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一步,我一方面将继续耕耘线下推广,尤其是那些偏远的三四线城市,
另一方面将加大广告推广,尤其是那些面向全国网民的互联网企业。”
李锋说:“对,就是这样。你先等等,我总觉得‘蝙蝠网管’少点东西?”
对了,咱们还差个导航主页!
现在的电脑刚刚开始普及,多数人对电脑所知有限,需要像hao123导航网站这样的上网助手,而且非常适合那些初级网民。
记得hao123在2004年被百度收购,官方收购价格是5000万加部分股票,真实价格也许可能没这么高,但肯定也差不了多少。
接着,李锋就对徐嘉伟说:“你去查查网上那个hao123,咱们买过来,只要不超过50万就行。”
现在的hao123还没成势,李锋觉得50万就不少了。
结果没过两天,徐嘉伟就告诉李锋,这个hao123的开发者没个200万就不卖,李锋这次被打脸了。
hao123只是意外开发的,虽然现在hao123不显山不显水,但一个月也有几万的广告费,对于一个普通人很是满足了。
妈的,想钱想疯了,200万虽然有点高了,买过来也不亏,但关键是李锋现在还没这么多钱。
记得当年,在3q大战爆发之前。
周红衣曾找到马华腾,跟马华腾说:“其实你不需要什么都亲自去做。
在我们这个行业,相当多的人愿意和你合作。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不一定要去做安全,因为你完全可以投资点钱给360。
再比如说,你不需要自己去做下载,你只要投资点钱给迅雷,不就可以了吗?”
面对周红衣的建议,马华腾淡淡了说了一句“他们不值”!
李锋现在觉得马华腾说的非常对“他们不值”,恶狠狠的说:“既然人家不卖,咱就自己开发一个,到时候直接干死它,一分钱也不用给!”
2002年的hao123,页面信息量远不如以后丰富,很多页面资源没有开发,界面设计也不怎么合理,李锋有信心在导航网站的页面信息呈现和服务功能上强过hao123。
而且,现在的门户网站和互联网公司还没有意识到导航网站的价值,这个时候弄一个导航主页,再合适不过了。
最关键的是李锋可以利用“蝙蝠网管”捆绑销售,这样推出导航主页,能省去不少推广成本。
于是,李锋找到周炜,指了指面前hao123主页,说:“老周,给你一星期,你们技术部抓紧开发个像hao123这样的导航网址。”
“这个简单,三天就可以!”
“好,这上面加个天气预报,左边加个新闻栏,直接从三大门户弄个连接就行……”李锋按以后的hao123布局,大体给周炜说了说。
周炜全部记下来,问:“好的,李哥,没问题,那咱这个网站叫什么?”
“叫什么?feng123,不好听,360导航,也不好,”李锋一连说了几个,又全部否了,最后李锋说:“就叫my123,我的123,看看是my123和hao123,到底那个是真正的123。”
对了,还有域名!李锋又赶紧叫住周炜,一连串写了几个后来的常用的域名,让周炜全部注册了,说不准这些域名以后就值不少钱。
第二十五章 李锋的焦虑()
当年微软就是用windows捆绑销售的ie浏览器,把网景干死了,虽然最后网景打赢了官司,但又有什么用呢。
李锋的“捆绑销售”和微软也基本上是“殊路同归”,每个安装“蝙蝠网管”的网吧,它上网的登陆首页全部都被李锋强制换成了“my123”,想改都没法改。
“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当然,李锋的“my123”用户体验比较好,网吧老板倒不反对,网民也喜欢,除了被杀的锐残血的“hao123”。
尤其是李锋让周炜设计的左边新闻栏,每天5条热点新闻推荐,虽然全是来自三大门户网站的链接,但是每一条都是李锋用心挑选的。
没过多久,三家门户网站就发现,经常是某一天某一条新闻的访问量奇高,甩出第二名一大截,隔一天会变得平常,过两天又会冒出一条访问量奇高的新闻。
没费什么事儿就查到了来源,原来是“my123”导航网站推荐的热点新闻链接。
于是,有的打电话来,有想谈合作的,有想做广告,有想收购的。
收购的李锋直接拒绝了,再说那点钱是打发要饭的吗!
广告、合作,慢慢谈!有人送钱,李锋当然求之不得。
很快,李锋就跟新朗网达成了合作:
一是给新朗网一个最明显位置,还带logo,一年200万的广告费;
二是新闻栏每天至少保证推荐一条来自新朗网站的新闻,可以根据访问量获得一定数额的分成。
当然,李锋并没有昏头,没有过多增加新闻推荐栏的数量,现阶段就重要的就是用户体验,必须保证“my123”页面的简洁度。
过早的排序收费、网站名字变色收费、放置小广告栏等,会影响网民的用户体验,等到所有人都离不开时,再推出这些也不迟。
按照李锋的商业逻辑:现在上网的人,80%还都在网吧,
李锋利用“永久免费”这个方式,轻松打败别的网管系统,让“蝙蝠网管”一步步走向市场垄断地位,最终统治整个网吧的电脑终端;
再利用“捆绑销售”,推出了“my123”网址主页,进而拥有了整个互联网最关键的流量入口;
这样终端+入口,李锋至少能掌握互联网一半的流量,到时候想干啥就干啥,光靠广告就够赚钱的!
虽然“蝙蝠网管”销售的高歌猛进,“my123”也在alexa网站排名节节攀高,李锋的“锋锐科技”总算能达到收支平衡了,不需要李锋的“青苹果网吧”在继续往里投钱了。
而且随着时间推进,两个项目的市场占有率会进一步提高,相信离真正赚钱的时候不远了。
但李锋总是有种“时不待我”的焦虑感。
一个人不可能既贫穷又富有,但这常常发生在创业者身上: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名义上是百万富翁,手里却没有多少现金。
就像李锋一样,虽然“青苹果网吧”赚了不少钱,但都投入“锋锐科技”了,李锋过了跟普通大学生无疑,每天的一日三餐还是经常去学校食堂吃。
李锋这种焦虑感,主要是害怕这一切“转瞬即逝”;
自己没有技术,担心周炜他们离开;
自己没有经验,害怕徐嘉伟会“撂挑子”;
更害怕他们这些“出色的人才”会滋生出一种优越感并开始向李锋提出过分要求;
也许只需要一把火,就能让李锋所有的一切“付之东流”,以至于,第二天李锋就让人重新检查了一遍网线管线,并配备了几个消防器。
而且这种焦虑感与日俱增,有时李锋真想把这些全都卖了,换成钱,然后在燕京买上几套房子,当个“房哥”,每月房租从1号收到30号。
这天,李锋准备回宿舍拿点东西,正好碰到要出门的王啸。
王啸见面,就说道:“疯子,最近忙啥,整天不见你影子。算了,现在啥也别说了,二班找咱踢球,咱班还差一个,我正想给你打电话来。”
要说,文科班不如理科班的地方,就是想踢个球都不一定凑齐人来。
那还等啥,走起!郁闷了几天的李锋,也想好好放松一下。
一路飞奔到操场,就发现小伙伴们早在绿茵场上望眼欲穿了,二话不说,一直开战!
李锋踢球技术还是挺好的,说得好听点,技术特点有点像“因扎吉”,踢得是“养生足球”,需要别人喂球,
虽然李锋也把握了一次机会,踢进了一个球,但最后的结束,还是李锋班输了,没办法,“锋无力”啊!
还有什么比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足球赛,更让人神清气爽?
运动是治疗焦虑的良药!
李锋也想开了,重生再来,还有什么想不开的,输了大不了重头再来。
连周炜再次见到李锋的时候,都觉得李锋变得更自信、更从容了。
等公司正式走向正规后,大一上学期也要结束了,于是李锋便把心思放在期末考试上。
601宿舍最幸福的当属李锋了。
李锋不像吴迪那样好结交个朋友,每天都忙得晕晕的;
也不像张磊那样勤奋好学,永远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从不缺课,天天三点一线,“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
更不像王猛整天颓废地躺在宿舍里看小说,甚至一个星期都不下楼的;
从进入大学第一天起,李锋就对自己有了清晰的定位:学有用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快乐的享受大学生活。
总之,一句话就是:不当好学生,及格万岁!
考试就像大便,一旦冲走就不会再来;考试就像大便,往往努力了只是一个屁;考试就像大便,怎么拉都一样可是又不太一样。
文科考试临时突击下就行,三两天一门考试,断断续续就像拉了一泡便秘的屎,少了一截,畅快一点,等到全拉完,ok!功德圆满!
小伙伴们手不洗冲出厕所,在“大山饭店”搞了个聚会大肆庆祝一番,酒过三巡,人也微醺,转头一看,蓦地发现大一上学期就这么过去了,然后稀里糊涂地卷起铺盖滚蛋。
聚餐过后,601宿舍“各找各妈”,各自踏上回家的征程。
送走了王啸,宿舍只剩下李锋一个人。
李锋还得等到等两天,公司还有一件大事要处理:发奖金!
忙活了几个月,看着锋锐科技也变成了公司,然后一步步走上正轨,前景开始慢慢明朗,公司员工都满是成就感和骄傲。
但成就感和骄傲始终是精神上的享受,要是没有物质的鼓励,人心向背也是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