到京师城下的瓦剌,被达延汗欺负得抱头鼠窜。也不知道派去的人有没有找瓦剌大汗。
“秦将军怕是错了。达延汗率领嫡系察哈尔、喀尔喀、乌梁海左翼三万户同北方的和硕特部交手。逼得和硕特部加入瓦剌,迁移到西北。把和硕特部从肥沃的捕鱼儿海赶走后,达延汗准备从应昌迁都到捕鱼儿海。等他迁都完成,又要不太平了。”朱寿敲响警钟。
秦恭嘴巴张大,显得很吃惊。大明北方闹旱灾,山东有严重的蝗灾。鞑靼人抢不到什么好东西,反倒是河套很危险。
听前往河套定居的百姓说,河套土地肥沃,生活非常安定。太子殿下专门派人指导开荒,无偿借给他们耕牛和种子,不需要承担额外的赋税和徭役。如果他是鞑靼人,一定会掠劫河套。
“殿下缺兵吗?大同卫所军户很愿意前往河套当兵。”秦恭郑重其事询问。
朱寿腿脚一哆嗦,他此刻真不敢招人。
“朝臣们知道河套缺人,把20万人打包当做贺礼送给本宫。差点把本宫的胃撑破。”朱寿自嘲道,“如今本宫都起了打劫达延汗的心思。”
东宫侍卫们脸色大变,齐刷刷围住朱寿。
朱寿嘴角一抽,他吹吹牛而已。如今内行厂、西厂人心不稳,系统又不靠谱,他不会敢冒险开战。。。
秦恭也被吓了一大跳,“殿下缺粮,为何不从游商部落手中购买?”
朱寿轻笑:“游商部落哪来的粮食。”河套缺粮后,他让琪琪格暂停方便面的兑换,琪琪格当场甩脸,很多天没理过他。
秦恭向身边的小兵低语,一盏茶后小兵拿了几包方便面过来。秦恭指着方便面说:“我们用五匹布从游商部落手里换00包方便面。方便面里有晒干的小虾和牦牛肉,味道很鲜美。我们会用方便面调料做一大盆菜。”
朱寿被口水呛得猛咳嗽。谷大用给他拍背顺气。陪朱寿出草原见识游商部落成立的十位东宫侍卫想笑不敢笑。
陈熊和朱俊杭等人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们。
游商部落是朱寿对付草原的尖刀,由他本人亲自管理。游商部落日常事务交给琪琪格,内行厂负责提供货物。
方便面是专门面对草原的‘武器’。在他的命令下,内行厂从不对外售卖。手下人各司其职,也不过问游商部落的事。他喜欢当甩手掌柜,把他的要求告诉琪琪格后,具体操作由琪琪格负责。
方便面的制作是他亲口吩咐。调料包除了盐还有紫菜粉。紫菜粉由海边打捞起来的紫菜晒干磨制而成,也就是最原始的味精。味精搭配干虾皮,对食物匮乏的牧民而言,就是一道上天赐予的美味。他把目光放在便于存储使用的方便面饼上,从而忘了调味料价格昂贵。
他让琪琪格用00包方便面换一头牦牛,而游商部落用00包方便面从大明边军手里换5匹棉布。都是黑心肠!
朱寿自打巴掌:“我真蠢!”
“谷大用,您去游商部落找琪琪格。让她停止售卖方便面。河套缺粮,方便面回购。”朱寿快被自己蠢哭了,竟然忘了眼皮子底下的游商部落囤了很多方便面。
谷大用骑着马前往喜峰口。内行厂通过喜峰口把货物送到大宁和游商部落手中。游商部落在喜峰口外设有驻扎点。没有达延汗威胁后,琪琪格常驻在此处。琪琪格顺理成章成为大明、朵颜三卫和草原小部落三方冲突时的调停人。脾气也越发的大了,除了朱寿对谁都不给好脸色看。
得知今后不能换到方便面,秦恭焦急地出言抗议,“殿下,我等愿意用粮食换方便面。”边塞吃食单一,方便面的调料包能让他们满足口腹之欲。
朱寿笑出一口大白牙:“秦将军,本宫可以卖你们调味包。你也知道河套缺粮,大米、小米、高粱等都可以兑换。”
“土豆也可以换吗?”秦恭问。
朱寿愣了愣:“你们怎么有土豆?”
“户部周大人在任时命人在九边推广。土豆、番薯、玉米三种中土豆最好种,大同军屯种植了很多。此次干旱对土豆的影响不大。”秦恭回道。
第126章 长歪了()
当朱寿黑着脸回到云中时,杨廷和急躁地在军帐门口踱步。
“殿下,您这一天去了哪里?”杨廷和用质问的语气说。
朱寿没好声气地瞪他:“本宫找粮食去!”
杨廷和方才意识到态度不恭敬,连忙弯腰赔罪,“微臣听说殿下偷偷把粮食运回京师,故才失礼。万望殿下明白,一旦河套缺粮民变,朝廷有借口顺势收回河套。”
便宜老爹早把李东阳的阴招剖析清楚。他非常明白,朝廷没胆从鞑靼人手里抢河套,但有胆量从他手里夺河套。河套三面有河流贯穿,一旦用来屯田,北方无缺粮的苦恼。
他才不要当冤大头。
“本宫不会让朝廷染指河套。如今的朝廷更像各大势力争夺权力的名利场。”朱家皇帝的话越来越起不了作用。朝廷的格局看似民主,实为其他势力当着皇帝的面共同分配利益。
杨廷和眼神聚集到马背上的粮食:“请殿下和微臣说句实话,河套能凑足100万石粮食吗?”
“本宫会解决缺粮的问题。老师把精力投入劝导灾民开荒的大事中。本宫有个小建议,老师可以先推广土豆养活河套的灾民。”朱寿笑着说。
昨天前他说这话会心虚,今天说这话的时候底气十足。有美酒、紫菜粉和土豆,河套不让一人饿死。
“这是?”杨廷和指着粮食袋问。
陈熊冲口而出:“这些大米用于舍妹的婚礼请客吃饭。”这是他特意从代王府粮库挑出来的香稻。而太子为了避免被代王发现少粮食,只挑选高粱和小米等杂粮。
“婚礼定在哪日?老夫定会前来参加。”杨廷和笑眯眯地说。参加婚礼可以敞开肚子大吃特吃。
朱俊杭僵硬着脸回答:“十日后。”能预感到当日会有很多人来。
朱寿顾不得休息,到办公房找周经算账。得知周经住在粮仓,他冲进粮仓找人。
“昨夜是老夫亲自值的夜,粮仓中压根没有少掉一颗米。”周经中气十足的声音回荡在占地巨大的粮仓。
朱寿从鼻子冷哼,嘴角微微翘起。河套的眼线真多,消息也很灵通。西厂今早刚刚运粮,这些人已经知道了。
他装做没听到,背着手威风凛凛地找来。
见到朱寿,不少人眼神闪烁,找了个理由纷纷离开。
“周大人,本宫今早出门筹集粮食。竟然发现军屯内有土豆。为何周大人不告知本宫?”朱寿上门问罪。
周经顿时把双眼瞪大:“九边军屯真的种上土豆了?”
两人大眼瞪小眼。
最后朱寿把胡玢找来询问,才知道事件始末。原来当时周经从内行长得到国外的种谷物,他让户部发往大明各地试着种植。半年后,有的地方回复耗时耗力,有的回复产量高但对土壤要求也高。各地消息不乐观,这事不了了之。
“军屯早已不是太祖年间制定模样。”胡玢点到为止,“前年刘大人整顿屯田,去年宣大总督李大人再次清理屯田,又有巡抚马大人秉公执法。宣府和大同两地清理出的军屯依照户部的指示种上三种作物。在宣府的万全都司收获粮食众多。正好可以抵消卫所的粮食需求。但其余几镇情况并不相同。”
周经气得胡子翘起:“户部主事们竟然虚报,他们这是想干什么!”
“田税按照产出征收。自然想瞒下新作物的产量,减少上交的赋税。”朱寿胸闷憋气。便宜老爹也该好好整治大明的吏治。
“老夫这就给侣大人写信。”周经和侣钟、屠滽三人同日过寿,关系自然比旁人亲近。
朱寿早就打算用电台给户部上眼药。
两人同时忙开。
朱寿吩咐内行厂从今天起货物只收粮食。尽快研磨紫菜粉、酿造高度白酒,想方设法从地方豪族手中换粮食。
“殿下,琪琪格来了。”谷大用快马加鞭地把琪琪格带到云中。
朱寿开门见山地问:“游商部落囤了多少方便面。本宫全都要回购。”
“寿偏心!因为河套缺粮就断了游商部落的方便面。我们哪还有多余的方便面。”琪琪格死活不认账。
朱寿大发雷霆:“要让本宫调取内行厂账本和你一一核实吗?”
琪琪格咬着下嘴唇坚持道:“就是没有。”
“你!谷大用,带上人去游商部落抄家!”朱寿怒气冲冲。
琪琪格拦在军帐门口:“寿你不能这么做!游商部落也是你的孩子!不能因为我们是蒙古人,你就区别对待。你是大明太子,也是我们心中的‘天可汗’。你必须一视同仁!”
“本宫……”朱寿脑子迅速转动,很快找到理由说服琪琪格。“就是因为本宫一视同仁,才会在河套缺粮的时候希望游商部落解囊相助。本宫也没有亏待游商部落,让内行厂尽量多生产调料包。二十斤调料换一头牦牛。”
“五十斤!虾皮另算!”琪琪格瞪着漂亮的大眼睛讨价还价。
真狠!
朱寿哭丧着脸说:“盐不便宜,有鲜味的料粉需要从海中打捞。虾皮也是海里出来的。大海比草原还要大,需要出动百米长的船才能出海捕捞。三十斤,不能再便宜了。”
琪琪格抱着手冷笑:“六十斤调料粉、十斤虾皮换一头牦牛。而且内行厂不能在大宁销售这些东西。只要你同意我就发动牧民们把多余的方便面交出来。还会提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