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哟吼!太好了!”二狗子激动地连“谢谢”都忘了说,忙着去通知小伙伴,撒丫子跑出几十米,挠着头又折回来,“谢谢芳芳姐!”
盈芳被逗笑了,扬声喊:“顺便问问苍竹要不要去。”
“好嘞!”二狗子蹦跳着跑远了。
冯美芹抽了一下嘴:“不是吧盈芳,真要把这帮小子全带上啊?你不知道他们有多皮实,到时管不住咋办啊?”
“不会的。狗子调皮归调皮,还算懂事。再说,不就是逛公园、炸个米炮吗?又不去别的地儿,不碍事的。快过年了孩子们乐呵乐呵吧。还是说,你打算帮他们炸点米炮回来?”
“别!”冯美芹忙不迭摆手,“那还是一块儿去吧。帮他们炸?那得背几个蛇皮袋啊?”一想到浑身上下挂满胖乎乎的米炮袋,冯美芹打了个哆嗦,那画面太美她不敢看。看清爽的就到
1
第216章 床单去哪儿了?()
盈芳也联想到了那个画面,笑得牙豁子都露出来了。
“不过,说到去县城,我还得去趟照相馆呢。”她和向刚的结婚照差不多能拿了,顺便绕趟邮局给他寄一张去。
“照相馆啊。”冯美芹一脸欣羡地说,“我能跟你一块儿去不?”
“不能。你负责看二狗子他们。炸米炮排队,人指定不少,别和城里孩子闹出矛盾。”
“我就知道!”冯美芹噘噘嘴,嘟囔道,“身后跟着几个小屁孩,肯定玩不痛快。”
“吃痛快咋样?”盈芳笑眯眯地提议,“中午我带你们去菜场隔壁新开的饭店吃桃花面,我请客!”
冯美芹眼睛一亮:“说话算话?”
盈芳笑出了声:“当然算话!”
“那行!二狗子他们我来看,你只管忙你的。中午等着你请客!”有的吃就很开心的美芹姑娘,原地转了一个圈圈,奔回家准备明儿要炸的大米、玉米、年糕片去了,兴奋劲半点不输二狗子。
盈芳笑着摇摇头,伸了个懒腰,打算也回家收拾一番去。
横竖要去邮局,顺道给李四婶捎点核桃、板栗。
这半年来,多亏李四婶这个大客户她赚了不少钱和票。年终了合该送点什么回馈回馈,来年好合作。
回家之前,顺道拐了趟向家。
向刚走后,晴了不到两天就转阴了,还稀稀落落地下了两天雪子,晴天那会儿她惦记着山上的核桃,以至于忘了把向家两个屋的被褥拿出来晒晒。今儿倒是又开起太阳,盈芳脚步轻松地来晒被子了。
这一晒糊涂了。
东屋那张临时搭的木板床咋少了床单?她明明记得铺上去的,虽不是新床单,但没打过补丁,洗得也很干净,咋会没有了呢?到哪儿去了?
她在屋里找了一圈,连床底下都检查了,还是没有!纳闷地直挠头,莫非自己记岔了?当时忘了铺?
于是跑回向刚那屋,打开他爹娘结婚留下的大衣柜。
他,衣柜里几乎是空的,正好用来放床单、被夹里。如果东屋那木板床忘了铺床单,那么那条蓝灰色的咔叽布床单,应该还在这儿。
可是没有!她翻了三遍,都没找到。其他的都在,唯独缺了那条床单。
真是见了鬼了!
盈芳对着敞开的大衣柜门发怔。
脑子里不停地思考,那条铺在客房床上的床单到底去哪里了?难道是被人顺手牵羊偷走的?
想到被向刚拿去自家院门使用的铁锁,盈芳能想到的也就这个原因。当即拍板:明儿去县城,买把新锁回来,重新把向家院子锁起来。
要买锁,原先准备的钱就不够了。
盈芳回到家,拉开抽屉整理票据,眼角瞄到角落那支栩栩如生的龙凤呈祥碧玉簪,捏着钱票的手一顿,想到了那位萍水相逢的老大爷,他家的状况似乎不大好。
想了想,起身到仓房装了一袋大米,估摸着有十来斤。背篓口子小,干脆换成了竹筐,这样去壳的核桃、板栗都能装上一些。
最上头是一包炸米炮用的大米、小米、玉米粒。
美芹家还晒了斤把年糕片,炸成米炮据说很好吃。一口一大片,酥酥脆脆的,光是想想就流口水。可惜去年磨年糕那会儿她还没来,原主那弱懦的性子,哪是舒老太的对手,连过年都没吃上年糕,哪来多的切片晒干。今年倒是可以多磨点,浸在水缸里,勤换水的话,能吃到清明光景。
没有年糕米炮吃,大米、小米多炸点。反正她不缺粮食。不是托美芹娘捎了几斤麦芽糖吗?回头多垒些糖裹。那可比年糕米炮更美味。
至于分量沉不沉的,有小金在呢,她丝毫不担心。
第二天早上,她背着竹筐来到公社门口,只见二狗子他们已经在了,叽叽喳喳个不停。一个个小脸红扑扑,不知是兴奋的还是被冷风吹的。
看到盈芳,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
“芳芳姐,这是我娘让我带给你的馒头。”
“芳芳姐,这是我姐贴的白饼子。”
“芳芳姐,……”
二狗子为首的孩子们,纷纷递上自家带来的吃食。盈芳心里清楚,多半是他们自己省下的口粮,微笑着道:“我吃过了,你们吃吧,冷了发硬就不好吃了。想吃就吃,别省着,中午饭有芳芳姐呢,一定不让你们饿着肚子回来。”
“芳姨,这给你。”瘦瘦小小的李苍竹,背着个小一的背篓,费劲地挤到盈芳身边,献宝似地递上他娘起早贴的玉米饼,“我娘做的,可好吃了!里头还有酸菜馅儿呢!这两个是我娘特地交代给芳姨你的,你快趁热吃。”
盈芳蹲下身,接过玉米饼子咬了一口,满足地呼了口气:“唔!真的很好吃!”
“我没骗你吧!”李苍竹笑得一脸灿烂。
二狗子几个见状,齐齐吞了口唾沫,稀罕地围拢过来:“小竹子,我拿白面馒头给你换,一个馒头换你半个饼成吗?”
“我换半个的半个的!”
“我换半个的半个的半个!”
“我只咬一口!”
“……”
李苍竹身上的玉米饼瞬间成了畅销货。
盈芳嚼着饼子,含笑看着这一幕。等冯美芹急吼吼地跑来集合,才扬声打断他们:“出发咯!再不走,首班船要赶不上了!”
孩子们这才停止交易,兴致勃勃地跟在两个大人身后,雀跃地奔跑着,前往轮渡码头。
县城公园在东南角,到了对岸,两个大人、八个孩子背着背篓排成一排,走了将近二十来分钟才到。因为来得早,供销社派来炸米炮的师傅还没来。
孩子们也不失望,卸下背篓,满公园地玩耍起来,没一会儿,鼻尖就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盈芳让冯美芹看着他们,并叮嘱:“别让他们玩太疯了。这么冷的天,热出汗容易感冒。我去趟照相馆,尽快回来。”
“行,我会看着他们的,你早去早回。”
盈芳估算着时间,照相馆这会儿应该还没开门,于是先去了老大爷家。
1
第217章 礼物送进心坎()
这一趟上门,老大爷碰巧在院子里打拳,见是那位善心姑娘,非要请她进去坐。还让儿媳妇打了两个蛋,煮了碗热气腾腾的糖心蛋出来。
盈芳拗不过大爷、大娘的热情,接过碗咽着口水直愣愣看着她的两个小娃儿拿个碗过来,把两颗完整的蛋拨到孩子们碗里,又倒了些甜汤给他们,自己意思意思地喝了几口热汤。
大爷一家拿不懂事的孩子没辙,连说抱歉。
“我再去煮两个吧。”小儿媳撩着围裙擦着手说,见公婆不反对,正要往灶房里钻,被盈芳拉住了。
“嫂子别忙活了!我真心吃饱了来的,肚子一点也不饿,煮了我也吃不下。今儿是带着村里一帮娃来公园炸米炮的,这不顺道过便,给大爷你们尝尝我家新打下来的大米。核桃、板栗是山上捡的,炒了给娃儿们当零嘴儿。”
她还要去照相馆取相片、去邮局寄信、去供销社买锁……公园里还有一堆孩子等着自己,因此实在坐不住,小聊了几句就起身。
“大爷大娘,你们真不用客气,就当是送给娃儿们的过年礼物。我还有事要办,就不多坐了,下回来再陪你们多聊聊。”
本来还想留她在这吃午饭的老大爷,见她不像是客气、确实有事在身,便送她到了门口。
“闺女,我家就在这儿,来县城了,不管有事没事都来坐坐。就是我家成分不好,我……”
“大爷您别多想,成分又不是咱们选择的,何况如今慢慢放开了,我相信会好起来的。”盈芳除了安慰,一时也想不出该说啥。成分这事吧,真由不得人做主。谁料得到会有这样一场变故呢?
宽慰了大爷几句,朝躲在门后边怯怯偷看她的两个娃儿挥挥手。那俩娃儿哧溜一下跑了,盈芳失笑。
跟大爷道过别,出了弄堂直奔照相馆。
照相馆的门已经开了。看到她,负责接待的女同志笑了:“我们都在打赌,看你啥时候来取。别的人拍完照片,三天两头来问,你倒好,你倒好,能拿了都不来。”
盈芳被说红了脸。她是真忘了,要不是美芹提起来县城公园炸米炮,恐怕还没想起这茬事。
“喏,给你照片。话说回来,你跟你对象真般配!要是晚生个四五年,我也想找个解放军做老公。”递给她相片的女同志,看着照片上郎才女貌的两人,发了好一通感慨。
盈芳抽了一下嘴,心说进部队溜达一圈,你就不这么想了。向刚长得俊,那是他家遗传因子好。大部分军人,咳,黑不溜秋、矮不隆冬,脱下军装换上普通的补丁衣裳,保管没人回头看第二眼……
盈芳冲大发感慨的女同志咧嘴笑笑。
收好相片,转身去了邮局。
李四婶照例在上班,看到盈芳,欢喜地把她拉到里间,“有一阵子没见你来了,今儿又来寄啥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