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地区的贫苦百姓,很多也都跑到了北直隶和辽东半岛谋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地方上的矛盾。
北直隶经济的发展则依旧迅猛,天启三年北直隶产生了大量的投资项目。
首先是农业投资,大量的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大量的民房建设项目。而那些民间农业公司则为了上市,也在水利设施建设上投入了不少的资金。只要能够上市,那些联合起来的地主随时可以套现手上的土地。
再则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北直隶地方官府开始以经济挂帅,加上很多公共基础设的建设要求,地方上出现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再则就是道路建设,因为北直隶的重型马车越来越多,公路投资成为了民间资本投资的一个火热的项目。
朝廷则颁布了政策。民间商人可以出资建设公路,建设完成后由投资方收取过路费,当然过路费是在规定范围内的。民间商人不能肆意提价。
一辆重型马车收取二三十文钱的过路费,还是非常合理的。这样即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又能够让投资方收回投资成本。
为了加快公路建设,朱由校下令银行采取货币宽松政策。只要民间商人愿意投资公路,只要有抵押就给贷款。同时还能用已建设好的公路进行贷款。
同时对公路投资这个领域采取低税率政策,将民间资本引到公路投资上。
这一措施在天启三年果然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因为北直隶经济繁荣,运输业越来越火爆,民间资本就像是看到肥肉的饿狼一般,向银行大量贷款之后把钱砸进了公路建设之中。
这是一个陷阱。但诱饵非常诱人。
公路的回报前景确实是非常好的,只要北直隶的经济能持续繁荣下去,一条公路收费可以持续二十年,二十年足够收回本钱,并且赚上一大笔了。
但问题是,投资公路的这些民资能坚持二十年吗?
现在银行大量放贷出去,未来一旦掐死贷款呢?到时候哪来的钱用来偿还贷款?到时候很多民资无疑将会一夜之间走向破产。
这种把戏对于穿越者来说是常识概念,但是在这个时代的大明,这种财团掠夺模式却从未出现过,谁都没有经验。
到了农历六月。皇家银行已经贷出了公路建设资金三千余万元。在《大明日报》的炒作下,公路投资成为了最具备前景的项目。
同时皇家资本同样也在投资公路,为此也投入了两千余万元的资金。
公路建设从北直隶一直延伸到了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各条主干线。都有民资和皇家资本参与其中。各种合资修建屡见不鲜,还有大量的百姓将积蓄投入了进来,资金来源错综复杂。
一股公路投资热潮已经被成功制造了出来,整个北直隶到处都是修建公路的工地,除了主要的省级、州县级公路,乡镇公路也在大量修建。
不过乡镇公路是不收费的,建设也由当地官府主持。建设资金同样是向隐含贷款,乡村的公路主要是征发徭役修建,属于当地农民自己用得到的项目。官府只出材料费,人工上都是徭役的方式。
镇级公路也是采取徭役修建。但农民能拿到正常的工钱。属于充分发挥劳动力价值的环节,毕竟农闲时没事做也是浪费了劳动力。官府安排建设项目让农民赚点工钱对双方都有好处。
北直隶的徭役如今遵循的就是一个原则,那就是农民自己能用得到的设施,官府不给工钱。农闲的时候安排他们修建道路、学堂、厕所等等公共设施。而这些设施建设完了,就征发徭役到城镇参与其他工程建设,这种徭役则是给工钱的,而且按照市场价格给。
徭役有一定的强制性,只是不是伤病,或者有什么其他必要的理由,青壮劳动力都必须去。
财富和基础设施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懒惰往往是一个民族失败的主要原因。
因为参加徭役有工钱可以拿,所以累是累了一点,一年到头没有多少悠闲时光,但朝廷并不是让他们白干活,因此并不会引发什么民怨。
整个北直隶因为大量道路的修建,疯狂的带动了就业。
除此之外,北直隶这一年的采矿业、冶金业规模再度扩大,同样增加了很多稳定的就业岗位。
钢铁制造、纺织、瓷器烧制、制盐、皮革等产业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外销商品的增加让北直隶的经济有了维持经济发展的动力。
火爆的经济局面还在维持,北直隶的生意人只感觉这一年的年景太好了。美中不足的是,很多行业已经不是他们能进入的了。
矿业商人在北直隶因为税率的提升而被淘汰出局,不得不把矿产卖给皇家矿业公司。
钢铁冶炼也是皇家钢铁公司的菜,民资商人就别想分一杯羹了。
粮食销售也被皇家资本掌控,个体零售商倒是能生存,但是粮行就别想了。北直隶除了济民粮行外。其余粮行全部被排挤出了市场。
还有煤炭供应、酒水酿造,都是皇家资本所垄断的市场。
甚至连高档酒楼、运输、典当等等产业,都被皇家财团的那些皇商所垄断。背后则是皇家资本占有相当一部分股份。
同时皇家财团的那些皇商,还在建材、纺织、瓷器、钢铁制造等领域占有大部分份额。
当然就算是如此。民资商人还是有很多生意可以做。只不过那些稳赚不赔的暴利行业,已经不是他们能够进入的了。
他们也可以从事运输,只不过是近海运输。陆上运输他们也能做,但是规模不可能做大,只是市场补充力量。
他么也可以做各种零售、中低端餐饮,还可以成立工厂和作坊,制造各种各样的商品,包括钢铁制品。只不过他们要在皇家的强大竞争下生存。他们不会有朝廷的订单,也不会有更加优惠的运输价格以及更加优惠的原材料价格。
如果能做得很出色,在行业中崭露头角,那么恭喜你,很快就会被皇家资本吸纳成为皇家财团的一员,皇家资本会给他们合股注资。
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个正在拉帮结派的利益团伙。
能进入这个利益团伙的,被绑在了同一辆战车上。所有上了这辆战车的商人,都欢天喜地、深感庆幸。
皇家财团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各种人脉网。以及有较大资本的财团,已经在天启三年成功孵化出来了。
这个财团吸纳了很多精英商人,同样未来还会继续吸纳更多的民资精英。而这个财团内部的商人。如果他们经营手段跟不上时代,无法将产业经营好,那么就将被淘汰出这个利益集团。
而任何试图与这个财团抗拒的精英商人,则会被财团轻松扼杀。因为财团的靠山是皇帝,能轻易的调整税率。同时财团有大量的资源,可以提高运输价格,也可以提高原材料价格,甚至可以派人放火烧了竞争对手的产业。
当这个财团,可以不断吸纳精英商人。以及各种社会精英的时候,这个利益集团将稳固下来。
就像是过去大明通过科举。不断吸纳精英文人一样。
一个不断更换新鲜血液的王朝,才有足够的活力。当大部分精英文人都被一个王朝吸纳。而造反者只是一群文盲的时候,反贼就很难成功。
财团也是如此。
随着北直隶精英商人一个个被绑上战车,皇家财团正在快速的全面掌控舆论、民意。
过去商人对朱由校征收商业税的行为大肆抨击,然而此时的北直隶,却已经没有几个主流商人会去抨击商业税了。
因为如今北直隶的主流商人大多都是新晋资本家。是商业税淘汰了传统的优势资本,成就了他们如今的地位。
更是关税给北直隶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而制造业也支撑起了北直隶市场繁荣的根基。
北直隶如今的繁荣,是资本游戏的结果。大量的未来财富被提前消费。未来要有更多的钱才能填上这个窟窿,制造业所带动的大量出口外销,让北直隶获得这些填上窟窿的银子。
在天启三年,该上车的商人都上车了,皇家财团已经把触手伸到了北直隶各个商业领域。
接下来就是压缩在这些行业中民资的市场的阶段了,也进入了正式的全免消化阶段。
皇家资本在给各个财团商人经营的产业增加贷款,同时提高原材料价格、调整税率、提高运输成本,各种王牌一张接一张。
这是一场强强联合的资本游戏,一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
民资在皇家财团各种打压手段下,在各个商业领域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开始不断缩水。一切利润高、产值高的产业,皇家财团的占有份额都在不断上升。
当然民资还是有很多生意可以做,一些回报看起来还很高,例如投资公路。而在制造业、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上,只剩下财团看不上汤水和硬骨头给他们啃。
如果不经营实体产业,则可以把钱投到上市公司去,长期的回报率一般都有10%到15%左右。
北直隶的经济尽管繁荣,但是对于民资来说,也就是小生意好做了,生意已经很难真正做大。
如果是制造业,民资在下游产业还是能做的。如果要想在财团中夹缝生存,那就得有两把刷子才行了。对于这些能夹缝生存的民资,那也是他们的本事,财团并不会去可以针对某个商人,而是针对整个行业。当这个行业都倒下了,还有民资商人能把生意做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才会受到财团的关注。这个时候财团做的,就是把这些人拉进财团当中。
而拒绝合作的,则进行打压,当肥猪宰了。
整个资本模式,极为类似于后世的美国财团,都是采用托拉斯垄断模式,一个恐怖的资本怪兽正已经初步诞生了。
朱由校制造出了这个资本怪兽,同样也